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家長對號入座,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4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

2020-10-12 艾特育兒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


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中心,他們一切圍繞著孩子轉,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


而在父母的嬌慣下,很多孩子有恃無恐,成了家裡的小皇帝。


他們生長在溫室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可是,生活中無數事例在告訴我們,這種從小被嬌慣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受挫,經不起風吹雨打。有的還會因行事肆無忌憚,釀成大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一定不要去嬌慣孩子。


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


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


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


01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在寵溺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做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這種孩子在家裡不尊重長輩,常對人大喊大叫。



生活中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當家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搖頭晃腦,根本聽不進去。


爸媽或者長輩在說話的時候,他們常常打斷、插嘴,更甚的還會讓長輩「閉嘴」。


還有的孩子想要玩具,但是因為家長不給買,孩子就會打罵家長。


在學校裡,孩子性格驕縱,不懂得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不會換位思考關心別人,很難跟同學、老師融洽相處。


他們會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而自己的玩具會藏起來不給其他小朋友們玩。


這些孩子會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他們的,別人不能碰,因此常和小朋友打架。


這種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懂規矩,不講禮貌。


在商場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如果家長不滿足他們的話就滿地撒潑打滾。


家長越勸,他們鬧的越兇,孩子只顧自己的情緒,絲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家長礙於面子,最後只好買給他們,孩子才就此罷休。


長此以往導致孩子沒有規矩,任意妄為。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認為什麼都是他的,很容易變得任性和軟弱,成為別的孩子眼中的「自私鬼」。


02


獨立性差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為孩子所包辦一切,不管大小事務。在這種包辦式家庭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依賴父母,獨立性差。


有的孩子長到六七歲,衣服不會穿、鞋帶不會系,甚至吃飯還讓喂。就是父母代勞所造成的,完全沒有讓孩子有獨立的機會。



如果不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到長大後必會後悔。


48歲上海海歸碩士宅在家中打遊戲,啃老7年;河南23歲小夥懶惰成性,在家中被活活餓死……


這些新聞事例時刻在警示著我們,不要凡事替孩子包辦,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作為父母,愛孩子也要有一個度。要教他最簡單的穿衣吃飯,做基本的家務,讓孩子學會獨立,給予他嘗試的機會。


孩子是需要父母在後天一步一步培養起來,從試錯的基礎上培養到真正的成長。


倘若家裡孩子缺乏獨立性。要及時糾正,否則家長們必定會後悔。


03


亂發脾氣


被寵壞的孩子總是會亂發脾氣,別人稍微不順從他,就不分場合的發脾氣。這是被家長慣壞典型的表現。


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



他們覺得在家裡父母長輩都聽自己的,就認為全世界都要聽自己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想通過自己發脾氣,來讓家長妥協自己。


沒有人喜歡和亂發脾氣的人交往,控制不住脾氣的孩子,人際關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亂發脾氣還會讓人覺得做事情緒化,不理智,對事業上也會有負面影響。


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要讓他明白,無理的要求,不會得到滿足,即使他發脾氣,哭鬧不止也沒用。


慢慢的,他自己就會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逐漸地有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孩子的情商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04


索求無度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幾乎每天都包圍在孩子提要求的聲音裡:


「我覺得好,一定要給我買」


「我就要吃冰激凌」


「不要你們管,我就要現在出去玩嘛」


……


類似這樣「得寸進尺」的要求常常讓很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你滿足一個,後面又會有好幾個索求等著你。



然而現實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總是滿足孩子各種要求。


一些父母缺少經驗,沒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不知道哪些可以滿足,哪些是要拒絕,哪些可以延遲滿足,就乾脆都滿足。


其實,不分時間,不顧孩子的長遠發展,一味滿足孩子要求,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


孩子會逐漸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貪心、自私,生活、學習習慣差、缺乏自律能力。


想要孩子獲得長久的幸福,父母就要對孩子的欲望有所節制。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要選擇性滿足,對於不恰當的要求堅定拒絕。不要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或是撒嬌賣萌而輕易妥協。

