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傾聽群眾心聲,接受群眾監督,13日上午,中山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徐寧軍、副局長徐世平、醫療器械科科長王瑞心、食品餐飲科科長宋宇輝做客《周五民聲直播室》與聽眾交流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餐飲恢復限制性堂食等熱點話題。
Q主持人:目前疫情防控在物資保障方面的情況如何?
A徐寧軍:
物資保障工作是確保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支撐,是整個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這方面,中山市比較有前瞻性,起步比較早,人力財力的投入準備比較充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春節前,疫情警報尚未正式拉響,市委、市政府就意識到隨著疫情發展,抗疫藥品和防疫物資可能會越來越緊俏,對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專門班子。節前就對全市的藥品、酒精、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等防疫抗疫物資的生產、經營、產能、儲備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摸底。
我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被擺到了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物資保障組改由分管副市長親自擔任,由市場監管局牽頭,衛計、工信、商務等部門一起統籌。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團結協合,社會各方大力支持,廣大企業積極配合,經過大家一個多月的共同努力,我市疫情重點防控物資的供給按照既實現「量的增長」、又實現「質的改變」的工作目標,已經從「一無所有」到「初步自給」、從「單一供給」到「品種覆蓋」,逐步完成了一個跨越,醫療器械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目前,我市10家藥品生產企業具備24個品種70個規格抗疫相關藥品的生產能力,並且全部復工生產;截止到目前,向市場投放符合防護需求的口罩接近600萬個,其他還有防護服、酒精、消毒液、測溫儀等一批。物資保障組從成立至今,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力求做到「不負重託、不辱使命」。
Q主持人:大家都知道,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的口罩、消毒產品等防控物資都十分緊缺,我們中山從「一無所有」做到「初步自給」,從「單一供給」實現「品種覆蓋」,確實很不簡單。徐局能說說我們是怎麼做到的嗎?
A徐寧軍:
經過努力,物資保障組取得了一點成績,主要有賴於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也與社會各界和海外鄉親的支持援助、與廣大企業的自強不息和對社會的盡職盡責、與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不分開。今天也借「周五民聲直播室」這個平臺,我代表保障組向大家致以衷心地感謝!保障組的職責,主要是按照市領導提出的「務實、高效、周到、前瞻」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計物資保障這塊「蛋糕」做大、分好,具體從五個方面來切入。
一是穩基礎。從一開始,我們就把「保醫療」「保防疫一線」「保城市運營」作為物資保障的基礎,首先是「保醫療一線」,不能讓白衣戰士因為防護物資短缺而受影響,隨著整個物資儲備的逐漸豐富,逐步擴大到「保防疫一線」「保城市運行」「保重點企業復工」「支持省物資儲備」和「投放市場」,目前僅市場投放的口罩每天就保持在16-20萬個,同時為已經開始的「企業復工」、即將到來的「學生返學」和做一些物資儲備。當然最重要的,不管產量如何變化,「保醫療一線」這個基礎堅決不會動搖,也不能動搖。
二是儲原料。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全國各地重要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不斷出現新變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需求不斷增加的現象更加明顯,我們在推進落實口罩機生產線、熔噴布、耳帶、鼻梁條等貨源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特別是熔噴布等「核心原材料」,更加需要依靠各級政府、生產企業和社會力量大家來共同發力,才能維持目前我市防控物資比較穩定的生產局面。
三是增產能。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目前我市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的產能逐步上來了。藥品這塊不用講,我市企業本身基礎比較好,創新能力也強,關鍵是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物資的產能增長很快。例如,醫用口罩備案的生產企業從零發展到38家,防護服生產企業目前有3家。
當前口罩等物資的生產產能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推動。這方面在短時間內也還是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口罩是個消耗品,面對全市520萬人口的需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鍵還要靠我們本地的企業,提高「造血」的能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四是拓渠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以來,市商務局、國資委、僑聯、臺辦、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單位,都紛紛通過各自渠道,積極聯繫港澳和海外鄉親為中山抗疫提供物資和資金支援。例如,旅居澳大利亞的華僑袁先生,每天排隊到處購買N95口罩捐贈給中山醫療一線,義舉感動了一城中山人。為確保海外捐贈物資及時通關,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拱北海關,率先全省建立了疫情防控急需進口物資快速通關合作機制,通過「即報即審即批」通關渠道接收到各類海外物資300多萬元。
同時,我們還充分調動本市及國內企業、商會等社會資源,為我市提供緊缺物資,至今收到的各項捐贈款物合計高達5千多萬元。
五是保供應。在不斷做大物資保障這塊「蛋糕」的基礎上,物資保障組的另一項職責是科學合理做好物資分配工作,最大限度發揮物資的防護效應。按照工作分工,「保醫療」這塊由市衛生健康局統籌安排,其中市屬醫療機構的醫用物資由市第二人民醫院負責;「保非醫療的防疫防控一線工作人員」這塊由市市場監管局統籌調配;「保城市運轉和公共服務」這塊由市發展改革局統籌調配;「保規上企業」由工信局統籌等等。
至今,各責任單位認真落實指揮部確定的物資保障「分層調配機制」,各項工作開展都比較順利,有力地保障了各方面防控工作的安全。但大家都知道,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的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負責,我市新近增加了個別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下來物資保障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
Q主持人:家長們越來越關心學生在校期間的口罩問題。請問我們在這方面是否有保障呢?
