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會為什麼寄居甘肅長達兩百多年?

2020-10-18 地緣谷
       當時駐守西寧鎮的馬麒獲得甘邊寧海鎮守使兼蒙番宣慰使的頭銜。該鎮守使署設於西寧,與青海蒙番宣慰使署合署辦公,這一行政變動基本將西寧與青海在行政區劃上完成了事實上的統一。

      凱風自南/文

      一人騎二馬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日月山畔的青海湖,自古就以聖潔神秘的地理環境而被譽為青藏高原的湛藍色眼眸。明清交替之際,青藏高原東北部區域誕生了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因為地近青海湖,這片新地就被命名為青海。

      然而,新生的青海卻始終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它的行政中心並不在自己的轄境之內。中央政府將管理青海的行政機構寄放在青海旁邊的甘肅省,讓青海實際上形成了一個行政中樞異地辦公的特殊模式。

      青海的誕生

      今天的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明朝之前,青海省大部分地區都與西藏、川西等同屬於西藏,並沒有出現獨立的行政區劃。16世紀中期(明朝嘉靖年間),以俺答汗為首的右翼內蒙古部落徵服了青海湖周圍的藏族土著(也包括部分早期進入青海的少量蒙古牧民),並留下部眾在此駐牧。自此之後,以青海湖為中心的廣袤草原成為蒙古的新牧場,蒙古族牧民也不斷繼續向西向南遷徙。

      將勢力延伸至青海的蒙古黃金貴族俺答汗

      1637年,在準噶爾部援助下,遊牧於天山南麓的和碩特部固始汗率蒙古部落進入青海,消滅盤踞在當地的喀爾喀蒙古部落,隨後繼續向南徵服西藏與川西地區,將整個青藏高原納入了蒙古人的統治下,成立了橫跨今天新疆、青海、西藏與四川等地的和碩特汗國。隨後的八十年裡,大量的蒙古部族繼續進入青藏高原東北部的草原地帶遊牧,逐漸改變了當地的民族結構

      柴達木蒙古,生活在青海湖一帶,

      一般也稱他們為和碩特蒙古人

      清雍正初年(18世紀20年代),隨著清王朝兩次入藏平定了準噶爾部與羅卜藏丹津(和碩特汗國末代王公)的反清叛亂,基本廓清了青海與西藏等地的政治環境。

      1724年清軍平定青海和碩特蒙古叛亂,收復青海

      然而,從明末開始逐漸蒙古化的青海地區顯然不能與其他西藏進行統一的無差別管理。基於現實的政治考量,為了有效管理活躍在西藏東北部的蒙古部落,清王朝採用分而治之的控制模式,將西藏東北部劃分為獨立的青海地方。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清廷在青海地方設置青海辦事大臣(全稱為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統轄青海蒙古29旗和青海南部玉樹地區、果洛地區及環湖地區的藏族部落。

      當時清王朝在青海地方基本上還是進行以本族領主與寺廟為中間力量的間接統治,因此作為整個青海行政中樞的青海辦事大臣衙門並不能在當地找到十分合適的駐地,最初設於察罕託洛亥,隨後因為該地過於荒僻,遂改為駐西寧府辦公。

      如此一來,雖然暫時解決了政治中心的偏遠問題,但是同樣帶來一個不可迴避的狀態:當時的西寧不在青海的轄境之內。清朝統一西部邊地之後,將原來明朝設置在青海東北部的西寧衛改為西寧府,仍沿襲明朝的土司制度,屬甘肅省管轄。也就是說,清代的青海辦事大臣必須寄居在甘肅省的西寧府進行辦公。

      西寧辦事大臣陪祭當地儀式

      為什麼是西寧?

