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老白茶是什麼顏色的?是黑色嗎?請記住,那是做舊茶的標籤

2020-12-1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都在喝春白茶。

碧玉妝成一樹高,綠,是春白茶顏色的基調。搭配上銀白色,綠白二色的基調,讓春白茶看著十分清新。

就連它的香氣和湯水裡,也藏著「鮮爽」的氣質。

鮮香醇爽,這是一款白茶品質的基本要求。

綠色的顏,鮮爽的湯,馥鬱的香,足以讓人徜徉在新茶的絕妙滋味中。以至於容易讓人忽視,在白茶裡,還有老白茶這麼一號人物的存在。

新茶的顏色,極有辨識度,綠到能掐出水來的感覺。

那放在茫茫茶海裡,也是能第一眼看見。

一眼萬年。

那麼,老白茶呢,新白茶存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後,它該是什麼樣子呢?

人老了會成仙,走路拄拐,發毛皆白。

那茶老了呢?白茶變老後都是黑色的嗎?

當然不是!

可以很肯定地告訴茶友們:綠白二色為基調的春白茶,變老後也不會變成黑色。就連迷彩色的秋白茶,也不可能一夜基因突變,無中生有,變出黑色來。

除非這款茶,並不是正宗的老白茶。

《2》

黑色的老茶餅,那是做舊茶的顏色。

為什麼有的茶友會認為,老白茶的顏色,是黑色的?

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老物件,都是黑色的。又或者之前茶友們在某處看到的「老白茶」,就是這樣整齊劃一的黑色。

殊不知,黑色的老白茶,這是一種病態,甚至於都不能稱作是老白茶,它很有可能是經過做舊後得來。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它的顏色,是在新茶的基調上,變深或者是變淺,它的色譜不會改變。

如同兩個白人,不會生出黑人孩子,是一個道理。

新白茶,主要採摘自兩個季節——春季、秋季。

春季裡,因為氣溫低,茶葉中的葉綠素含量較高,沒有被大量分解。經過萎凋和乾燥後,綠色被大量保留。並且,春季氣溫低,白茶中的白毫還未大量脫落,依舊頑強的附著在葉片背面、芽頭。故而春白茶的主要色調,是綠白兩色。

秋季裡,因經歷了高溫的夏天,茶葉中的葉綠素比例稍有下降,葉黃素、葉紅素等含量開始攀升,經過萎凋後,葉片是黃色、綠色、棕色色塊交織。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這些色素,應該按照自然的規律變化著,有的顏色變淺,有的顏色加深。但卻不會憑空生出黑色來。

除非這款茶,經過高溫做舊。

在高溫之下,茶葉中的葉綠素被驅趕,被一些顏色更深的物質所替代。這些深顏色,就是人們看到的深褐色甚至是黑色。

看起來,沉悶得很,毫無生機。

從這做舊的老白茶裡,你也很難推測出這茶在新茶時期,到底是什麼模樣。

但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卻並非如此。

通過新茶,是能夠預見老白茶的顏。

而通過老白茶的色,也可以往前追溯,猜測它在新白茶時期的容貌。就像近來有人用「高科技」還原慈禧20歲時的容貌,讓網友們感慨:難怪當年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那麼,自然陳化的老白茶,是什麼顏色?

《3》

自然陳化的老白茶,是什麼顏色?

老白茶,指的是存放不低於三年的白茶。

從年份劃分來看,老白茶的範疇,還是很廣泛的。

在此,選擇比較有代表性,容易接觸到的老白茶,為茶友們解讀關於老白茶的外觀顏色。

1.準三年老白茶

三年,是白茶的一道坎。跨過三年,白茶正式躋身老茶行列。

對於許多剛開始接觸老白茶的茶友而言,三年的老白茶,是入門款。

一來,不會過於年老的白茶,不容易買到做舊茶。

二來,三年的老白茶,存量比八年、十年老白茶多,讓選擇更加豐富。

三來,從三年白茶開始入手,成本相對而言比較適中。

2016年的白茶,到2019年逐步成為老白茶,這時候,它們的外觀,也有老白茶的氣韻。

如2016年的白露壽眉。

翻出它在新茶時期的圖片。

新茶的白露茶,顏色是迷彩色的,屬於鮮豔的、鮮亮的、帶著無限活力的迷彩色。

此時的白露茶,就像是是一件嶄新的衣服,顏色亮麗,鮮豔。

時隔兩年零七個月後,再看白露茶,顏色顯然有所不同。

快三周歲的白露茶,它的顏色,也變得黯淡了,變得陳舊了,變得灰暗了。

但並沒有生出黑色來,從老茶的變化規律上可以看出:白茶在陳化時,色系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有濃淡與深淺。

