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驗性消費的影響下,傳統意義上的購物消費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在物質消費的同時,也希望得到感官的滿足,進而產生精神共鳴和情感認同。商業空間可以通過「事件性場所」的創作引起人們的興趣。充分釋放人們的購物熱情和消費欲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如何營造商業場景氛圍,今天從
場景主題定位、空間場景營造、空間場景設計方法三個方面分享。
一、場景主題定位
在體驗式消費文化下,賦予空間場景一個獨特的主題,可以通過情境化的場所製作,將其傳達給消費者,創造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場景空間。商業建築的空間景觀可以通過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區域文化、個性服務和顧客生活方式來實現。
消費者心理特徵等要素來詮釋不同的主題定位,再結合空間處理、環境塑造、形象設計、配套設施等方面對場景主題進行一致的表現,綜合表現主題要素,強化主題定位的目的性。
二、空間場景營造
1、歷史場景的再現
歷史是文化的繼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它可以作為人們了解過去和未來行動的參考,它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就。歷史場景作為城市發展的印記,是人們集體記憶的載體,能夠喚起消費者的記憶和情感。在設計中,將這些歷史場景作為空間建設的主線,以情景的方式在場景空間中再現,激發消費者深層次的情感認同,是加強歷史存在、延續城市歷史場景的重要手段。根據不同的歷史元素,可分為文化、建築、風俗習慣。歷史遺產建築是城市歷史的見證。一些商業建築本身就在歷史街區中,在這些街區豐富的歷史底蘊的幫助下,它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場景氛圍,為原有的歷史街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2、展示節日場景
基於「節日文化」的場景營造是一種新興的、及時的營造場景氛圍的策略。在體驗性消費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重視節日娛樂的歡樂氛圍,「節日文化」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和追求。溫馨快樂的節日氣氛和獨特的精神體驗是人們嚮往的。它們是人們感受節日文化和刺激消費活動的催化劑,它們在創造現代商業場景的氛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商業建築作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展示節日文化、營造場景氛圍的最佳平臺。節日文化與建築空間的場景布局相結合,給消費者帶來歡樂的節日氛圍和豐富的空間感受,使他們忘記了這裡所有的壓力、負擔和煩惱,全身心的投入到節日的歡樂氛圍中去。
3、區域文化的延續
為了傳承地域文化,吳良鏞先生提出:提取傳統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通過抽象和改進,將其作為主題運用到當前的設計創作中。基於城市肌理和城市文脈的區域文化往往承載著城市居民的集體記憶,是市民互動的「生活集合中心」,是社會行為活動的聚集地,是塑造地方精神和誘發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體驗性消費的背景下,新商業空間的形成應深入挖掘區域文化,以區域文化為情感主線,形成「抽象繼承」來誘發人們的情感認同。在設計中,傳統的地域空間、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往往被提煉,或借鑑當地的傳統符號和語言,將抽象隱喻與現代美學相結合,實現地域文化的再現。
4、回歸生態自然
在商業建築設計中,引入生態元素,滿足消費者對自然和生態體驗的需求,將生態建設融入商業空間中,使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獲得深度的情感體驗。在空間建設過程中,引入城市生態、人工環境的自然化和環境保護理念的應用,將陽光、水、植物等自然元素引入商業空間,構建休閒空間環境。
三、空間場景設計方法
商業建築的空間氛圍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不同的場景和風格,給人們帶來豐富的空間體驗。在設計中常用的場景設計有三種方法:構圖、移植和異化。
構成法
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平面、色彩、立體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研究抽象的藝術元素,如點、線、面、色、體等來設計抽象的形狀、色彩和質量的方法。
移植法
將源於自然的、社會的、地域文化的甚至異地風情的類型原型加以設計轉化,引入到商業建築中來,通過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的設計手法,傳達社會文化價值的和創作者的個人情感。
異化法
指轉化、異化和分離,隨著消費方式的變化,人們對特徵、個性和自由的追求越來越強烈,使人們的審美興趣、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變得獨特。審美趣味的個性化導致了「異化」在建築空間的發展,催生了新穎獨特的「變形」空間的迅速出現,直接導致了「異化」技術在空間環境中的出現。
總結:商業建築內部空間「事件性場所」的氛圍營造,應在場景主題的引導下,通過空間主題的精心打造、空間場景營造以及情景性場景的設計,營造商業場景氛圍,使人們在動態的購物過程中,獲得場景的體驗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