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吃藥總沒效果?兒科醫生:用法不對!

2020-08-27 陳醫生的兒科故事

萌寶最近生病了,反覆發燒還經常咳嗽,並且痰特別多,晚上睡覺時還會打呼嚕。萌寶媽覺得萌寶咳得厲害,就去找醫生開鎮咳藥,結果醫生卻拒絕了她的要求,並說萌寶現在不能吃鎮咳藥。這是為什麼呢?

醫生拒絕開藥,其實是因為很多鎮咳藥(如右美沙芬、二氧丙嗪等)大多都是中樞類鎮咳藥,它們雖然有很好的鎮咳效果,但卻並不適用於痰多的患兒,有痰卻盲目鎮咳,只會讓痰液更難排出,甚至還會阻塞氣道、加重病情。因此,當孩子咳嗽且痰多的時候,我們要選用一些祛痰劑來幫助他們排痰,如沐舒坦、氨溴特羅等,通過稀釋痰液、增加氣管纖毛擺動來讓痰液更易於咳出,從而使咳嗽得到緩解。當然,如果孩子是劇烈的乾咳,我們還是可以適當為他們使用一些鎮咳藥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在平時給孩子吃藥時,家長們還有哪些常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1、益生菌不要用熱水衝,而且要避免和抗生素同時使用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益生菌本來就是活的細菌,你卻非要用高溫和它們的敵人來殺死它們,它們還怎麼能發揮效果呢?

哪些藥是抗生素?這可就太多了,兒科常用的有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類(如頭孢克洛、頭孢克肟)、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黴素、紅黴素)等。

2、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

有些家長可能知道,當孩子感染較重時,我們可以把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來增加抗菌範圍和力度,從而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但是,抗生素其實是分殺菌藥和抑菌藥兩大類的,其中殺菌藥分為繁殖期殺菌藥和靜止期殺菌藥,抑菌藥則分為快速抑菌藥和慢速抑菌藥。有研究表明,當繁殖期殺菌藥和快速抑菌藥聯用時,由於快速抑菌藥可迅速阻斷細菌細胞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基本上處於靜止狀態,有減弱繁殖期殺菌藥活性的可能,所以這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是不合理的。因此,我們在使用兩聯抗生素時,要儘量選擇有協同或相加作用的配伍,才能收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P.s.也有部分學者和研究證明,兩種抗生素互相拮抗這種理論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成立的,如阿莫西林與克拉黴素聯用治療幽門螺桿菌的療效就優於單用以上兩種藥物時。

3、鋅鈣不要同補

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的受體相同,同時補充容易引起競爭,從而影響吸收。比較科學的補充方法為:白天補鋅,晚上補鈣。

4、有些藥要空腹吃效果才好

不是所有的藥都要飯後吃,像很多消化系統用藥如胃黏膜保護劑(如膠體果膠鉍、硫糖鋁)、促胃動力藥(如嗎丁啉)、抑酸藥(如奧美拉唑)、健脾胃的中成藥(如醒脾養兒顆粒、健胃消食口服液)等,在飯前半小時服用往往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來。


