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生物試題評析及備考建議

2020-12-11 騰訊網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新高考Ⅰ卷生物試題分析。

其它各科目的試題解析也將在近兩天依次發布,感興趣的老師可關注教學考試雜誌社公眾號最新動態哦!

蘇洪波老師

《教學考試》雜誌原創團隊成員。教齡13年,任教於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多次參與省級命題工作、教研經驗豐富,並在《教學考試》等期刊發表多篇原創試題文章。

2020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具有以下特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體現了高考的服務選材和引導教學作用;試題重視生物學學科本質,突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等考查內容;試題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試題在保持難度穩定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方向,適當降低了試題信息量和作答書寫量。本文嘗試從《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一核四層四翼」三個要素。

一.「一核」落實考查目的,凸顯高考核心功能

結合生物學科的必備知識,2020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有機融入了重大的社會生活事件,創設真實的情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第1題以「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生活實踐為情境素材,引導學生從「傳染病與防控」「病毒增殖」「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角度分析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意在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意識。

試題的設計還關注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精選生物學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實例,著意增強學生學以致用和科學勞動的意識,提升民族自豪感。如第2題以種子儲藏為實踐情境,考查學生對必備知識——細胞呼吸的理解,第30題以「中耕」「施肥」「灌溉」「間作」等栽培措施對農作物生理活動的影響為實踐情境,考查學生運用必備知識——細胞的分子組成、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群落等解決問題的能力;第32題以生物育種為實踐情境,考查學生對必備知識——孟德爾遺傳定律、基因突變等的理解能力。

二.「四層」規定考查內容,突出考查學科素養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四層」,既有遞進關係,又相互關聯。學科素養是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制定的基礎,是連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與核心價值的重要環節。本文以楊帆老師、郭學恆老師在《基於高考評價體系的生物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路徑》一文表述的學科素養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1.知識與觀念

生物學是由事實、概念、定律等組成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因此知識與觀念是指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以及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和概括後所形成的觀點和思想方法,是必備知識的組成之一。2020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對該維度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

(1)解釋或預測情境中現象

學生基於知識與觀念的理解,藉助基本邏輯方法,解釋或預測問題情境中現象。如第1題的C選項「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煮沸處理餐具可殺死病原體」,本選項涉及的必備知識是次位概念「闡明蛋白質通常由20種胺基酸分子組成,它的功能取決於由胺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細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質完成」;涉及的關鍵能力是理解能力;涉及的科學思維是演繹推理。解決本選項的思維路徑為大前提:「病原體的功能與蛋白質有關」;小前提:「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因此推理得出:煮沸處理(高溫)餐具可殺死病原體。第3題以小鼠甲狀腺的科學實驗和探究為情境,要求學生基於對實驗操作的理解預測實驗結果。本題涉及的必備知識是重要概念「內分泌系統產生的多種類型的激素,通過體液傳送而發揮調節作用,實現機體穩態」;涉及的關鍵能力是實驗探究能力;涉及的科學思維是演繹推理。

(2)列舉生物學事實(或次位概念)

學生基於知識與觀念的理解,確定、辨認概念或原理的特徵,選擇或列舉這個概念或原理的具體例子或次位概念。如第29題要求學生從系統觀的視角分析生物膜的組成成分、種類、結構和功能,並列舉出與之相關的生物學事實或下位概念。

2.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是建構知識與概念的重要路徑之一,是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理解與運用的重要載體。而思維的外顯化的形式是語言表達,因此近幾年真題中賦予科學思維的考查逐年增加,具有很高的區分度。

本套試卷既有低階思維方法的運用,如第2題要求學生運用演繹與推理預測實驗結果;第31題要求學生運用歸納與概括得出「藥物W破壞了胰腺中的胰島B細胞」,又有高階思維方法的考查,如第30題(3)問,要求學生基於給定的「4種作物在正常條件下生長能達到的株高和光飽和點」這一事實、證據,運用科學推理的方法對「選擇出最適合間作的兩種作物」的理由做出合理的論證,進而培養學生創造性見解的能力和品格。

3.探究與創新

科學探究是建構知識與概念的重要路徑之一,是體現科學思維的重要落腳點,是創新的基礎,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重點關注的關鍵能力,能非常好地體現高考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然而高中實驗教學中仍存在「重講輕做」的現象,因此本套試題繼續加強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意在促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

本套試卷探究與創新素養維度的考查主要涉及選擇實驗材料、理解實驗原理、書寫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如第3題考查基於實驗操作預測實驗結果;第4題考查根據實驗目的選擇適宜的實驗材料;第5題考查基於實驗過程和結果預測實驗結論;第37題(4)問和第38題(2)均考查書寫實驗步驟;第38題(3)考查基於實驗步驟逆向書寫實驗原理;第31題(4)問是本卷中一個亮點設問,首先要求學生基於實驗證據得出實驗結論「藥物W破壞了胰腺中的胰島B細胞」,即獲得「糖尿病模型鼠」,然後基於該實驗材料的理解逆向考查實驗目的。