此時的白露茶,像是衣服被清洗過百遍後,顏色變得暗淡。

但是綠T恤,卻不會變成紅T恤。

2.四年老白茶

四年的老白茶,它的顏色變化,也有規律可循。

根據時間推算,2015年的壽眉餅,至今正好是四周歲。

2015年的春壽眉餅,與秋壽眉餅,在外觀顏色上,稍顯不同。

春壽眉餅,採摘自春季,它的外觀顏色,黃色與綠色的比例適中。

此時春壽眉的綠色,變得更加暗淡,像是水洗過許多次後的綠色扎染,顏色逐漸淡去,多了幾分斑駁,顏色稍顯朦朧。

在茶餅表面,墨綠色星星點點,點綴在其中,為它增添了幾分生機。

這是春壽眉的特色,即便老去,綠色卻不會消失。

同時,春壽眉上黃綠色比例增多。

像是初秋時節的銀杏樹,黃色居多,其中還點綴著零星的綠色。

大自然,是最有天賦的調色師。

時間,也是。

而秋茶壽眉,因季節的緣故,在外觀顏色上,明顯顏色比春壽眉更豐富,色彩也更深。

四年的秋壽眉,它的外觀顏色,是褐色系居多,更像是深秋的顏色。

黃、綠、褐、灰、咖、白,六種顏色,極為斑斕。

但是綠色的比例,顯然少了許多,黃、褐、灰、咖等,成了主角。

從視覺上來看,四年老白茶的顏色,比三年的白茶多了幾分滄桑感。

3.五年老白茶

五年這一年份,大浪淘沙,留下來大多數是壽眉級別的茶,偶有白牡丹、白毫銀針,那也是鳳毛麟角。

且五年這一年份,壽眉也多以餅茶示人。

五年的壽眉餅,顏色豐富的基調並沒有改變。仍舊是黃、綠、褐、灰、咖、白多種顏色交織。但變化的是,這些顏色的比例高低。

陳化了五年的茶,黃褐色居多,變深的顏色,是歲月的力量。

逐漸黯淡的顏色,是老茶的特性。

但老白茶本品的脾性,卻不會改變,色系如故。

《4》

新茶的綠葉,有深綠,有淺綠,有灰綠,綠得有層次,豐盈。

新茶的黃,有深黃,有黃褐,似層林盡染,悅目動人。

老白茶的顏色,完全可以由新茶、陳茶推測。

春白茶,它在新茶時期,是綠白二色,當春白茶老去後,它的顏色也仍舊是綠白色系,而不會變成紅白色系,也不會變成黑白色系。

秋白茶,它在新茶時期,是五彩色,黃、綠、褐、灰、咖的色系,也會延續到老茶階段。變老後的它,色系還是這些,也不會憑空生出黑色來。

當歲月流逝,當白茶在時光的裹挾下,逐漸有了老態。

它們各自的顏色,亦會發生變化。漸漸地,變舊,變黯淡,變老,變得更加深沉。

但卻不會消失不見。

若要把春白茶的綠白,變為五彩,變為黑色,只有一種手法——做舊。

加溫,火烤,渥堆。

是以,老白茶,它並不是黑色的!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察顏觀色、聞茶香、嗅味道、看價格,識別做舊白茶的四大訣竅
    那必然是陳年的老白茶,越老的白茶,所代表的情誼就越是深厚,畢竟這價格美麗,量又少,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可都懂。同樣,這「無奸不商」的道理大家也都知曉,眼看著春節這個關鍵,一些無良茶商可要嶄露頭角了,茶友們買老白茶最怕的就是遇到做舊茶!
  • 老白茶的顏色要越深越好?這三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會落入白茶陷阱
    真正貨真價實的老白茶,不論年份有多高,都不會是黑乎乎的一片! 這樣越黑越好的「老白茶」要求,根本就是在為做舊茶背書。 白茶在漫長的儲存轉化過程當中,外觀顏色的變化,有著漸漸的自然過渡。
  • 不是做舊老白茶難分辨,是你買茶太貪便宜!
