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嫂改做小米烙糕,過去每天只掙一百多,現在每天掙三四百塊

2020-12-22 北漂的葉子vlog

看到眼前金黃色的小米烙糕沒有,一塊錢一個,便宜又好吃,大嫂用鏟子把熱氣騰騰的烙糕鏟起來,馬上就被人買走了,她周圍圍攏了好多排隊買烙糕的人,大嫂就像一個機器人忙來忙去,撂下勺子就是鏟子,然後還得給顧客裝袋,收錢。

這種小米烙糕已經失傳多少年了,四五十年前,在中國北方家家戶戶有的老太太的家裡都會做這種小米烙糕,特別好吃,就是麻煩。得先把小米泡發,然後用石磨碾出米漿,準備好原料,把烙糕鍋支起來,烙糕鍋底下要燒煊柴禾,因為火太硬烙糕就糊了。過去用的煊柴禾都是用大筢子在山上摟來的,俗稱筢摟子。筢摟子最適合攤煎餅和做烙糕用。

大嫂原來在市場賣菜,每天凌晨三點鐘就得到批發市場去進菜,然後到早市上來賣,辛辛苦苦一天才掙一百多塊錢,現在孩子大了,上學花錢多,她覺得僅僅賣菜無法供孩子念書,有一天大嫂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做烙糕發了財,起來後,在家裡翻箱倒櫃還還真找到了一個烙糕鍋,大嫂想想做烙糕的程序,都還記得,原料也不是問題,她先是在家裡做,吃著味道不錯。

然後就到市場擺攤做烙糕,沒想到生意挺好,但是一個烙糕鍋太慢,她就又想方設法到偏僻山村去尋找更多的烙糕鍋,踏破鐵鞋她終於又買了兩個烙糕鍋,三口鍋就夠她忙的了。 有了烙糕鍋,接下來要解決的是燒柴問題,烙糕不需要太高的溫度,要不然就糊了,現在大嫂燒的是蜂窩煤,爐火溫度太高,一開始大嫂把烙糕都烙糊了,沒法吃,後來大嫂冥思苦相,想出了好辦法,但是大嫂不讓告訴別人,這是最關鍵的環節。

大嫂從此由賣菜改為做烙糕了,一個人在她原來賣菜的攤位上支起了三口烙糕鍋,早晨來買菜的老人看到了小時候的烙糕格外親切,都想嘗嘗原來的口味,大嫂就給他們每人掰一塊嘗嘗,老人們感嘆,小時候的感覺找到了,而且大嫂的烙糕還進行了改良,她還在小米裡面加了黃豆,這樣烙糕出鍋後就有一種甜滋滋的感覺。

排隊買烙糕的人群裡面也有年輕人,這些吃慣了肯德基麥當勞的洋快餐的年輕人,吃了這種北方傳統口味讚不絕口,可是他們排隊又等不及,買到烙糕的老人就拿出一張烙糕,給年輕人,一邊說,小子,拿去吃,這比你那薯條肯德基有營養多了,以後少吃點垃圾食品。

年輕人紅著臉,答應著,好咧,不吃垃圾食品了,可是吃烙糕排不上班呀,的確大嫂一個人是有點忙不過來,三個烙糕鍋交替著工作,她裝料出鍋裝袋收錢忙的不亦樂乎,真的到了極限了,大嫂一小時能出一百多個烙糕,從早晨五點忙到中午,七八個小時的時間,勞動強度也是夠大的,但是收入也是挺可觀的,一天能掙三四百,是賣菜的三四倍,累點也值了。

一開始大嫂還瞞著她怎樣控制爐火溫度的奧秘,後來看看大家都是吃烙糕的顧客,沒有人可能去做烙糕跟她競爭,大嫂還是把烙糕鍋從爐子上提起來,讓顧客看看她的高科技產品,裡面有一個矽酸鹽圓片,把它壓在爐火上,讓爐火散熱均勻,而且溫度不會太高,大嫂說,這是她老公的發明,還準備申請專利呢。

