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港籍兒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南山區給出了時間表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雙非港籍兒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南山區給出了時間表

3月14日,深圳福田口岸,一群跨境學童準備過關前往香港上學。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

3月14日,深圳福田口岸,一群跨境學童準備過關前往香港上學。記者 趙炎雄 攝

  南山雙非兒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將借鑑積分入學和就近入學做法,讓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

  隨著今年秋季小一學位預報名開始,在深圳居住的港籍兒童家長開始面臨只能申請民辦學位的難題。港、澳及外籍兒童何時才能享受公辦學校的免費教育?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深圳市公立學校原則上拒收港澳籍學生

  南山區2014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學位申請工作將於4月7日開始,南山區約有13000名適齡兒童將申報小學一年級學位。據南山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肖叢青介紹,目前南山區公辦小學能提供9800個小學一年級學位,民辦學校能安排約3200個學位。

  但是對於在南山區生活的港、澳及外籍兒童,公辦學校始終未向他們打開。從2012年開始,深圳市公立學校原則上拒收港澳籍外籍學生,根據深府〔2008〕74號《關於切實做好我市免費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深圳市義務教育免費對象為:符合深府〔2005〕125號規定的就讀條件,在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並取得學籍的市外廣東省戶籍學生和省外內地戶籍學生。

  家長在南山區納稅或投資港澳籍學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在昨日召開的南山區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一次會議上,南山區教育局提出,率先探索解決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問題,營造良好的國際化人才發展環境。借鑑積分入學和就近入學做法,深入調研、制訂出臺「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南山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昨日告訴南都記者,南山現有7所國際學校,學位充足。但目前問題最大的是港澳籍兒童,父母多是深圳居民,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動輒數十萬元,負擔很重。暫行辦法將主要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據悉,南山區初步設想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人士可入讀公辦學校的條件是,其家長在南山區有投資或納稅,但具體的額度尚未明確,需要進一步討論。今年,南山區將逐漸通過增加公辦學校學位,有條件地逐漸打通港澳及外籍學童入讀公辦學校的通道。

  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相關新聞

  香港民建聯向港府建議:

  爭取讓港籍兒童享內地義務教育

  南都訊記者康殷 香港民建聯議員譚耀宗昨日代表民建聯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引發的問題,建議設立跨部門專責小組,研究跨境學童所引伸的問題。

  目前每日有約一萬多名跨境學生經6個陸路口岸來香港上學,大部分集中在香港北區、屯門及元朗等接近邊境口岸的地區就讀,就讀的年級由幼兒園至中學。譚耀宗昨日表示,跨境學童湧往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鄰近地區上學,導致新界地區的學位緊張,影響香港本地學童就近入學的機會,並增加了各陸路出入境口岸的壓力。

  就一些港籍兒童家庭在內地居住的實際情況,譚耀宗建議港府向內地爭取為港籍兒童提供義務教育的機會,包括與內地研究在深圳開辦港式學校,以及增辦專為港籍學童而設的學校及班級,以緩解這部分港籍學童在香港的教育需求。

