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美腿,高挑身材,模特體質令不少青年男女羨慕。並非貪靚那麼簡單,也許就因幾釐米的差距,會讓人錯失一個工作機會,讓喜歡的人轉身離去……現實真的很骨感。不少不滿足現有身高的男女,開始上網尋找增高法。據說有一套增高操,堅持做,25歲還能增高3釐米,這個說法刺激不少人的眼球。增高操說法,網上有很多版本,日本「人氣增高操」,「增高瑜伽」,「神奇增高操」等,稱可通過做操達到增高目的。
為了長高,女大學生每晚睡前倒掛一小時
一位22歲的大學生小陳,就迷戀上了增高運動,臨睡前將自己倒吊在床頭一個小時左右。她說,網上有帖子說這樣做3個月至少可以長高5釐米。她想藉此一搏,吊腳吊了一個多月,她說真是長高了1釐米左右。可朋友看不出差別,認為也許是測量誤差。吊腳也許是各種增高術中最神奇的一種。除了吊腳,還有各種增高操、食療增高,腹式呼吸增高等等說法。
究竟成年後能否再長高一點呢?網傳的增高方法是否有效果?記者專門向南方醫科大學兒童骨科主任李旭、吳偉平副主任醫師以及兒科主任張振洪醫師、中醫科主任餘梅香主任進行求證。
專家說20歲前練增高操或許有點效果
幾位專家表示,人體的骨骺板閉合後,任何自然方式(非手術方式)都無法再增高。也就是說,對於20歲以上的青年,網上這些通過增高操達到增高方法,幾乎是無用的。20歲以下骨骺板尚未閉合的人,可能會有一定效果。但網傳的增高方式在沒有科學驗證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
三位專家強調,影響身高三大因素分別是遺傳、營養和運動,其中,遺傳是最大的決定因素,其次是營養,如果在生長發育期沒有得到所需足夠的營養,就會對身高有影響,充足鍛鍊能有助於促進長高。
李旭指出,青少年初高中時段約13-18歲(女生12-16歲),是生長發育的黃金年齡段,如果這個年齡段沒有充分發育和長高,18歲後就很難再長高了。處於該時期青少年,均衡營養很重要,每晚喝一杯牛奶,助眠又增高,體育鍛鍊如跳繩、打籃球是不錯的選擇。張振洪特別提醒,生長發育期要避免負重運動如舉重等。
能否繼續長個兒,取決於骨骺板是否閉合
從醫學角度講,是否長高骨齡是一個關鍵參數。生物骨齡是指骨骼年齡,它和人的年齡是一樣的,即15歲的人他的生物骨齡也是15歲,而實際骨齡則是影像學上,通過拍片看到骨骼的實際年齡。一般情況下,生物骨齡和實際骨齡趨於一致,但由於營養、生理等種種原因,會出現部分不一致。例如生長發育過快或偏緩,一個13歲的小孩,在影像上他的實際骨齡會有15歲或10歲的差別。
李旭和張振洪兩位專家表示,膝蓋上下方長骨處有一骨骺,那裡有大量的增殖骨細胞存在,細胞會不斷增殖、分裂,促使生長。人能否長高,取決於骨骺板是否閉合,絕大多數人20歲左右骨骺板就閉合,也就意味著不能再長高了。骨骺板一旦閉合便不可逆轉,除非採用增高手術。
不排除有的人青春期推遲,因此20歲時骨骺板尚未閉合,這種情況下網傳方法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都未經過科學驗證,一些不當的動作會造成嚴重後果。
因此,青少年時期如生長發育緩慢,要及時到醫院找出原因,如是單純垂體功能不全導致矮小,可注射生長激素促進長高;若繼發性生長激素不足,如腦腫瘤、損傷、甲狀腺功能不全等,採取的治療方法就更複雜。
增高手術可長高但對身體有損傷
成年後還想長高只能做增高手術。李旭主任說,增高手術分為美容性增高和醫療性增高,前者是指身體健康的人,為了身高而進行增高手術;後者則是下肢有疾病的患者,為了治療疾病而進行的增高手術。
兩種手術原理是一樣的,均為斷骨拉伸使骨骼再生,但專家提醒,除非治療需要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增高,即使風險再小的手術,動刀子對機體都會有損傷,並且術後至少一年無法恢復正常社會活動。
李旭強調;如果一定要做增高術,要到正規大型醫院進行,但正規的大型公立醫院是不主張做美容性增高手術的,只有私立醫院或美容機構才會做,所以一定慎之又慎。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袁泉 通訊員 遊華玲
下轉D02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