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見昆蟲---12蟈蟈

2020-12-23 騰訊網

蟈蟈(學名:Uvarovites inflatus)別名:叫哥哥(南方地區)。直翅目昆蟲,全身鮮綠或綠褐色。頭大,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突出。前翅近膜質,較弱,前緣向下傾斜,靜止時左翅覆於右翅之上方,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雄蟲在左前翅的軛區有圓形的發音器,聽器位於前足脛節基部外側。胸部呈馬鞍狀,腹部粗而圓,後足強壯。

蟈蟈雄蟲體長35-42毫米,雌體長40-50毫米。雄蟲翅短,具發音器;雌蟲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馬刀形產卵管,長約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節基部具聽器,3對足的腿節下緣具黑色短刺並呈鋸齒狀。後足發達,善跳躍,腿節上常有褐色縱走暈紋。

一般生活在灌木叢中或莊稼地中,以植物的莖幹和果實為主食,尤其喜愛毛豆,當然,萬一沒有也可以用南瓜臨時頂一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8cm巨型蟈蟈:同種類體長最長可達12.5cm
    你見過最長的蟈蟈有多長?近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了一隻體長8cm的巨型螽(音「中」)斯,這比四川過去常見的螽斯大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記錄。我國最大的螽斯是西雙版納地區所產的巨擬葉螽,體長可以超過12.5cm。
  • 蟈蟈:從《詩經》中 吟唱至今的鳴蟲
    以上是《詩經·國風·周南》之第五篇,這幾句迴環往復的羅圈話,其實就一個意思:蟈蟈張翅膀啊,嚶嚶嚶嚶響啊,你的子孫真多啊,世代綿延長啊......由此表達了我華夏先民祈求「子孫眾多,言若螽斯」的迫切心情。  將螽斯直接翻譯成蟈蟈是否準確,本文暫且不談。但我們應該知道,如今螽斯這個名詞泛指直翅目螽斯科的一大批種類,而蟈蟈只是螽斯科蟈螽屬的一個物種,優雅蟈螽。
  • 農民畫家晁景祥的蟈蟈情緣
    >晁景祥的蟈蟈作品晁景祥展示自己的作品首席記者周斌實習生席小超李靜文通訊員胡偉攝影核心提示丨在開封杞縣,有一位72歲的農民畫家名叫晁景祥,自幼喜愛繪畫,與田間地頭常見的蟈蟈結緣,畢其一生專職從事蟈蟈繪畫。
  • 農村田野這些常見的昆蟲,全部吃過的是大神
    在農村野外的無垠田野裡,有著許多的昆蟲,有的被認定為「害蟲」,有的卻被認為是有益的蟲子,但實際上最大的作用是能吃啊,食用昆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隨著環境的改變,有一些昆蟲早已經消失不見,只能成為一種記憶留種腦海之中了。
  • 自然科普:蟈蟈、蛐蛐、螞蚱,傻傻分不清
    最常見的昆蟲,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蝴蝶、蟬、蜻蜓等,應該就是蛐蛐、蟈蟈、螞蚱之類的,可是,這些叫法一點兒都不專業,今天我們就來認認這些蟲子到底是誰。你能分清它們誰是蟈蟈、蛐蛐和螞蚱嗎?螽斯它是非常有名的鳴蟲,螽斯總科是一個大家族,包括12科1萬多種。
  • 四川發現8釐米巨型蟈蟈:溫順且吃素,被稱「溫柔的巨人」
    ,該博物館館長趙力日前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體長8cm的巨型螽(音「中」)斯,這比四川過去常見的螽斯大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記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次發現的是山地亞葉螽,是四川地區最大的螽斯,而我國最大的螽斯是西雙版納地區所產的巨擬葉螽,體長可以超過12.5cm。」山地亞葉螽測量體長。
  • 蟈蟈與蛐蛐的區別 蟈蟈是草綠色且不發亮
    喜歡蟈蟈的朋友在選購蟈蟈前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選購的問題,就比如很多人喜歡蟈蟈,卻選了蛐蛐,其實蟈蟈與蛐蛐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麼他們具體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愛寵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蟈蟈與蛐蛐的區別。
  • 家中常見昆蟲的鑑別方法
    大家對昆蟲的名字一般都不是很了解,當家裡出現了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我對家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昆蟲的樣子及名字告訴大家,方便大家處理他們。蜘蛛類跳蛛,也叫蠅虎。很小的那種跳來跳去的蜘蛛,沒什麼危害,也不怎麼織網。幽靈蛛,腳很長,身子一粒米大小的那種。
  • 科學網—聽蟈蟈 鬥蛐蛐
    夏日的夜晚,如果你湊近草叢去聽一聽,就能聽到蟲鳴,而且可能不只一種蟲鳴,其中就有蟈蟈和蛐蛐。 蟈蟈屬於昆蟲綱螽斯科,是一種短翅的鳴蟲。蟈蟈的體色是綠色或褐色的,看上去有些像蝗蟲。不過二者也比較好區分,蟈蟈的翅膀比身體短,會鳴叫;蝗蟲的翅膀比身體長,不會鳴叫。蟈蟈的鳴叫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前翅的摩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蟈蟈都會鳴叫,只有雄性的才可以。
  • 雅俗共賞叫蟈蟈
