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你在溺愛他,再不改會慣壞他

2020-09-05 芸芸育兒經

公園裡,一位小女孩正在開心地玩著蕩鞦韆,本來場面十分溫馨,卻不知從哪跑來個小男孩,非要女孩把鞦韆讓給他。女孩肯定不樂意,男孩的奶奶過來直接幫腔,說女孩已經玩了那麼久了,讓給弟弟玩一會兒怎麼了?小女孩哪被這樣罵過,委屈巴巴的就下來了,男孩則一臉得意的坐了上去。

在家長看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是十分正常的,但卻是在不經意的溺愛孩子,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當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已經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孩子會被慣壞!

一、從來不主動做家務

孩子在家裡那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般的存在,衣來伸

手飯來張口,自理能力差,想要什麼就喊「媽媽」,反正就是絕不自己動手。家務活什麼的,在孩子眼裡更是不存在,讓他掃個地都要催半天。

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

二、脾氣大,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

孩子脾氣很大,在家裡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後果。家長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就會讓他產生優越感,不再把其他人的需求放在眼裡。比如他愛吃的菜不許別人吃、電視遙控器必須由他掌握等等,這種自私的孩子,進入群體生活後會很不適應,容易被人排斥。

三、「窩裡橫」

有一類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兇到不行,可一旦離開父母,就會變得特別慫,俗稱「窩裡橫」,這同樣也是被慣壞的表現。