A徐世平:
我這裡提供幾條信息:
一是我市採取了有效措施加快推進成人口罩和兒童口罩的生產,其中按照一次性醫用標準生產的兒童口罩已經正式投產生產已經具備了初步產能;
二是物資保障組將與相關行政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兒童口罩的投放計劃和銷售方式,近期很快可以推出。
Q主持人:關於醫藥產業這一塊,我們中山的情況一直都比較好。能介紹一下目前我市醫藥產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嗎?
A徐世平:
目前我市去年底正常生產的35家藥品生產企業均已全部復產;32家藥品批發企業均已復產,9家藥品連鎖企業均已復工、超過2750家零售藥店開門營業,佔比超過95%,9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達產。特別是在疫情之初,通過動員復工,應急備案轉產等形式實現超過25家企業生產防疫物資。
而且,疫情相關藥品生產企業的產能也都有提升,少數企業的產能提升幅度較大。例如,廣東沙溪製藥有限公司的板藍根顆粒產量比去年1-2月份同期增加10倍以上;聯邦中山公司的抗生素類藥品,如阿莫西林膠囊、氨苄西林膠囊等,產量比去年1-2月份同期增加30%-50%;中山恒生藥業有限公司的板藍根顆粒產量比去年1-2月份同期增加20%左右。
Q聽眾黎小姐:我想問一下,現在哪裡有口罩賣?你們物資保障組負責管理口罩,可以到你們那裡買嗎?
A王瑞心:
為滿足廣大市民朋友的生活生產和出行需要,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市場監管局積極籌集口罩產品向市場投放。
從1月30日開始,我局就通過全市主要的藥品零售連鎖渠道,向中智、大參林、中山堂、聯合十五分、新特藥、仁澤堂、福仁堂、海王星辰等8大藥品連鎖企業的600多家門店每日連續投放口罩銷售。
目前,我市統籌銷售的口罩,市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購買到:一是可以通過「中山發布」、「中山日報」微信公眾號預約購買,預約成功後第二天起5天內到選擇的藥品連鎖門店購買。二是可以在我市8大藥品連鎖門店現場購買。通過這兩種途徑銷售的口罩,我局都會組織開展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口罩全數投放市場,質量也有保證。
Q聽眾馮女士:我是做酒店用品的,剛剛進了一批口罩準備銷售,聽說最近市場上對口罩的銷售價格有嚴格的限制,想問一下我的口罩應該賣多少錢才不違法?
A宋宇輝:
口罩屬於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目前廣東省對口罩沒有定價或者定購銷差率,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價格行為有嚴格的監管,根據國家和省的相關文件,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當天(1月23日)為時間節點,1月23日之後,口罩的進銷差價率不能超過1月23日最後一次實際交易的進銷差價率。
對於1月23日之後才開始銷售口罩的商家,也應根據成本合理定價,不得囤積防控物資,不能哄抬價格。
Q聽眾王女士:最近我在一家藥店預約到十個口罩,但到店裡拿貨時,藥店卻告訴我沒有那種1.5元的一次性口罩賣了,只剩下七八塊錢的口罩。我懷疑這家藥店是故意用低價口罩吸引我們過去,再推銷高價口罩,我想反映一下情況。
A王瑞心:
您反映的這種情況之前我們也有了解到,並且進行了調查。現在我市部分藥店銷售的口罩主要包括一次性口罩以及醫用防護口罩等,市民通過相關藥店的微信公眾號抽籤預約購買,5天作為一個預約周期,預約周期內必須到店購買,價格分別為一次性口罩1.5元/個、醫用防護口罩先後賣8.6元/個和7.5元/個。由於每批次調配到各藥店的口罩品種和數量不同,部分藥店在銷售中可能存在只有、或者只剩醫用防護口罩銷售的情況。
當然,這種口罩應該不是目前通過「中山發布」和「中山日報」微信公眾號預約的口罩。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已經要求藥店在微信公眾號中提醒和說明清楚相關情況,減少市民誤解,市民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謝謝您反映的情況,如遇到價格問題,也可以撥打12315或12345進行諮詢和舉報。
Q主持人:可以給大家介紹我們局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嗎?
