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幾個表現,都是家長過分溺愛的結果,再不改會影響一生

2020-12-24 育兒分享匯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很多家長都很難找到一條正確的路。如今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溺愛的行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如今的限制生育,孩子都成了每家每戶的寶貝。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哪裡過得不好,所以每天都寵著愛著。

父母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如果家長一味的嬌慣孩子,不僅對他的人生道路上有影響,還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個白眼狼!父母這幾種「行為」,暗示太過溺愛孩子,不及時改正反而會害了娃!

輕易滿足了孩子的心願

現在每個家庭的條件都好了起來,孩子無論是吃的還是玩的什麼都是最好的,家長害怕苦了自己的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欲望會變得越來越大,家長隨隨便便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會讓孩子不懂得珍惜。

孩子學會打家長,欺負別人

一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很霸道的性格,看到比自己小的弱孩子,就去欺負別人,甚至還打其他小朋友,打完人家還在旁邊嘲笑別人,不懂得去尊重人。甚至打爸爸媽媽,這樣的孩子就是被過分溺愛的表現。

孩子表現的非常自私

古時候有孔融讓梨的典故,現在就很少看到這樣傳統美德了。被家長過分溺愛的孩子,只能想到自己,有任何好處的時候也不懂分享給他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非常不討喜的。

其實在生活當中,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在做什麼,就學做什麼,從來都是反射條件的,所以做家長的應該從小教導好孩子,端正孩子的認知態度,在以後的成長中的路就不會那麼難走。

