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海作《詩經消息》:關於《詩經》的加加減減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黃德海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我寫《詩經消息》,『消息』的思路就是損益,也就是加加減減。也就是每一個時代對《詩經》的閱讀,都有其獨特的方式,每次閱讀都留下一些很寶貴的東西,把每一次留下的最核心的東西拿到現在來,就是《詩經》之所以為『經』。」黃德海如此形容自己的新作《詩經消息》。

現代以來,《詩經》主要被當作一部詩集,得到閱讀、研究,對它的體會、品味也常常從文學角度出發。青年作家、批評家黃德海在《詩經消息》中,通過對兩千多年來歷代解《詩經》之言說的解讀、辨析和揀擇,以此去探尋《詩經》產生時代的歷史圖景,以及後世著名解詩人的內心關切和用世情懷,揭示出《詩經》中的詩歌,為什麼歷代聖賢不將其僅僅作一般文學看待,而確信其中的「微言大義」從而被奉為「經」的道理所在。

作家出版社出版《詩經消息》 高凱 攝

《詩經消息》融入作者個人閱歷和西學功底,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竟有深刻的溝通,並用中正淳厚、嚴謹樸素又極富睿思的文字,詮釋一位當代青年學者對古人和世事人心的理解。最終,帶回了一部經典在今日依舊能夠對應世事、映照精神、安放靈魂的新鮮消息。

黃德海日前接受此間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消息這個詞,就是它是十二消息卦,就是從乾卦一爻一爻的變,變到這個坤卦,然後這是消卦,然後從這個坤卦一爻一爻變到乾卦。這是一個息,息過去是長的意思,叫陽長叫息,那個陰消叫消,所以說是個消息。這本書講《詩經》,我們這個文化原點,在重重歷史中的損益,也就是加加減減。」

黃德海認為,「《詩經》肯定一開始就是散亂的,我們說有一千首也好,有一千五百首也好,就是八百首也好,就是那麼多詩,後來經過託名孔子也好,或者真的孔子也好,選定了305首。在這個選擇過程中,孔子是把它用作教材,要講解。在這個講解的過程中,顯然不只是疏通字詞,他有來闡釋,這詩經會跟這個整個我們人的教化,就是人的教育產生什麼關係。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逐漸形成一個系統的一個就是講授序列。」

他表示,「在進入序列之後,詩就變成了經。詩三百成為經以前,它就是我們所謂的詩歌,而等到它變成了經,它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詩歌了,它必須包含教化意義,教化意義是精梳的基本責任。其實我們現在說的民族性也好,就是華夏文化也好,最後形成的這個根基是在這個經書序列裡。」

提及《詩經消息》的寫作歷程,黃德海稱,「兩年多前,因為有感於時事,我寫了兩篇跟《詩經》有關的文章,一篇解《衛風·碩人》,一篇討論國風裡的儉德,自覺對詩而經的理解略有深入,可也感到自己的那點讀《詩》心得都寫在兩篇文章裡了,暫時不會再有涉及,就把文章收入《書到今生讀已遲》,心裡想的是就此收手。正在這前後,因潘雨廷先生的《詩說》基本整理完畢,我有幸根據手稿核過列印件,並在發表、出版前兩次擔任校對,得以在不長的時間內連續通讀三遍,越看越覺得實大聲宏。那次在飛機上讀完出版校樣,我收拾起小桌板上的稿子,倚著座椅發了一會兒呆,感覺自己看到了《詩經》作為織體的內在紋理,古人的心力和精神景象有一部分湧現出來,我瞥見了無限遼闊的一角。借著這忻喜的鼓舞,我邊學邊寫,就有了另外十一篇跟《詩經》有關的文章。寫作過程中不時遇到的發現的驚喜和對各種困難的克服,讓寫這些文章的過程變成了一次充滿悅樂的學習之旅,我藉此知道了一點古人的格局,了解了一點他們深婉的心思,也通過這些檢討到自己的諸多不足,獲得了進一步校理自己的機會。」

對此,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認為,黃德海在《詩經消息》中強調了經的意義,「『經』實際上,它所求取的一定是我們的共同體,我們的共同的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的,是一個穩固的可辨認的,大家可共同遵循的一個志趣。這個志趣當然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很高的道德要求,要求很高的道德要求。」