歡迎點擊「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很少生病的孩子,長大了體質如何?兒科醫生的解釋很意外
    文|好孕姐鄰居大姐家兒子上幼兒園後沒幾天就生病了兩次,對此大姐特別鬱悶,因為平時她和家人對兒子照看的可是相當的好,我家孩子隔段時間可能就會感冒發燒一次,但是大姐家孩子一年到頭還不生病一次兩次的。所以鄰居大姐一直以為她家孩子體質好,所以才少生病。可剛上幼兒園沒多久就生病了兩次,大姐就很鬱悶,她就專門諮詢了兒科醫生,兒科醫生的解釋更是讓她很意外。不生病不見得就是體質好兒科醫生告訴我鄰居,孩子小的時候不生病,不見得就是體質好,也可能是父母「保護」得太好,不給孩子一點生病的機會。
  • 別急著給孩子吃藥,醫生傳出的兒科口訣先背下來
    上篇文章提到兒科緊急藥物,很多家長質疑是不是孩子生病無藥可用。面對家長愛子心切出言不遜,真的讓人又委屈又同情。委屈是自己翻箱倒櫃總結的心血被否定,同情是心疼他家孩子的免疫力。所以寶寶就不能吃藥嗎?並不是說孩子生病不吃藥,而是寶寶生病時的症狀,比如咳嗽、腹瀉、發燒、嘔吐等,都是身體機能遭到攻擊時做出的應對反映,就像小蟲子飛過來時本能的閉眼,閉眼這個動作就是一種防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要靠藥物消除,咳嗽就吃藥,不讓孩子咳出來, 就像蟲子飛來不讓孩子閉眼一樣,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也不能讓孩子免疫力提升。
  • 孩子沒生病,卻總喊腿疼、手疼?兒科醫生:不是裝的,家長要重視
    導讀:孩子沒生病,卻總喊腿疼、手疼?兒科醫生:不是裝的,家長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沒生病,卻總喊腿疼、手疼?兒科醫生:不是裝的,家長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5萬名兒科醫生消失,北上廣兒科門診關停,生病的寶寶誰在乎
    近幾年,兒科醫生過度勞累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不少醫院出於保護醫生健康的目的,無奈只能暫時停止兒科門診。《人間世》第8集裡,ICU兒科主任說到:比孩子看病難更可怕的是,兒科醫生正在消失。在我國,平均1800個兒童才有1個兒科醫生。
  • 孩子生病了不吃藥怎麼辦
    比如說感冒發燒了,他就是不肯吃藥,紅色的退燒藥不吃,只好捏著小臉,用滴管強行滴到嘴裡。其他藥也是,都是捏著小臉,用勺子壓著舌頭強行灌進去的。唉,愁死了。錯誤做法:1、強行灌藥2、苦藥騙寶寶是甜的3、平時用看醫生、吃藥嚇唬寶寶4、生氣對寶寶一通嘮叨埋怨正確做法:第一步:儘量開兒童專用不苦的藥劑第二步:大人當著寶寶面先試吃第三步:實在不吃不勉強,根據藥的說明摻在其它食物中吃第四步:實在不吃
  • 寶寶生病後不愛吃飯怎麼辦?兒科醫生說:孩子這樣吃,身體好得快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是全家人的寶貝,每次生病,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總是讓全家人著急,吃藥、改善夥食、去醫院等,能想到的都做了。寶寶病一好,家人就好像「脫了一層皮似的。」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二寶已經11個月了,這個星期感冒了,沒生病之前,他的胃口很好,什麼輔食都喜歡吃。
  • 孩子常生病是抵抗力太差嗎?兒科醫生這麼說...
    需要吃藥或是保健品來調節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01孩子總生病,是免疫力缺陷嗎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經常生病,心急如焚的開始到處求藥找藥。花了冤枉錢不說,還有可能因為濫用藥物,破壞孩子自身的自保機制,反而把孩子吃壞了。
  • 兒科醫生:小朋友吃什麼吐什麼,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因為自己想吐
    第二天早上起來燒退了,他卻不肯吃藥了,一讓吃藥就各種找藉口。總之就是不肯吃。沒辦法,只好來硬的。藥餵了一半,穎寶吐了,把我和穎爸弄得手忙腳亂也不敢再喂,那之後也是吃什麼吐什麼。醫生:寶寶吐不是因為生病,而是他自己想吐於是只好掛了另外一個兒科醫生的號想讓醫生看看是不是腸胃出了問題。醫生問我,他吐了,你繼續餵嗎?我說沒有。
  • 【五月初生季】孕期生病,婆婆堅決不讓吃藥
    作者:寶寶知道涵琳寶十月懷胎,初為人母的喜悅和擔憂同在,然後最擔心的莫過生病了。體質一直很弱的我,十月懷胎也未能逃到了病魔纏身。我記得那時候是懷孕三個月生的病。開始的幾天夜裡總是起來喝水,口渴潤潤嗓子不然睡不著,卻不知道是病魔來襲。
  • 兒科醫生:給孩子餵藥時父母最常犯的這6種錯誤,最好馬上改過來
    寶寶生病時,有時候難免需要吃藥,而給寶寶餵藥便成為麻麻們既著急又頭痛的問題,寶寶不配合吃藥該怎麼辦?每次餵藥時,要麼不張嘴,要麼就吐藥,真是操不完心!為了讓寶寶順利吃藥,麻麻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想盡一切辦法,讓寶寶配合吃藥,然而有些餵藥方法卻是錯誤的,非但對孩子沒有好處,還可能會造成傷害。
