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樣本|振東集團:慈善扶貧,一份27年的堅守

2020-12-20 財經網

財經網產經訊  扶危助困,不僅僅是失,更是一種得。對振東集團董事長李安平來說,獲得的東西其實大過付出,那就是精神上的開心和幸福。李安平自小家境貧寒,立志改變家鄉面貌,讓家鄉父老脫離貧困,成為李安平最大的心願。在振東集團成立那天起,就將扶貧濟困作為自身責任的一部分,這早已將其融入到了企業文化當中,也已經成為了公司員工的一種習慣。

扶貧濟困,「三日一天使」解燃眉之急

1996年9月,一群苦惱孩子沒錢上學的家長們拿著錄取通知書找到了振東,請求幫助。李安平第一時間組織公司班子成員開會,決定成立「振東扶貧辦」,逐步完善並設立了「三日一天使」法定公益日,開創了獨具振東特色的慈善事業模式。

振東集團將每年8月最後一個周日定為「扶貧濟困日」,幫助因家庭貧困無法入學的大學生,圓他們的求學夢,目前已舉辦22屆共資助大學生20000餘名,累計捐助資金超過3.1億元;每年冬至,都會召開「冬助日」幫扶大會,以幫助那些孤兒、孤寡老人、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目前已連續舉辦19屆,累計救助7200餘戶,救助金額1.29億元;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法定「敬老日」,為家鄉和公司各網點駐地村莊60歲以上老人送上春節慰問品和慰問金,幫他們過個好年,已連續舉辦26屆,累計捐贈金額達5300萬元;2006年集團在全國發起設立了「仁愛天使基金」,用來救助全國特困、大病患者及災情、疫情中犧牲的醫護工作者家屬,目前已救助全國貧困患者5500餘人,共計捐款3900萬元。

振東成立27年,不管盈利還是虧損,大門永遠向貧困戶敞開,但即便在公司效益不很好的時候,他們也堅持救助的數額和標準不降低。不是要「打腫臉充胖子」,也不是為露臉,而是看到許許多多的貧困家庭因為沒錢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過不好年,李安平就感覺身上扛的這份責任不能放下。振東人也將扶貧濟困作為自身責任的一部分,早已將其融入到了企業文化當中,也已經成為了公司員工的一種習慣。

產業帶動,精準扶貧幫百姓增收

位於太行山深處的平順縣,是長治貧困發生率最大、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縣,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241個、貧困戶18011戶、貧困人口51997人。在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下,在內心扶貧熱情的驅動下,李安平帶領振東集團主動承擔起山西長治平順縣的脫貧任務,隨即就組建了78支扶貧工作隊,奔赴平順深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扶貧工作。

李安平帶領的扶貧隊員經過認真調研、測算、評估發現,平順有悠久的中藥材種植歷史,全縣約有300多種植物藥材,堪稱「中藥材王國」。根據這些有利條件,決定在平順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行業。通過建成運營「平順50萬畝中藥材種植加工基地項目」,以中藥材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將「輸血」變為「造血」,立志將平順縣打造成「中國中藥材第一縣」,走一條靠山種藥、中藥興業、產業富民的中藥材產業扶貧開發之路。

振東集團先後探索出「高管包片、中層包村、員工包戶」的模式,形成網格化管理,保證不漏一個貧困戶。通過「政府+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運行模式,打通銷售瓶頸,確保農戶種的出、賣得掉,徹底打消了藥農發展中藥材種植的顧慮。並以流轉模式、預付模式、訂單模式、訂單和臨時增工相結合的模式與貧困戶籤訂勞動合同,將藥田承包到戶,季節性用工使貧困戶在日常收入之外,還有了一份額外增收。

通過多年的努力,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平順縣的支柱產業和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平順縣也在2020年順利脫貧摘帽。作為振東結對幫扶的貧困縣,平順雖整體脫貧摘帽,但幫扶力度不減反增,真正做到「脫帽」不「脫管」。2020年3月15日,振東召開「扶貧永遠在路上、將扶貧進行到底」扶貧工作再啟動儀式,振東人再一次奔赴「再扶貧」的第一線。

與此同時,振東已在全國6個省和全省19個貧困縣推廣種植中藥材,基地面積達80多萬畝,帶動22萬貧困戶穩定增收。2017年,振東中藥材產業扶貧模式入選國家扶貧十大案例,2019年李安平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勇擔重任,危難之時彰顯企業擔當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作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製藥企業,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在抗擊疫情中勇挑藥企顯民族擔當,譜寫製藥展赤膽忠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振東集團李安平董事長以超前的洞見和迅速的布控吹響了戰「疫」衝鋒號。振東集團再次挺身而出,緊急採購防護品進行捐助,李安平董事長第一時間親臨一線,為全體振東人作出了表率,並在其帶領下,振東人始終衝在前列,生產崗位日夜堅守;物資轉運千裡跋涉;服務百姓情真意切。