4.責任與擔當

高中生物學學習成果之一是基於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形成尊重生命、健康生活、保護環境等責任意識,也包括積極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的解釋和判斷。

如第1題引導學生以生物學視角加深對新冠病毒增殖方式、傳播路徑和防治措施的理解,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37題創設「分離得到高效降解S的細菌菌株」的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考查考生對微生物培養、分離、計數、篩選等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凸顯環境保護理念,著意體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擔當意識。

三.「四翼」保障考查要求,加強應用性創新性

根據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特徵和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從 「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四個維度評價學生素養達成度。本套試卷加強了應用性和創新性兩個維度。

1.基礎性

基礎性考查要求是最基本的,體現高考強調基礎紮實。這類試題要求考生調動某一生物學概念、方法或技能解決問題,考查適合高校人才選拔、未來工作和終身學習所需具備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題考查病毒增殖特點、蛋白質變性,第2題考查細胞呼吸的概念。基礎性考查往往位於第1、第2題,題目難度小,有利於增強考生的獲得感、成就感。

2.綜合性

綜合性考查要求相對較高,體現高考強調的融會貫通。這類試題要求考生在正確思想觀念引領下,綜合運用生物學學科某一或多個重要概念、方法和技能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形成全面、完整的認知結構,鼓勵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各種自然現象的本質和規律。如第29題以生物膜為核心考查重要概念「細胞各部分結構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執行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的理解;第30題不僅考查學生對多個核心概念的理解,如必修課程的概念1(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概念2(物質跨膜運輸、細胞呼吸、光合作用)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概念2(競爭、群落空間結構),還涉及演繹、論證等科學思維方法的運用。

3.應用性

應用性強調生物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繫,體現高考強調的學以致用。這類試題要求學生在正確思想觀念引領下,深入挖掘問題情境中的學科本質和應用價值,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5題要求學生根據果蠅雜交實驗結果判斷長翅/截翅的遺傳方式、顯性性狀和親代雌蠅是否純合;第38題以單克隆抗體製備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生物學原理和方法解決「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問題的能力,體現時代主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意識。

4.創新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與以往教育理念中智育不同,素質教育強調創新性,因此創新性體現高考強調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與創新性密切相關的能力和素養有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新穎的推測和假設並周密論證的能力等。例如第30題(1)問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具有多種合理答案;在考查發散思維能力的同時,對種間競爭概念內涵、細胞呼吸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考查;第31題(2)問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滲透壓」的基礎上,能夠依據「腎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這一新證據的推出「尿量增加」的新結論;第31題(4)問要求學生捕捉新事物「糖尿病模型鼠」的價值,勇於大膽創新,篩選「治療糖尿病藥物」。

四.複習建議

今年使用全國卷Ⅰ的省份中,明年部分省份(如河北、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將使用「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筆者結合今年試卷分析,談談2021年新高考複習建議,希望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不當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1.創設情境,涵蓋「四層」內容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四層」考查內容是素質教育在高考中的表達,利於推動核心素養在高中教育中的落地,從而推動高中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新授課、複習課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深入思考。筆者以「生長素的發現」的複習為例談一談情境創設與「四層」內容之間的關係。

複習過程中展示生長素發現的科學史事實,重點不在要求學生識記事實,而是在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對事實的分析過程中建構和理解概念,挖掘和提煉出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學科思想、實驗方法以及思維品質,在學習生物科學史的過程中汲取更多科學精神,進而實現高考評價體系「四層」考查內容。

筆者以「植物向水性」創設生活情境、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並提出如下問題:

比較不同植物的根在生長方向上有什麼共性?

植物向水性的原因是什麼?

設計意圖:

(1)用植物向水性這一真實的新情境替換植物向光性這一熟悉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其原因的興趣。此外我國科研人員以擬南芥為實驗材料對向水性機理取得了重大突破,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問題啟迪學生通過比較、歸納等思維方法概括出向水性定義;問題通過類比思維方法,遷移運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理論解釋植物向水性的原因。

2.精選試題,進階「四翼」要求

學習進階是學生在一個時間範圍內學習和探究某一主題的概念時所遵循的連貫的、典型的學習路徑的描述,一般呈現為圍繞核心概念展開的一系列由簡單到複雜、相互關聯的概念序列的描述。筆者認為可以採用學習進階思想,選編針對某一概念、方法或技能的題組,使學生看得見自己在學業方面的「成長」過程,利於教師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實踐表明,題組是通向理解的階梯、突破難點的鑰匙。