過去年代,人們沒有那麼多的食用油,烙糕鍋裡都是用豬肉皮去蹭幾下,防止粘鍋,現在植物油味道好像不如用豬皮蹭過的味道好,終究有些東西是找不回來了,能夠吃上這麼好吃的烙糕,真的感謝大嫂的足智多謀,大嫂說,這也是逼出來的,為了掙錢,什麼法子都得想。

一個個烙糕從鍋裡剷出來的時候,烙糕散發的熱氣都帶著米香,在北方,過去人們想吃一點甜的食品,都是小米加黃豆,食物就有了一種自然的甜味,小米乾麵子,就是把小米粗粗地磨碎,加上黃豆和成半乾不溼的粘稠狀,兩手團成團,往鍋裡裡一貼,鍋底熬著土豆加豆角的大燉菜,菜熟了,乾麵子也熟了,吃著甜甜的乾麵子,就著大燉菜,那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現在人們吃慣了大魚大肉後,特別懷戀小時候的口味,煎餅烙糕都是那個時候的產物,但是現代技術製作出來的這些傳統食品,味道總是差了那麼一點,但是大嫂的烙糕,還真的跟五十年前的感覺一樣,估計大嫂的生意會越做越大的。

相關焦點

  • 合肥一本科畢業生直播賣菜:月收入2萬元,曾做過小學老師
    在十裡廟菜場承包了個攤位,開始賣菜。劉鵬賣菜很「任性」。他賣菜一般比別人便宜,還總是喜歡去零。三角,五角,八角的,他說不要就不要。最初,在一旁幫忙的媽媽,看他這樣做生意,總是心驚肉跳。「我跟他說,你這樣賣菜不行,本來就是小本生意,被你這樣半賣半送更沒錢掙了。」劉鵬的媽媽還記得,兒子卻一本正經地回道:「菜是家家戶戶都要吃的。
  • 雷軍:你們買100塊的小米產品,我們掙不到1塊!華為又獲第一
    這難道比小米手環和蘋果的apple watch都要多嗎?不過這裡要注意區分可穿戴設備與腕上可穿戴設備的區別,顯然後者是不包括智能耳機、頭顯等可穿戴產品。不管怎麼樣,華為的可穿戴設備今年第三季度已經登頂國內第一,也說明了他們的國內市場做的不錯,希望華為繼續前進!
  • 男子做「獨門」生意,800度火爐鑄鋁鍋,一天曾經掙千元
    他說,當時在工廠打工,一天工資才20多塊錢,他學了鑄造鋁鍋的手藝後,鑄造一個鋁鍋就能掙12元到14元,一天能鑄造十幾個,這樣一算下來,那收益就相當可觀了。於是,呂存敏就辭職回到莒縣老家,開始做鑄造鋁鍋的生意了。
  • 承德美食烙糕
    原標題:烙糕 烙糕是承德人用當地所產穀米磨成面,再經烙制而成的具有濃厚香土氣息的傳統風味食品。鬆軟、透著濃濃米香的烙糕與年糕、豆包、煎餅一起被譽為「吉祥四糕」。歷經百年不衰,被越來越多的的承德人喜愛。
  • 農村集市賣菜一年掙20萬?聽聽這位賣菜大伯怎麼說!
    有的農民用三輪車載著自家的蔬菜,有的農民載著秋季剛收穫的五穀雜糧、乾果,特意來到集市上擺攤,希望早來搶到一個好攤位,自家的東西能多賣點。小編走到這個菜攤前站住了,面前的這個菜,農三代的我居然不認識,這是啥菜?就是夾在大白菜和青梗菜中間的那個,像萵筍可又不是萵筍的那個菜。
  • 嘉興養豬老闆改行賣菜 只為兒子去德國讀研究生
    十年過去了,當年的養豬大戶現在在做什麼,日子過得怎麼樣呢?2007年資料 夏天氣溫高,豬容易得病。所以整個夏天,周朝暉忙完家裡的活,就往村裡其他養豬戶家跑。這段時間,養豬戶老範家是周朝暉監控的重點。6月下旬,老範養的一棚豬突然全部發出了小腫塊。眼看著豬快要出欄了,老範急壞了。
  • 88塊可以買到一百多隻小龍蝦,生蠔敢賣2.9一個!直接用盆裝
