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很多養魚戶都說翻塘比翻車還要悲慘,這是什麼原因呢?什麼叫「翻塘」,很多人都不理解,翻塘就是說養魚的人,所養的池塘裡的魚全部死亡,一個不剩,這種水產養殖毀滅性災難的現象,叫做「翻塘」。大家知道,現在農村養魚都是精養模式。一畝面積的水塘,一年最少也要收入幾萬塊錢。如果養魚發生了災難性的現象,就會造成了這一年水塘白養,所有投資白白的浪費了,分文不收,血本無歸,是一種災難性的養殖事故。為什麼農村養魚會出現這種怪異的毀滅性災難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農村養魚投資大,成本高,一般每畝水面投資要上萬元。農村養殖戶一口魚塘有幾畝甚至幾十畝面積。假如說一口魚塘出現了翻塘事件,那麼就要損失幾萬或幾十萬的投資。出現了翻塘事件,給養魚人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也是一種毀滅性的災難事故,是養魚戶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因此農村人把它形象地比喻成翻車。翻塘比翻車還要厲害。~~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翻塘事故?翻塘事故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池塘水裡缺少水溶氧,即池水缺氧,而造成所養的魚全部窒息而死亡。為什麼魚塘會缺氧呢?因為魚和水裡面的浮遊生物,即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都需要氧氣的。沒有氧氣它們就無法生存。由於池塘裡面的水生物過多,耗氧量過大,就會造成水體裡面的水溶氧含量逐漸下降。當池塘水溶氧下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魚就不能生存,窒息而死亡。~~
池塘水體耗氧量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化學耗氧量,另一個是生物耗氧量。農村現在農民養魚都是採取高密度的精養模式,單位面積的魚數量,放養程度非常大,造成池塘水體裡面有很多的魚類所排出的糞便,以及投餵食物的殘渣,在魚塘裡面是無法清除的。這些物質在水中就形成了腐殖質。這些腐殖質在水體裡面的微生物作用下,需要消耗許許多多的氧氣來發生生化反應。這一部分微生物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導致魚塘水體內面的水溶氧含量逐漸下降。~~
另一方面,農村現在養魚都是高密度精養模式,單位水面放養魚的數量非常多,魚塘裡面還含有許許多多的浮遊生物,如水中各種水藻、水遊小形浮遊動物以及螺絲蚌殼等等水生物,它們都需要消耗許許多多的水溶氧的。若是遇到極端天氣,氣壓過低,水溶氧向空氣中逸出,水溶氧過渡下降,魚塘水體又沒有很好的補氧措施,導致水體溶氧量過低,使魚塘水體嚴重缺氧,魚群窒息而死亡,這就是翻塘事故。一般魚塘水體含溶氧量下降到0.4毫克/升的時候,魚群就會出現生命危險,就會死亡。因此,當魚塘水體含溶氧量下降到0.6毫克/升的時候,必須及時快速地給魚塘增氧,開動增氧機給池塘補氧,否則就會出現翻塘事故。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