      從天空俯瞰西寧市的地理位置,會發現這是一個獨立無二的交通樞紐地帶。西寧是湟水谷地的中心城市,同時是青藏高原東北部的著名古城,該地是中原王朝進入高原的門戶,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支線的吐谷渾道和唐蕃大道上的重鎮

      中原王朝掌握西寧所在區域後就可以以此為跳板與前進基地,向西南方向擴張對於羌藏部落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也可以將該地作為遏制高原地緣勢力(如漢代的西羌與唐代的吐蕃)向東擴張的戰略支撐

      相對於平均海拔高度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程不到2500米的湟水谷地著實是一片難得的世外桃源。發源於青海省海晏縣祁連山系達坂山的湟水,向東偏南流徑青海西寧市,並於今天青海省民和縣的下川口(海拔1650米)注入黃河。

      整個湟水流域基本屬於河谷平原地貌,地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相對肥沃。冬季,當整個青藏高原地區處在酷寒之中時,湟水流域因為河谷靜風與焚風效應的影響,相對較為溫暖,具有難得的熱力資源。

      另外,高海拔的地勢條件又讓這裡產生了自然景觀的垂直地理分異。讓當地形成了囊括荒漠、草原、森林與雪山在內的多元化地理面貌,從而為從事農業的人口繁衍生息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條件。夏季當地相對較高的海拔與充沛的水資源又為當地帶來了優質的牧草資源,從而也促進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湟水谷地

      可以說,西寧市所在的湟水谷地絕對是一個青藏高原上的寶藏與精華地帶。雖然這一區域土地面積十分狹小,但卻是雪域高原上少數適宜進行生產的地理單元。直至今日,湟水谷地農業資源優越,流域面積1.6萬平方公裡,僅佔青海全省面積的2.2%,耕地面積卻相當於全省的56%,並養育了全省人口的61%。

      心屬中原的西寧城

      從漢代開始,佔領河湟一帶(湟水流域)就成為了保證關中與河西走廊穩定的既定戰略目標。漢武帝時代霍去病徵服河西走廊後,漢朝獲得了廣闊的戰略縱深,並取得了鑿空西域的關鍵性通道,因而在河西設立張掖郡,意為「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從地圖上看,河西走廊就像漢帝國向外張開的臂膀,湟水流域就恰恰處在這條臂膀的腋下(胳肢窩)。

      如果漢帝國不對這塊敏感地帶進行有力的把控,那麼來自青藏高原的羌人隨時就可以沿著湟水谷地出山,向漢帝國的腋下來上致命的一刀,將河西走廊這條胳膊直接斬斷,甚至還有可能直接威脅到位於心臟地帶的關中平原(東漢時期的西羌就曾經「寇亂三輔,為禍甚重」)。

      羌人的驃騎兵從湟水谷地出山,造成的威脅是可怕的

      於是,在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漢後將軍趙充國出兵河湟地區,平定西羌,於河湟設置臨羌等縣(歸屬於蘭州一帶的金城郡)。當時的臨羌縣治大約在今西寧市湟源縣南古城一帶,轄區約為今湟源、湟中縣和西寧市等地。從此,漢地民眾大量從中原遷徙自此,讓湟水流域逐漸成為了富庶的「高原江南」。

      之後,西寧市所處的湟水中心地帶政治軍事地位不斷提升,東漢至南北朝時為西平郡,隋唐稱為鄯州。尤其在唐朝中期,西寧一度稱為唐朝隴右地區的軍事中心。玄宗時,唐朝在今天西寧周圍廣設軍鎮,備御吐蕃。隴右節度使,駐鄯州,領鄯廓河渭秦蘭臨武洲岷迭宕十二州(基本上相當於整個甘肅東部、寧夏與四川西北部地區),統十軍守捉。

      在公元7-9世紀的唐蕃恩怨情仇之中,西寧所在的鄯州既是雙方金戈鐵馬的中央戰場,也是雙方友好交流的必經之路。當年下嫁吐蕃的文成公主,正是從西寧附近的日月山附近路過,留下了日月寶鏡的傳說。