所以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這本《正面管教孩子》,從小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否則其實是害了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你在溺愛他,再不改會慣壞他
    在家長看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是十分正常的,但卻是在不經意的溺愛孩子,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當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已經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孩子會被慣壞!家務活什麼的,在孩子眼裡更是不存在,讓他掃個地都要催半天。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
  • 這四種行為看似是保護孩子,實則是溺愛的表現,中招的家長趕緊改
    家長們對於孩子肯定是倍加愛護的,同時,很多家長也都知道溺愛孩子對於他們的未來是不利的,但有些家長卻並不知道哪一些行為就是溺愛。溺愛,是指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意過多、過於泛濫,最後反而妨礙了孩子的獨立成長。以下列出的這四種行為,就已經是溺愛的範疇了。有以下這些行為的家長要及時改正,不然孩子一直被溺愛下去,就會變成扶不起的阿鬥了。
  • 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孩子,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親們把他們的孩子銘刻在基因裡,這是自然生長的法則,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太多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一生。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月滿則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愛情也是如此。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愛孩子,所謂愛子,就是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眼光。
  • 一個被「溺愛」的孩子,通常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反思
    當一個家庭裡有了孩子之後,作為父母的「天性」就會被激發。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長卻把握不好疼愛的度。於是當疼愛得過頭了,就變成了「溺愛」。我們都知道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都很難有所出息,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溺愛只會害了孩子。清代學者王永彬說過:「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 父母溺愛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有些家長對於溺愛孩子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只不過是對自家孩子稍微更寵愛了一些,不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的,真的是這樣嗎?或許家長會以為自己只是對孩子偏愛了一些,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溺愛會造成孩子不懂體諒和感恩父母,把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養成任性、目中無人的跋扈性格。
  • 馬雅舒混血女兒遭到幼兒園退學,媽媽的「溺愛」,影響孩子一生
    02媽媽們的「溺愛」,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媽媽對孩子的照顧都是全方位的,不管孩子多大了,在她們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她們需要呵護的孩子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時候這種過分的關愛,反而會害了孩子,所以也請各位家長趕快停止這些「溺愛」。什麼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家長對孩子的陪伴是必須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獨立,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所以家長的愛不要太過於自私。
  •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孩子只會「窩裡橫」,是家長的教育有問題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孩子只會「窩裡橫」,是家長的教育有問題!溺愛這個詞大家也都非常熟知了,現在很多的家長也都非常明白不能溺愛孩子,但是不論怎麼說,孩子都是自己家裡的寶貝,所以有時候會很控制不住自己,最後導致孩子只會「家裡橫」。有的家長說,我沒有溺愛孩子啊,為啥我的孩子還是這樣呢?這裡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了,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看完這個文章你就知道了。
  • 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只會把孩子引向歧途,毀掉孩子
    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卻未必會愛孩子。過分的關心溺愛,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遭受適當挫折、困難和學習愛護別人的權利。這樣的孩子從小只會享受,不知奉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關注自己,不知體諒別人。
  •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會被慣壞
    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在家裡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後果。
  • 孩子有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 父母「溺愛」孩子的行為,映射出內心對愛的渴望,卻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你還不明白,說得直白些,比如孩子本來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穿衣吃飯等,家長非得替孩子去做,剝奪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獨立的探索能力,這才是溺愛的表現。2、自私這是被家長寵壞的典型特點,現在家裡兩個孩子的還好點,如果是一個孩子,四個大人甚至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那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什麼吃的好玩的不用刻意去要就有了,全是孩子一個人的,而這也會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行為。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中心,他們一切圍繞著孩子轉,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而在父母的嬌慣下,很多孩子有恃無恐,成了家裡的小皇帝。他們生長在溫室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過分溺愛,孩子只會變得自私,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懂得分享?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慾,卻忽視了對他們性格感情的培養,對其溺愛驕縱,導致孩子最後變得無情無義,父母還在那裡鬱悶,認為孩子不孝順,完全不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所以只有讓孩子真正的感受的愛,才能促進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曾經有一位下崗的女工,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很喜歡吃蝦,雖然家裡不富裕,但是因為孩子喜歡吃,她還是一次次咬著牙從菜市場買來給孩子吃。有一次在孩子吃完飯後,她想去嘗一下剩下來的蝦,卻聽到孩子一聲大喝,「別動!這些蝦都是我的!」這位母親眼含著淚水,看著讓人心疼,這些都是她過分溺愛孩子的回報。
  • 溺愛孩子會產生多大危害?專家提醒:長期受到溺愛的孩子,不快樂也不...
    結果表明,那些感到快樂和感恩的孩子沒有得到父母的溺愛,反之,不快樂和不會感恩的孩子得到了父母的溺愛。 很多家庭都習慣以孩子為中心,家裡的事物安排都圍繞著孩子,對孩子過於注意,孩子便會容易驕傲,學不會關心和感謝他人。 8、不包辦孩子的一切,引導孩子獨立決定。
  • 憂心忡忡,事實證明父母過分溺愛下長大孩子的結果
    由於妻子是護士上班總是三班倒,擔心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因此劉芸在35歲職業安定安定時才要的了一個孩子,取名佳佳,晚生晚育的夫婦倆,如獲至寶,對孩子更是每每有求必應。,有些餓了的佳佳就一路哇啦哇啦吵鬧不止,心煩意亂的父親在十字路口,一不小留神將車刮到了另一輛車上,只好被迫停車與車主商量賠償事宜,好在整個過程也只賠些錢,沒有釀成大禍,結果可想而知,這頓飯吃得形同嚼臘,遊玩的興致煙消雲散。
  • 孩子教育中,這幾個「不要」一定要改,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教育十分關鍵,但有的話家長千萬不要說,否則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如果你總對孩子說以下的話,那就趕緊改正吧。有時候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呀,殊不知簡單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心理會有很大的影響,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
  • 別錯把溺愛當孩子的保護傘
    導語: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並最終決定孩子人格的養成是怎樣的。  生活中,父母溺愛孩子通常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買貴重電子產品送孩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小朋友接觸到高科技產品。
  • 「溺愛」的鍋家長背不起,別讓你的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小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孩子剛來到世界上,父母就是孩子的一切。父母照顧孩子是應該,但不是孩子的一切都需要你替他做。家長們往往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 溺愛孩子的這幾種表現,有人"中招"了嗎?
    雖然現在國家鼓勵生育二胎,但是大多數家庭裡只有一個孩子,經常是所有人都圍著孩子轉,有什麼好吃的,第一時間給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馬上給買。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養成任性、驕縱的性格,他們覺得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能體諒父母的付出和辛勞,不懂為別人著想。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變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 孩子被慣壞會有哪些表現?這5點很重要,佔一條也要改
    文|小不點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不僅會關注孩子的學習,也會從孩子的品格、性格等方面耐心培養。這幾條很重要,佔一個都得改1、以自我為中心現在養娃的成本很高,很多家庭都是只生一個孩子,所以一家人都在為這個孩子服務,每天圍著孩子團團轉,如果家長和長輩再不把握好分寸,很容易把孩子慣壞,讓他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覺得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這種孩子如果到了社會上一定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