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沒有捷徑,五大教育法則助力孩子養成好習慣

2020-09-18 親貝網

第一次成為父母,大部分人都會迷茫,不知如何照顧孩子,更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我們都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但親貝網小編要說的是,育兒沒有捷徑,所有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學習,家長們抽出時間來看看這五大教育法則,通過實踐帶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1. 魚缸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帶領孩子認識廣闊的世界

一家公司裡,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裡,幾年後還是那麼小,於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小個頭。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人們就把它們養在院子塘裡,這些魚竟然迅速長大。

魚需要自由的成長空間,人更是如此。

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衣服,選擇玩具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便沒有了自己的選擇和思考,沒有創新思維,也不願去嘗試新的事物,所以做父母的我們,要給孩子更多自己的選擇,讓孩子自主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2. 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嘗試

好奇心的培養,就是讓人對一件事物有了解的欲望,進而他就會深入探究、學習。研究表明,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興趣往往十分廣泛,創造力也特別強。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即使是熟悉的環境、事物,它們都不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自然的一個松果,一塊鹿角,都是它們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孩子同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問各種奇葩問題,這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多嘗試,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3. 延遲滿足:從小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恆心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做過一個經典的「成長跟蹤實驗」。他在幼兒園選出十幾個4歲兒童,給每人一粒糖,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吃,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鐘後再吃,就能吃到兩粒。有些孩子馬上就吃了,有些孩子熬過了漫長的20分鐘得到2粒糖。

經過多年跟蹤他們發現:能等到20分鐘的孩子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強於等不及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那些性急的孩子,也更多的表現出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的性格特徵,往往屈從於壓力,選擇逃避。

父母要讓孩子能做到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一件事物,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恆心。

4.感覺剝奪:自己品嘗生活的滋味,多去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

加大拿心理學家進行過一次「感覺剝奪」實驗,實驗者被限制視覺、聽覺、觸覺,安排在單獨的實驗裡。幾個小時後,他們就開始感到恐慌,產生幻覺,三四天後,他們對外界刺激敏感,注意力渙散,焦慮,恐懼,精神上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急切要求停止實驗。實驗結束後數日,他們才慢慢恢復正常。

通過實踐,心理學家發現:感覺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現象,通過感覺我們才能獲得外界的信息,適應環境下求得生存。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吃苦怕孩子遇到危險,對他們千嬌萬寵,這樣的孩子不僅會眼界狹小,而且會因為缺少很多社會實踐,對未來多變的社會環境難以適應。我們應該讓孩子積極感受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從環境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5.天賦遞減法則:教育孩子要趁早

兒童的潛能培養遵循著天賦遞減法則,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有經驗的漁夫說,現在像過去那樣善於遊泳、撒網的人少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正在讀書呢,而水上功夫必須從十歲左右開始練起。不少專家認為,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發展期內進行培養,就會出現潛能遞減的現象。