相關焦點

  • 這4大表現,說明孩子已經被慣壞了,再不糾正長大容易吃大虧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父母或者長輩很容易把握不好度,沒有原則的縱容和愛護孩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慣壞了孩子」。前一陣有這麼一個新聞,讓我看了不寒而慄。上海的10歲男孩在書店猥褻5歲女孩,監控把全程拍的清清楚楚,男孩的媽媽居然拒絕道歉,還振振有詞的為自己兒子辯解:「女孩是自願的。」孩子做錯了事兒,家長不先道歉認錯反而倒打一耙。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能有良好的品性,但是出於父母對孩子天生的疼愛,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難以抗拒」的放縱和溺愛。雖然沒有人可以苛責父母的這種愛,但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愛而被寵壞了,那無論是對家庭和他個人來講都不是好事。下邊這幾種常見的孩子被慣壞的標誌,家長可要重視起來喲!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能有良好的品性,但是出於父母對孩子天生的疼愛,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難以抗拒」的放縱和溺愛。雖然沒有人可以苛責父母的這種愛,但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愛而被寵壞了,那無論是對家庭和他個人來講都不是好事。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這些孩子會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他們的,別人不能碰,因此常和小朋友打架。這種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懂規矩,不講禮貌。在商場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如果家長不滿足他們的話就滿地撒潑打滾。
  • 孩子有這2種表現,說明孩子正在被慣壞,家長及時糾正
    爺爺奶奶疼孫子,爸爸媽媽內心對孩子有愧,這都不能成為驕縱孩子的理由。沒有家長不愛孩子,可是如果家長盲目寵溺孩子的話,最終只會害了孩子,甚至整個家庭。如果孩子有這些特徵的話,說明正在被家長慣壞,不及時糾正的話,真的可能會毀了孩子。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再不糾正就很難改了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教育是非常頭疼的,因為覺得孩子是越來越難管,孩子也不像過去一樣那麼好糊弄了,動不動就會和父母大吵不鬧,甚至都不知道尊重和體諒父母。其實,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就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家長要正確引導,不然就會養出白眼狼了。
  • 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心理可能已經不健康了,家長別忽視
    但是我發現身邊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家長,認為孩子就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孩子也有煩惱的事情,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變成心理問題。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很有可能心理已經不健康了。尤其是6歲以下的孩子,由於「泛靈心理」對一些事情可能會產生過度緊張的情緒,比如躲在角落、躲在被子裡等等。在提到某件事情,還有可能要因為恐懼情緒,產生噁心、胃疼等不適的情況。
  •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你在溺愛他,再不改會慣壞他
    女孩肯定不樂意,男孩的奶奶過來直接幫腔,說女孩已經玩了那麼久了,讓給弟弟玩一會兒怎麼了?小女孩哪被這樣罵過,委屈巴巴的就下來了,男孩則一臉得意的坐了上去。在家長看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是十分正常的,但卻是在不經意的溺愛孩子,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當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已經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孩子會被慣壞!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可惜很多父母還沒察覺
    ,請讓我們聽到;如果您有好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用文末留言的方式告訴我們。,他們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不知不覺便把孩子慣壞了。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這3種表現,表明你可能正在慣壞孩子,一定要及時糾正。、不會洗衣服的情況並不少見。
  • 心理學:如果你有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如果你有以下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了。關於巨嬰人,我寫了不下2-3篇文章。什麼是巨嬰人?自私自利,全能型自戀,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永遠認為別人是錯的,更有一種病態心理是:你讓我不舒服了,就是你的錯,並且你要圍著我轉,而且,我會經常指責你。
  • 心理學:如果你有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如果你有以下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了。關於巨嬰人,我寫了不下2-3篇文章。什麼是巨嬰人?你的關愛,並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我有一個顧客,是一名50多歲開公交車的女士,她曾跟我抱怨說,孩子從小被她慣壞了,從小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結果長大成人後,不但形成了巨嬰人之外,而且還不會自理了。
  •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會被慣壞
    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在家裡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後果。
  • 被慣壞的孩子,一般都有這幾種特點,再不管真的就來不及了
    面對孩子對長輩的不尊重,甚至是暴力,大家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孩子是我們的軟肋,為了孩子,父母可以傾其所有,無私地付出。但是,當我們父母的愛給的過了頭,孩子出現了「大逆不道」的行為的時候,你還是會選擇把他「寵」下去嗎?
  • 當孩子有這3種表現時,說明你已經把TA慣壞了
    當時看完這個故事,很多家長在評論裡唏噓,認為自己一定幹不出這種事。其實,這個例子雖然極端。但生活中把孩子放在家裡最「尊貴」的位置上這件事,卻非常常見。櫻桃有核,每次吃身邊都有大人盯著。有一次奶奶在旁邊,我兒子拿起一個剛要往嘴塞,奶奶就給攔住了:「這個壞了,你吃好的,這個奶奶吃」。邊說還邊挑了個又大又紅的櫻桃遞給了我兒子。
  • 孩子有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 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許多家長,被孩子慣壞了
    為什麼說許多家長被孩子慣壞了所以父母兇孩子的時候,孩子儘管也會有小脾氣,但還是會包容原諒父母。,我們會把很多事情視為簡單易懂,我們知道如果做錯了什麼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不懂的事情有很多。如果我們單純的用「甩脾氣」來讓他知道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好的。
  • 孩子有這3種行為,明顯是被慣壞了,父母不教育社會會替你教育
    「孩子被慣壞了」是用來形容父母或者長輩,沒有原則地愛護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導致孩子做事情任性、暴躁、自私等等。但是,你要是有心的話會發現,「孩子被慣壞」的現象在以前很少聽說,只是到了現代才經常出現。其實,不用想也知道是因為如今生活條件好,一個家庭的孩子數量少,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很難不會被慣壞。
  • 孩子出現幾種情況,說明是積食了,家長別大意
    、排便次數不規律等情況,那可能就說明孩子積食了。二、食欲不振當我們發現孩子存在口氣的情況時,並存在食欲不振等表現時,這可能說明孩子胃裡充滿了食物,不想再吃東西了,這時候,家長也就別在逼著孩子吃如果我們發現孩子頻繁出現溢奶,那就說明孩子被過度餵養了,寶媽趕緊停。
  • 出現以下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已經積食,家長別再亂餵孩子了
    如果符合以上幾種表現,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了。積食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積食跟腸胃虛弱有非常大的關係。如果腸胃的消化功能降低,吃進去的食物消化的不多,大多都滯留在腸道中。如果小朋友因為某些事情心情低落,那麼就會影響到他吃飯的食慾。食慾低了,味同嚼蠟,同時也會使他的腸胃消化功能減弱,腸道蠕動減少,形成積食。有些家長為了催促孩子吃飯經常大呼小叫,甚至用筷子敲打他。這樣會讓他更加難受,更吃不下去。所以家長儘量不要讓他帶著情緒吃飯。有什麼事情儘量在吃飯之前解決。同時家長也要多多觀察孩子的心情變化,及時溝通,不要讓他們把情緒都悶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