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
天下旅遊,寧海先遊
遊寧海就是要
欣賞美景+品特色美食
一市這個深藏不露的小鎮
不僅山水絕美
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
醉美一市攻略送給你
春
spring
2020.04.03
一市,位於寧海南部,背山面海、山水交融,自成一色,翻開山水的皺褶,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是美景的天堂……
春光爛漫,繁花似錦,一市處處是化不開的綠色,一起去看看。
一市美景大賞
狀元峰|最美風車公路
狀元峰,位於一市鎮山上方村,海拔544米。爬上狀元峰,南面可拍三門灣、一市鎮全景,北面可拍連緬山脈及寧海縣城全景。這裡一側面朝大海,一側風車林立,這裡有花海、雲海、日出,是距離寧海城區最近的風電場公路!
怎麼去:甬臺溫高速至寧海城區往一市鎮方向,途徑南門大橋,一市方向,新嶺頭、東岙方向上山,到山頂轉山上方村,風電站輸變電站對面上山,沿途全線風車。
住宿美食:適宜露營、筍
貼士:這條風車公路可以直接開車上山,最佳觀賞位置在18號附近。
村在|慢生活
村在·慢生活景區位於一市鎮盤龍山,以獨特的貨櫃式個性建築、悠悠轉動的風車,仿若仙境的雲海,深受各地遊客特別是寧波杭州大城市人們的青睞。據不完全統計,村在慢生活18年以來共接待遊客2多萬人次。
怎麼去:甬臺溫高速至寧海城區往一市鎮方向,途徑南門大橋,一市方向,新嶺頭、東岙方向上山,到山頂轉山上方村,露天坪村,進入村在慢生活。
住宿美食:露營,露天坪燒烤、雞尾酒、茶葉
貼士:門票30元 村在電話15267876494
露天坪|茶園與滄海
一市鎮露天坪村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面向三門灣,背靠狀元峰,山間空氣清新,常年雲蒸霧繞,非常適合觀景,站高遠眺,看盡人世間滄海桑田。村莊附近茶葉資源豐富,可俯瞰高山雲海、奇峰怪石,看日出日落,賞滄海桑田。是觀賞自然風光、休閒避暑的勝地。
怎麼去:甬臺溫高速至寧海城區往一市鎮方向,途徑南門大橋,一市方向,新嶺頭、東岙方向上山,到山頂轉山上方村,露天坪村。
住宿美食:晚宿當地民宿露天坪一號(13857422669)或露營;烤全羊、大盤雞等當地特色農家菜
三門灣溼地公園|海鳥山林一色
三門灣溼地公園在一市港入海口,擁有近萬畝海洋溼地,與大海相鄰,氣候宜人,許多鳥類和野生動物棲息於此,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溼地公園,其獨特的海灣氣候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色。
怎麼去:寧海城區沿陳蟠線進入一市鎮後沿越沙線到牛臺入口轉彎,沿沿一牛線直行到底達三門灣溼地公園。
住宿美食:晚宿城區或新山清香居(13071902928);青蟹、枇杷、對蝦
雙龍瀑布|時光依舊
在周弁故裡——東岙村東北方向的新嶺腳村裡,隱藏著一條高達50公尺的瀑布,叫雙龍瀑布。瀑布當中兩塊大巖石間夾有一個像龍珠的巖石,好像兩條龍在戲珠,雙龍瀑布因此得名,關於雙龍瀑布有一個屠天官的傳說,傳說不能當真,但雙龍瀑布的魅力是無可質疑的。
在雙龍瀑布西側山崖上,可找到「民具爾瞻」的摩崖石刻,「民具爾瞻」四字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中「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意思是「人民都看著你啊!」這個摩崖石刻刻於道光九年(1829年)二月吉旦,落款是舉人褚傳中題、生員曹炳輝書。
與「民具爾瞻」摩崖石刻遙相呼應的是新嶺頭的「頭上青天」的摩崖石刻,那也是有故事的石刻,相傳有去山上方村討羊錢的小孩被一瞎眼人誤以為討了銀子洋鈿而謀殺於此,縣令郭文志書「頭上青天」四字意在警示後人別幹傷天害理的事,心狠手辣須知頭上有青天,石刻刻於清乾隆己酉年(1789年)。
怎麼去:寧海城區沿陳蟠線到一市鎮轉越沙線到新嶺腳村
住宿美食:晚宿清香居(13071902928);箸面、東岙蚌、青蟹
山下石窟|古村神韻 洞天秘境