A徐世平:
首先是物資保障方面。這次我局作為牽頭單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從大年初二就開始搭建機構,組織隊伍,制定方案,投入戰鬥。當時,考慮到我局和相關成員單位的實際情況,我們籌建保障組時主要是從本系統各科室和單位抽調精幹力量,40多人按照分工,全程負責跟進會議、制定計劃、收發物資、駐廠指導、運送物資、編制報表、清結帳款、報送信息等各環節的工作,人員、車輛、場地、搬運等都是局裡自行解決,切實減輕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負擔。
戰疫當前,大家也沒多想,都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無怨無悔加油幹,湧現出很多感人的事跡。例如,有的同志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怕影響家人安全和休息,乾脆回到老房獨居;有的同志市裡局裡兩頭跑,早到晚退,方方面面從不不缺席;局領導也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看到裝貨時都會搭把手,當起「處級搬運工」。其中有位同志,由於工作實在太繁忙,連續十多天無暇回家吃飯,天天泡麵吃到厭倦,想要回父母處吃頓餃子時,才發現過年前為老人家儲備的食物都快吃完了。應該講,市場監管部門切實發揮了物資保障工作牽頭部門應有的作用。
其次是履行市場監管職能方面。疫情防控期間,我局加強市場監管主要也是圍繞服務疫情防控大局來開展。重點強化八方面工作:
一是嚴禁野生動物交易。從1月20日開始,每天對全市農貿市場和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野生動物交易行為依法從快從嚴查處。
二是切實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每天督促活禽經營市場落實「1110」制度(即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制度、活禽零售市場當日活禽零存欄),活禽經營限制區內實行活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
三是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監管。一級響應期間,要求全市餐飲單位全面暫停提供堂食服務,禁止一切聚集性用餐(自辦宴席)活動,禁止餐飲單位或個人承接或為聚集性餐飲經營提供服務。一級響應解除後,為引導餐飲業有序恢復經營活動,逐步允許開放預約包廂服務到允許開展限制性堂食服務。
四是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哄抬應急藥品、防護用品、生活必需品價格以及不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五是加強藥品醫療器械監管。疫情防控期間全力推進藥店實施銷售發熱咳嗽用藥相關信息登記報告制度。同時,為保障好春節期間公眾購買藥品和醫療器械需求,我局還組織各連鎖藥店發布春節期間「不歇業」、保供穩價,不囤積居奇,不哄抬物價等聲明。
六是開通應急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綠色通道」。發布一級響應期間應急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等三份指引,開通應急備案「綠色通道」,全力支持企業快速轉產、抓緊生產防控疫情應急物資。目前,已有40家企業通過應急備案程序辦理了58份醫用口罩或防護服的產品備案。
七是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藥品重點生產企業快速復產。其中,珠海聯邦製藥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廣東力恩普製藥有限公司等抗生素類藥品生產企業春節過後都第一時間復工復產;三才石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後重新調試生產「磷酸氯喹片」,使治療瘧疾的「老藥」為治療新冠肺炎作出新貢獻。
八是積極協助酒精生產企業復產。支持大灣區唯一的藥用酒精生產企業中山華士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延續《安全生產許可證》,幫助企業調測計量器具,指導企業改進工藝,目前企業成功復產酒精,使我市乃至大灣區消毒物資緊缺的問題迎刃而解。
Q主持人:疫情之下,關於「吃」的問題,老百姓也都很關心,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已經一個多月沒出去吃飯了。然而餐飲業又是容易造成人群集聚的行業,那麼疫情發生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是如何強化餐飲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呢?
