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遊三峽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巫山將建「三峽風景眼」

2020-12-20 百家號

△從山上俯瞰長江,景象雄偉,相比從江中仰視更加氣勢磅礴。

山川縱橫,萬峰磅礴,高峽平湖。地處長江三峽腹心的巫山,總令人魂牽夢縈。

要問怎樣遊三峽?上網一搜,達人撰寫的攻略,驢友撰寫的遊記,似乎依舊如出一轍——順水而下,佇立船頭,品水上三峽,賞神女風情。

實際上,巫山水、陸、空立體交通正飛速發展,預示著一個不久的未來,一個嶄新的目標——陸上遊三峽,將成為又一經典。

硬骨頭上長綿竹

又到巫山紅葉季。11月16日紅葉節,一大波遊客即將湧入兩岸。屆時,遊客們自然會發現,這裡將徹底改變單一的旅遊方式。

大山被毛茸茸的植被包裹著

△遠看毛茸茸的植物原來是綿竹

從重慶主城或巫山縣城旅遊碼頭出發,乘船逛三峽的精品水線,實際上依然尚存。新穎的是,神女景區首條水陸旅遊大環線——神女景區北環線,將在紅葉節前竣工迎客。

陸上遊三峽,就從這條環線進入。它設在神女峰景區內。

這一帶,早前為原始山谷,路的起點有個形象的名字「騎馬嶺」。彎彎曲曲的「馬道」,不帶重複,波浪起伏,時而向上延伸,時而拐入低谷。那是高山居民走出大山的足跡。

為保護谷內一草一木的原始性,北環線依照「馬道」原始路徑進行改造。雙向兩車道,路基寬約6.5米。

上周二(23日),我們找到了北環線第一站看點,當地人稱「轉馬臺」。一眼望去,毛茸茸植被包裹著巨型怪石,形成綠幽幽的一片,座座相連,總約2平方公裡。遠看,怪石頂著一身綠毛髮,可愛的形似粽子,雄偉的形似龍脊和牛背。一條山澗溪流穿插於怪石林,靜靜流淌,仿佛與身邊萬物述說心事。

「這種毛茸茸的東西,我們喊綿竹。」一位過路的老農主動解疑,沒走幾步,又轉過身說:「神女峰一帶崇山峻岭,唯獨這幾匹大山成片長毛,你們說怪不怪?」老農開玩笑說,軟綿綿的怪石,誰都想摸一摸。終究摸不得,險峻得很。

「運氣真好,乘船遊三峽的人,肯定見不到這一幕。」我們感到驚喜。老農聽了哈哈笑,卻又感嘆說:「可不是嘛,硬骨頭上能長綠芽,祖祖輩輩傳的,那可不是隨便長的。」

這位叫何學勝的老農,是兩坪鄉同心村4組的人,北環線一帶土生土長。他和同鄉人生活在山谷之中,總是硬著骨頭,走在前進的路上。

流動雲雨撲面來

北環線一旦竣工,就意味著對外開放。當然,自駕車大可進入,沿線也可靠邊留影。但為安全起見,行車時最好保持20公裡/小時設計時速。

在海拔400米左右位置,仰望天空蔚藍,仰望白雲成朵,靜觀「霧繞千峰秀」的韻味。在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呼吸,自然舒展身心。

盤山路逐漸在升高,海拔510米、670米、830米、1010米,從山底、山腰直奔山肩。眼前風景美不勝收。山在雲中,雲在流動,變化之頻。

不湊巧,我們作客當日,雨水從天而至,峽谷內溼氣蒸鬱不散,形成雲霧。駐足山肩,突然,流動的雲雨撲面而來,將我們淹沒。但很快,雲霧又隨風消散。忍不住張開雙臂,擁抱自然的美,煩惱轉瞬被拋雲外。

實際上,想要親近雲雨的機會挺多。經過建設者多番考究,北環線上將設置多處觀景點及俯瞰三峽的取景平臺。在這些節點當中,其中5處將以神女與楚王相遇、相識、相知、相戀、相守的愛情傳說命名,並搭配高約5米的雕塑造型予以表達。

△北環線上俯瞰三峽的觀景平臺

巫山人可謂腦洞大開,這裡還將建造一座「全球最大照相機」,也被稱作「三峽風景眼」。這棟建築總高21米、共三層。一層為藝術作品展覽空間;二層為巨幅針孔相機實時成像及遊客作品展覽區;三層為茶咖休閒空間及攝影區。