截至2020年6月底,振東集團已累計向山西省防疫指揮中心、長治市防疫指揮中心、各省紅十字會、武漢市中心醫院、湖北省中心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甘肅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等28個省876餘家醫院,捐贈各類防疫藥品、急缺防控用品和消毒用品等累計5482萬元。

疫情期間,振東集團旗下振東仁愛天使基金近日還特設新冠肺炎專項基金,重點為本次疫情中受影響的醫護家庭提供必要的援助,對在抗擊疫情中因公殉職的醫護人員家庭及其家屬捐贈撫恤金80萬元。

27年間,在災難面前,振東從未缺席。2008年汶川地震,振東第一時間捐藥1060萬元,捐款120餘萬元。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後,振東捐藥508萬元,捐款91.6萬元。2013年蘆山地震,振東捐藥525萬元,捐款202萬元……在哪次災難面前都能看到振東人奮勇前行、捐資贈藥的身影。

27年來,振東集團從加油站起步,到轉型製藥,一路走來,一直堅守一個信念,就是讓老百姓增收。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現代企業,振東集團勇擔責任,決心將慈善扶貧進行到底。27年來年來累計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捐款達到6.72億元,用自身行動踐行著企業「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價值理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近14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是振東人的歷史使命和任務目標,再次回想起27前企業起名為「振東」的初衷,李安平董事長將帶領著振東人繼續擔負起「與民同富、與家同興、與國同強」的責任,肩負著振興東方之使命。幫助更多的百姓增收,為家鄉增光,為人民幸福和祖國強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段靜遠)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萬達集團公益慈善突出創新 丹寨包縣扶貧大學生創業落地
    萬達集團公益慈善突出創新 丹寨包縣扶貧大學生創業落地 2015-01-17 17:39:34,萬達公益慈善也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不含丹寨扶貧,累計現金捐贈3.2億元。
  • 振東集團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振東健康產業集團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是企業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上獲得的又一碩果。振東集團始終將文明貫穿企業發展、讓文明融入企業文化、把文明根植員工內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爭當文明的建設者、傳播者,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效。
  • 國家能源集團扶貧大事記
    1996年開始定點幫扶陝西省府谷縣。2002年承擔定點幫扶陝西省米脂縣任務,從2002年的100萬元起步,逐年增加定點扶貧資金,至2017年累計投入4240萬元幫扶資金。開始對口支援西藏聶榮縣。8月,成立集團駐藏援藏工作組並進駐那曲地區聶榮縣開展對口援助工作。
  •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入選《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
    在大會上發布了由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李錦記醬料集團以希望廚師項目提報的《造血扶智,李錦記以創新思維助力教育扶貧》案例成功入選《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
  • 廣州愛德隨番禺區民政局、區慈善會赴畢節市赫章縣開展扶貧項目...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會議精神,結合赫章縣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如期完成,同時加強資助項目管理,規範項目運營,充分發揮捐贈財產使用效益,2020年6月10日,番禺區民政局、番禺區慈善會一行前往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開展扶貧項目評估走訪工作,番禺區慈善會監事、廣州市愛德公益發展中心主任高綺君隨同參與考察工作
  • 扶貧掛職,是一場堅守初心的洗禮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兩年多的掛職和扶貧工作,對我來說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是一次豐富人生的閱歷,是一回提升素質的鍛鍊,是一場堅守初心的洗禮。」這是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掛職副縣長惠濤工作筆記中的一段話。從企業領導幹部到政府掛職副縣長,他用兩年多的時間,架起了一座堅固的企地扶貧攻堅連心橋,走出了一條寬廣的精準扶貧之路。
  • 雅者善助,產業扶貧先行者雅居樂在路上
    資料圖片「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雅居樂堅持以樂善之心,繼續為社會盡一份力。」這是雅居樂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卓林強調的企業責任與使命。事實上,從1992年成立至今的27年間,雅居樂也始終是這樣堅定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 無印良品向福光慈善基金會捐款150萬元 助力湖南精準扶貧
    此次,MUJI無印良品向福光慈善基金會捐贈資金150萬元,資金全部用於福光慈善基金會在花垣縣產業扶貧項目的改造升級。這次無印良品與福光慈善基金會的攜手,是品質與愛心的結合,雙方將共同為扶貧事業與億萬用戶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據了解,無印良品一直關注慈善事業的發展。
  • 堅守扶貧一線 譜寫青春歌曲
    2012年,他大學畢業後,抱著年輕人要去外面闖一闖的心態只身前往富士康科技集團,為了證明大學生並不是眼高手低貪圖享樂,他刻意的隱瞞學歷和車間裡的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認真細緻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整整三年時間裡從來沒有請過一次假,不管是從事任天堂遊戲機零件的配送,還是蘋果手機的測試都做到細緻入微一絲不苟。
  • 廣汽集團:駐村扶貧幹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助力脫貧攻堅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廣汽集團在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的同時,不忘脫貧攻堅工作。該集團駐村扶貧幹部們成為逆行者,在疫情嚴峻的早期就回到崗位,幫助各村防疫、支持抗疫、全力組織春耕生產。