A宋宇輝: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示,阻止疫情傳播,保障市民身體健康,市市場監管局主要從四方面加強對餐飲行業的管理。
第一,嚴格落實「野生動物不能吃」。我局從1月17日起開展野生動物專項檢查。一是全面檢查全市大型餐館、農莊、私房菜館等,對檢查發現的野生動物堅決依法從快從嚴處理。二是線上廣泛排查梳理網絡訂餐平臺等美食平臺的野生動物經營線索,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平臺整改處理。三是為鼓勵經營野生動物違法行為群防群治,設立非法銷售、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線索有獎舉報線索徵集。
第二,全面排查聚集用餐。為阻止疫情傳播,按照省《關於強化食品經營監管做好疫情防控的公告》,我們從兩方面嚴格禁止一切形式的聚集性用餐活動。一重點排查各大型餐館宴席預定記錄,針對年會、酒席等聚餐活動,督促各餐飲單位主動聯繫事主退訂或改期。二是發動社區巡查員,對添丁宴、紅事、白事等農村自辦宴席情況進行摸查上報,勸導主辦者取消或改期。至今已經勸退集體聚餐涉及的用餐人數超過了10萬人次。
第三,加強引導企業食堂「分開」吃。一是針對食堂用餐出臺防控指引,並拍攝宣傳片在主要媒體投放宣貫。二是根據每間企業實際條件指導建立疫情防控期間供餐方案,做到分批分時段用餐。三是搭建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平臺,組織17家集體用餐配送企業,解決無食堂復工企業用餐問題,幫助企業吃上「放心餐」。
第四,科學指引餐飲堂食有序吃。結合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分步走做好對餐飲單位防疫管理。防疫初期,主要是指導餐廳強化人員管控、加強場所消毒、入口測溫等防控工作。防疫中期,先後兩次發布餐飲經營相關公告,暫停堂食活動,提倡開展外賣和自提服務。現階段,我們已逐步推動餐飲業復工復產,2月27日開始允許全市餐飲單位開展預約式包廂服務,3月9日進一步放開限制性堂食經營。
Q主持人:按傳統的說法,今年是「雙春兼閏月」,但碰上疫情,不少婚慶宴會都得延遲或者退訂。不少網友就問,對於酒席退款的問題,我們相關部門是如何要求的呢?
A徐世平:
中山市消委會近日梳理和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間我市的消費諮詢投訴情況,對其中幾種較為普遍的消費糾紛面向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發出「凝聚你我力量、共渡抗疫難關」的倡議,希望能藉此減少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消費摩擦、息紛止爭,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持市場秩序的健康平穩,為平安度過疫情建立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針對疫情期間取消餐飲、酒宴、婚慶預訂並要求經營者退還預付款的問題,我來說說。
各地政府包括我市在短時間已出臺了相應防控措施。因此,消費者因疫情這個無法歸責於消費者原因,無法實現消費目的,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第1款、《民法總則》第180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可以解除合同,不承擔民事責任。故上述消費者以不可抗力為由解除合同均有權要求經營者退還預付款。
但是,由於消費者、經營者對於原合同的解除均不存在過錯,對已造成的損害結果也沒有過錯,故基於公平原則雙方應當就已經發生的實際損失酌情分擔。欣慰的是,在疫情期間,我市大部分的酒店、餐飲企業在大是大非面前能體現一種擔當和大局觀,多數企業能將預付款全額退還消費者,值得點讚!
Q聽眾馬女士:我們企業也想購買設備生產口罩,現在還能辦理生產口罩的備案憑證嗎?
A王瑞心:
如果是生產口罩,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產非醫用的普通口罩或勞保用品防塵口罩,這種不需要辦理許可證,營業執照有登記生產口罩的範圍就可以了,但是生產的產品要符合相應的產品標準,其中防塵口罩要符合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過濾器的要求,達到KN90、KN95要求的口罩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普通群眾使用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標註「醫用」字樣。
另一種是生產醫用口罩,要到省藥監局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產品註冊證。之前的一級響應期間,省藥監局授權各地市局開展應急備案工作,但是隨著一級響應已調整為二級響應,省藥監局已收回授權,自3月1日起各地市場監管局不再辦理應急備案。如果想新增生產醫用口罩,可以到省藥監局申請應急審批辦理。
Q聽眾鄧女士:您好,我是東區一家牛蛙專營店,我想請問下,目前牛蛙是不是可以賣了?
A宋宇輝:
根據《農業農村部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因此,牛蛙可以正常經營,但經營者應做好索證索票等相關工作,保證產品安全可溯源。
Q聽眾何小姐:這次疫情期間,聽說2019年度的年報公示時間會延期,是嗎?
