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太能吃了,都沒見停過嘴,一天到晚巴巴的吃。」
「那多好啊,我家娃不愛吃飯,胃口不行,天天吃的跟小雞仔似的。」
「你家娃多重啊,真羨慕胃口好的寶寶,來自一位廚房辛苦倆小時,飯點一口也不吃的心酸寶媽。」
「呵呵!我家娃簡直就是食物粉碎永動機,還是光吃不長肉的那種!吃那麼多,肉都長哪去了!這更讓人火大好麼?!」
早上喝完250毫升的奶,吃一個雞蛋,下樓玩十分鐘又開始吃,餅乾、酸奶、海苔……一塊去超市買菜還得買個麵包、棒棒糖,啥時候也沒見消停會。等溜達完一圈回來又該吃午飯了,接著又是新一輪的吃吃吃。人家娃吃那麼多長得胖乎乎的,怎麼就她吃這麼多還不長肉。
這是媽媽群裡童童媽的日常吐槽,天天都吐槽她家娃吃得多還不長肉。最近幾天童童媽特別鬱悶,因為前幾天她帶著娃去做體檢,結果檢查出了各種問題,貧血、蛀牙、缺鈣……
之後童童媽心急火燎地找我聊天,說她家娃天天都吃這麼多,米飯饅頭頓頓不落,蔬菜也吃了,不長肉就算了,怎麼還缺這缺那的?是不是得喝各種營養劑啊?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遇到像童童媽這樣的問題,孩子吃得多就是不長肉,還營養不良,是不是該添加各種營養劑呢?這就是一個誤區了,下面給大家講幾個要點,可以對比看看自家孩子是不是這樣。
孩子一天到晚吃個不停,真不見得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有時候它能引發的很多你想不到的不良後果。
超重,過度肥胖
很多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甚至大多數寶媽都覺得孩子吃胖點好,每一餐都恨不得娃吃一大碗,中間再加個餐。其實這樣是不好的,攝入過多容易引發積食就不說了,還很容易弱化寶寶對饑飽的感知能力。長期過量餵養,不了解飢餓的感覺,孩子可能會不知不覺吃太多而超重肥胖 。
小時候超重,脂肪細胞的數量會明顯增加(這可不會自動減少哦),所以長大了也更容易胖!肥胖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高。
超重寶寶可能會較早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
而且,肥胖還可能會引起性早熟,尤其是女寶寶。性早熟會讓寶寶提前停止生長和發育,影響他成年後的身高。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其實娃不胖還是有好處的,哈哈。
童童平時愛吃大米飯、饅頭泡飯,奶粉也喝了不少,很多時候童童媽為了節省時間就做簡簡單單的白麵條,放些香油蛋花,就這童童都很喜歡。是不是覺得童童真好養、特別省心?媽媽群裡好多都羨慕童童媽這樣做飯簡單、不用折騰、娃還愛吃的。
但是我要特別提醒各位寶媽,娃吃飯要合理搭配、均衡營養。
合理搭配飲食
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
如果膳食搭配不合理、營養不均衡,就很可能引起很多問題。比如我們都知道的,缺鐵會引起貧血,而貧血會影響娃的大腦發育,有些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
大家都知道,娃從六個月開始就能吃肉了,這時候開始補充生長發育需要的鐵,一般都是從動物肝臟、紅肉等人體較易吸收的血紅素鐵開始攝入。
除了注意補鐵,還有其他生長所需的優質蛋白、脂肪、鈣、鋅和各種微量元素,都不能少。
所以孩子的食譜一定要儘量豐富食物的種類,營養搭配,均衡飲食。簡單來說,除了穀物、奶製品,還有肉蛋禽魚、顏色鮮豔的果蔬、豆類等也是要保證攝入量的 。
很多媽媽都是在娃六個月到一歲之間非常注意輔食種類增加,等娃一歲多能夠正常吃飯了,開始慢慢懈怠,跟大人同步吃飯。這樣確實能省不少時間,其實也有兩全其美的法子呢,我們可以從提高食譜品質和種類上入手。
藜麥
藜麥,被營養專家們稱為「營養黃金」、「超級穀物」,富含人體必需的9種胺基酸以及錳、鋅、鐵等微量元素。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是遠超過牛奶的,對於兒童來說,只需要攝入少量的藜麥就可以滿足兒童一天的蛋白質的需求了。
藜麥膳食纖維豐富,在幼兒添加輔食時很重要,同時藜麥不含麩質,可供麩質過敏人群食用,尤其適合患有小兒乳糜瀉的幼兒。
白色藜麥
三色藜麥
