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滯銷的新聞早已經成為了每年的必爭論的話題,特別是今年的下半年,蔬菜以及水果堆積如山,不少還爛在地裡,農民急得都快撞南牆了,始終還是沒有找到滯銷的根本原因,根據大部分人的心理,可以看出農民對於行情沒有更多的認知,一些剛入手的農民還處於一知半解,所以會導致很多的跟風狀況出現,今年你種了賺錢,我眼紅了我也種,一旦遇到行情不好,你散我也散,像這樣的例子每年都在上演,其實還真的不少。
其實像很多農產品,越普遍的東西越不適合散戶們種植,而更適合的卻是大規模種植的用戶,畢竟薄利要多銷,這樣才賺錢,比如蔬菜有:白蘿蔔、大白菜、大蔥等等,還有水果荔枝、龍眼、火龍果等等,尤其是甘蔗,相信很多人都認識,特別黑皮甘蔗,在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的,對於糖製品加工廠來說更是喜歡,畢竟這是唯一能製糖的水果產品。
黑皮甘蔗主要產於南方,一畝地至少可以產8噸左右,其價格也是相當便宜,去年黑皮甘蔗收購價可以達到0.8-1元左右,而今年黑皮甘蔗一上市收購價也就0.4-0.5元一斤,價格真的一年不如一年,可是甘蔗一到了北方,其價格就可以賣到3塊錢每斤,一般零售一根黑皮甘蔗也要10-15元左右,然而,由於今年的黑皮甘蔗豐產了,其價格現如今更是便宜,一噸僅僅賣到600元,其實像這樣的價格對於農民來說就連成本都不夠。
根據廣西一位種植甘蔗的老農(老吳)反映,老吳說:我種植甘蔗十幾年,除了2005-2006年,那幾年製糖業最高峰的時候,賺到了錢以外,其餘的年份賺的都是夠養家餬口,尤其是近幾年,散戶種植更是難掙,收購商使勁壓價,還有甘蔗製糖廠不承擔運費,撇開這些不說,還要拉貨上門,光運費就挺多的,再加上搬運人工費,一些零工費用每天至少也要150-200每人,其實不虧本也就偷笑了。
最後吳大爺說了一句話,種植太難了,下年不打算種了打算改行,要麼再承包出去。然而筆者聽到吳大爺的這些話也沉思了許久,如今甘蔗早已經走入了死胡同,無論每一年其價格都不會賣到天價,如同蘿蔔白菜一般,原產地便宜,零售卻不便宜,一轉手消費者又感動吃不起,做品牌壓根就不可能,控制產量和品質,進行包裝其價格也賣不高,而筆者認為唯一的決絕方法,就是限制地區品類種植,但不限量,或者這樣才能讓農民繼續有種植下去的信心,路走起來更長遠一些。
各位朋友們,今年你吃甘蔗了嗎?你們覺得怎麼做才能使甘蔗不再是白菜價,怎樣做才能走得更長遠呢?歡迎大家進行評論,不妨說說你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