  譚耀宗還建議加強對跨境學童及其家庭的服務和支援,及增加跨境學童參與和體驗社區活動的機會;及完善跨境學童的出入境安排及交通配套,讓學童可安全跨境上課。

  昨日立法會外,約20名民建聯成員和立法會議員請願,促請港府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問題,改善學童出入境安排和交通配套,並要求設立專責小組研究校網學位分配問題。(記者朱倩)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今秋在深讀公校雙非兒童放輕鬆
    融入更輕鬆雙非兒童在深讀書學習交往更易融入促成港澳籍學生入讀公辦學校的陳昳茹認為,生活在深圳的香港、澳門籍兒童,尤其是雙非兒童一方面不能融於香港、澳門,又難恢復內地身份,由此帶來的相關問題比較多。不過,目前雙非兒童的問題已經讓家長心累不已。雙非兒童上學還存在安全問題,一些水客利用跨境兒童運送貨物。為了避免跨境學童被利用,香港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在跨境學童放學的繁忙時段闢出「跨境學童專用通道」,以分隔學童和其他離境旅客。實際上,目前的雙非兒童也有相當多的融入問題。
  • 雙非兒童可以在深圳讀公辦學校啦!
    雙飛兒童上學難的問題,我們曾經在去年就寫過一篇,點右邊傳輸xiu—去香港生小孩,我有錯嗎?早在2016年深圳市兩會上,就有市政協委員提過此種提案。市政協委員陳昳茹提交了一份關於將港澳籍學童納入公辦學校教育的提案。
  • 深圳公校再開放招收港籍學生 雙非童回流求學
    《大公報》記者向深圳多所重點公立學校了解,目前一年級新生中均有少數港籍學生。一名回流的「雙非」學童家長坦言喜出望外,指跨境上學路途遙遠,兒子又難融入香港本地文化,較難交朋友,加上兒子獲住所附近的重點小學錄取,遂決定放棄香港求學路。  獲深圳福田區知名公校荔園小學錄取的韓同學,是「雙非童」(爸媽都不是香港居民),之前在香港北區一間幼稚園上學。
  • 跨境求學舟車勞頓 「雙非」學童轉投深圳港式學校
    圖:深圳港式學校的「殺手鐧」是聘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吸引家長送孩報讀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提供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0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近年「雙非」(父母都非港人)跨境學童激增,香港北區的幼兒園及小學學位均供不應求。
  • 在香港讀書雙非兒童轉學回內地 家長稱有錢生沒錢養
    在內地和香港,人們把香香這類出生在香港,擁有香港永久居住權,但父母都是非港籍身份的兒童叫做「雙非」兒童。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內地的雙非兒童累積人數超過20萬人。隨著他們的成長,到2016年,適齡入學兒童人數進入高峰期。 有專家稱,雙非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已經影響到家庭和社會,處理不好,將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 廣州越秀區租房也能入讀越秀公辦學校
    廣州政府官網截圖而以租房形式入讀公辦初中則有越秀籍統籌入讀、非越秀籍統籌入讀兩種方式。下面明恆就為大家梳理下,有關租購同權的入讀方式。越秀戶籍公辦小學入讀方式(1)對口入讀:租住房管局或本單位產權房,人戶一致,且該單元1~5年級無學生在讀(學位未佔用),可對口入讀公辦小學。
  • 深圳南山區超強公辦學校排行榜!從小學到高中全都有!
    不早做好學校攻略,就是在坑娃啊!今天深圳上哪學君就根據學校的基本情況,師資力量,往年成績,學校環境等因素總結出一篇深圳最強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大盤點。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南山區——第二期,預告一下,之後上哪學君會將各區優質學校盤點做成固定推文,定期發送,感興趣的家長千萬不要錯過!
  • 租戶子女可統籌入讀公辦小學
    在通知中提到,廣州市戶籍非番禺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若其監護人在廣州市內無自有產權房,以其番禺區合法租賃房屋作為唯 一居住地,需申請在番禺區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由居住地教育指導中心根據本學區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其小孩入讀本學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起始年級。
  • 岱山告別民工子弟學校 新居民子女全部入讀公辦學校
    2017-12-04 10:44 | 舟山日報網絡配圖作為岱山唯一一所民工子弟學校,岱山曙光學校即將撤銷建制。該校現有在冊學生學籍已經分別轉入岱中小學和岱山初級中學,原來向學生收的學費今後由縣財政購買服務。
  • 香港雙非學童面臨教育困境 校長嘆跨境學生辛苦