    (個人好評請忽略)在昆明永昌小區這轉上,有家燒烤店火得不得了,每天營業額要賣到一萬多,他家的烤蝦足足有我手機那麼長,各種烤蝦烤肉串,涮上一層很香的醬汁,真的很爽!老闆是一位為人憨厚老實的小夥,在上大學時他就開始擺攤創業了,在同學當中也是模範一枚!
  • 兒子殘疾兒媳扶牆走路,76歲奶奶每天幾十裡路賣菜為11歲孫女續命
    「孫女指望我賣菜救命呢!」76歲的郝秋玲奶奶家住河南省襄城縣單廟村,她每天天不亮就騎著三輪車來縣城賣菜,20多裡的路,就是年輕人騎車過去也很費力。不論颳風下雨,郝奶奶總是堅持賣完菜才回家,她說賣菜掙的每一分錢都要積攢下來給孫女看病。
  • 風味小米麵烙糕
    特產介紹    烙糕是承德人用當地產小米磨成面,經專用圓形中間凹的鐵鍋烙制而成的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傳統風味食品,歷經百年不衰,被越來越多的的承德人喜愛    鬆軟、透著濃濃米香的烙糕與年糕、豆包、煎餅一起被譽為「吉祥四糕」。它們分別包含著「年年高」、「蒸蒸日上」、「勤儉持家」、「日子紅火」的寓意。每當臘月農閒季節,承德山區百姓便家家戶戶做烙糕,吃到來年2月。一是好吃,二是烙好了吃時一熱省時省事,過年期間集中玩樂,省去樣樣從頭做的麻煩。
  • 偽愛貓人每天殺貓百隻:砍頭去皮去內臟殘忍至極(3)
    那麼,這些貓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宰殺的呢?「成都本來就不準做這個,萬一碰到暗訪,殺貓的人害怕危險,不願意。」當記者提出想看如何殺貓的要求,黃平富十分謹慎的拒絕。隨後,記者靠近了這個院子,只見大門口放著一個一米多高的藍色塑料桶,桶內存放的是動物的內臟,腥味很重。進到房裡,一眼便看見在空地上堆了十幾隻麻布袋,待殺的貓便裝在裡面,間斷能聽到貓的叫聲。房屋左側便是灶臺,貓的毛皮隨意扔在地上,殺貓的工人此時正在菜板上給貓去腳、去內臟,剁得啪啪啪響。當記者假裝詢問殺貓人是否在有兔肉賣時,殺貓人十分警覺的說:「我是養狗的,這裡沒有肉賣。」
  • 一個在青外賣騎手的生活:每天騎行100多公裡
    每天早上五點多一睜開眼,劉雪鵬就立馬打開手機軟體點「開工」,一旦接到外賣平臺上的派單,他就要趕緊簡單洗把臉,飯也不吃就騎上電動車去取餐了。劉雪鵬每天都要在車流中穿梭,越是風吹日曬、下雪下雨的惡劣天氣,越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他每天能派送五六十單外賣,騎行一百多公裡,從早上五點多送到晚上12點,365天很少休息。
  • 表哥說做電商一年掙幾十萬,但是看他淘寶銷量卻很低,怎麼回事?
    表哥說做電商一年掙幾十萬,但是看他淘寶銷量卻很低,怎麼回事近日,小編在職場論壇上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提問:表哥說做電商一年掙幾十萬,但是看他淘寶銷量卻很低,怎麼回事?就拿我圈子裡的三位朋友出來做例子:一,老何做pu包包的,每天1-3千單,每個包包3-5塊,多的有10塊利潤之間不等。倉庫四個發貨人員,四個客服,一美工,一推廣,一經理,自己開直通車,做營銷,靠靠流量做銷量。120百平的小樓5層,有四層是倉庫。差不多3百萬的囤貨,一層辦公。二,小林做服裝的,高仿,某寶帳號只是幌子。
  • 大媽純手工烤燒餅,每天做兩百多塊餅不夠賣,自己卻說不賺錢