  • 兒科人滿為患卻是1.5萬名兒科醫生正在逐漸消失,他們都去哪了?
    近幾年,兒科醫生過度勞累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不少醫院出於保護醫生健康的目的,無奈只能暫時停止兒科門診。《人間世》第8集裡,ICU兒科主任說到:比孩子看病難更可怕的是,兒科醫生正在消失。在我國,平均1800個兒童才有1個兒科醫生。
  • 孩子感冒發燒如何吃藥就醫
    之所以會歸咎於強強爸爸,是因為孩子感冒後,爸爸想著感冒不需要看醫生,又覺得醫院裡交叉感染太多,所以一直反對帶孩子去醫院。孩子病情加重後,面對媽媽的指責,強強爸爸自己也覺得有些愧疚。「我想著一般情況下,感冒了,吃藥也沒什麼用,過一周就會好了,沒想到把孩子折騰壞了。」
  • 國外兒童發燒不吃藥適用於我國兒童嗎?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孩子感冒經常會導致發燒,伴隨有咳嗽、打噴嚏和流鼻涕等症狀,但是家長最見不得的是孩子發燒。但出於朋友圈中「國外兒童發燒都不吃藥」觀點的認可,很多家長不敢給孩子用藥,以至於病情加重,耽擱最佳治療時機,那朋友圈中都有哪些寶寶用藥方面的謠言呢?
  • 兒科醫生:先不要盲目吃藥,學會觀察更重要!
    兒科醫生:寶寶發燒先不要盲目吃藥,學會觀察更重要!生完孩子,寶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生病。特別是幾個月大的寶寶還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舒服了。而媽媽最害怕的還是寶寶發燒,因為如果發燒不退容易燒壞腦子,所以寶寶發燒,對於新手寶媽來說是最棘手的事。小夢在懷孕的時候,婆婆就告訴她小寶寶最怕發燒,家裡要準備退燒藥。一旦寶寶發燒了,就要給他吃藥。等寶寶6個多月大的時候,早上醒來,小夢抱孩子的時候發覺額頭很燙。
  • 不,兒科醫生這樣說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兒科門診上患各種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尤其患支氣管炎、肺炎的寶寶明顯增加,家長和醫生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我家寶寶3個多月咳嗽,第一天去醫院給開的××口服液,我沒拿,第三天去醫院寶寶就因為肺炎被收留住院了。現在家裡人都怪我沒給寶寶吃藥,咳出來肺炎來。」——這是一位網友的吐槽。
  • 孩子感冒了,到底能不能用抗生素?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文│慢媽這幾天夏轉秋,好久沒生病的樂樂突然發燒了,晚上醒來咳嗽得太難受,一直對我說:「媽媽,難受」。第二天,著急帶他去兒童醫院看看,原來是嗓子腫了。樂樂發燒的時候,他奶奶還打電話說如果發燒不退還是輸水來得快,家裡的小孩都是這樣治的。從生下來,到現在四歲,樂樂很少生病,所以也就沒那麼讓我操心。但是,一到樂樂發燒,我都是按照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水的原則。因為,在我的觀念裡,輸水就是很嚴重的時候才會採取的措施。
  • 孩子上吐下瀉,「半吊子」媽媽的做法連兒科專家都點讚
    為什麼一個縣城的兒科醫生,甚至是兒科主任醫師,還會開出這種快要被淘汰的藥。我馬上回撥了公公的電話:「爸,不要給寶寶吃這些藥,這些藥都是亂開的,我帶她去大醫院!」非常慶幸地是,公公婆婆忍著沒有把藥送到孩子嘴邊。他們把孩子送到了我的跟前。
  • 孩子脾胃不好,兒科醫生不建議做3件事,多數父母都不知
    媽媽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體機能沒有發育好,就很容易出現挑食、腹脹等異常情況。如果寶寶每天都很煩躁甚至不停的哭鬧,容易讓寶寶的父母都覺得不舒服,但是其實這都是孩子在給我們傳遞一個信號:「是時候保護我的脾胃了。」
  • 兒科醫生發話:家長別「虐待」孩子脾胃了,這樣餵養害苦了孩子
    昨天我的育兒群裡有家長抱怨養娃難,說她家孩子平時不好好吃飯,睡覺不踏實,體質差經常生病,個頭一直上不去很讓人操心。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可孩子都天生體質差嗎?早產兒、剖腹產兒體質差點還可以理解,很多孩子剛生下來胖乎乎的一點毛病都沒有,養著養著體質就變差了,家長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呢?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病都是家長「餵」出來的。微博曾經有一位兒科醫生「發飆」,喊話家長:自以為是的餵養等同於「虐待」,請科學餵養孩子。
  • 貓爸支招:孩子生病不愛吃藥怎麼辦
    貓爸曾經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個2歲的寶寶不肯吃藥,而家長捏著鼻子強行將藥灌下,結果藥物不慎被孩子吸入氣管,結果導致孩子窒息死亡的事。作為父母其實挺理解這位家長的,孩子生病不愛吃藥一直是爸爸媽媽們大叫頭疼的事情。有時家長沒辦法了,只能捏著寶寶的鼻子強行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