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深圳新設商事主體逾萬家
按照深圳市政府「惠企16條」相關要求,為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兩促進,深圳積極協調支持企業增能、擴產、轉產、全球採購,千方百計籌集防疫物資。截至2月23日,深圳口罩日產能已突破88萬隻,預計3月底,富士康等多家重點企業產能均將達到100萬隻/日。與此同時,深圳積極採取多項「不見面審批」便利化舉措,高效服務全市企業。2月份以來,全市商事登記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口罩生產深挖潛力日產能達88萬隻
「惠企16條」提出,要鼓勵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開足馬力組織生產。記者從深圳市防控指揮辦物資保障組獲悉,自1月27日起,深圳市副市長黃敏多次率隊赴深中海公司、穩健醫療公司、興業卓輝等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生產企業檢查督導,協調解決物資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藉助專班服務,深挖本地生產潛力。從加大產能發掘,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轉產,抓好原材料戰略儲備,抓好配套產業鏈等各環節,確保防護物資生產企業順利生產和產能擴大。
在重點品種關鍵項目方面,針對富士康、比亞迪等重點企業均成立由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專班,「一企一策」「一企一專班」,專人駐廠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鏈條的「管家式」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零件、原材料短缺,以及產品備案等問題,加快各重點項目轉產、增產,預計3月底前富士康、比亞迪、三諾電子等重點企業產能均將達到100萬隻/日。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全市在產口罩生產企業11家,口罩產能達88.05萬隻/日,其中醫用口罩31.28萬隻、民用口罩56.77萬隻。在產防護服企業1家,防護服產能達1000件/日。在產紅外額溫計生產企業6家,紅外額溫計產能達0.7萬支/日。
加快生產防控疫情物資新項目審批
按照「惠企16條」相關要求,深圳加快對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新項目的審批。2月18日,深圳市某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美盛分公司和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先後來到市民中心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辦事窗口,擬增加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的生產經營相關經營範圍。兩家公司隸屬企業均為上市股份公司,變更經營範圍需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手續複雜、流程較長。目前疫情嚴峻,全社會防疫物資尤其是口罩極其短缺,為全力抗擊疫情,兩家公司均準備生產口罩。其中一家企業還承擔了寶安區政府下達的醫用口罩生產緊急任務,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在調試,2月20日進行試生產。
據市企業註冊局介紹,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為保障防疫物資的順利生產,辦事窗口經研究決定,由兩家公司的隸屬企業承諾儘快召開股東大會,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經營範圍變更,企業按照規定的期限儘快補齊資料。工作人員收取企業的承諾函後於當日順利辦理了兩家分支機構經營範圍的變更,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企業儘快開展經營。
全市商事主體登記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除高效服務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外,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自疫情開始及2020年2月7日深圳市政府「惠企16條」出臺以來,該局積極實施「網上辦、郵寄辦」等多項「不見面審批」便利化舉措,全力減少疫情對全市辦事企業的影響。
市企業註冊局副局長鍾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從1月27日(大年初三)起,我們取消休假,研究如何減少企業、市民現場跑動,針對有限公司一般註銷業務需到大廳提交材料等實際情況,註冊局率先從改革有限公司一般註銷和股權變更流程入手,組織精幹力量加班加點修改材料清單,改造商事登記系統,創造性地將有限公司一般註銷業務由傳統的窗口辦理方式改造為全流程網上辦理,目前正在抓緊開展內資有限公司股權變更流程的上線測試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引導全市企業、個體戶通過「網上辦」無接觸式辦理商事登記業務。此外,還有「秒批」「微信辦」「郵寄」等便利服務措施,足不出戶辦理商事登記業務,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共有52項登記業務可實現「網上辦」。此舉不僅能大幅減少商事登記窗口業務辦理量,更能切實提高企業、市民的辦事體驗。
據市企業註冊局透露,2月7日至2月25日,深圳新設立商事主體共10005家,其中企業7531家,個體工商戶2474家。2019年同期,新設立商事主體8309家,其中企業4557家,個體工商戶3752家。商事主體新設立數量同比還有20%的增長,由於2019年同期包括4天春節假期,扣除假期後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測算,商事主體登記數量基本持平。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