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10:22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桌面上,眼前的姑娘已經伏案開始了設計工作。窗戶外的路人行色匆匆,來往車輛的喇叭聲此起彼伏。端坐的姑娘,沉浸在自己寂靜的世界,只有她手上的畫筆在沙沙作響。
姑娘叫盧佳,25歲,東陽人,擅長繪畫和設計,是一位聽力障礙者。
和盧佳認識,其實已經快三年,每天都在關注著她的成長。
盧佳一年比一年忙,新的一年,她忙著做餐廳的單子,畫雜誌的插畫,要設計衍生品,還要配合出版社出書。
爺爺陪著畫畫 甘肅客人邀約第一份手繪菜單
1歲,盧佳發高燒失去了聽力。2歲,盧佳戴上了助聽器。
雖然聽力和言談都有障礙,但父母沒有把她送去聾啞學校。盧佳跟所有健全的孩子一樣,上了幼兒園讀了小學初中高中。
盧佳喜歡畫畫,從小爺爺每天陪著她畫。「起初沒有老師教,爺爺就讓我從兩隻小雞開始畫。」盧佳「說」,「很多時候,我看別人的畫,然後進行臨摹」。
對盧佳和家人來說,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又打開了一扇窗。
小學學國畫,初中培訓班學素描。高三時,盧佳通過了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藝術統考,圓了大學夢,學習設計專業。
大學期間,盧佳在衣服和鞋子上進行繪畫,然後售賣,也會把一些作品放上網。
2013年國慶假期,一位甘肅客人在看了盧佳微博上的手繪作品後,向她邀約一份店裡的手繪菜單。「說實話,一開始接下這個任務,我壓力挺大的。」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手繪菜單,盧佳上網查了不少資料。
結合顧客發過來的店面風格和文字要求,花了兩天時間,完成第一份手繪菜單業務,客人非常滿意,隨後追加了四份。盧佳「說」:「那時候,我確定了自己的夢想。」
訂單來自天南海北 還有的漂洋過海
三年前的立秋,和盧佳初相識,那時候,她白天在裝飾公司上班,晚上畫菜單,一年時間,畫出了120多份手繪菜單,客人覆蓋中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的24個。
2016年春,盧佳辭職,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手繪上。
翻看盧佳的作品,有咖啡店、奶茶店、火鍋店、烤肉店、私房菜館等各種美食餐飲,風格迥異。每一份菜單,盧佳根據店裡的場景、飾品、菜品來設計,她認為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2016年11月,一份來自加拿大的訂單讓盧佳又驚又喜。「是中國人在加拿大開的串串火鍋店,其實那個月還有另一個在加拿大的店主也找了我。當時想著他們是不是認識,還問了問,他們說不是。」盧佳覺得很巧,也有了更多的動力。
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法國、瑞士、美國……漸漸地,訂單從世界的很多城市飛來。
盧佳告訴我,飛來的不只是訂單,還有很多朋友和溫暖。截至目前,盧佳已經畫了400多份菜單。
有一個在加拿大開奶茶店的客戶,和盧佳合作有兩年,一開始不知道她有聽力障礙,問可以用語音聊天,「後來和我說抱歉。第一次找我手繪,他剛接手第一家奶茶店,現在開了第二家分店,所有東西都要我手繪,沒有限制要求,還說麻煩當他的店設計。其實,受到客戶的信任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之前,在法國開烤肉餐廳的中國顧客,找盧佳做過兩張海報,後來他覺得不錯,介紹給一個法國人,盧佳「說」:「法國人找我談插畫的事,全程都是英語,我英語爛,全程交流都是靠百度翻譯,哈哈。」
學習新技能 半年時間做9本兒童繪本
盧佳總是說,繪畫和設計,是自己唯一的愛好,也是和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
辭職後的盧佳,有了更多畫畫的時間,關注微博畫友們,也嘗試著許多新的東西。
第一次嘗試,是畫插畫。在澳大利亞開烤肉店的客戶找到盧佳,要她畫用於海報的插畫。在盧佳看來,插畫比菜單難,不僅需要更好的繪畫功底,還需要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
去年,盧佳配合出版社,做了9本兒童繪本書。200多頁,從夏天畫到了冬天。
盧佳表示,其實自己早就有做繪本書的想法,但是沒機會也想不出內容,正好有出版社需要兒童插圖,就很高興地接受了。
去年,盧佳還學會了用電腦手繪,今年要開始增加這類單子,「用電腦畫,容易修改」。
2016年列出的2017願望清單,盧佳基本實現了,新年,她又開始為新的目標努力,「我相信,我的作品會表達出我想說的話」。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眼中的世界五彩斑斕 設計作品替我發聲 有聽力障礙的金華姑娘四年手繪菜單400多份》作者唐旭昱。編輯郎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