黃德海指出,「現在咱們的青少年在學習詩經時候很多時候只看到了詩,比如『關關雎鳩』,學習中就會說是歌頌了美好的愛情,如何如何,是個還原式的。等於把後來從毛詩到後來的,賦予《詩經》的眾多意義全部給拿掉了,把它還原成所謂的民間愛情歌謠,一個民間文學,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是把這個詩的經的那一部分,全部給拿掉了,事實上《詩經》不僅是詩,它同時還是經。它是在我們整個中國文化,整個中國文化中具有原點意義。它的經的那部分價值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完)

相關焦點

  • 《詩經消息》 :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詩經消息》,黃德海/ 作家出版社/ 2018一初二的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被緊急抽調去了畢業班,便換了一個年輕的女教師來。在給《詩經詞典》寫的序裡,王力有個有益的提醒:「關於《詩經》的詞義,當以毛傳、鄭箋為主;毛鄭不同者,當以朱熹《詩集傳》為斷。《詩集傳》與毛鄭不同者當以《詩集傳》為準(這是指一般情況而言,容許有例外)。參以王引之《經義述聞》和《經傳釋詞》,則『思過半矣』。孔疏與毛鄭齟齬之處,當從毛鄭。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頗有新義,也可以略予採用。其他各家新說,採用時應十分謹慎,以免遺誤後學。」
  • 詩經
    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佔據詩經的多數部分,如十五國風。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一部分。《尚書》記載,《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
  • 詩經是誰寫的?
    本篇就來說說詩經裡,少數幾個有名有姓的作者。 1.根據《尚書·金滕》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武王死後,曾大力輔佐武王的兒子周成王。但,新近有人指出,《尚書》裡的《金滕》篇為後世偽作,其言不可採信。果真如此的話,那《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的說法也就懸了。
  • 《詩經》的幾個英譯本
    據說,他之所以每次都作兩種譯本,是因為他認為只有這樣才對得起亞洲人的詩作。實際上,瓊斯的韻文譯本是十八世紀的英國作家在中國古詩的影響下為十八世紀的英國讀者所寫的詩,嚴格講來,不是翻譯。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倫敦會傳教士理雅各才將整部《詩經》譯成散體英文,到一八七一年,他又在倫敦出版了《詩經》三百零五篇的韻體譯本,並於一九六七年在紐約重印。他的譯本注釋豐富,是學者的譯文,對後世影響頗大。
  • 《詩經》論衡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由孔子在前代流傳的大量詩文中,精選刪編而成。關於孔子刪編詩歌,《史記》記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儀,上採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
  • 《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讀《詩經》有感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把《詩經》叫《詩》或者直言為「詩三百」,《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寫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過歷代學者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採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一,王官採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官採歌謠,以觀民風。」。
  • 汪湧豪 |《詩經》的讀法
    久則精神宣暢,心氣和平矣」,是從態度上對讀《詩經》作了明確的規範。究其意旨,與朱熹一樣,是要人能全身心植入詩的意境,以改化氣性,並無意於所謂經世濟民。這裡面,或多或少包含了他們對《詩經》的文學本質與娛情功能的認知。說起「文化的解讀」,其實並不新鮮,前輩聞一多早有實踐。
  • 93.加加減減
    93.加加減減   我們在計算兩個數字相減時下面所討論的補數加法,就是每個數字都用9來減,因此不會涉及借位的問題。   例如我們想計算573減489,可以不用借位,計算過程更輕鬆。先用999減去489得510,再將510加上573得 1083,忽略千位數1,而在個位數加1,就可以得到最後的答案84。
  • 詩經取名技巧及出自詩經的經典名字大全