A徐世平:
根據今年2月28日發布的《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個體工商戶2019年度的年報截止時間延長至2020年12年31日。但只針個體工商戶,企業的年報工作,仍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做好2019年度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的通知》(國市監信〔2019〕233 號)要求,截止時間仍為2020年6月30日。
因此,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別忽視了年報工作,以免後期扎堆致網絡擁堵延誤年報,而受到相關處罰及信用約束。
Q聽眾彭女士:我發現近來有些人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口罩售賣的信息,請問這種行為是否允許?如果購買需要注意什麼?
A王瑞心:
口罩可分醫用口罩和非醫用口罩。醫用口罩是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想在網絡上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如醫用口罩、外額溫槍等,首先必須是具有法人資質的企業,接著就是要到所在地設區市的市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備案並取得相應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備案號,最後在網絡上發布銷售醫用口罩的必須要在網頁上載明產品信息和生產廠家信息等。
同時,我們也建議大家購買口罩選正規渠道,儘量選擇到信譽較好、證照齊全、明碼標價的線下商店或電商平臺選購口罩,避免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上私下購買來歷不明的口罩,購買時記得向商家索要購物票據作為售後憑證。
Q主持人:從2月24日12時開始,我市已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全市在繼續毫不鬆懈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推動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特別是3月5日,市委召開「奮戰2020」動員大會,圍繞「打贏經濟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發展」,發出了「作戰令」,吹響了「衝鋒號」。歷來,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在服務中山經濟社會發展上都是排頭兵。徐局,可否談談我們市場監管部門關於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些工作安排。
A徐寧軍:
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整體上是積極向好、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但是要嚴防疫情反彈。下一步,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工作的重心也必然是在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實現工作回歸正常軌道。基本思路是進一步發揮好「三個四」職能作用,即:抓實質量強市、食品安全、標準化、智慧財產權「四大戰略」,守牢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四條底線」,爭創便利營商、質量提升、公平競爭、放心消費「四個一流環境」,奮發有為,為服務中山「打贏經濟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作出積極貢獻。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重點是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自覺對標佛山、東莞等先進地區,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切實解決好「準入不準營」問題。
二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是全力做好創建省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加強統籌協調,凝聚合力,奮力衝關,確保創建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力爭取得好成績。
三是加強藥品安全監管。重點是爭取今年第二季度國家通過我市增設允許藥品進口口岸評估驗收,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中山實驗室通過CMA資質驗收和CNAS認證。
四是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重點是加強遊樂設施停擺一段時間後重新啟動的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好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依法依規做好特種設備生產、經營和使用工作。
五是大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重點是繼續組織做好「中山市政府質量獎」評審、「首席質量官」培訓、「質量標杆」學習、「十大工匠」評選、產品質量安全「問診治病」行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各項工作。
六是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重點是加強中山商標受理窗口建設,優化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水平,更好滿足群眾辦事需要。同時強化地理標誌商標管理運用,做到申報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帶動地方傳統特色農業名優品牌繁榮發展。
七是加強和完善市場監管執法。重點是全面落實《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為企業投資興業、紮根中山提供一個穩定可預期的成長空間。同時加大力度組織做好企業年報工作,確保全市年報在全省排名不低於去年。
主持人:好,謝謝徐局。下面我們繼續接聽聽眾電話。
Q聽眾崔女士:您好,清明快到了,我們家想在餐廳定一個大包間用餐,但是很多餐廳說不讓聚餐,不給預定,我想請問下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A宋宇輝:
目前,我市雖然允許開展限制性堂食活動,但是這些舉措都是為了解決社會生產生活的一些剛性需求,目前仍舊禁止餐飲單位接待聚餐、聚會,清明時節很多家族都會聚集一起掃墓拜山,這裡還是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疫情防控,減少聚集,更不要聚餐、聚會,今日不聚是為了以後更好地歡聚。
Q聽眾張先生:我想投訴商店欺騙消費,要到消委會去?
A宋宇輝:
您好,你可以到消委會投訴。也可以打電話、上網、寫信投訴。如果打電話,無論你是撥打12315還是撥打12345都是可以的。除此之外,您還能通過12345門戶網站、微信服務號、電子郵箱等多種方式進行消費投訴。
Q聽眾陳先生:現在疫情還沒結束,點外賣安全嗎?
A宋宇輝:
採取外賣或者自提方式可以減少感染風險,針對外賣經營,市場監管局已要求各外賣平臺餐飲單位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送餐員健康檢查和體溫監測,對送餐車輛和容器定時消毒,外賣產品做到密封包裝,防止汙染,同時鼓勵採取「無接觸配送」和「安心卡」方式,給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消費方式。
(供稿:中山市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