本文擬刊登於《教學考試》2020年第5期雜誌

福利回饋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生物試題評析
    一、總體評析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理綜試卷生物試題(以下簡稱「生物試卷」)緊密圍繞「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展開,在考查生物學科素養、關鍵能力、生物必備知識的過程中,引導考生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核心。
  • 微觀視角下的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2卷試題評析
    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二卷難度是大於全國一卷的,在進行歷史複習的過程中,很多人喜歡將全國一、二、三卷的試題完全割裂開來,這其實是片面的。其實,在試卷命題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同一套命題班子在進行命制,這也就使得三套歷史試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這篇文章就對全國二捲來進行一個微觀視角的分析,我覺得對全國一卷和三捲地區同樣會有借鑑作用。
  • 2020年高考全國I卷生物試卷評析:穩中有新,基礎與能力並重
    2020年高考全國I卷生物試卷評析:穩中有新,基礎與能力並重 2020-07-08 17:54:00來源:北國網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試卷評析 合肥名師評析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物理試題評析(一)合肥六中 陶玲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新學高考:2016-2020年高考全國卷III生物試卷分析及2021備考建議
    綜合評析:縱觀五年高考生物III卷,總體試卷考察的知識以基礎知識為主,未涉及較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以學生實驗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導考察方向。在知識點的結構上,五年試卷必修一/三知識點的比例偏重,弱化了必修二知識點的難度,所以從宏觀上看,這可能是全國卷III的一種趨勢,通過加強必修一/三的知識降低高考難度,同時增強綜合能力來達到篩選考生的目的。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9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
  • 新學高考:2016-2020全國卷III生物試卷分析及2021備考建議
    綜合評析:縱觀五年高考生物III卷,總體試卷考察的知識以基礎知識為主,未涉及較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以學生實驗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主導考察方向。
  • 「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全國全國II卷)、英語(全國全國...
    1 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特點分析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
  • 2020年全國卷1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試題難嗎?安徽名師來評析!
    7月8日日,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特殊之年,「疫情」這個關鍵詞沒有懸念地出現在了考題中。除此之外,各科試題難度如何?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識點?本報特邀阜陽一中高三資深名師一一上陣,對高考試卷進行逐一評析。
  • 連載:2018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
    昨天推送的 2019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 大家反應不錯,今天繼續推送教育部考試中心2018年全國高考理科綜合物理學科試題評析。研究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發布(高考全國卷的命題部門)近幾年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考試方向,提高備考效率。
  • 2020年全國III卷高考生物試題(word版)
    來源:新浪教育 2020-07-17 11:13:44
  • 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理綜化學詳解與評析——非選擇題1
    【評析】題目素材與2015年的類似,設置的問題還是有些不同。備考時我們一直說做高考真題,少做鋪天蓋地的模擬題。如果你的學生做過15年的這題,高考時勝算會多一點。 26題原是實驗題,今年把工藝流程題放在26題,題目順序的變動在前面的高考題中出現過多次。此題難度下降,備考時,學生經過了大量的訓練,在做這題時估計不會犯難,沒有書寫陌生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難度降低。整卷也只有2個方程式書寫。最後說明一下,此題出處如下:
  • 一位老教授評析2020年全國高考Ⅰ卷13題
    編者點評:電解質溶液選擇題以坐標圖形式出現始於2015年Ⅰ卷(時稱乙卷),五年來從未間斷,歷年發展詳述見《歷年高考真題解析》2019年Ⅰ卷分冊p19第13題解析。且筆者在2019年斷言,此類題目今後一定會持續出現,果然2020年Ⅰ卷再現。本題作為電解質溶液選擇題,其特點是與數學相關性強,體現數學基本能力在化學中的應用。
  • 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試題評析
    2020年高考英語命題貫徹落實國務院高考內容改革專題會議精神,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英語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9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
  • 2018年高考北京理綜卷評析:知識與能力並查
    在自主命題的省市中,北京卷的考查方向和命題特點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北京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 2018年高考理綜考試已經結束,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第一時間為大家送上2018年高考北京理綜卷評析,看看今年北京卷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題: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新華社記者胡浩、趙琬微、謝櫻8日下午,2020年全國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點考什麼?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一線教師。
  • 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題: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記者胡浩、趙琬微、謝櫻  8日下午,2020年全國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點考什麼?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一線教師。
  • 2018年高考全國卷文綜、理綜試題整體評析
    比如,全國II卷第14題引導學生從能量的觀念來解決問題,全國I卷第15題要求考生對物體的運動、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觀念有深入的理解。同時,今年高考物理加大源於教材試題的數量和分值比例,引導教學回歸教材中的基礎內容,夯實學生學習的基礎。
  • 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解讀,全國卷Ⅰ作文評析
    破解歷史密碼 回應時代關切——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評析羅田縣教研室 高永平【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科研之星、學術帶頭人,優秀語文教師,黃岡市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試題解析】全國Ⅰ卷的作文題。2020高考全國卷Ⅰ作文材料出自《論語》和《史記》等經典文化典籍,給人耳目一新的「穿越」感。在看似有些「另類」的背後,卻暗合了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