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寧海農家樂一村一品
日前,參加「蜜桃採摘親子遊」的寧波遊客,每人拎著一隻竹籃子,走進寧海東山桃園。但見樹上掛滿桃子,白裡透紅,令人垂涎欲滴。他們穿梭於桃樹之間,採摘起成熟的桃子,悠然自得,歡聲笑語在桃園裡蕩漾。這是記者在寧波寧海縣胡陳鄉採訪時見到的情景。
近幾年來,寧海在全力打造縣域大景區時,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重要抓手,著力推進農家樂休閒旅遊,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居一品。鄉村旅遊的發展又為寧海旅遊注入了一抹清新綠色,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還使來寧海的遊客增加了新選擇。眼下,到寧海的遊客越來越多。
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7月上旬,記者走進寧海縣胡陳鄉西翁村,街道兩旁賣水蜜桃的果農笑容滿面,一筐筐水蜜桃排列著,有的桃子上還帶著綠葉,一看就是剛從樹上採摘下來的。新鮮的水蜜桃引得遊客競相購買。「今年是大年,水蜜桃豐收,人手根本不夠,從7月初就開始忙碌了。」果農盧學偉說,他們家更多的桃子是通過網絡銷售。他父母都在家裡忙著裝桃子。每天可以賣出五六十盒,多時上百盒。
於是我們隨盧學偉來到他家中。寬敞的一樓大廳,他父母、姐妹正忙著往盒子裡裝桃子。盧學偉的父親說:「每年這個時候,我們不但自己摘桃裝盒,也請親戚朋友來幫忙。雙休日還帶遊客到果園自己採摘。」
「在為期一個月的胡陳鄉水蜜桃節,將推出『蜜桃熟、盡開顏』樂享胡陳甜蜜遊,『甜蜜之旅』胡陳蜜桃採摘自駕遊等活動。按照他家這樣的工作效率,遊客通過採摘桃子,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以家庭為單位的果農收入一般有三四萬元,最多的可達十多萬元。」胡陳鄉幹部胡創榮估算說。
在寧海,鄉村旅遊發展本著因地制宜原則,推出形式多樣的鄉村旅遊產品,如中堡村水蜜桃節、西翁村楊梅節、聯用地村葡萄節、騰達村柑橘節、胡陳鄉戶外運動節等。由於採摘遊在近幾年漸成氣候,在寧海已形成鄉村旅遊遍地開花的局面。另外,前童鎮豆腐節、胡陳麻餈節、寧海森林溫泉節等民俗特色節慶活動,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旅遊內涵,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鄉村體驗。
農民自覺辦農家樂
隨著鄉村旅遊在整個旅遊發展中嶄露頭角,使許多農戶看到辦農家樂可以致富的希望,開辦農家樂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在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雙林村,記者看到,人來車往,熱鬧非凡。聽口音,他們中有來自上海的、杭州的,也有來自寧波的、溫州的。他們或徜徉街上,購買西瓜桃子;或佇立池塘邊,持竿垂釣;或置身碧潭中,戲水納涼……
省級文明村雙林村,汶溪穿村而過,四周群山環抱,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一幢幢別墅型的農家樂臨溪而建,新穎別致。尤其是家家戶戶的庭院各具特色,或假山碧池,飛瀑流泉;或盆景簇擁,鮮花盛開;或藤蔓纏繞,葡萄串串;或玉米番薯高掛,農味十足。離村不遠處的三麓潭風景區、慈雲庵、水上樂園,是遊客觀光休閒、避暑戲水的好去處。
雙林村是寧海縣開辦農家樂最早的村莊之一。目前已有14戶辦起了農家樂,擁有床位200多個。還有12戶經培訓後7月下旬即可投入營業。這裡的農家樂生意都很紅火。像波仔農家樂,有床位30多個,去年收入30多萬元。戶主林劍波深有感觸地說:「農家樂是新時代大學生創業的舞臺,大學生在農村大有作為!」
前幾年,寧海縣在每個鄉鎮選擇一二個村率先試辦農家樂,政府給予財政補貼,然後總結經驗,分批推廣。而今,發展農家樂已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從原來要他們辦的被動型轉變為自己要辦的主動型。
茶院鄉許家山是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整個村莊由烏石壘砌而成,石屋、石牆、石巷、石階,歷經滄桑,沒有被風雨侵襲損壞。近幾年,許家山旅遊資源的門戶被逐漸開啟,一些曾經到城裡打工的村民重新返回村裡,在老街上開起了小店、工藝品店,以及土酒坊等。經濟條件好一些的農戶利用自家房子開出三爿石農家樂、石香閣農家樂、石壘酒家等,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龍宮、王幹山、鄔家莊園、歡樂佳田農場等相繼辦起農家樂,開展鄉村旅遊,吸引城裡人來參加草莓節、桃花節、柑橘節等,體驗採摘樂趣,領略民俗風情,品嘗特色美食,享受鄉村旅遊帶來的無窮樂趣。(應舍法、薛曉龍、胡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