山下村是一市鎮東邊的一個小村莊,村裡都是紅色石板搭建的石屋。此外村裡還有大大小小許多的水潭。2008年,村邊的一處小水潭在抽水兩個月後,共有5座相連的地下洞窟相繼浮出水面。經過實地考察,結合巖壁上的鑿痕以及通往洞下的石板小路,地質專家確認這是一處古代的採石遺蹟。
2009年3月,CCTV10走進科學欄目到山下村現場拍攝,並於同年5月29日播出《深潭謎窟》,揭示山下村石窟形成的原因及背後鮮為人知的古代科技。
怎麼去:寧海城區沿陳蟠線到山下村轉彎進村到前方頭
住宿美食:晚宿新山村清香居(13071902928),蟶子、青蟹、枇杷等
貼士:洞底石窟尚在開發,請不要靠近
東岙古村|千年時光回憶
位於寧海南部,瀕臨旗門港,古稱東洲。明洪武年間,以村處西溪東面山岙中,改稱東岙。據當地《陳氏宗譜》記載:「唐武德三年(620),陳二耆自海遊鎮(今屬三門縣)遷東洲。」可見唐朝初期時此地已有人居住。東岙古香古色,風景優美,歷史悠久。東西二溪夾村而過,是寧海的南大門。東岙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也是出入三門灣的門戶。村內古蹟、非遺文化、民俗眾多,堪稱浙東民俗活化石。
怎麼去:寧海縣城沿陳蟠線到一市鎮轉越沙線筆直到東岙村。
住宿美食:民宿;山野土菜、箸面、東岙麥餅、麥焦筒、糅、海鮮
靈泉寺|千年古剎
靈峰寺舊稱摘星庵,位於一市鎮山上方村後麓,在群山懷抱之中,面南而建,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據當家老僧介紹,靈泉寺建立與隋朝,是寧海最早的寺廟之一,也是普陀山悟道法師出道修行的地方。
寺院東北角有口靈泉,井深不到1公尺,靈泉古井保存完好,井水常年不竭,此井水據傳有補充元氣之功效。
怎麼去:甬臺溫高速至寧海城區往一市鎮方向,途徑南門大橋,一市方向,新嶺頭、東岙方向上山,到山頂轉山上方村,風電站輸變電站對面上山,
住宿美食:晚宿靈泉寺、露天坪一號民宿(13857422669);山野土菜、齋飯
耕讀古村箬岙
箬岙村位於一市鎮正南方向1.8公裡,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耕讀漁村。2016年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箬岙的古民居多屬清代建築,為典型的江南古民居,其外牆、臺門、道地、風火牆以及房子的鬥拱、月梁等建築都很精細。精雕的石窗就有上百個。還有雕刻精細的鬥拱、雕有龍鳳等吉祥物的月梁牛腿、浮雕的照壁、用兩顏色卵石鑲嵌成的道地等。箬岙村還有不少經典家具。如,做工精細的塗金床,龍錦的陶質水缸等。
怎麼去:寧海城區沿陳蟠線往一市鎮方向行駛,經一市鎮區拐進鎮南路到箬岙村。
住宿美食:新山村清香居(13071902928),箬岙粽子、箬岙橘、箬岙餅、箬岙酒
貼士:箬岙三寶是箬岙非物質文化的象徵,在村口有家農家香酒廠可買到
纜頭|多彩鄉村
纜頭村,位於一市鎮東南沿海,因村後有酷似漁船錨纜的錨纜山和村口原為漁船停泊拋錨系纜之海塗而得名。該村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全縣首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第一批縣示範性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
住宿美食:晚宿新山清香居(13071902928);海鮮、麥餅
一市茶園|雲上茶香
一市鎮擁有茶園面積6000畝,年產幹茶1萬擔,種有望府銀毫、羊巖勾青、毛尖等茶葉品牌,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喜愛的攝影地,目前,一市茶園有著露天坪、望府樓、山馬坪三處茶葉基地,沿一市山路行駛,道路兩旁及茶園周邊鬱鬱蔥蔥,拾步而下,一片綠油油的茶園盡收眼底。
住宿美食:晚宿露天坪一號民宿(13857422669)、茶葉、筍
山上方村|祈福
在寧海有一種說法,山上方為明朝大儒方孝孺後代隱居處。傳說在明永樂的時候,方孝孺遭滅十族之災禍,其家大佳何鎮溪上方村被毀。當時一個子裔方克浩之妻鄭氏腹中懷胎,借揣飯蒸掩飾逃出村外,便匿居在此。生有一子,改姓為鄭,蔑作為生。人們得知山有方姓隱居,遂起村名為山藏方,後人簡寫為山上方。到清康熙30年(1691)鄭姓復改為方。此後,繁衍後代,村裡又建方氏宗祠。
