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楊任民國際首創肝豆病治療法

2020-12-25 安徽網

關注肝豆狀核變性,關注世界性罕見病。11月21日上午,2015年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病學年會在蕪湖舉行。作為年會的重頭戲之一,由我省醫學家著作的《肝豆狀核變性》舉辦了首發式。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該種罕見病,已在我省醫學泰鬥楊任民帶領下,收治患者達20891例次,有效率達93%。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

發作就是與「銅」有關

《肝豆狀核變性》(第二版)由安徽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楊任民完成。全書歷時三年完成,約80萬字,不僅結合近年來國內外對肝豆狀核變性的最新研究成果,還凝聚了該校科研團隊20年的實驗研究和臨床體會,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實用性和科學性。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它是由英國醫學者於1912年,作為一種病因不明的變性疾病,對其臨床症狀和體徵作了詳細地闡述,並以『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命名發表,受到了當時醫學界的普遍關注,因此後人將肝豆狀核變性稱作威爾森氏症」。今年已是85歲高齡的楊任民教授,至今在這一領域奮鬥。

「在此後的100多年間,通過眾多神經病學專家的悉心研究,不僅已明確了病因,為體內,尤其是大腦基底核、丘腦以及肝臟內緩慢進行地銅的沉積,引起相應臟器的功能和器質性障礙,臨床呈現肌張力障礙、震顫等神經症狀,或肝硬化等肝症狀為主的多種多樣臨床表現」據楊任民介紹,銅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多了也不行,這一罕見病的發作就是與「銅」有關。

多發生在5歲以上幼兒、青少年

從發現到晚期也就是5年時間

「這種病多發生在幼兒、青少年身上,基本是在學齡階段才會出現,5歲以內發現不了,但當發現時,不及時治療,到晚期也就是5年時間裡,最後成為植物人,或者死亡」。據楊任民介紹,一旦發作,就會引起肝臟、腦部的損害,例如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腹水,腫大等,以及四肢扭曲,不能走路,講話不清,吞咽困難。病人是極度痛苦的,如果有基因突變的情況,幾個星期患者就會死亡。

讓楊任民值得慶幸的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青黴胺、鋅鹽的治療方法使該病成為極少數可以治療的神經遺傳病之一,但尚存在不足的是,青黴胺的過敏反應及副反應較多,鋅鹽的排銅效果較弱。

20世紀60年代起,楊任民帶領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研究所附屬醫院團隊一起,歷時四十餘載,在治療方面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國際上首創應用二疏基丁二酸鈉、二疏基丙磺酸治療該病,並更開拓性使用中藥肝豆湯(片)的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使療效獲得顯著的提高,迄今已收治患者達20891例次,有效率達93%,其中來自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的患者21人。

今年7月一天,收治631人

提醒幼兒入學體檢如肝有問題,需去篩檢

「目前,肝豆狀核變性在國外患病率約1-3/10萬活嬰,國內發病率約為1.96/10萬;在歐美大多數國家較罕見,而在義大利的撒丁島、以色列、羅馬尼亞及日本該病多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楊任民教授告訴記者,亞洲黃種人患病概念更高一下,尤其是沿海地區。

「但就我們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研究所附屬醫院,今年暑假,就治療了收治上千例次,7月份的一天,一下子住進來631人,創下了我們的收治記錄,大多數都是青少年,每天都是人滿為患。雖然是罕見病,但患者還是較多的」。據楊任民提醒市民,尤其是家長,在幼兒入學體檢時,如果發現肝功能有問題,但又檢查不出什麼原因,一定要去篩檢「肝豆狀核變性」。

「只要治療及時,不難治好,我以前的一個病者,很小的時候患病,治好後跟常人一樣,現在孫子都上學了,唯一區別就是要按時吃藥」。據悉,該病患者如果能遵循長期驅銅治療原則,大多數患者均有可能獲得與健康人一樣的生活質量、學習及工作。