    粗略的回憶了一下,這位茶友每次買的「老白茶」,就沒超過100塊的!所以呀,買到做舊茶也不奇怪,這麼「實惠」的價格,難道還真想買到好茶嗎?02買老白茶,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大批做舊茶在等著你!做舊茶,仿佛定時炸彈一樣的存在,在我們白茶圈裡,弄得茶友們都人心惶惶。它可怕嗎?確實很可怕!明明是新白茶,卻被渥堆、高溫烘乾等做舊手法,偽裝成了老白茶的樣子。它難分辨嗎?小白以前寫過非常多的文章,教大家如何從外觀、香氣、滋味等等方面來辨別做舊茶。
  • 做舊老白茶為何屢禁不止,原來它們才是罪魁禍首!
    甚至於有的茶友,有著謎之自信,看著黑乎乎的圖片,張三李四王五都說這是做舊茶,而茶友自己,很有想法,堅持己見,非要認為這是老茶的正常顏色。「老白茶就是這個顏色啊。」「這種顏色很正常啊。」「我喝著沒問題。」
  • 老白茶究竟是什麼茶?聊聊新手對老白茶的五大誤解,看完請改觀!
    有些新茶友在入門時,通常會有所疑惑:「老白茶,是什麼,它是白茶的新品種嗎?」老白茶,並不是白茶中的新品種,它只是時間的代名詞。白茶存放超過三年,即可稱之為老白茶。作為白茶中的老者,老茶的出現,豐富了更多人的喝茶選擇。
  • 寒冬煮茶,為什麼不建議老白茶與陳皮同煮?
    《2》寒冬煮茶,向來是許多茶友在冬天常做的,極有趣味的事兒。然而,煮茶裡面,也有些學問。要想讓煮出來的老白茶,湯感柔軟細膩,擁有令人沉迷的好滋味。那麼就少不了注意煮茶方法。品質好的老白茶,價格是很高的,而市面上的陳皮老白茶,售價普遍不高。老白茶加上了陳皮,滋味多了一層,價格不漲反降,顯然不合邏輯。然而,提到了廉價的老白茶,就不禁令人聯想到茶圈裡臭名昭著的那三個字「做舊茶」。
  • 白茶的渥堆味、倉味、黴味,都不是老白茶的陳香,別再張冠李戴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之前有茶友詢問聽說白茶餅做舊,那散茶也會做舊嗎?高溫高溼重發酵,敢問這是在生產白茶,還是在做熟普?再後來,我們就特意買了那家的「老白茶」做實驗,看看渥堆味究竟是什麼味。衝入沸水倒出茶湯後,那股難聞的揮之不去,完全是臭水溝味。當時陪著我們試茶的朋友,聞「味」過後,遠遠撤到茶桌一角。
  • 這2個小技巧,助你存出價值連城的老白茶
    (在這裡,就不跟槓精討論做舊茶,那種一餅只要幾十塊錢的茶,之前已經討論過了,做舊的嫌疑大)你看,這就是賺到了。存茶意義,不就是在此嗎?省了錢,還得到了一餅老白茶。更重要的是,自己存出來的老白茶,靠譜啊,不用擔心做舊,也不怕喝到來路不明的「老白茶」。
  • 老白茶適合什麼人喝?
    現在老白茶備受茶友的喜愛,但是很多茶友不知道老白茶是否適合自己,那麼老白茶的適宜人群有哪些呢?今天芳瑞堂小編給大家詳細說下,從白茶的一些基礎知識說下。老白茶適於喝的人群1、抵抗力差的人群適合喝老白茶,老白茶的抗菌力強,喝老白茶可以防止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還能防止蛀牙。2、腸胃不好的人群適合喝老白茶,老白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近食慾,能夠養胃,還對治療潰瘍有一定效果。
  • 有黃葉的都是老白茶?錯,也有可能是做舊老白茶!
    那人見他年紀幼小,因此道: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一詞由此而來,指的是只見到了一部分就猜到了全貌。之前曾經寫過老白茶的鑑別方法,其中說到了可以通過是否有黃葉來辨別。【判斷老白茶的真偽,首先要看外觀】即使是帶有黃片的做舊老白茶餅,它和真正的老白茶餅外觀上依舊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看帶黃葉的老白茶餅的真偽,先看黃葉與茶餅的協調性。
