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記者 林火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今日表示,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科研活動的投入,力爭我國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網絡運行的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國家體系。
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是指生物安全防護級別為三級和四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國家生物安全體系的基礎支撐平臺,是人口健康與動物衛生領域開展科研、生產和服務的重要保障條件。
自2004年《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規劃》發布以來,我國已經形成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的基本框架,一批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以下簡稱「三級實驗室」)投入運行,建成了若干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以下簡稱「四級實驗室」),為我國的烈性與重大傳染病防控、生物防範和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國際生物安全形勢日趨複雜多變,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實驗室需求日益增加,原有的建設布局和管理能力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上述負責人表示。
例如,在整體布局方面,用於科研的實驗室相對較多,產業和特殊領域的實驗室數量不足,區域布局不均衡;在組織協調方面,全國性協調管理和資源共享機制有待完善,統籌管理、快速反應和臨機決策能力亟需加強;在經費投入方面,缺乏長期穩定的建設、運行維護投入,不利於實驗室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的建設水平,增強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會同有關部委聯合編制了《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5年)》。
《規劃》明確,將按照區域分布、功能齊備、特色突出的原則,形成5-7個四級實驗室建設布局。在充分利用現有三級實驗室的基礎上,新建一批三級實驗室(含移動三級實驗室),實現每個省份至少設有一家三級實驗室的目標。以四級實驗室和公益性三級實驗室為主要組成部分,吸納其他非公益三級實驗室和生物安全防護設施,建成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為確保完成《規劃》目標,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和科技主管部門將根據行業部門的方案,統籌考慮實驗室整體布局,繼續安排國家資金用於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繼續加強對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科研活動的投入。研究推動在國家科技計劃「基地和人才專項」中,增設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科目。公益性實驗室的建設單位在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協調下,將實驗室運行經費納入一般性財政預算中,非公益性實驗室的運行經費由建設單位自行負責,確保實驗室安全運行。加強高級別實驗室生物安全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配套系統和裝備研發的支持力度。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