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2020-09-05 育兒媽寶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

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家長們一定要謹慎了:

1、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父母對其嬌生慣養,很容易導致小孩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認為什麼都是他的,很容易變得任性和軟弱,成為別的孩子眼中的「自私鬼」。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時,不要一味地氣憤和發火,仔細想想,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所以家長首要任務是幫助孩子做出改變,而不是一味地斥責。

如果想改變這種想法,家長要試著改變家中的地位排行,不再將孩子放在首位或者是中心的位置,不要凡事都讓孩子時刻感覺到優待,感覺到自己是最所有人的核心,那麼孩子就會逐漸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了。

2、獨立性差

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孩子不管需要做什麼事情,都是去主動包辦或者代勞,過分呵護孩子就是害了孩子,我們不僅要讓孩子自己做,而且要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作為父母,愛孩子也要有一個度。要教他最簡單的穿衣吃飯,做基本的家務,讓孩子學會獨立,給予他嘗試的機會。

從思想上應該給孩子灌輸獨立的好處,所以,家長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當他們需要做一件事,他們第一時間會想到自己去做,而不是先想到讓父母幫助做。

3、亂發脾氣

有的家庭過度溺愛孩子,做事的態度不夠堅定,溺愛造成孩子不願去幼兒園、對某些物品產生佔有欲,他們用哭鬧威脅家長以達到目的。

孩子一任性發脾氣,家長就馬上滿足他,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感覺到,發脾氣能讓家長滿足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無理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即使他發脾氣,哭鬧不止也沒用。慢慢的,他自己就會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逐漸地有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孩子的情商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4、索求無度

很多家長發現一個問題:孩子無論看到什麼都想要爸媽給他買,儘管家裡的玩具汽車等有了一大堆,孩子還是無止境的要求......

當孩子沒有自主意識和自制力的時候,家長的引導就是非常關鍵的了。如果孩子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長大後就容易不懂得珍惜。每次出門前,可以和孩子來一次勾勾手大約定,把約定的事情說好後,就蓋章做約定。

中國有句古話說「慣子如殺子」,當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想事無巨細都幫孩子承擔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給他們的成長製造阻礙,忽視了他成長所需要的磨練和對欲望的選擇、克制。

中國有句古話說「慣子如殺子」,當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想事無巨細都幫孩子承擔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給他們的成長製造阻礙,忽視了他成長所需要的磨練和對欲望的選擇、克制。

一個不曾被拒絕的孩子長大後是經不住挫折考驗的,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學會理智滿足、適當拒絕,不要遷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愛與自由是作為父母能夠給到孩子最好的愛,當然,這需要父母擁有直面自我恐懼的勇氣,終生自我修煉的意願,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決心。