此外,楊任民提醒,如果患有此病,海鮮類、堅果類食品是堅決不能吃的,因為這兩類食品銅含量都很高,會加重病情。

相關焦點

  • 師之楷模 醫之典範——記我國著名神經病學家楊任民教授
    現任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安徽省醫學會名譽會長。先後擔任安徽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安徽中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終身教授
    男,1943年2月生,江蘇高郵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
  • 被聘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首席教授,這三位大咖是誰
    他們針對中原獨特的區位優勢、中醫藥資源以及深厚的歷史積澱,就如何與河南中醫藥大學這所我省唯一的中醫藥類專業高校加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進行探討。    李秀敏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知名校友,碩士畢業後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工作,後被美國西奈山醫學院聘為教授。
  • 招生季 | 安徽中醫藥大學2020年報考指南~
    1959年,成立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2014年,成為安徽省重點建設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師資力量現有教職工44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759人。
  • 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 肝豆狀核變性怎麼檢查
    可能很多人對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不是很清楚。它是肝病的一種,那麼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患上肝豆狀核變性該怎麼辦?肝豆狀核變性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肝豆狀核變性又稱威爾遜病。本病為坐落第13號染色體的隱性基因傳遞的遺傳性疾病,家族性多發。患者多為兒童及青少年。
  • 「雲」遊安徽中醫藥大學
    △戳連結 看直播回放:【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走進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怎麼樣?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併入安徽醫學院。
  • 「銅娃娃」得的是什麼病:易被誤診的遺傳性罕見病
    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有2000多名和小芳一樣的患者,他們被稱為「銅娃娃」。「銅娃娃」學名肝豆狀核變性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發病後極易引起肝臟功能和腦部損傷。一個孩子患病,就代表著將被病魔終身糾纏,只能靠藥物維持,每一天都是與生命的博弈。由於病情罕見,在初期容易被誤診,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就難以消除。
  • 「銅娃娃」和「肝豆」患者的福音:「肝豆」科普合輯,拿走不謝!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曹海霞 範建高〔認知篇〕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銅沉積過多引起的代謝障礙性疾病,首先我們必須了解飲食中的銅在人體內是如何被吸收、代謝和排洩的過程。
  • 【名醫講堂】長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趙文海談跟痛症的病因與治療
    本病起病緩慢,多為一側發病,可有數月或數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晨起後站立或行走時疼痛較重,行走片刻後減輕,但行走過久又加重症狀。其特點是足部不紅不腫,跟骨的蹠面和側面有壓痛,若跟骨刺較大時,可觸及骨性隆起。X線攝片多顯示骨質增生,但與臨床表現不成正比。
  • 肝豆狀核變性病診斷獲重大突破
    湖南日報7月3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羅開忠)記者今天從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感染科楊旭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肝銅含量測定的診斷價值的前瞻性研究」,已在肝病領域頂級期刊《Hepatology》發表。論文評閱人認為,這一研究成果為該病診斷建立了新的標準,將大大提高肝豆狀核變性病診斷率,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安徽高校——安徽中醫藥大學
    #高校#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併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藥學校併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
  • 安徽發布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
    8月24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20年版)》,手冊分基層醫療機構版和居民版兩個版本,基層醫療機構版主要供基層醫務人員應用中醫藥防治洪澇災害常見病證時運用,居民版主要供災區普通社區居民應用中醫藥防治常見病證時參考。
  • ...達成「和解」|結節|腫瘤|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科
    最後提醒大家:身體不適,及時就醫;定期體檢,未病防變。(整理/光明網記者 武玥彤)專家簡介李泉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繼承發展了腫瘤「綠色治療」思想,倡導腫瘤患者的全程管理,在腫瘤全程治療的三個階段(減瘤、康復、防復發)中 ,認為「氣、痰(溼)、瘀、熱、毒」等病理產物造成的「病絡」是腫瘤的核心病機與始動因素,治療上強調運用「辛香通絡解毒」法,並重視先天與後天之本(脾、腎)的調理,擅長將傳統中醫藥與現代微創技術(血管介入、冷熱消融、光動力、粒子植入)相結合,治療肺癌、肝癌、腸癌肝轉移、胰腺癌、胃癌等實體瘤,研究開發中藥特色臨床外治療法
  • 11位教授當選首屆「華西終身教授」
    6月6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首屆「華西終身教授」頒獎大會在臨床教學樓多功能廳召開,胡廷澤等11人獲得「華西終身教授」稱號。其中,最年輕的66歲,年齡最大的88歲,均是各自領域、全國範圍內的標誌性人物。
  • 「豆豆」壓耳 養穴祛小病(組圖)
    我們在醫院或者中醫館的時候多少都會接觸過針灸、按摩、艾灸等刺激穴位的方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莊禮興表示,其實,還有一種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用來養穴保健的方法耳穴壓豆法。
  • 安徽最強的兩所醫科大學,一個安徽醫科大學,一個安徽中醫藥大學
    說到安徽醫科類的大學,不得不提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在全國醫學類大學中,可以稱得上名次的大學的。然而安徽還有一所大學在全國中醫藥大學中可以稱得上主流大學。今天港生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這兩所具有悠久歷史底蘊的大學吧!
  • 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 出現這些異樣後要警惕
    原標題: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 出現這些異樣後要警惕   肝豆狀核變性又稱威爾遜氏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疾病,由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硬化和腦部病變為主的疾病。雖然這種疾病在中國比較少見,但是近年來,隨著環境汙染的加劇,加大了遺傳的機率。
  • 長春中醫藥大學雙聘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教授走進長春中醫...
    8月14日上午,長春中醫藥大學雙聘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教授蒞臨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就醫院中醫代謝病研究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並參觀醫院特色製劑展,慰問老專家,調研內分泌代謝病科療區,主持召開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業務建設研討會。
  • 【招辦主任訪談】安徽中醫藥大學
    【招辦主任訪談】安徽中醫藥大學 2020-07-06 15:31:36   來源:安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