      唐肅宗以後開展了「茶馬互市」,吐蕃領下青海大批的馬牛被交換到內地;內地的茶、絲絹等同時也交換到了牧區。此時的鄯州同時也是中原與西藏的貿易中樞。

      延續至晚清民國的「茶馬互市」

      安史之亂後,河湟地區部被吐蕃人所佔據,而當地的民眾卻從未忘記自己的漢人身份。唐末詩人杜牧曾經遊歷西寧一帶,寫下了流傳後世的《河湟》一詩。詩中描述湟水流域的民眾「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對於中原王朝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歸屬感。

      正因如此,北宋末年「熙河之役」,習慣被冠以羸弱之名宋朝軍隊居然一舉收復青唐城,並在公元1104年夏五月改鄯州為西寧州,意在希望西方安寧。

      熙河之役

      正因為西寧對中原王朝而言戰略地位過於重要,且長期對中原政權有著強大的向心力。因此,直到1928年青海正式建省,西寧一直作為中原直轄之下,隴右河西的一個重要郡邑城市而存在。

      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甘肅一帶為著名的馬家軍所佔領。當時駐守西寧鎮的馬麒憑藉自身力量向青海拓展勢力,並利用北洋政府裁撤青海辦事長官一職的契機(當時的北京政府規定「以青海屬甘,以長官事屬鎮守使」),獲得甘邊寧海鎮守使兼蒙番宣慰使的頭銜。該鎮守使署設於西寧,與青海蒙番宣慰使署合署辦公,這一行政變動基本將西寧與青海在行政區劃上完成了事實上的統一

      馬家軍

      公元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決定新建青海省,省府設在西寧。這樣的選擇既是對政治現實的承認,也是為後來國民政府安排第一任青海省主席孫連仲入駐西寧後可以有效管理青海而做的前期準備。

      青海第一任青海省主席孫連仲

      總的來說,青海省會之所以早期在西寧異地辦公,主要是由於西寧具有良好的人文經濟環境與便利的交通條件,同時也是因為當時叛服不定且環境惡劣的青海並沒有適合省會駐紮的大型城鎮。

      今日西寧

      隨著青海地方在清朝時期的不斷發展與民族融合,到民國時期,該地已經初步具備了設置省區的基本條件,而長期的異地管理與西寧這一經濟核心的缺失對青海的發展存在較大的阻礙。最終,在多方原因的趨勢下,西寧歸入青海,並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青海省會。