形象地說,觀景臺是「相機」,玻璃窗是「鏡頭」,樓梯是「膠捲」。按相機原理設計的室內觀景平臺,可容納百餘人同時觀景。

到時候,恐怕賞巫山雲雨已不稀奇。透過這些「鏡頭」,把最美的「巫峽夕陽」送給你。

千步梯下峽江過

北環線長約23公裡,直通神女峰景區梨樹埡,終點為神女景區望霞遊客中心。我們停下車打聽,這遊客中心內外,分別能容納上百輛私家車。北環線登山步道設在這,長約1公裡。

俯瞰,這步道頗為有趣,通常登山從下至上,在這可得入鄉隨俗,最好從上至下。

「欄杆摸不得喲,剛刷好第三層膠漆。」望霞村人潘興平,正在步道入口刷欄杆,友好地提醒著。乍看,這欄杆竟是鋼筋水泥質地,堅固無比,真像原滋原味的木頭樁樁。

忙完這裡,潘興平還得為花壇添磚。聽他說,最頂峰時期,神女峰一帶的中壯年有300來人來做工。他說:「巫山變化太大,做活路容易多了。」

這裡依山而建,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00米。涼風吹在身上冷颼颼,眼下這天氣,外衣可別脫下。千步梯由青石條鋪制,梯度較緩,倘若邊走邊玩,來回至少得花1小時。

在這裡賞雲,景色可就更不一般。雲群,像一簾飛瀉的瀑布,從山頂傾洩千丈。還有一些雲,薄如蟬翼,透過它,能看見對面山腰的蒼翠或江邊小城的倩影。但它絕不是霧,是實實在在的雲。

步道上,觀景平臺達5處。每處觀景臺,均可望向那座參差矗立的山峰——集仙峰,被喻為巫山十二峰之一。你會發現,它的峰頂自然開叉,恰似一把張開的剪刀。最漂亮的,還是巫峽江水,猶如綠色飄帶。兩岸紅葉自然生長,逐漸層林盡染。稍站一會,遊輪便由遠及近駛來。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雄偉,人的渺小。

△巫山十二峰之一的集仙峰

聽說,修建這步道之初,40多隻騾馬立下了汗馬功勞。它們運來了水泥、砂石和石磚,跟眾多建設者一樣,風雨無阻的勞作。

目前,這處步道工程,正處於收尾階段,11月初就要對外。

秋賞紅葉冬看雪

望霞遊客中心內,生活著一處高山人家。屋外農田5畝,核桃樹和李子樹長勢良好。

進屋一看,一對老夫妻裹著棉大衣,邊樂邊烤火。「北環線好,春看李花,夏看雲海,秋看紅葉,冬看白雪。」老兩口住了一輩子,足以證明這裡四季如畫。牛啟壽76歲,張吉佑71歲,同時見證了步道修建的全過程。

△牛啟壽老人正說著自己的農家樂設想

牛啟壽說,他曾想去步道工地找活幹,被施工方拒絕了,畢竟上了歲數。於是,他把二女兒牛賢章喊來做散工,48歲的二姑娘勤快,現在被留在遊客中心做清潔。在這,每月能賺近2000元,還包吃。

今年紅葉節期間,從望霞遊客中心通往神女廟的客運索道就要投用,57個轎箱單向運行,每次可乘坐遊客200餘人。目前,基礎工程已全部完工,轎箱已安裝到位,索道進入調試狀態。近來,將接受國家索檢中心最後驗收。

這對牛啟壽來說,是偌大的一個好消息。「如果遊客乘大巴進北環線,那即便買套票坐索道,也得找地吃飯喝水。如果自駕車開上來,登完步道也需要歇腳,要是迷上這,恐怕還得過夜……」原來,他在自家門前嗅到了商機。牛啟壽近來琢磨著是否改建土房子,自己整一家農家樂。

他的老伴張吉佑,看重的是家門前山更青、水更綠了。近來,野豬上門是常事,多的時候20來只成群。野豬往往晚上來,可以連玉米稈也啃得只剩一堆渣滓。張吉佑想出一種辦法,夜幕降臨後,端起鍋碗瓢盆往屋外敲。野豬一聽就躲了。她還見過野羊、野雞、麂子、兔子,近年來越來越多。

這老兩口的高山生活,翻開了嶄新一頁。野味成趣的神女景區北環線,也從陸上不同角度,重新對三峽遊進行了詮釋。

今年,待巫山紅葉盛開之時,北環線上的風景,將在重巖疊嶂之中,美若絢爛的朝霞,豔如黃昏的雲霓。由此,巫山「水陸並進,立體旅遊」的全新體驗,將拉開序幕。

推薦路線:

從巫山縣城出發→跨龍門大橋→沿S103省道抵騎馬嶺→進入神女景區北環線→望霞遊客中心→望霞索道→神女廟→沿步道下行至神女峰旅遊碼頭→乘船返回縣城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李琅 文 楊可 圖/視頻

相關焦點

  • 巫山縣旅遊局局長稅華:三峽最美是巫山
    蔥坪溼地公園  譚豔 攝記者:巫山是傳統的水路遊三峽的必經之地,也是如今新三峽遊陸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巫山是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美譽,也被外界稱讚「三峽最美是巫山」。那麼,從陸路的角度出發,小三峽又有哪些值得去領略的美景呢?巫山縣旅遊局局長稅華: 小三峽的遊覽模式,目前依然以坐船觀景為主。近些年,我們嘗試了陸路線路,只限於自駕和徒步遊的小眾遊人,比較成熟的就是陸上紅葉觀光遊覽!事實上,陸上從高處看紅葉、賞雲霧,比坐船的視覺效果更好!未來,我們也會更多地考慮水陸結合的方式,引導遊人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小三峽。
  • 著名的小三峽,鳥瞰巫山小三峽
    朋友們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重慶,我是遊遍名川,今天我們一起去遊覽素有「小三峽」之說的重慶巫山小三峽巫山小三峽即著名的寧河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崇山峻岭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峰,從巫峽西口注入浩浩長江
  • 「萬州--巫山」三峽觀光航線開通到巫山遊三峽、賞紅葉更方便了!
    今後市民和遊客到巫山遊三峽、賞紅葉更加方便了!8日,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在萬州開幕。在三峽旅遊節現場傳來好消息,萬州區和重慶市客輪有限公司合作,開闢「萬州--巫山」三峽觀光水上巴士航線,並於8日首航,投入運營。
  • 「相約飛巫山·三峽精華遊」:奉節白帝城巫山神女天路小三峽 雙飛...
    「相約飛巫山·三峽精華遊」:奉節白帝城 / 巫山神女天路 / 小三峽 雙飛四日遊    行程設計理念:    尊享2人起獨立成團,行程安排更輕鬆自由、愜意、遊覽時間更充足 ……    D1:煙臺—巫山    蓬萊機場乘坐MU9985航班(12:30-14:40)飛巫山。
  • 萬裡長江第二十七鎮——巫山,小小三峽小三峽,奇山秀水勝三峽!
    巫山雲雨巫山,也叫巫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巫山縣地跨長江兩岸,和湖北相鄰,自古為荊楚要衝,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巫山因山得名,境內的巫山是以上古唐堯時代的巫鹹而取名的,巫鹹就是堯帝的御醫。戰國時期巫縣為楚國的巫郡,秦昭襄王時伐楚滅巴蜀巫郡成為秦地,改置巫縣,清康熙九年大昌縣併入巫山縣,重慶直轄後歸屬重慶。深入長江三峽的巫山自然風景奇絕天下,處於大寧河上的小三峽被古人稱讚為「不是三峽,勝似三峽」。
  • 三峽集團「旅遊+扶貧」模式助力巫山
    2018年10月開始,三峽集團利用其在旅遊管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巫山的旅遊合作,推動巫山與三峽大壩在三峽旅遊路線上實現客源共享、協同發展。三峽集團提出積極支持巫山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資本紐帶關係,為巫山量身定製旅遊扶貧項目,通過資源共享增加到巫山的旅遊人數。
  • 重慶舉行第十二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發布會
    歡迎參加第十二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新聞發布會。  第十二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將於11月16日開幕。屆時,遊客可到巫山賞絢爛紅葉,遊全景三峽。為讓大家更全面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發布會,邀請到中共巫山縣委副書記、巫山縣人民政府縣長曹邦興同志為我們發布相關情況。
  • 巫山紅葉「火了」!第12屆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新聞發布會今日...
    紅葉節迄今已舉辦十一屆,今年,第十二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將於11月16日在巫山開幕!在今年的紅葉節上,你不僅可以欣賞「三峽紅葉·美麗中國」新名片,還能親身參與空中飛人徒手攀爬世界第一梯吉尼斯挑戰賽、裝置藝術體驗、情侶趣味運動會、「驢行三峽」—徒步飛鳳峰、首屆巫山旅遊文創商品大賽、四季風光全國攝影大展、華夏航空空姐巫山行直播秀等活動。
  • 網絡達人打卡巫山:茶山採茶深遊三峽 離別時直呼沒看夠
    4月17日,「行·重慶——2019網絡達人重慶行暨文旅融合金點子徵集」活動走進巫山,20餘位知名網絡達人兵分兩路,其中一路來到騾坪鎮和神女景區南環線,來一次不同尋常的三峽深度遊、環線遊,以文圖、視頻、直播等多種表現形式「打卡」巫山。