在愛與自由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可以一心一意的向內發展自我的同時,向外探索世界。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在這種包辦式家庭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依賴父母,獨立性差。有的孩子長到六七歲,衣服不會穿、鞋帶不會系,甚至吃飯還讓喂。就是父母代勞所造成的,完全沒有讓孩子有獨立的機會。如果不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到長大後必會後悔。
  • 這4大表現,說明孩子已經被慣壞了,再不糾正長大容易吃大虧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父母或者長輩很容易把握不好度,沒有原則的縱容和愛護孩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慣壞了孩子」。前一陣有這麼一個新聞,讓我看了不寒而慄。上海的10歲男孩在書店猥褻5歲女孩,監控把全程拍的清清楚楚,男孩的媽媽居然拒絕道歉,還振振有詞的為自己兒子辯解:「女孩是自願的。」孩子做錯了事兒,家長不先道歉認錯反而倒打一耙。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再不糾正就很難改了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教育是非常頭疼的,因為覺得孩子是越來越難管,孩子也不像過去一樣那麼好糊弄了,動不動就會和父母大吵不鬧,甚至都不知道尊重和體諒父母。其實,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就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家長要正確引導,不然就會養出白眼狼了。
  •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你在溺愛他,再不改會慣壞他
    女孩肯定不樂意,男孩的奶奶過來直接幫腔,說女孩已經玩了那麼久了,讓給弟弟玩一會兒怎麼了?小女孩哪被這樣罵過,委屈巴巴的就下來了,男孩則一臉得意的坐了上去。在家長看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是十分正常的,但卻是在不經意的溺愛孩子,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當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已經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孩子會被慣壞!
  • 4種表現,暗示孩子被慣壞了,過了6歲想糾正也來不及了
    導讀:4種表現,暗示孩子被慣壞了,過了6歲想糾正也來不及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種表現,暗示孩子被慣壞了,過了6歲想糾正也來不及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能有良好的品性,但是出於父母對孩子天生的疼愛,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難以抗拒」的放縱和溺愛。雖然沒有人可以苛責父母的這種愛,但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愛而被寵壞了,那無論是對家庭和他個人來講都不是好事。下邊這幾種常見的孩子被慣壞的標誌,家長可要重視起來喲!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下邊這幾種常見的孩子被慣壞的標誌,家長可要重視起來喲!獨佔欲強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了強烈的獨佔欲,討厭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即便那個「別人」是自己的父母、親人,那家長就要注意,這說明孩子可能被慣壞了!
  •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會被慣壞
    一、從來不主動做家務孩子在家裡那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般的存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理能力差,想要什麼就喊「媽媽」,反正就是絕不自己動手。家務活什麼的,在孩子眼裡更是不存在,讓他掃個地都要催半天。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
  • 孩子被慣壞會有哪些表現?這5點很重要,佔一條也要改
    孩子被慣壞會有哪些表現呢?這幾條很重要,佔一個都得改1、以自我為中心現在養娃的成本很高,很多家庭都是只生一個孩子,所以一家人都在為這個孩子服務,每天圍著孩子團團轉,如果家長和長輩再不把握好分寸,很容易把孩子慣壞,讓他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覺得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這種孩子如果到了社會上一定會吃大虧
  • 請家長對號入座,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4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一定不要去嬌慣孩子。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就是父母代勞所造成的,完全沒有讓孩子有獨立的機會。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當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時,他們缺乏獨立做事和鍛鍊能力的機會。  然後逐漸變得懶惰、依賴、被動、缺乏自信,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當一個孩子有以下五種行為,說明你為他做的太多,需要警惕。  2.拒絕做事  許多父母對這樣的孩子並不陌生:  平時比較懶,上網玩手機很興奮。我讓他做什麼事,他都會表現出不悅和抱怨,有時候連電話都打不通。  當父母做得太多的時候,不需要孩子操心,也不需要孩子做什麼。  孩子會很安逸,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機會感受到父母的痛苦,所以不知道如何去關心父母。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可惜很多父母還沒察覺
    ,他們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不知不覺便把孩子慣壞了。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這3種表現,表明你可能正在慣壞孩子,一定要及時糾正。這便是孩子被慣壞的另一個典型表現。,愛孩子要有度,不要把孩子捧得高於一切。
  • 孩子有這2種表現,說明孩子正在被慣壞,家長及時糾正
    都說「隔代親」,爺爺奶奶自然是特別疼孫子的,基本上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爸爸媽媽也因為平時不能照顧孩子,所以從沒打罵過孩子,孩子的需求能滿足都會滿足。最近這段時間上網課,曉健說爸爸媽媽留給他的舊手機有點卡,想要買個新手機,要4000多塊錢。曉健問爺爺奶奶要,爺爺奶奶拿不出這麼多錢,曉健特別生氣。然後他就給爸爸打電話,讓爸爸給他轉錢。可是爸爸說很長時間沒發工資了,讓他等等。
  • 被慣壞的孩子,一般都有這幾種特點,再不管真的就來不及了
    面對孩子對長輩的不尊重,甚至是暴力,大家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孩子是我們的軟肋,為了孩子,父母可以傾其所有,無私地付出。但是,當我們父母的愛給的過了頭,孩子出現了「大逆不道」的行為的時候,你還是會選擇把他「寵」下去嗎?
  • 當孩子有這3種表現時,說明你已經把TA慣壞了
    幾年前,曾有一篇文章火爆網絡。 一位奶奶每天都會帶孫子去一家店吃牛肉麵,每次都會叫2碗,把自己碗裡的牛肉都夾到孫子碗裡,然後樂呵呵地看著孫子大口吃麵。 有一次,奶奶沒有當面把牛肉夾給孫子,孫子就嚷嚷著要奶奶把肉還給他,任憑奶奶怎麼解釋,孩子都一口咬定奶奶把牛肉偷吃了,大喊「奶奶是騙子」,在店裡撒潑大鬧。
  • 孩子被慣壞!家長再不糾正,老了就等著哭吧!
    身為「資深」媽媽的小艾,最近越來越意識到,她的5歲兒子珂珂有點被慣壞了,而孩子被慣壞的原她也知道:珂珂上幼兒園的時候,小艾一邊在讀在職研究生,一邊還要照顧已經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課業、工作、照料兩個孩子的生活,她整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為了避免珂珂發脾氣,能夠乖乖地不給她製造麻煩,她開始滿足珂珂的任何願望。
  • 小孩子有這幾方面表現,很可能是被慣壞了,做父母的要注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被家人給寵壞了呢?作為家長,一定要心中有數,畢竟愛孩子是好事,可如果「愛」把握不好度變成了「溺愛」,慣壞了孩子就不好了。小孩子有這幾方面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了①在長輩面前沒大沒小,說話辦事不著調有的小孩在同齡人面前說話辦事我行我素,經常會說一些讓朋友們難堪的言語,可在長輩面前他們依舊如此,不僅言語不遜,辦事也是各種不著調。當孩子有這方面表現時,多半就是被慣壞了。
  • 孩子有這3種行為,明顯是被慣壞了,父母不教育社會會替你教育
    「孩子被慣壞了」是用來形容父母或者長輩,沒有原則地愛護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導致孩子做事情任性、暴躁、自私等等。但是,你要是有心的話會發現,「孩子被慣壞」的現象在以前很少聽說,只是到了現代才經常出現。其實,不用想也知道是因為如今生活條件好,一個家庭的孩子數量少,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很難不會被慣壞。
  • 孩子被「慣壞」的3種表現,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
    給孩子「修剪」。深以為然!如果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孩子在學校過得比較辛苦,就可能會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小時候被慣壞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更加叛逆。那麼,被慣壞的孩子有哪3種表現呢?孩子見這種辦法好用,以後就伎倆重演,每次都屢試不爽。孩子慢慢長大,過慣了說一不二的生活,就會變得無理取鬧。這種孩子,小時候眼裡沒有家人,長大後就目無法紀,容易做違法犯罪的事。那麼,如何改善孩子的這種做法呢?在孩子第一次用哭鬧來試探父母的時候,父母的態度要堅定。不吵他,不罵他,就溫和而堅定地跟他說不行。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表示已經被慣壞了,不趕快糾正長大等後悔吧
    之前的一段時間有過一篇報導,在上海的一個書店裡一名10歲的小男孩猥褻了一名5歲的小女孩,在書店裡有監控把整個過程都拍攝了下來老是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吃,孩子吃完了剩下的自己吃,這樣的家庭大人知道疼愛孩子可孩子並不知道去疼愛長輩,這樣的孩子自然也不會懂得分享。時間長了家長不教會孩子要懂得分享的道理,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更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