  • ...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
    怎樣找到適合東鄉的扶貧路子?怎樣找準東鄉扶貧的突破口?2019年5月,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入駐東鄉縣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後,通過調查研究,現場論證,座談交流,把「貧」脈找「窮」根,針對性地制訂精準脫貧措施,確定了「全面幫扶、項目運作、微利持久、讓利東鄉」的扶貧模式,積極投身產業扶貧。
  • 清華五道口EMBA校友扶貧在行動|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助力教育扶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20日上午10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4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圍繞「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的民企行動」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其中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2016級校友、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位列其中。
  • 大同經開區聯手振東集團打造標誌性建築
    3月4日,山西省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任希傑一行來到長治,對振東健康產業集團進行考察調研。雙方正式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考察中,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座談深入交流,振東製藥總裁馬士鋒對企業的轉型發展、扶貧事業及未來的發展規划進行了簡要介紹,大同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宋晉利詳細介紹了開發區的戰略規劃和扶持政策等,雙方就新建振東大同泰盛綜合體大廈項目的建設內容、項目範圍、建設要求、雙方義務等細節進行了認真探討,最終達成了合作意向。
  • 文旅扶貧的青海樣本
    原標題:文旅扶貧的青海樣本   近年來,隨著大美青海旅遊人氣的不斷上漲,青海各大景區成為遊客心目中的網紅景區,富有地方特色的青海文創
  • 健康扶貧拔窮根 ——傳化慈善基金會安心衛生室項目側記
    本報記者 翟 倩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傳化集團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之一,經營範圍涵蓋化工、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等多個板塊,橫跨一、二、三產業。投身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是傳化集團的優良傳統,早在企業創辦第二年,就拿出當年利潤的三分之一,為所在的寧新村安裝了當時蕭山區第一條自來水管。  2017年5月,傳化集團捐資設立了非公募基金會——傳化慈善基金會,以「凝聚愛的力量、創造公益價值」為使命,三年來,開展了「傳化·安心驛站」「傳化·安心衛生室」「傳化·善源社區」等系列活動。
  • 郴州發放社會扶貧慈善醫療救助卡200張
    5月29日上午, 郴州市扶貧辦聯合市慈善總會舉辦2020年全市「戶幫戶 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社會扶貧慈善醫療救助卡發放活動。紅網時刻5月29日訊(記者 龍芳華)5月29日上午, 郴州市扶貧辦聯合市慈善總會舉辦2020年全市「戶幫戶 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社會扶貧慈善醫療救助卡發放活動,發放社會扶貧醫療救助卡200張,共10萬元。郴州市慈善總會捐贈社會扶貧醫療救助卡10萬元。
  • 展現社會擔當 助力精準扶貧 會寧縣新莊塬舉辦公益慈善盛典
    中國甘肅網10月20日訊(見習記者 王莉文 文/圖)19日上午,「禮讚新中國,扶貧新莊塬——會寧新莊塬精準扶貧公益慈善盛典」於蘭州大學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會寧縣人民政府、會寧縣新莊鎮人民政府主辦,甘肅頤聖養老產業集團承辦,充實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隊伍,加速了精準文化設施扶貧工作。現場慈善歌唱表演歌舞表演、詩朗誦等精彩節目輪番上陣,更有《星光大道》歌手助陣,與蘭州市1200名老人相聚於精準扶貧公益慈善盛典的現場。
  • 慈善之光溫暖楚溈大地——寧鄉市慈善會社會扶貧工作掠影
    截至10月23日,寧鄉市慈善會已將安排到鄉鎮的154萬元及深度貧困戶第一年幫扶資金75.3萬元全部發放到位,同時攜手加加食品集團對全市251戶深度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發放食用油、調味禮盒等生活物資。按照黨中央「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扶貧要求,寧鄉市慈善會緊扣慈善救助、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主線,圍繞安老扶幼、扶貧濟困、助學助殘、公益援助等民生重點有效實施慈善救助項目。
  • 黃文仔:扶貧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
    2020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同時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這兩項事業都是譜寫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高效落實扶貧攻堅的任務,湧現了一批先進典型,他們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保持攻堅態勢。星河灣黃文仔董事長就是其中之一,他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大力弘揚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
  • 精準扶貧,以心築善
    2020年,是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的收官年。中國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一直是公益慈善和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為中國的精準扶貧攻堅戰役和慈善公益事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扶貧攻堅戰奇蹟。粵派企業在精準扶貧中積極承擔企業責任,充分體現了粵派地產的責任擔當,樹立了行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