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非港籍兒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南山區給出了時間表
3月14日,深圳福田口岸,一群跨境學童準備過關前往香港上學。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
3月14日,深圳福田口岸,一群跨境學童準備過關前往香港上學。記者 趙炎雄 攝
南山雙非兒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將借鑑積分入學和就近入學做法,讓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
隨著今年秋季小一學位預報名開始,在深圳居住的港籍兒童家長開始面臨只能申請民辦學位的難題。港、澳及外籍兒童何時才能享受公辦學校的免費教育?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深圳市公立學校原則上拒收港澳籍學生
南山區2014年秋季小學一年級學位申請工作將於4月7日開始,南山區約有13000名適齡兒童將申報小學一年級學位。據南山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肖叢青介紹,目前南山區公辦小學能提供9800個小學一年級學位,民辦學校能安排約3200個學位。
但是對於在南山區生活的港、澳及外籍兒童,公辦學校始終未向他們打開。從2012年開始,深圳市公立學校原則上拒收港澳籍外籍學生,根據深府〔2008〕74號《關於切實做好我市免費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深圳市義務教育免費對象為:符合深府〔2005〕125號規定的就讀條件,在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並取得學籍的市外廣東省戶籍學生和省外內地戶籍學生。
家長在南山區納稅或投資港澳籍學童有望入讀公辦學校
在昨日召開的南山區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一次會議上,南山區教育局提出,率先探索解決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問題,營造良好的國際化人才發展環境。借鑑積分入學和就近入學做法,深入調研、制訂出臺「符合條件的海歸人士、外籍人士子女上公辦學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南山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昨日告訴南都記者,南山現有7所國際學校,學位充足。但目前問題最大的是港澳籍兒童,父母多是深圳居民,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動輒數十萬元,負擔很重。暫行辦法將主要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據悉,南山區初步設想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人士可入讀公辦學校的條件是,其家長在南山區有投資或納稅,但具體的額度尚未明確,需要進一步討論。今年,南山區將逐漸通過增加公辦學校學位,有條件地逐漸打通港澳及外籍學童入讀公辦學校的通道。
南山區昨日給出了時間表,在今年推出的13項改革行動計劃中,海歸人士子女、外籍人士、港澳籍兒童三類符合條件(家長在南山投資或納稅)的人士將可在南山讀公立學校,特別針對雙非家庭中的港籍兒童。
相關新聞
香港民建聯向港府建議:
爭取讓港籍兒童享內地義務教育
南都訊記者康殷 香港民建聯議員譚耀宗昨日代表民建聯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引發的問題,建議設立跨部門專責小組,研究跨境學童所引伸的問題。
目前每日有約一萬多名跨境學生經6個陸路口岸來香港上學,大部分集中在香港北區、屯門及元朗等接近邊境口岸的地區就讀,就讀的年級由幼兒園至中學。譚耀宗昨日表示,跨境學童湧往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鄰近地區上學,導致新界地區的學位緊張,影響香港本地學童就近入學的機會,並增加了各陸路出入境口岸的壓力。
就一些港籍兒童家庭在內地居住的實際情況,譚耀宗建議港府向內地爭取為港籍兒童提供義務教育的機會,包括與內地研究在深圳開辦港式學校,以及增辦專為港籍學童而設的學校及班級,以緩解這部分港籍學童在香港的教育需求。
譚耀宗還建議加強對跨境學童及其家庭的服務和支援,及增加跨境學童參與和體驗社區活動的機會;及完善跨境學童的出入境安排及交通配套,讓學童可安全跨境上課。
昨日立法會外,約20名民建聯成員和立法會議員請願,促請港府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問題,改善學童出入境安排和交通配套,並要求設立專責小組研究校網學位分配問題。(記者朱倩)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