信息來源:遊美營地教育

相關焦點

  • 兩點育兒小知識分享 如何給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
    現在各種各樣的高科技,電子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教育孩子也成了一件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環境不一樣,生活情況也不一樣,所以適合的教育也不一樣。為了能夠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爸爸媽媽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在努力的摸索中,但這個是沒有捷徑的,只有我們慢慢的和孩子相處,慢慢地影響孩子,才能夠讓孩子的心理,性格更加完善。
  • 優秀的父母,都知道培養孩子的這五大教育法則
    人生第一次成為父母,不知如何照顧孩子,更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每一位家長都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在這裡要說一句,育兒沒有捷徑,所有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學習,家長們抽出時間來看看這五大教育法則,通過實踐帶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1.
  • 育兒沒有捷徑,這23個教育法則,決定孩子一生幸福
    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好父母?這些話題早在百年前眾多教育學家們就在聊。經歷時間的積累沉澱和無數父母的親身試驗,世界最偉大的23個教育法則脫穎而出,你會發現,這些教育觀念在今天依舊適用,也仍具養分。育兒沒有捷徑,願與各位父母共勉。
  • 培養孩子好習慣捷徑有2點,第二點很重要,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身為父母,我們除了要教會孩子學習讓孩子掌握知識之,更要教會孩子做人,幫孩子養成諸多好習慣,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 教育孩子必須養成的七個好習慣
    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們討論的都是孩子學什麼知識,參加什麼興趣班,分享的都是學習材料、資源等等。但其實,隨著搜索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獲取各種知識的門檻會越來越低。相對於早晚都會學到的知識,從小擁有好習慣顯得更加重要。馮唐曾說,「成功沒有捷徑,但需要一些好習慣。」
  • 15歲之前,請幫助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會令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的力量可謂是異常強大,孩子的成功與否絕大部分源於孩子的習慣如何。不良習慣會讓孩子走了歪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在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能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習慣就是家長在孩子年幼時播下的一粒種子,當這顆種子健康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時,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 20個流行至今的教育法則,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好父母?這些話題眾多教育學家們在聊。經歷時間的積累沉澱和無數父母的親身試驗,20個教育法則在今天依舊適用,也仍具養分。育兒沒有捷徑,願與各位父母共勉!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和朋友對孩子積極期望和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反,缺少這種積極的期望與支持,孩子會變得消極,或者在遭遇挫折後一撅不振。3.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往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其他小魚各放在一邊。
  • 「四葉草法則」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都會有數不盡的「心酸」。那麼當孩子出現不好習慣苗頭的時候,家長該如何應對呢?引導行為,培養好習慣是關鍵。具體方法,家長們不妨參考接下來介紹的「四葉草法則」,從四個角度入手,問題也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比施加壓力強太多!#小模範 #育兒經驗
    改革開放後,有感於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之大,國家開始越發地重視教育。加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本就鼓勵孩子勤奮用功,考取功名。因此,改革開放後的一代人所面臨的升學壓力以及負擔越來越大。如此重的教育負擔以及長輩的期望統統壓到了學生身上。可想而知,對他們也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
  • 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的命運甚至主宰人的一生。好習慣可以幫助一個人成長成才,而壞習慣則會輕易把人推向地獄的深淵。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習慣。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讓其終生受益。然而,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為了讓孩子能養成好的習慣,父母都是竭盡所能,下了不少苦功夫。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教育是一朵雲推動一朵雲,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習慣的養成亦是如此,只有喚醒孩子天生的「內驅力」,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 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
    導讀: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孩子,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安靜讀書的好習慣
    「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好習慣常常使人受益終生。」好習慣從來都不是天生的,讀書也是。想要教育孩子養成安靜讀書的好習慣,需要父母用心制定計劃,然後引領孩子一步步持之以恆的堅持。試想,如果你天天打麻將,打遊戲,孩子整體在這種氛圍中薰陶,他會主動說,我要看書學習麼?
  • 給孩子灌輸價值觀,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小模範 #育兒經驗
    這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意外,即孩子剛剛從家長這裡學到了一個好習慣,結果又在別人那裡學來了一個壞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並且不會輕易地消退。其實說到習慣的培養,家長可以利用簡便易學的習慣養成APP來幫助培養孩子的習慣,比如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款少兒行為習慣管理工具——「小模範」。
  • 風靡世界的23個教育法則,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經歷時間的積累沉澱和無數父母的親身試驗,23個教育法則脫穎而出,你會發現,這些教育觀念在今天依舊適用,也仍具養分。育兒沒有捷徑,願與各位父母共勉。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衣服,選擇玩具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便沒有了自己的選擇和思考。所有,他沒有創新思維,也不會有太多嘗試。或許你可以讓他學到很多知識,你卻無法讓他舉一反三,也無法讓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 風靡世界的23個教育法則,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好父母?這些話題早在百年前眾多教育學家們就在聊。經歷時間的積累沉澱和無數父母的親身試驗,23個教育法則脫穎而出,你會發現,這些教育觀念在今天依舊適用,也仍具養分。育兒沒有捷徑,願與各位父母共勉。
  • 風靡世界的23個教育法則: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經歷時間的積累沉澱和無數父母的親身試驗,世界最偉大的23個教育法則脫穎而出,你會發現,這些教育觀念在今天依舊適用,也仍具養分。育兒沒有捷徑,願與各位父母共勉。天賦遞減法則:教育孩子要趁早天賦遞減法則,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教育的越多,其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的越少。在國民教育普及的今天,傑出的手工藝人反而少了。
  • 孩子好習慣難養成,那是家長作祟,你還在旁邊沾沾自喜
    很多人會問,什麼是教育?其實教育很簡單,那就是幫助孩子養成一種習慣,一種好的習慣。當孩子好的習慣養成,他們做事的速度就會變快,做事的效率會更高,適應能力更強,整個人對於生活就會陷入一種良性的循環,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
  • 本周四專家開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果媽在線秉承公益之心,助力每位家長科學育兒,培育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我們的孩子最終都能擁有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習慣。」魏書生也說:「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家庭乃至學校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