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位朋友剛剛從日本回來,準備在國內孕育寶寶的她,昨天忽然很疑惑的問我:「為什麼醫生反覆強調要我補充葉酸?在國外是從來沒有醫生這樣要求的。」
是啊,很多國外回來的朋友,都會奇怪為什麼國內準媽媽備孕期和孕早期的必備品,在國外醫生卻很少提起呢?葉酸是可有可無,還是真的必備呢?而國內的一些孕媽媽,對於醫生千叮萬囑的葉酸,也是想起來就吃,想不起來就算的敷衍……
【葉酸的重要性】
葉酸(FolicAcid)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存在於小到病毒、細菌,大到人類的所有生命系統中,因最初是從菠菜葉中提取得到的,故稱為葉酸。
葉酸是胎兒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孕婦缺乏葉酸有可能導致胎兒出生時出現低體重、唇顎裂、心臟缺陷等。如果在懷孕頭3個月內缺乏葉酸,可引起胎兒神經管發育缺陷,而導致畸形。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孕婦每日葉酸供應量為400微克,即0.4毫克。
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育齡婦女膳食葉酸攝入量平均每天不足266微克,如減去烹調損失,實際攝入量不足200微克,遠遠低於推薦標準。
葉酸缺乏率北方高於南方,農村高於城市,冬春季高於夏秋季,胎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與葉酸缺乏率的分布情況恰好一致。
另外,葉酸攝入不足,也可能會使孕婦貧血。
因此,孕媽媽不能忽視補充葉酸的重要性。
【準媽媽要正確補充葉酸】
人體內葉酸總量約5~6毫克,但人體不能自己合成葉酸,只能從食物中攝取,加以消化吸收。
寶寶在媽媽體內不斷生長發育,媽媽的葉酸通過胎盤轉運給他,胎盤組織與子宮的不斷增長,葉酸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如不能有意識地補充,會使葉酸水平降低。
補充葉酸,首先應從最天然的食物補充開始,動物肝、腎、綠葉蔬菜中葉酸的含量都很豐富,孕媽媽可以讓它們經常出現在你的餐桌上。
雖然富含葉酸的食物很多,但是葉酸的生物利用率很低,現實很殘酷,人體能從食物中獲得的葉酸並不多。
比如蔬菜存放2-3天,煲湯、鹽水浸泡過的蔬菜等方式都會造成大量的葉酸損失。因此,買回來的蔬菜不要久放,急火快炒、避免用鹽水浸泡,熬粥時不要加鹼,儘量的減少葉酸的損失。
而服用葉酸增補劑,每天400微克,也可以選擇強化葉酸的奶粉等營養強化劑,這樣讓葉酸補充劑和富含葉酸食物混合食用,葉酸生物利用率可以從50%提高到80%左右,滿足孕媽媽身體的需要。
【補充葉酸,準爸爸可不僅僅是看客】
專家建議,可能懷孕或者計劃要個小寶寶的女性應注意每天補充葉酸,以防止小寶寶來"報到"時,自己還沒做好準備,措手不及。
而對於計劃想當爸爸的男性而言,葉酸不足會降低精液的濃度,還可能造成精子中染色體分離異常,會給未來的寶寶帶來患嚴重疾病的極大可能性。
所以,對於想做父母的夫妻來講,補充葉酸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
【葉酸雖好,但不要貪多哦】
既然葉酸這麼重要,那麼是不是可以多多益善呢?
準媽媽千萬要記住的是: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葉酸片,不可盲目自行購買。因為葉酸並非補得越多越好。
孕婦過多攝入葉酸會有副作用。長期過量服用葉酸會干擾孕婦的鋅代謝。鋅元素不足,同樣會影響胎兒發育。
有關專家認為,作為B族維生素的葉酸,不能超量服用,否則會引起藥品不良反應。
如果補充葉酸每天達到400毫克,即超出建議範圍1000倍,不但會損傷生殖系統,而且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過量攝入葉酸會導致某些進行性的、未知的神經損害的危險增加。
還有臨床數據顯示,準媽媽對葉酸的日攝入量可耐受上限為 1000微克,所以準媽媽每天按照醫生囑咐,補充400~800微克葉酸,就可以滿足胎寶寶生長需求和自身需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