    利用詩經取名是非常常見 的,很多大家的名字,都出自詩經之中,比如我們最熟知的冰心奶奶,冰心的名字,出自冰心《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那麼 利用詩經取名也是很有講究的,確保我們取得名字是好的寓意的,吉祥的。那麼該怎麼利用詩經取名字呢?先知國學起名公司利用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 冬穎老師講《詩經》:《詩經》的「六義」是什麼意思?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六義」是一個《詩經》學名詞,出自於解讀《詩經》的權威著作《詩·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賦、比、興是前人總結的《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或是藝術技巧,與《詩經》的三大組成部分風、雅、頌合稱「六義」。
  • 【詩經】《詩經》中的戰爭徭役詩
    點擊標題下的詩經情話一鍵快速關注❤美文怡心,美圖怡情,詩經情話,不見不散  《詩經》戰爭詩所表現的思想情感:(1)周民族作為核心文明  《詩經》戰爭詩代表作品:《小雅•六月》、《採薇》、《秦風•無衣》、《豳風•東山》  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詩經》徭役詩所表現的情感內容。《詩經》中反映徭役的詩很多,這些詩的內容紛繁複雜,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表現的感情卻有共同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深切的思鄉、念親之情。
  • 女孩詩經取名,女孩詩經名字大全
    應用詩經取名是中國人非常擅長和喜歡的一件事,在詩經中所含有的哲理,思想,文化,等等都是大家所喜歡探究與運用在女孩名字上。這也時候現在很多的家長朋友們喜歡為自己的孩子起一個偏古風的名字,那麼想要古風的名字,那么女孩詩經取名又有哪些取名方法和好名字呢?不妨看看大眾起名網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女孩詩經名字,女孩詩經取名大全,以助大家簡單快捷的找到心儀的名字。
  • 「加加減減」創造美好生活
    "生活就是一個「加加減減」的過程,對於一座城市的日常,也差不多。先說減法吧。最近的路橋,使用「減法」不可謂不多。加加減減,忙忙碌碌,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工作一天一天的繼續,但難保有一天,看似平凡的加減法中,就會忽然出現乘除的因子,產生指數級的爆發。那時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我們生活的城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這裡有一份關於詩經的測試,你能答對幾道?
    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都說古代人取名字,女孩子喜歡從《詩經》 裡取,男生則翻楚辭,其實不然,《詩經》幾乎是男女通用的取名大全,不用說瓊瑤、林徽音、齊邦媛這些女性,就連張聞天、邵洵美、錢其琛這些男姓的名字也來自《詩經》。《詩經》除了取名字以外,它還是一本百科全書,裡面幾乎包羅萬象。我們常說獨領風騷的風,指的就是《詩經》中的國風。
  • 鄭巨欣團隊首發《詩經的絲巾》 還原2500年前《詩經》裡的傳統顏色
    鄭巨欣團隊首發《詩經的絲巾》 還原2500年前《詩經》裡的傳統顏色
  • 詩經裡的遊魚
    其主要內容為《詩經》輔配百餘幅精美古畫。分為10個畫冊貼:三冊草部,兩冊木部,兩冊禽部,一冊獸部,一冊鱗部,一冊虫部。此本大約繪製出版於嘉永元年(1848)。周頌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體地名,而提及具體地名即與祭祀對象有關,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遷居之所。
  • 純真而浪漫的《詩經》對讀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源頭,《詩經》所開創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奠定了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兩千年的文學傳統。對應《詩經》作品的題材,白麟誦讀體味不同一般,基於現代人的人生觀 關鍵詞:詩歌;詩人;情感;附庸風雅;詩經 作者簡介: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源頭,《詩經》所開創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奠定了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兩千年的文學傳統。
  • 詩經取名女孩名字大全,好聽的詩經名字
    說到應用詩經取名,很多女孩名字非常喜歡應用詩經句子來組合成名。詩經中的句子很多都是很有韻律之美的,銜接的很巧妙,讀起來悠揚婉轉。
  • 詩經楚辭好聽的兩字名字
    《詩經》和《楚辭》裡面含有很多好聽的字、美好的詞語,所以經常被家長用來給自家的孩子取名。而《詩經》多用於給女孩取名,提升女孩的文雅氣質,《楚辭》多用於給男孩取名,體現男孩的儒雅大氣。其中兩字的名字更為常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詩經楚辭好聽的兩字名字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起名有幫助。
  • 上聯:加加減減有乘除
    數學在小學時就開始學習了,小學的數學不僅有加加減減的,而且還有乘除的算法需要學習。讀小學時最簡單的是加減法,學好加減法後就開始學習乘除法,一步一步打好基礎學好數學課。加加減減有乘除,邀請你來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