藜麥有白色藜麥和三色藜麥,寶媽群選擇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挑選哦,三色藜麥口感更有嚼勁,白色藜麥口感更松糯蓬鬆,適合小孩子和老年人。
大人們天天喝大米粥也膩煩了,何況還是小娃娃呢,定期更換一下主食,既能提升食物新鮮感,又能充分攝取營養,何樂不為呢。
四色小米
說到小米,大家公認的就是比較養胃,無論是成人還是寶寶,適當的食用小米對身體都是極好的。
四色小米包括黑小米、綠小米、黃小米和白小米。其中的主要營養成分類似,都含有非常多的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體內之後可以增加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對於脾胃虛弱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四色小米
黑小米:色澤黑綠,有豐富的天然黑色素,有滋陰補血,烏髮防衰之功效。黑小米含有豐富的鐵、鋅、銅、錳等微量元素,維生素E含量高達每公斤24.84毫克,維生素E能防止人體各種組織及細胞老化,軟化血管,有防老保健之功效。
白小米:具有祛脾胃中熱、益氣之功效。常食對調節視覺、安定情緒有一定作用,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更有獨到之處,是老人、病人、產婦首選的滋補品。
綠小米:原系清代宮廷上等貢米,蛋白質超過普通小米3.1%,含糖700毫克/100克,蛋氨酸300mg/100克,是大米的2.4倍,並含有人體必須的18種胺基酸,有機硒、鈣、鎂、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中「硒」不僅是抗癌剋星,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對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預防多種疾病,都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
黃小米:熬成湯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功效,無論把它熬成湯或煮成飯都易手於被人體吸收,是一種無任何副作用的安神食品。
看了這麼多,媽媽們可別掉進另一個坑哈,咱們主食不僅僅能熬粥,也能做成別的,比如米糕、卷餅等,花樣多,種類還豐富,關鍵娃也喜歡。
零食篇
咱大人們天天都難以經受住零食的誘惑,更何況小朋友呢?如果零食選得合理,適當吃零食,可以達到與正餐互補的效果。那麼,如何給寶寶選擇零食才是合適的呢?
1、首選營養健康的。
給寶寶選零食,除了從口味、外觀以及寶寶的喜好去選擇外,成分也要注意,選擇無添加、綠色自然的零食更健康。目前,很多零食看上去鮮豔可口,味道很不錯,但不適合寶寶吃,媽媽要慎重選擇。買的時候可以看看產品的配料表,越簡單、無添加的最好。
如果能富含各種營養,可以藥食同源的零食最好不過了,既能滿足了娃吃零食,又好吃養身體。
2、排除不健康的零食。
油炸、燒烤、醃製、高糖、高能量、含鹽量多、添加物多的零食不選或少選,比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這一類零食大多比較美味,但不利於健康。
3、添加劑多的飲料也不選。
不少寶寶喜歡喝含糖的果汁,以至於不愛喝白開水,也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建議不選含糖飲料、酒精飲料,少選或不選果汁。
養娃是個大工程,耗費媽媽們無數心血。
娃吃的太少了,心驚膽戰,不吃飯怎麼長個,長期下去肯定缺乏營養……
娃吃的太多了,心驚膽戰,會不會積食,過度肥胖了怎麼辦,長大會不會胖墩墩的……
吃得多不長肉,心驚膽戰,都吃到哪裡去了,咋不長肉啊,不會有啥問題吧……
一頓不吃飯,心驚膽戰,好好地咋不吃飯了,會不會生病了……
其實媽媽們大可不必這樣焦慮,只要娃均衡飲食,正常吃飯,天天出去樂樂呵呵的玩耍,胖點也好,瘦點也罷,哪怕偶爾一頓不吃飯也沒關係的,咱們大人還有沒胃口的時候,何況小孩子呢。各位媽媽們且養且珍惜吧。
歡迎關注轉發,跟我一起學習科學健康育兒,文章哪裡沒明白的可以評論區問我或者私信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