怎麼去:甬臺溫高速至寧海城區往一市鎮方向,途徑南門大橋,一市方向,新嶺頭、東岙方向上山,到山頂轉山上方村
住宿美食:晚宿露天坪一號民宿(13857422669);山野土菜
春日必嘗美食
洋芋飯|一市人最愛吃的本地小吃
洋芋飯,是一市鎮一道傳統美味,製作時用鑊鏟把洋芋和飯一起攪糊,上下左右不斷攪,使得洋芋和飯充分混合,最後在混合好的洋芋飯上放一點自家牆頭上摘的韭菜,或者放一點蔥花,洋芋飯吃起來醇香可口、色澤金黃、香氣四溢,米飯不軟,硬有嚼勁。是一市當地招待貴客的佳餚。
東岙糅|十四夜討糅
東岙糅是一市鎮元宵節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種美食,「糅」文化更是一市鎮傳承多年,特有的民俗傳統文化。每當元宵佳節,一市的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出各色的 「糅」。全縣各地的朋友都會蜂擁至一市品嘗美味的「糅」,在平日,「糅」也是當地人待客的不二之選。
麥焦筒|把春天包進去
麥焦筒是一市鎮百姓過年過節必做的一道傳統美食。它是以麵粉糊烙製成餅皮,內裹有炒麵幹,肉片、蛋皮、魚肉、豆腐片,還有海帶、粉絲、筍絲、菜梗,雞蛋,韭菜絲、鹹菜等的薄餅。具有麵皮薄韌、作料鮮香的特點。
海鮮宴|鮮領寧海
一市鎮靠海吃海,盛產青蟹、對蝦、東岙蚌、蟶子、牡蠣、小白蝦等各色海味。每年有重大節日的時候,一市人就會爽氣的燒上一桌海鮮宴來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圖為箬岙村海鮮宴
大盤雞|肉質細嫩
大盤雞,一市土雞為農家自然餵養或在林下自由生長,雞肉結實,肉質結構和營養比例更加合理。土雞作為孕婦生產滋補的食品。做出來的大盤雞肉質鮮嫩,回味悠長。雞露營養豐富,原汁原味,清香鮮美。
炒箸面|傳統手藝
一市鎮東岙村種植小麥的歷史非常悠久,是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一年中要種植一茬小麥。人們因地取材,生產箸面。箸面,也稱「垂面」。一般可以就著料理下湯吃,也可蒸熟後與佐料燴炒吃。當地有許多相關於箸面的習俗。這裡最具特色的是炒箸面,俗稱「肉炒麵」。以前只在喜宴前的餐前宴裡吃到,也叫「小炒」。
南瓜餅|獨特麥餅做法
南瓜餅是一市當地麥餅的一種樣式,是以南瓜為原料做成的餅,深受一市當地人喜愛。目前,在一市菜場有一家南瓜麥餅店。南瓜中對人體的有益成分有:多糖、胺基酸、活性蛋白、類胡羅卜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等。
海鮮面|海的味道
海鮮面是一市當地百姓利用當地出產的蝦、蟹、貝類加上麵條煮成的一道當地傳統美味。海鮮面清香鮮美,有益身心健康。
青麻餈|春天味道
青麻餈是清明節前後的時令小吃。將糯米磨粉蒸熟,加上煮爛的艾青,再放入石臼用石杵進行上百次的捶打。這可能是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紀念介子推吃冷食的一種演化和發展,說明一市的習俗保留著遠古的內容和色彩。
箬岙餅|傳統村落三寶之一
箬岙餅是中國傳統村落箬岙村三寶之一。箬岙餅製作工藝始於清末民國初,盛於民國。解放初期,流傳於一市各地乃至東路、北路、三門健跳、巡檢司等地。箬岙餅起源於一次做餅的失誤,在麵團長期放置後產生了酒香,為了改味,和上採油和紅糖,烙了好一會了,發現又香又酥,自此以後按這種方法做餅。
□ 供稿:一市鎮 張春濤
□ 編輯:林大海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往期推薦
賞櫻花·品禪茶·住民宿!橋頭胡春風惠民遊第一波大禮包免費領!比手速!
| END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
寧海發布
寧海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認證微信號
原標題:《天下旅遊,寧海先遊⑦ | 春天到一市,踏青、美食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