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呼應此次論壇主題,圍繞以下四個部分進行分享:
一是基於疫情發展變數的理解。在旅遊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有很多與疫情不是直接相關的變化。首先,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品牌,需要更多地關注輿情管控和旅遊目的地、旅遊企業在線上的聲譽機制構建問題,這是網際網路時代需要關注的。其次,未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越來越強,旅遊經驗越來越豐富,只用價格戰很難打動他們,那麼品質化發展會成為新的需要。最後,在當前文旅融合發展過程當中,文化價值不斷凸顯,旅遊發展過程中需要注入更多文化內涵,需要有更多人參與,有更多解說和引導。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變化還需要關注四個方面:第一方面,我們需要關注疫情對旅遊發展環境帶來什麼變化,個人收入、財政收入、需求偏好、旅遊理念、訴求分別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二方面,關注旅遊作為享受型的產品,對旅遊企業、旅遊發展目的地提出什麼樣的要求?第三方面,做下沉市場的時候,怎樣與網際網路更好地銜接?第四方面,抓住市場出現的新機遇,要做進一步地深入理解和挖掘。三是要在更大格局中認識旅遊行業的發展。關注品質生活的問題、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紮實市場基礎的問題、重視消費的問題、重視市場的問題等。無論如何,在未來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做戰略性的轉向、全面性的認識。
四是值得關注的幾個變化和趨勢。關注高消費、高質量、高科技,融合化、跨界化、平臺化的發展。在組織的方式上,我認為組團旅遊一定還有市場,只不過組團方式會發生變化;在產品上,微旅遊、慢休閒、深度假,可能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非常重要的產品;從產業發展上來說,旅遊世界和日常生活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更多強調「+旅遊」,讓各個行業都在「+旅遊」過程中改變生命周期,提高產品和產業附加值;在旅遊過程中做好數位化、智能化。
作者:厲新建,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
來源:新華網,本文系作者2020年11月28日在杭州舉行的「2020新華思客年會」——「後疫情時代的『文旅+』新業態」分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註: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