    近前觀之,每個籠子裡都養著一隻通體碧綠、不帶絲毫雜色的蟈蟈,在裡面蹦蹦跳跳。這小小的尤物讓人一見鍾情,愛不忍釋。蟈蟈是田間常見的鳴蟲,它曾是鄉村的標誌。記得兒時,走進村莊的每個院子,幾乎都可以看見樹上掛著的蟈蟈籠子;置身村莊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帶著金屬音的蟈蟈叫聲,其音響亮渾厚,聲聲相接、陣陣如浪,似美妙的音樂到處迴響飄蕩。
  • 青城山發現四川最大蟈蟈 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
    青城山發現四川最大蟈蟈 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時間:2020-08-03 1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城山發現四川最大蟈蟈 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 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螽斯在青城山被發現,這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螽(zhōng)斯大了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
  •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有小時候逮過蟈蟈的嗎?你們見過的最大的蟈蟈有多大?近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體長8cm的巨型螽(zhōng)斯,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蟈蟈」,比四川過去常見的螽斯大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記錄。(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 蟈蟈與蛐蛐的區別在這裡
    原標題:蟈蟈與蛐蛐的區別在這裡 蛐蛐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儘管蛐蛐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但是科學分類上他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鈉一定是鹽,但是鹽不一定專指食鹽」這個道理一樣。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鑑別特徵是蟈蟈一般是草綠色,不發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發亮!而蟈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蟲。
  • 青城山發現全身通綠超大「帥蟈蟈」 專家:長8釐米,系四川最大蟈蟈
    見過蟈蟈,見過這麼大的蟈蟈沒?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螽斯在青城山被發現,這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螽(zhōng)斯大了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體長八釐米的山地亞葉螽螽斯,即平時所說的「蟈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當天晚上9點過,天上還在下雨,青城山山腳下一顆楠木樹上,一隻螽斯正一動不動地趴在樹幹上產卵,用鋒利如彎刀的產卵器刺進堅硬的樹皮。經過辨認,趙力確認這是比較稀有的山地亞葉螽。
  • 蟈蟈?螞蚱?油葫蘆?
    臉盲不只局限於人臉,同樣還包括昆蟲!蟈蟈、螞蚱、蛐蛐這幾種你都清楚嗎?
  • 常見昆蟲圖譜識別
    蒼蠅蒼蠅在生物學上屬於典型的「完全變態昆蟲」,70年代末統計,全世界有雙翅目的昆蟲132個科12萬餘種,其中蠅類就有64科3萬4千餘種,主要蠅種是家蠅、市蠅等。池邊、水傍常見,飛行迅速,有時吸取花蜜,但最普通為好血性,雌蟲有強度螯刺能力、牛馬等厚皮動物亦易受其侵襲,為重要畜牧業害蟲。
  • 一隻好蟈蟈 案頭小愛寵, 碧綠色的美
    冬天的時候,人們偶爾會遇到一些身上帶著「音樂盒兒」的人,他們的懷裡經常傳出清脆的蟈蟈叫聲,養著「越冬蟈蟈」的人,用自己的體溫和厚厚的冬衣保護著「懷裡的寶」。養一隻什麼樣的蟈蟈當作案頭的愛寵才有趣?這個季節需要給它個「家」蟈蟈是喜熱怕冷的昆蟲,所以,能把它養過了冬天,是很不容易的。在乍暖還寒的初春,以前市場上是沒有蟈蟈賣的,不過,現在有了專業養殖大棚,春天也有賣「反季節蟈蟈」的了。
  • 小學語文課本提到的12種昆蟲,現在的孩子能摸到的僅僅三四種
    攢夠了當中藥曬乾,就可以換很多的零花錢……可是現在,很多的孩子,有些昆蟲叫不上名字,有些昆蟲即使見過圖畫,可實際上,從來就沒有摸過。我統計了一下,部編版語文小學教材一到六年級,與昆蟲相關的課文就有12篇之多,裡面的昆蟲即使耳熟能詳,真正觸碰到的也是寥寥可數。
  • 都是文玩葫蘆,養蟈蟈與養油葫蘆的區別在哪裡?
    蟈蟈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小昆蟲,喜歡鳴叫,所以就有人把蟈蟈這種習慣鳴叫的小昆蟲在冬季的時候反季節培育出來,在嚴寒的冬季也可以聽到蟈蟈的鳴叫聲了。蟈蟈是一種很喜歡鳴叫的昆蟲當然,還有一種喜歡鳴叫的昆蟲,它就是油葫蘆。
  • 蟈蟈和蟋蟀的區別 兩者的叫聲是不一樣的
    現在很多人在提到蟈蟈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蟋蟀,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蟈蟈就是蟋蟀,其實不然,蟈蟈並不是蟋蟀,蟈蟈和蟋蟀有本質上的區別,那麼蟈蟈和蟋蟀到底有啥區別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蟈蟈和蟋蟀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