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過程中,媽媽們最疑惑的事情莫過於:我家寶寶胃口很好、吃得也多,為啥總是光吃不長肉?甚至還比以前更瘦了!!如果您僅僅將此歸結為寶寶消化不好,那可能會錯過更多。寶寶光吃不長的原因有很多,進來對照下您的寶寶屬於哪一種?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原因一:食物營養密度低
我們大人常規的思維是:吃得多才能長得快,但其實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關鍵要看食物營養密度是否「達標」!
營養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三類。
一般而言,寶寶身高體重緩慢的原因有2個,常見的就是寶寶挑食偏食、食慾差吃得少,從而造成寶寶吃不好長不好;第二種原因是寶寶看上去吃得好,但實際的量或營養不足,這就屬於食物營養密度低,也是大部分家長容易忽略的。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那如何挑選營養密度更高的食物呢?
這裡有個計算公式:
營養密度= 100克食物某營養素含量 ÷ 100克食物的熱量
舉個慄子:
100克全脂牛奶的鈣含量為104毫克、熱量約為54千卡;小油菜鈣含量為157毫克,熱量約為15千卡。按照計算公式得出,牛奶的鈣營養密度為1.9,小油菜為10.2。所以小油菜中鈣的營養密度遠大於牛奶。驚訝吧?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這裡,藍藍教大家一些判斷食物營養密度高低的方法:
l同類食物中,脂肪含量比較低或者糖含量比較低的,通常營養密度較高;
l食物中加入大量的油、糖等成分時,營養密度較低;
l固體的>液體的,完整的>分解的(果泥菜泥營養密度>果汁菜汁,肉>肉湯,米飯>米粥)。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再舉個慄子說明,為什麼寶寶的最佳營養輔食是高鐵米粉:
很多媽媽認為嬰幼兒配方米粉只是商家營銷的噱頭,吃米粥、麵條同樣可以滿足寶寶。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小把米,就可以熬出一大鍋粥,但將這一小把米煮成飯,也許連小半碗都不到。這樣一來,寶寶看似是「吃了一大碗粥」,實際上營養只相當於小半碗米飯,而且肚子還被填得飽飽的。長此以往,寶寶出現光吃不長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而嬰幼兒配方米粉,實際上是以一種更適合嬰幼兒體質的工藝,將大米製成了粉狀。此外,還特別強化了鐵鋅鈣等微量元素的添加,避免寶寶在輔食添加階段產生缺鐵性貧血等病症,是非常適合嬰幼兒且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原因二:食物種類單一
飲食搭配不均衡,就易造成營養的缺失。比如將一碗蒸雞蛋作為獨立的一餐,雞蛋原本是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但寶寶在消化吸收時需要先消化一部分蛋白質,讓自己有「能量」後,再用這部分的「能量」去轉化剩餘的蛋白質,讓這部分的蛋白質發揮它原本該有的作用。
這樣一來,既浪費了一部分蛋白質的營養,又加重了寶寶的消化負擔。所以想讓寶寶吃得營養,應合理搭配,保證早中晚每一頓飯中,都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蛋白質和蔬菜。且每頓飯中,糧食的攝入量佔到這餐總量的至少一半。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至於媽媽們經常將寶寶光吃不長歸結於消化吸收不好,這個因素其實也是存在的,只不過這裡面又有許多知識點。由於篇幅原因,藍藍將於下期為大家揭曉,媽媽們記得關注我們愛智藍微信公眾號喔!
胃口好、吃得多,寶寶就是不長肉?原因是這個!
藍藍碎碎念:
喜歡藍藍,或者覺得我們分享的知識點能幫助到大家,別忘記在文章的右下角點個「在看」哦。因為微信新規,如果您長時間沒點開我們的文章,或者沒有點過「在看」,時間一長你就看不到藍藍的定期推送啦(哭唧唧)~~
那樣,藍藍可是會非常想念您的。當然,藍藍也會定期推出更優質的文章,解決大家在育兒過程中的一些疑問,愛你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