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能夠聽到,在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過程中,很多大公司和企業在招人時不是985或者211的畢業生都會被拒之門外,公司不要。雖然「985」和「211」高校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名詞,也非常耳熟能詳,但是好多朋友還不是太了解什麼是「985」,什麼是「211」。真要問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讀者都還答不上來,那麼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兩者的來歷以及他們之間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麼是「211」大學?
我們都知道「985」和「211」都是好大學,說的粗俗一點,就是好的名牌大學。那麼名牌大學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一個統稱名詞呢?我們先來聊一聊「211」工程。它的概念是在1993年的時候確定下來的,在1995年的時候正式啟動的一個教育工程。
那麼何為「211」?我們來解讀它字面上的含義,「21」指的是21世紀,最後尾巴跟著的「1」是指100所大學,所以綜合起來它的意思就是:要在21世紀建立100所重點大學。當然截至現在,全國大概已經有112所這樣的大學,可以說這是國家為了在21世紀培養具有創造力新青年而建設的。
什麼是「985」大學?
那麼說完「211」,「985」又是什麼呢?筆者把它放到後面來講,大家就應該能明白,「985」的層次和檔次會比「211」更高一些,我們知道了211總共有100多所大學,但是985大學只有僅僅的39所。那它為什麼叫「985」呢?因為它是1998年5月份的時候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所以稱之為985。其目的是為了建設「國際化」的一流大學。也就是說985大學是面向全球範圍的,而211工程它主要是針對國內的重點大學。一個目標是國際,一個目標是國內,所以說孰強孰弱大家應該知道了吧。
在這裡提幾所大家都知道的985大學。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之類,所以我們通常在口中說的重點大學要麼就是「211」,要麼就是「985」,所以建設985大學和211大學就是國家為了打造重點大學而設立的。
為什麼「985」、「211」大學比普通高校更受社會歡迎?
211和985高校能獲得國家豐厚的資金投入。我們都知道一個高校想要建設和發展得更加長遠深厚,是需要不斷的資金的投入和教學設施、質量、水平的提升,你像一些實驗室在重點大學可能會花1000多萬打造一個實驗室,但是到普通大學由於資金有限,可能就只能用20萬或者50萬來打造一個實驗室。
那麼有投入就會有回報,國家對於211和985工程都設有專項資金,有了這麼大的一筆收入,它的教學質量能不逐步提升嗎?所以首先在金錢上,985和211大學就取得了非常高的優勢。
211和985大學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不論是在高校的行政級別上還是社會名氣上,你一提起自己是985或者211畢業,中小型招聘單位眼睛都「直」起來了,所以說名氣大、地位高、撥款又充足,能不受到社會的喜愛嗎?並且這類大學它能夠給我們的教育行業帶來一定的好處,不然為什麼要給他們那麼高的待遇呢?
建立「211」、「985」大學有什麼好處?
那麼985和211高校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好處呢?據資料顯示,211工程建立以來,在10年中,我國的研究生培養能力就已經提高了5倍,科學論文等發表數量增長了近7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也增加了近5倍,這讓我國大學教育水平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明顯縮小,同時更加快培養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而自從985大學建設以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國家標誌的科研成果、科學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等,而這些獎項的獲得者大多來自211或者985的師生。
為什麼不能把教育資源均衡分配?
這時候也會有很多人問,既然教育是有價值的投資,那麼為什麼不能均衡分配,這樣人才不是更加多,像這樣的話好的大學一直好,中低等大學很難爬上去。但是我們就拿運動員舉例,為什麼要有國家隊?就是要把精力精準投放在具有潛力的特定點,資源總共就這麼多,大海撈針的方式很難得到更快地發展。
我們也需要由「領頭羊」來提高整個社會的綜合水平,所以這是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採取的正確方式,如果我們錢款資源足夠充裕,那誰都希望所有學校都能獲得更多的資源。那麼對於今天「什麼是211,什麼是985」,你明白了嗎?如果你覺得對你有所幫助,還請不要吝嗇你的點讚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