  • 巫山小三峽景區迎來暑期旅遊高峰
    巫山發布消息,提起巫山首先會想到最有名的小三峽小三峽是國家首批AAAAA級景區圖源 | 巫山縣委宣傳部儘管高溫難耐,卻依然抵擋不住暑假遊的熱潮。來來往往的船隻在峽江裡穿梭,遊客們一邊欣賞著峽谷裡的風景,一邊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留念。
  • 巫山紅葉新畫卷!小三峽景區紅葉進入最佳觀賞期
    ( 記者 王忠虎 報導) 目前 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紅葉 11月29日, 遊船暢遊在紅葉映襯下的 巫山小三峽景區龍門峽中。
  • 什麼時候去三峽旅遊最好?一篇比較全的三峽旅遊攻略
    三、三峽旅遊沿途景點三峽遊輪從重慶朝天門港口出發,三天的行程將全覽鬼城豐都、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瞿塘峽、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巫峽、巫山神女峰、九畹溪、西陵峽、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
  • 巫山雙曬|乘亞洲第一電梯玩「速降」 巫山「水陸空」旅遊體驗不擺了
    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神女天梯」是景區內最具標誌性的一處建築景觀,更是號稱「亞洲第一高」的全戶外懸崖電梯,有著222米的垂直高差,更刺激的是,它居然還是玻璃轎廂,這就意味著,每秒4米的下降速度,能夠讓你腎上腺數飆升,在驚叫聲中看著山勢的快速變幻。雙曬直播的女主持人作為「體驗官」,將為廣大網友出鏡體驗這一「心跳電梯」。
  • 開啟「升級版」的重慶旅遊,如何打好「三峽牌」?
    在旅遊業全域發展、質量變革、體驗升級的宏觀背景下,「單打獨鬥、各自為政」,直接導致規劃散亂滯後,進而衍生出交通不暢、景區景點老化、要素同質化嚴重、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低、難以實現品牌整體輸出等問題。事實上,早在重慶直轄之前,整合巫山、奉節、巫溪旅遊資源,打造「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的思維就初具輪廓。
  • 重慶巫山小三峽——全長200餘公裡值得一看
    三峽中巫峽支流的大寧河又名巫溪,發源於巫溪縣境內的大巴山南麓,從海拔2000多米的大巴山上奔流南下的大寧河水流湍急,全長200餘公裡,其中由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組成的巫山小三峽全長50餘公裡,沿途山清水秀,風景雅致迷人,仿若三峽的縮影而得名。
  • 巫山不止小三峽,這個將要升5A的景區更精彩
    重慶市巫山縣,是渝東北地區一個重要的旅遊大縣,長江和大寧河在此交匯,「兩河四岸」的風景很不錯,之前以大寧河沿岸的小三峽名聲最響,也是巫山唯一的一個5A景區,但「世事很快就要變了」——巫山縣正在著力打造一個新5A景區,可爬山、看雪、賞紅葉、乘船遊長江,有南北兩條環線,各自都可以玩一天
  • 走f進美景的進巫山小三峽
    同時還被評為「中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重慶文明景區」,「重慶安全景區」,被名人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巫山小小三峽是位於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的總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的姊妹峽,全長15公裡[1] ,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
  • 乘遊輪遊三峽 再現一票難求
    而這樣的變化不僅僅是發生在奉節縣青龍鎮大窩社區,在三峽沿岸,紅葉、綠樹、花果……正成為長江的一道道新風景。來自市文旅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長江三峽區域共接待遊客16525.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45.7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0%。
  • 巫山旅遊之「魚」:小三峽藏著一條世界上最大的「魚」
    編者按有著「渝東門戶」之稱的巫山,是長江三峽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裡是「巫山神女」的故鄉,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這裡的小三峽,是改革開放後全國較早的5A風景區之一。這裡的山、水、雲、霧,甚至連峽谷裡的紅葉,都曾是名人騷客抒發胸意的「熱詞」。這裡雖然風景很美,但卻伴隨著貧窮。
  • 重慶遊客年底可實現「一天遊三峽」(圖)
    業界稱,年底「兩高」(高鐵、高速公路)快捷交通建成後,重慶主城遊客赴三峽旅遊,就可搭乘「兩高」+快遊,實現「千裡江陵一日還」遊三峽的願望了。不設床位,只有舒適坐椅總投資高達數千萬元的「長江三峽8號」,是長江上第一艘沒有床位、只有舒適坐椅的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