  • 煮茶時,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提倡和陳皮、紅棗一起煮?
    那到底白茶裡邊,什麼樣的老白茶,才提倡在煮茶時與陳皮、甘草、紅棗等為伍呢?《3》其一,產區不好的茶。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茶葉的整體品質呈現,直接受到原生產地環境的影響。然而,當前的行情下,隨著白茶的走俏,年份真實的老白茶,往往陳化時間越長,越是稀缺。基於此,各式的做舊茶在市面上層出不窮。於是,在冬天煮老白茶喝時,可得多留意這款茶的本身工藝。提防工藝不好,或者是直接通過做舊出來的茶。
  • 做舊和渥堆,一個是故意殺茶,一個是過失殺茶
    說了這麼多,大家知道村姑陳想說什麼嗎?也許新進來的茶友會疑惑吧,疑惑自己進錯了公眾號——這不是一個寫茶葉的公眾號嗎,怎麼變成講法律的號了?別急別急,這裡還是小陳茶事,仍然是村姑陳在講茶。《2》事情的起因是,有位茶友來問,她買了一塊2018年的白茶餅,感覺顏色又紅又褐,她懷疑是做舊茶。
  • 渥堆、曝曬和過度氧化,圖解白茶散茶做舊的三種方式!
    這不就是做舊老白茶的模樣嗎?了解過餅茶做舊的茶友們,相信也能看出貓膩來。這樣的老白茶,怎麼可能有茶味?而這位新茶友說沒有棗香,那是因為,一般只有老壽眉餅有棗香,而且不能是做舊的茶餅。茶友們所說的老白茶的茶味、棗香,都是要經過歲月的長期轉化才有的,急功近利的做舊根本達不到。
  • 藏一箱老白茶前,4點常識解決你的疑惑,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冬日裡,適合多喝性味溫和的老白茶。不過,提到冬日的「藏」。茶界裡,有關老白茶收藏的諸多疑惑,一直困擾著不少茶客。到底,老白茶的收藏有沒有意義,該怎麼選,怎麼做?下面就來,閒話老白茶收藏的二三事。同時,自行存茶,可以避免買到做舊茶的風險。從多方面看,一舉多得。3.時光不能倒流,歲月不可再生。每一年的天氣、氣候,都會有不同的變化。產出來的作物,亦會有不同的風採。
  • 做舊老白茶防不勝防?看過這七點,你能更好明白做舊白茶的底細!
    歷經多年歲月的老白茶,甘香醇厚,擁有著閱歷感。 午後慢慢喝一泡茶,能嘗到很好的香氣滋味變化。 然而在老白茶的市場裡,卻有不少做舊做假的情況,讓不少茶友擔心買到的白茶年份有假。 那什麼是白茶的做舊?買茶時該如何鑑別?這個話題可需要從頭聊起!
  • 用紫砂壺跟蓋碗泡老白茶有什麼區別
    白瓷蓋碗衝泡老白茶的優勢 白瓷蓋碗與紫砂壺相比,白瓷蓋碗在衝泡老白茶方面有以下3點好處: 一、便於控制出水時間 在衝泡白茶時,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出水時間的控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出水時間,
  • 這3個迷惑人的謠言,還在聽嗎?
    這不就是在傳播錯誤的知識嗎?這不就是在誤導大眾嗎?教茶友們煮出一壺又苦又澀的,對身體沒有好處的茶湯,這有什麼意義?既然在傳播知識,就請傳播正確的知識,切不要再誤導大家了。只顧自己說,不顧聽者意。在前段時間,張三的數據還不是這樣的,那時候他是說5-7克的幹茶,加水450毫升。對於他來說,煮茶的茶水比例是可以這樣變換的嗎?更何況,投茶那麼多,注水450毫升,煮出的茶湯,豈不是會苦到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