樂樂茶自打開到杭州以來,門店動輒排隊半小時起步,這樣的網紅奶茶品牌,最近卻被網友指責產品抄襲。
樂樂茶新品海報
上周六晚8點,樂樂茶在公眾號發布了一系列新品。產品一經發布,便有網友指出「抄襲茶顏悅色,吃相難看」。
樂樂茶陷入抄襲風波的四款飲品分別是:卿卿烏龍、胭脂拿鐵、葡萄抹茶和桂花陌,無論從名字、產品配方還是杯子的圖案設計,這四款飲品都與茶顏悅色旗下的「聲聲烏龍」、「幽蘭拿鐵」、「抹茶葡提」、「桂花弄」存在相像的地方。
左為樂樂茶的葡萄抹茶,右為茶顏悅色的抹茶葡提
左圖為樂樂茶胭脂拿鐵,右圖為茶顏悅色幽蘭拿鐵
這8款飲品的製作方式都是採用茶底+奶油+堅果,使用的原材料也幾乎重合,比如「幽蘭拿鐵」和「胭脂拿鐵」都是使用紅茶和碧根果製作而成,而「葡萄抹茶」和「抹茶葡提」的原材料都是綠茶、抹茶以及葡萄乾。
這不是樂樂茶第一次陷入抄襲的風波。
樂樂茶曾推出一款「D24榴槤乳酪包」,因原料、形狀、顏色和奈雪的茶「超級榴槤王」十分接近,被質疑抄襲。
樂樂茶:D24榴槤乳酪包
奈雪の茶:超級榴槤王
公開資料顯示,樂樂茶是一家主打「茶飲+軟包」的新式茶飲品牌,創立於2016年10月,由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2016年12月,樂樂茶在上海開出首家門店,2017年6月,樂樂茶推出髒髒包系列,瞬間走紅。
今年4月,樂樂茶完成A輪2億元的融資,這起融資由祥峰投資領頭,致君水滴、如川投資、眾海投資、漢能投資和普思資本跟投,其中,普思資本的董事長便是王思聰。
相較於其他新式茶飲,樂樂茶的擴張速度較慢,這與其採用全面直營、選址只在大型商圈不無關係。目前樂樂茶在全國範圍擁有54家門店,是否實現盈利仍是未知。樂樂茶聯合創始人王建曾公開表示,截至3月底,樂樂茶單店月均銷售額在160-180萬元,預計6-18個月可實現單店盈利。
針對此次抄襲風波,時代財經多次撥打樂樂茶運營公司電話,均未接通。
涉事的另一方——茶顏悅色則在22日晚上在新浪微博上疑似回應此事,茶顏悅色表示:「每個品牌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護城河』,無論是產品的創新還是內容的風格化,都是以創造力吸引消費者。但也是在此過程中,迸發出了很多『不管不顧的原創』,在信息不對稱的現狀下大家能否保留對『原創』二字的敬畏和底線,而不是以此為遮羞布。」
茶顏悅色疑似在微博上回應這一事件
茶顏悅色是深耕於長沙的區域性茶飲品牌,憑藉著「茶+堅果」的新穎組合,自2013年創立以來人氣火爆,在長沙開下逾150家門店,8月27日,茶顏悅色的工商信息發生變更,阿里巴巴持股的蘇州元初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公司)成為新增股東,持股比例6.23%。與此同時,茶顏悅色宣布獲得A輪融資,元生資本、源碼資本參與了本輪融資。
樂樂茶被質疑推出相似飲品的尷尬,也從側面反映了新式茶飲的焦慮。
2018年,中國茶飲市場全面爆發,賽道上湧入的玩家越來越多,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新增長主要來自消費者對常規飲料的替代和消費群體對「健康茶飲」的需求。
街上的茶飲店越來越多,消費者買下一杯又一杯的茶飲,卻發現,分不清這是誰家的茶。喜歡在茶飲店泡上一杯的鐘小姐告訴時代財經,她曾在一家網紅茶飲店購買了一杯「芝芝莓莓」,後來在另一家茶飲店又購買了一杯「霸氣芝士草莓」,兩款茶飲都是使用了茉莉茶+草莓+奶蓋的配料,從口感和外觀上,根本分不出有任何區別,最大的區別只在於包裝。
茶飲店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時代財經記者對比多家網紅茶飲的菜單,發現存在大量相似的元素:芝士、奶蓋、水果茶、冰淇淋、波波冰、啤酒……產品的重疊度很高。
其實,關於奶茶行業頭部品牌的抄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去年底,喜茶奈雪的茶創始人就針對「抄襲」在朋友圈隔空喊話。
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在朋友圈發出長文,直指喜茶抄襲而沒有創新,聶雲宸則回擊對方不懂「抄襲」與「創新」的差異。
喜茶與奈雪的茶創始人朋友圈截圖
一時間,引來吃瓜群眾看熱鬧,被不少媒體報導。
實際上,在茶飲行業有一個令人悲傷的事實:在法律層面上,產品很難有原創可言。
來源:杭州吃貨綜合整理自時代財經、咖門和新浪微博
值班編輯: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