    據統計,今年度入讀香港幼稚園的跨境學童達5708人,比去年度激增超過五成,其中大部分為雙非學童。港府之前表示,明年會限制跨境學童的數量在1.3萬人。然而,雙非學童若不到香港上學,則只能在深圳上民辦學校或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尷尬的身份使他們面臨著教育的困境。
  • 留不下回不去,尷尬的雙非兒童
    每天除了學校的作業,還有培訓班的各種作業。小學有時作業都要做到凌晨。還要配合學校做各種互動。有一次因為成績下降了,被老師當著全班人罵是廢物。回來哭到大半夜。我當時就下決心,堅決不要走這條老路了,小孩大人都受罪。」安安(化名)是一名網際網路公司的主管,她有一個孩子,今年8歲,是一名雙非兒童,在香港上水讀小學。
  • 【重磅】非越秀戶籍承租人子女,也可在越秀申請入讀公辦學校啦!
    非越秀區戶籍的當地租戶亦能入讀越秀區公辦學校根據《越秀承租人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文件,承租人子女具有廣州市內其他區戶籍(不含越秀區)的,根據以下情況統籌安排學位:1.申請入讀小學一年級的承租人子女,需具備以下條件:(1)2020年4月30日前(含本日),已辦理完備手續(持住建部門認可的有效期內房屋租賃合同
  • 深圳民辦學校地位尷尬 家長跪求公辦學位(圖)
    適齡兒童上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深圳,為了求得公辦學位,不少家長各出奇招。前不久,南山區一對母女跪求公辦學位,社會一片譁然。為了一個公辦學位,母女倆下跪,這一幕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深圳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現狀的關注。讓子女上公校還是民校,一直以來都讓深圳很多家長糾結不已,而此次「學位門」更是折射出家長們向公校傾斜的秤砣,究竟何由?現象:打破頭也要進公校 6月18日,記者在南山區教育局見到「學位門」中的主角何女士。
  • 坪山區新增公辦招生範圍意見採納公示!南山區學位申請房產提醒!
    2.湯坑小學已於今年實施擴建工程,且湯坑和沙湖片區規劃建設湯坑第一工業區配套學校、科韻學校2所公辦學校,將加大該學區學位供給。三、關於要求將龍山一路居住的深戶納入坪山區招生範圍內的意見共1條。處理建議:不予採納。理由:「龍山一路」隸屬於惠州市管轄範圍內,我區無權將「龍山一路」範圍納入招生範圍。
  • 如何才能入讀東莞這10所公辦中小學?
    想讀公辦初中的家長怎麼辦?  沒錯!實行電腦派位。  先趕緊去登記,登記工作結束後,職能部門將對生源進行初審和公示。  其中八所公辦小學將按照「戶籍人口,就近入學;樓盤指標,合理調配;政策入讀、插班入學,統籌安排」的原則安排適齡兒童入讀;初中則採用「電腦派位」方式安排入讀南城中學或陽光實驗中學。  初中生源入圍名單將與6月20—24日公布。
  • 戶口遷移,就一定能入讀公辦學校嗎?
    那麼成功入戶了,孩子就一定能上公辦學校嗎?答案是「不一定的」! 什麼情況入戶了,孩子卻不能上公辦學校呢? 今天遇到的一位客戶:李女士,37周歲,初中學歷,在莞城有房產,大孩在私立學校剛上小學一年級,二孩在公辦幼兒園讀小班,目前主要因為大孩不能適應私立學校的住校生活,所以想著入戶後大孩能轉到公辦小學~ 了解完李女士的情況後,我們直接告訴她:在她成功入戶後,大孩也是不能夠轉到公辦小學的,但是之後是可以入讀公辦初中,因為她的大孩在小學階段屬於非起始年級插班
  • 廣州入讀公辦小學的方式有幾種?本地與外地戶籍各不相同
    在廣州如何入讀公辦小學,入讀公辦小學有幾種方式呢?柚子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廣州戶籍和非廣州戶籍入讀公辦小學的幾個方式。廣州戶籍生入讀公辦小學何為廣州戶籍生?顧名思義,即擁有廣州當地戶籍的學生,只要孩子擁有廣州戶籍,不管父母是否在廣州擁有合法房產,都是一定可以在廣州上公辦小學的!
  • 南山區領導調研公辦幼兒園建設情況 探索學前教育多元化差異化發展
    南山區領導調研公辦幼兒園建設情況
  • 廣州番禺公辦小學地段生入讀政策擬增加新規定
    記者9月1日獲悉,番禺區教育局發布2021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預警信息,2021年番禺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將增加對地段生(符合「人戶一致」條件,下同)入讀對口公辦小學的規定,原則上同一房產地址6年內只安排一名地段生入讀對口公辦小學(同一父母且符合計生政策的適齡兒童除外),其他戶籍適齡兒童均在戶籍地周邊公辦小學統籌安排入讀。
  • 廣州這個區公辦小學地段生入讀政策擬調整
    記者9月1日獲悉,番禺區教育局發布2021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預警信息,2021年番禺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將增加對地段生(符合「人戶一致」條件,下同)入讀對口公辦小學的規定,原則上同一房產地址6年內只安排一名地段生入讀對口公辦小學(同一父母且符合計生政策的適齡兒童除外),其他戶籍適齡兒童均在戶籍地周邊公辦小學統籌安排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