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首次個稅匯繳清算,相信有很多納稅人對個稅匯繳清算扣除金額的準確數字、扣除方式都滿腹疑問,今天申稅小微給大家整理了專項附加扣除中大病醫療的相關政策操作,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NO.1
扣除限額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國發〔2018〕41號)文件的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彙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NO.2
扣除時間
大病醫療支出由個人在辦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時扣除,即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彙算清繳期時扣除。
NO.3
扣除對象
納稅人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
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按規定分別計算扣除額。
NO.4
留存資料
納稅人應當留存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原件(或者複印件)等資料備查。醫療保障部門應當向患者提供在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本人年度醫藥費用信息查詢服務。
相關政策知曉了,那扣除的金額怎麼確認呢?拿著一堆票據自己計算嗎?這也太麻煩了,有沒有可以查詢的渠道呢?
NO,NO,NO~您這也太複雜了~來來來,今天申稅小微教大家一招~
第一步
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國家醫保服務平臺」,點擊獲取下載軟體。
第二步
打開軟體後,點擊 「我的」,選擇驗證碼登錄,輸入手機號碼和驗證碼,點擊「立即登錄」,並根據提示設置密碼。
第三步
點擊「醫保電子憑證」。
第四步
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進行實名認證,點擊開始採集。
第五步
點擊「採集本人人臉」,認證成功。
第六步
點擊「首頁」,在「個人所得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專區。
第七步
點擊 「年度費用匯總查詢」, 系統自動計算出符合大病醫療個稅抵扣政策金額。
怎麼樣?是不是很清楚呢?同時您也可以一鍵保存呦~是不是超級方便?
那~那~那個稅彙算清繳的時候怎麼扣除呢?如何申請?
一切都是小Case,繼續跟著申稅小微來了解吧~
第一步:下載並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模塊;
第二步:選擇填寫【大病醫療】進行填報;
第三步:據提示準備資料進入根據提示進入填報界面;
第四步:依次填寫基本信息、醫療信息,根據提示選擇申報方式點擊【下一步】即可完成填報。
怎麼樣?這下應該很清楚了吧?最後申稅小微根據納稅人關注的問題整理了一些熱點問答,清晰明了,一起來看看吧~
NO.5
熱點問答
Q1
問
父母的大病醫療支出,是否可以由其子女來稅前扣除?
答:不可以。
Q2
問
夫妻同時有大病醫療支出,可以選擇其中一方扣除嗎?扣除限額怎麼算?
答:夫妻兩人同時有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可以選擇其中一方扣除,扣除限額分別計算,每人最高扣除限額為8萬元,合計最高扣除限額為16萬元。
Q3
問
2018年末住院,2019年初出院,大病醫療扣除應該在哪個年度享受?
答:納稅人申報享受大病醫療扣除,以醫療費用結算單上的結算時間為準,因此該醫療費用支出屬於2019年,到2019年結束時,如果達到大病醫療扣除的「起付線」,可以在2019年度彙算清繳時按規定享受扣除。
Q4
問
2019年末住院,2020年初出院,大病醫療扣除應該在哪個年度享受?
答:納稅人申報享受大病醫療扣除,以醫療費用結算單上的結算時間為準,因此,該醫療費用支出屬於2020年,到2020年結束時,如果達到大病醫療扣除的「起付線」,應該在2020年度彙算清繳時按規定享受扣除。
Q5
問
在私立醫院就診發生的醫療費用是否可以享受大病醫療扣除?
答:對於納入醫療保障結算系統的私立醫院,只要納稅人看病的支出在醫保系統可以體現和歸集,則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支出,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大病醫療扣除。
Q6
問
如何理解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起付線」和扣除限額的關係?
答: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萬元的部分,在8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上述所稱的1.5萬是「起付線」,8萬是限額。
END
原標題:《【實用】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大病醫療怎麼做? 操作全攻略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