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給人之初雜誌社發來了一封感謝函,對雜誌社派出兩名支援荊州疫情防控人員表示敬意和感謝。
函中提到,自2月10日以來,廣東先後派出六批、566名醫療人員來到前線,其中人之初雜誌社派出兩名。連日來,他們不辱使命、肩負重託,連續奮戰、忘我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使得廣東支援荊州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自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尤其是廣東組派醫療隊馳援湖北後,人之初雜誌社專題召開黨支部會議,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響應省衛生健康委黨組的號召,全社黨員踴躍報名,紛紛請戰,主動請纓投身湖北抗疫一線,報導醫務人員最美的逆行故事。
在省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2月14日,特派出17年黨齡的人之初雜誌社採編部主任、主筆宋炳軍,預備黨員、廣東衛生在線攝影記者覃健基,作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衛生在線特派湖北報導組先遣隊伍出徵湖北,馳援荊州,投入前線疫情戰和輿情戰。
▲宋炳軍(左)、覃健基(右)
出徵前,宋炳軍、覃健基寫下了請戰書:「我們自願請戰,服從組織安排,不計報酬,不論生死!讓火紅的黨旗在抗疫一線迎風飄揚!」
連日來,他們在湖北荊州一線深入採訪,跟蹤報導廣東對口支援荊州的全過程,充分展示廣東衛生健康人的情懷與擔當,發來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報導,把前線發生的所有感人故事傳回廣東,傳到全國,傳向世界!其中,《荊州戰"疫",廣東力量》《為了一位危重患者,廣東醫療隊上演「生死時速」》等多篇報導被學習強國收錄。
▲宋炳軍進入重症救治中心採訪隔離病房改造
▲跟蹤記錄每一瞬,風雪無阻
▲宋炳軍(左)、覃健基(右)在松滋市人民醫院
截至今天(1日),兩位小夥伴已經在荊州連續戰鬥了16天,帶著大家的關心,廣衛君特意連線前方,傳回兩位小夥伴戰疫半月的所感所悟。
@宋炳軍:
過去的10多天,最大的感觸是自豪。我自豪於廣東醫療隊對口支援帶來的疫情轉機,自豪於荊州人民在兇猛疫情中的自強不息。自豪於前方指揮部運籌帷幄的智慧和魄力,自豪於醫療隊員不畏艱險全力以赴收穫的尊重和感激,也自豪於我是其中一員見證了歷史和奇蹟。
能夠加入廣東援荊醫療隊,在前方指揮部工作學習,是我的榮幸;能夠參與一線戰事,深入火線採訪,也是我作為黨員和新聞人的使命。我希望我的筆觸有力,能夠記錄這個時代的無畏和拼搏,寫好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在荊州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動著。如果要加一個最,應該是袁小玲講的一個故事:她帶著中山醫療隊抵達松滋時,收到了一份禮物——1000隻N95工業口罩。她很疑惑甚至有些生氣,因為這些口罩並不能進隔離區。但後來她才發現,因為物資緊缺,當地的醫生和護士每個人只有一個工業N95口罩,上面寫著她們的名字,每次用過後消消毒下次再用。這些年輕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病毒兇猛,但為了鄉親父老,她們已經無所畏懼。
是否想家?還好吧,感謝時代,讓距離不再是阻隔,想家也就不再是問題。孩子留在了外婆家,比較安全也玩得開心,我很放心。就是對不起妻子,年初五她陪我也算是千裡奔襲回廣州投入戰鬥,但我一直早出晚歸,如今又來到荊州前線,留她一個人在家。希望她安全無事,等我早日回來。
@覃健基:
疫情發生後,曾有人問我:「如果讓你去武漢一線採訪報導,你會去嗎?」我猶豫過,再三考慮後,還是決定前往,畢竟只有每個人都扛起自己的職業擔當,我們才能戰勝病毒。雖然,直到到達後的第二天我也沒敢告訴家人我到了湖北……
在這短短的10多天,難忘的人和事太多了。我見到了很多人,拍下了很多事:一線醫護人員風雪中熱血出徵,鬥志昂揚,眼中有光,高喊「湖北加油,中國加油」;前方指揮部的專家為了制定合適的支援方案日以繼夜地討論;通宵直擊廣東醫療隊運轉重症病人,上演「生死時速」;荊州本地的市民,在封城狀態下開展日常生活……我在這一幕幕畫面之中,既看到了逆行者群星閃耀,又聽到了凡人的生命之歌。
能來到疫區戰場,實地參與、見證這樣的時代大事,是每一個新聞媒體人的榮光,我一定珍惜機會,好好記錄並報導好所見所聞。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迅速戰勝病毒!
最後,還想說一句,好想念我們大廣東的腸粉,等疫情結束之後,希望能放一周假期,把想吃的都吃到滿足,然後帶女朋友一起到武漢看櫻花,給她拍一組櫻花主題的「照騙」。
感謝信全文↓↓
記者|馬方
編輯|尹蓁 責編|黎曉心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