      參考資料

      西寧歷史與文化 . 羋一之

      舊唐書 . 趙瑩主持編修

      清史稿 . 趙爾巽主編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相關焦點

  • 河北省為什麼把省會定在石家莊
    但是在很多老河北眼中,這座省會城市似乎並不特別讓人滿意:石家莊偏西南,對唐山、秦皇島等地影響力有限;說起名聲,石家莊又遠不如保定一般煊赫;即使拼最久遠的底蘊,邯鄲也勝過石家莊。那麼石家莊為什麼會成為河北的省會?河北省省會是石家莊而不是保定,是因為鐵路起的作用。在很長的時間裡,保定都是河北省省會。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
  • 青海省會西寧,在歷史上為何被稱為海藏咽喉之地?
    很多人都以為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是一座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城市。西寧富有活力不假,但西寧可不「年輕」,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青海省位於大西北,去過的人可能不是很多,還是先介紹一下青海的地理概況。青海西北部與新疆接壤,西南是西藏,東南是四川省的青藏高原部分,正北和正東是甘肅省。
  • 甘肅的省會是哪裡?你吃過漿水面嗎?為什麼不能說蘭州牛肉拉麵?
    你知道甘肅的省會是哪裡嗎?聽到幾個可以讓你笑哭的回覆:敦煌吧,要不就是酒泉!太遠了不知道!是不是銀川?(親娘啊,難道你沒學過地理?)甘肅的省會好像是青海!(親娘啊,人家青海也是個省啊!)當然回復蘭州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這是一個常識。奇葩回復側面的說明很多人對於甘肅真的不了解,對於蘭州更加沒什麼概念。飛機在中川機場落地,乾淨明亮寬敞是一般機場的標準,這裡也不例外。
  • 蘭新鐵路為何拋棄武威,轉而選擇了青海西寧,背後的意義太重大
    但高鐵的覆蓋率與普通鐵路相差甚遠,全國甚至有兩個省會城市沒有高鐵,拉薩和銀川(銀西高鐵預計2020年建成,將結束銀川沒有高鐵的歷史),而在寶雞-蘭州沒有開通高鐵之前,蘭新高鐵開通運營,蘭新高鐵在甘肅沒有穿越甘肅腹地武威等市縣,而是從蘭州做出來進入青海西寧,穿越祁連山再進入甘肅張掖穿越河西走廊進入新疆。
  • 甘肅青海什麼時候去最合適,早看早知道別白跑一趟
    近年來西北旅愈發火熱,甘肅、青海更成了西北旅遊的香餑餑,但是好多遊客雖有一顆躁動的心,風風火火來到了大西北,卻發現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美。可是甘肅的旅遊旺季在7月、8月,也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月份,不論你走到哪都是四十多度的酷暑天熱得要命,與其這樣,為什麼不在淡季的時候去呢?比如四月之前,旅遊淡季不但各景點門票價格降低了將近一半,各地參團、包車價格也超便宜,而且住宿也是相當划算,一百元左右就能住到很不錯的四星級酒店。這個時候去,天氣也沒有特別冷,各個景區人流量也比較少,參觀體驗絕對大幅度提升。
  • 甘肅青海旅遊應該什麼時間去才是對的?看完你就不會白跑一趟
    甘肅、青海已成為西北旅遊的熱點。然而,儘管許多遊客心煩意亂,但他們帶著風風火火來到西北部,卻發現它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麗。40多度的高溫和酷熱,來到草原只看到一片荒草,一道夢幻般的天鏡只發現一潭死水,試圖舉起一把黃沙只發現它很熱等等,都成為遊客們過去的吐槽點。所以,你覺得自己真的來到的時間是對的嗎?首先,我們來談談甘肅。
  • 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
    5月29日,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貫通大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舉行。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攝。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5月2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N1685施工現場,隨著最後1個走板順利牽引到位,標誌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甘肅段)順利實現全線貫通。青豫工程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重點工程。
  • 河北:50多年換了11次省會,河北省會為什麼換來換去?
    大名、真定、河間、保定、天津、北京、石家莊,不斷來回遷轉,省會更換之頻繁,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也是罕見的。那麼,為什麼河北的省會如此「難產」呢?天津,逐漸成長為直隸省的第二省會。,讓天津得到了貨真價實的省會身份。
  • 甘肅為什麼不包郵?!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我們就能第一時間相見啦♡沒去過甘肅你都不知道,為什麼甘肅不包郵!今天告訴你,絕對驚訝無比!不信你就試試看!甘肅省會蘭州位於中國地圖的幾何中心,偏遠嗎?!甘肅這個「省會蘭州坐擁中國幾何中心」的地方究竟有多大?
  • 甘肅省會蘭州,地理位置是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綠化非常好