    現在好像只剩下北方一些地方還能找到烤燒餅的小店或者小攤。有人說火燒是不是燒餅?這個怎麼說呢,有人說燒餅和火燒的區別就是有沒有芝麻以及是生面進火爐烤還是餅烙好了或者蒸熟了再放進火爐烤,除此之外好像並沒有多少差別。圖中這位大媽的做手工燒餅已經將近20年了,她做的燒餅很捨得撒芝麻,餅坯撒上芝麻再放進火爐裡在烤制的過程中會散發出更加誘人的香味。
  • 來,先每天賺個100塊再說別的
    有讀者留言:選擇幾萬塊是大多數人的做法,畢竟成為百萬博主是未知的,另外人在掙不到錢的時候是非常焦慮的。2、一直想搞個社群,社群裡面,只研究人、事、物的底層邏輯。學習各類方法論。邊學邊用,每天復盤,日日精進。但一直沒有執行。問題是什麼?
  • 看河南兩位老人,20多年來,如何靠做一種美食小吃,演繹日進鬥金
    生意不在大小,只在如何去做,做大買賣的人掙大錢無可厚非,而做小生意掙大錢的人就寥寥無幾,今天給您介紹一位大嫂,她和她老伴就做到了這一點,憑藉自己的手藝,每年就能掙30多萬元。在河南滑縣牛屯鎮大街十字路口,這位正在大火燒的大嫂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擺攤打火燒,做當地一種特色美食小吃。現在,雖然集上打火燒的人不少,但是她打的火燒卻首屈一指,深受大家愛歡迎。「平時都是我和老伴,俺倆每天早上五點開始,一直感到下午六點多,有時還能幹到七點,也是累的很」大嫂說,「忙的累的腰酸腿疼,一天下來能用兩袋面,能打300個火燒。」
  • 花了五萬塊在市場開了熟食店,每天才賣一百多,還要堅持下去嗎
    一滷友問:自己花了五萬塊在市場開了熟食店,開業前三天每天才賣一百多,還要堅持下去嗎?在我看來開業前三天就這點營業額,這是典型的開業沒做好,宣傳不到位,人氣沒積攢起來。做生意就這樣,如果開業做不好,後期再想做起來很難,但是凡事也不會那麼絕對。
  • 「原來是西門大嫂」首部作品亮相上海書展
    8月16日下午,時尚自媒體人「原來是西門大嫂」(以下簡稱「西門大嫂」)在上海書展的友誼會堂為她的新書《固執一生不忘天真》做籤售,暢銷書作者「野象小姐來看花」(以下簡稱「野象小姐」)來現場助陣對談。
  • 東山弄賣菜30年 一對杭州夫妻經歷的菜場浮沉
    生菜10斤、小南瓜一筐、海帶結5袋、仔鴨6隻……強哥隨身帶一塑料帶的本子,記錄著每天訂單的銷貨清單,每一個月一家訂貨單位至少要寫光幾本銷貨清單。周六不少單位休息,強哥只需配送四家食堂,採購800—1000斤的食材,食材品種也從工作日的100種降到60多種。
  • 3種適合農村女人做的生意,每天只需站幾個小時,日賺百元很輕鬆
    那麼在農村如果幹這四個小生意的話,一天只需要站幾個小時,而且賺錢非常多,非常適合女性朋友來做。3種適合農村女人做的生意,每天只需站幾個小時,日賺百元很輕鬆!還可以把小賣部建在廣場或者活動中心附近,農民朋友們或者小朋友們在那裡玩累之後,就有可能會來小賣部買點水或者零食,這也能提供很多的顧客,只要顧客多生意就好,每天賺個百八十塊還是比較容易的。
  • 只發朋友圈一天就能掙一百多?又一寶媽微信兼職被騙,謹防上當!
    網絡兼職一直受到很多人們的喜愛,工作輕鬆,不用勞動、門檻不高,在家就能幹,倒騰幾下手機,錢立馬到手,引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還有寶媽進入這個行業。人一多,那麼不法分子的眼光也看到了這一點,導致不少的人在 不經意之間就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