因為家長太溺愛孩子,讓孩子對家裡舒適的環境有了嚴重的依賴感,當他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時,會因為難以適應而產生恐懼、焦慮的感覺,所以表現得十分害羞、內向。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你在溺愛孩子了,再不糾正會被慣壞
    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那就說明你太溺愛他,平常對孩子事事包辦,導致他自理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且缺乏責任心,遇到事情只會讓家長去做。孩子脾氣很大,在家裡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後果。
  • 這4大表現,說明孩子已經被慣壞了,再不糾正長大容易吃大虧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父母或者長輩很容易把握不好度,沒有原則的縱容和愛護孩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慣壞了孩子」。前一陣有這麼一個新聞,讓我看了不寒而慄。上海的10歲男孩在書店猥褻5歲女孩,監控把全程拍的清清楚楚,男孩的媽媽居然拒絕道歉,還振振有詞的為自己兒子辯解:「女孩是自願的。」孩子做錯了事兒,家長不先道歉認錯反而倒打一耙。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一個孩子是不是被慣壞了,能夠從外在的表現看出來。當孩子有下面幾種行為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被家長慣出了壞毛病。家長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防微杜漸。這是被家長慣壞典型的表現。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能有良好的品性,但是出於父母對孩子天生的疼愛,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難以抗拒」的放縱和溺愛。雖然沒有人可以苛責父母的這種愛,但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愛而被寵壞了,那無論是對家庭和他個人來講都不是好事。下邊這幾種常見的孩子被慣壞的標誌,家長可要重視起來喲!
  • 孩子有這4個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家長若忽略,將來少不了後悔
    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能有良好的品性,但是出於父母對孩子天生的疼愛,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難以抗拒」的放縱和溺愛。雖然沒有人可以苛責父母的這種愛,但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愛而被寵壞了,那無論是對家庭和他個人來講都不是好事。
  • 孩子被慣壞會有哪些表現?這5點很重要,佔一條也要改
    孩子被慣壞會有哪些表現呢?這幾條很重要,佔一個都得改1、以自我為中心現在養娃的成本很高,很多家庭都是只生一個孩子,所以一家人都在為這個孩子服務,每天圍著孩子團團轉,如果家長和長輩再不把握好分寸,很容易把孩子慣壞,讓他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覺得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這種孩子如果到了社會上一定會吃大虧
  • 孩子有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現在很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可謂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在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一種心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都管不了我。對孩子不能一味的寬容溺愛,如果做錯了事情,要給孩子及時指點糾正,不能因為年齡小,就一味地遷就,捨不得孩子哭。
  •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他自卑了,第一點很多人都忽視了
    自信是人成功的必需品,是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保證,有助於保持健康的心態,自信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健全發育的基礎。孩子的自信來自行動和父母的鼓勵,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父母的稱讚,會讓孩子有自信,成為積極的人。
  • 孩子有這幾個表現,都是家長過分溺愛的結果,再不改會影響一生
    父母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如果家長一味的嬌慣孩子,不僅對他的人生道路上有影響,還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個白眼狼!父母這幾種「行為」,暗示太過溺愛孩子,不及時改正反而會害了娃!輕易滿足了孩子的心願現在每個家庭的條件都好了起來,孩子無論是吃的還是玩的什麼都是最好的,家長害怕苦了自己的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欲望會變得越來越大,家長隨隨便便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會讓孩子不懂得珍惜。
  • 孩子常有這3個表現時,表明你很溺愛他,若不改正,將來會後悔
    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家長,當孩子得不到某個東西的時候,家長就會主動來幫腔,其實這麼做是溺愛孩子,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長大若還是這樣,沒有人會喜歡。孩子常常有這3個表現時,表明你很溺愛他,若不改正,將來會後悔
  • 孩子常有這3個表現時,表明你很溺愛他,若不改正,將來會後悔
    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家長,當孩子得不到某個東西的時候,家長就會主動來幫腔,其實這麼做是溺愛孩子,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長大若還是這樣,沒有人會喜歡。孩子常常有這3個表現時,表明你很溺愛他,若不改正,將來會後悔!
  • 孩子會被「愛」慣壞嗎?
    自從有孩子以來,我就很關注科學育兒方面的知識。現在很多專家都提倡對孩子進行「放養」,尊重他的獨立性,給他充分的自由。一直以來,我和他媽媽也是這麼做的,我們把他當朋友對待,做什麼決定之前都會徵求他的意見,我們很少批評他、約束他,也不幹涉他的愛好,甚至我還陪著他打遊戲。可是親戚朋友都勸我們,說我們太溺愛、嬌慣孩子,「家長就要有家長的樣子,孩子這麼大,再不管教就晚了」。
  • 被慣壞的孩子有什麼特徵?朱晶晶中了三項,落了個悲慘結局
    我們常說「慣子如殺子」,但是依舊抵不住有的家長依然是溺愛孩子。在他們的教育理念中,孩子小時候還是應該寵著,而且現在的經濟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基本上就是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會滿足什麼但你知道被慣壞的孩子有多慘嗎?
  • 小孩子有這幾方面表現,很可能是被慣壞了,做父母的要注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被家人給寵壞了呢?作為家長,一定要心中有數,畢竟愛孩子是好事,可如果「愛」把握不好度變成了「溺愛」,慣壞了孩子就不好了。小孩子有這幾方面表現,說明已經被慣壞了①在長輩面前沒大沒小,說話辦事不著調有的小孩在同齡人面前說話辦事我行我素,經常會說一些讓朋友們難堪的言語,可在長輩面前他們依舊如此,不僅言語不遜,辦事也是各種不著調。當孩子有這方面表現時,多半就是被慣壞了。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再不糾正就很難改了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教育是非常頭疼的,因為覺得孩子是越來越難管,孩子也不像過去一樣那麼好糊弄了,動不動就會和父母大吵不鬧,甚至都不知道尊重和體諒父母。其實,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就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家長要正確引導,不然就會養出白眼狼了。
  • 孩子有這2種表現,說明孩子正在被慣壞,家長及時糾正
    最近這段時間上網課,曉健說爸爸媽媽留給他的舊手機有點卡,想要買個新手機,要4000多塊錢。曉健問爺爺奶奶要,爺爺奶奶拿不出這麼多錢,曉健特別生氣。然後他就給爸爸打電話,讓爸爸給他轉錢。可是爸爸說很長時間沒發工資了,讓他等等。
  • 孩子身體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已嚴重缺鈣,再不補鈣就遲了
    導讀:孩子身體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已嚴重缺鈣,再不補鈣就遲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身體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已嚴重缺鈣,再不補鈣就遲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寵愛跟溺愛的分別在這,狗狗要是有這些表現,就是說被你慣壞了
    寵愛跟溺愛的分別在這,狗狗要是有這些表現,就是說被你慣壞了現在我們很多的養狗的人都是把自己的愛狗狗給了狗狗的,這個說起來也是把自己的狗狗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來去看看待的,我們是能夠是去疼愛狗狗的,但是溺愛狗狗的話這個是絕對不行的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被慣壞了,可惜很多父母還沒察覺
    ,他們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不知不覺便把孩子慣壞了。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這3種表現,表明你可能正在慣壞孩子,一定要及時糾正。這便是孩子被慣壞的另一個典型表現。沒辦法,他只好咬了咬牙,再次滿足了孩子的要求。身邊人聽說了,都勸他:五歲時孩子要玩具你能給;十幾歲時要名牌手機你能給;二十多歲要房子、車子你能給嗎?三十多歲要一帆風順的人生,你能給嗎?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當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時,他們缺乏獨立做事和鍛鍊能力的機會。  然後逐漸變得懶惰、依賴、被動、缺乏自信,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當一個孩子有以下五種行為,說明你為他做的太多,需要警惕。  在這種成長模式下,孩子會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責任的意識。  等你長大了,以後遇到問題,你會習慣於推卸責任,抱怨別人,不懂得反省自己。  2.拒絕做事  許多父母對這樣的孩子並不陌生:  平時比較懶,上網玩手機很興奮。我讓他做什麼事,他都會表現出不悅和抱怨,有時候連電話都打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