    甘肅省所在地蘭州,地理位置是中國陸地版圖的幾何學中心,綠化非常好,從皋蘭往南走109國道,就到甘肅省省會蘭州,蘭州地理位置以中國陸地地圖的基層為中心,綠化良好,城市乾淨,黃河東西走向城市,甘肅龍中黃土高原梯田房雖然200多公裡遠不完美,但氣勢磅礴、恐怖也是一個好風景,正午抵達有「我國小麥加」之稱的臨夏
  • 去青海旅遊的最佳時間,青海大環線必去景點匯總
    上一篇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下重慶周邊避暑勝地,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另一個暑假團期爆滿的避暑勝地-青海。青海省因境內擁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聞名,每年暑假都有眾多小夥伴去邂逅青海湖。青海的最佳旅遊時間是5月-10月,7、8月的 青海湖邊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競相開放,此時的氣溫不超過18℃,是去避暑的好時機,這個時候也是青海旅遊旺季。冬季的青海十分寒冷,但冬季這裡的寺院和農村會有較多的傳統活動。
  • 中國極少被人提及的省份,青海省,還有人不知道省會是哪座城市
    可我卻相當不認同這一說法,畢竟哪怕是江西省的存在感再低,可全國大多數的人也知道這裡的省會是南昌,可在我國卻有那麼一個省份,土地面積可以排在全國所有省份中的第四位,卻極少被人提及,而且成立至今依舊有不少的人連這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是哪一座城市都不知道,堪稱是我國最容易被「遺忘」的省份!
  • 2021年甘肅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甘肅什麼時候放寒假?
    2021年甘肅中小學寒假時間,若有出入,請以學校通知為準。丹霞地質公園甘肅省簡介甘肅省簡稱隴,省會蘭州市,與甘肅相鄰的省份包括陝西、四川、青海、新疆。相鄰的省份包括陝西、四川、青海、新疆。甘肅省旅遊景點都有哪些?蘭州黃河母親雕塑、敦煌莫高窟、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蘭州水車博覽園、玉門關遺址、嘉峪關文物景區、嘉峪關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天水麥積山石窟、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伏羲廟、甘南州臨潭冶力關風景區、迭部臘子口風景區等等。
  • 唐蕃古道重鎮青海玉樹的震後「涅槃新生」
    2010年青海玉樹「4·14」7.1級地震後,三年災後重建令當地涅槃重生。至震後十年,玉樹再展新顏。圖為4月11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藏鄉新城局部。中新社記者 胡貴龍 攝 中新社青海玉樹4月12日電 題:唐蕃古道重鎮青海玉樹的震後「涅槃新生」作者 胡貴龍 張添福 潘雨潔信眾朝拜千年的文成公主廟,見證了唐蕃古道重鎮青海玉樹的「前世」,震後藏鄉又是何番景象?
  • 男子寄居公墓舊房15年 多年未開口說話
    本報訊  流浪男子離家1500公裡,漂泊在外15年,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梅城一處公墓舊房裡,風餐露宿,靠撿拾菜葉、食物為生。
  • 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
    中西部的城市除開省會和重慶以外,排前十的城市會是哪些?在城市的經濟發展中,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會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如今強省會時代,直轄市就不用說了,那麼除開省會和直轄市之外,中西部地區哪些城市能進入10強。首先我們來看看中西部地區包括哪些省份?
  • 2020年河南、甘肅、湖北、湖南、青海等地二本線匯總
    青海甘肅
  • 在中國有三個火星基地,一個在甘肅,一個在青海,另一個在這裡
    人類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尋找第二家園,尋覓多年,得到的可能答案是火星。但是火星不適合生存,火星表面大氣稀薄,大氣壓力不足地球的1%,大氣中95%是二氧化碳,氧氣含量少於1%。這一次,我帶你去「火星」看看。一次旅行,從新疆到甘肅到青海,又一腳油門開車回到新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如此任性?這次旅途打卡了兩個火星基地。有什麼不同,帶你們比較下。在中國,一共有三個火星基地。一個在甘肅金昌,一個在新疆哈密大海道,一個在青海海西州茫崖。
  •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被問起青海省省會時,一下子想不起是哪個城市?
    但是青海省作為一個西北地區的省份,平時的「存在感」卻相對比較低,甚至當很多中國人被問起青海省的省會時,都一下子想不起是哪個城市。實際上,青海省的省會是西寧,也是青藏高原上非常重要的一座中心城市,如果你到青海省來旅遊,西寧幾乎是必經的一站。
  • 一橋連通青海甘肅 川海大橋年底成型
    央廣網西寧5月26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馬新)站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垣五路熱火朝天的施工工地,極目遠眺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的海石灣鎮,一座飛架青甘兩省,隔著滔滔湟水河和川流不息的馬平高速公路,南北高差達70多米的川海大橋,已然橋墩林立,氣勢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