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經濟潛在風險執政團隊應及早因應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臺灣經濟指標上揚,但全球經濟潛在風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要求執政團隊「密切關注、及早因應」,持續推動以「鬆綁、招商、投資」三個面向為核心的政策,且需繼續改善勞動條件,特別是低薪問題務必對症下藥,讓經濟成長的好處嘉惠全體民眾。

    民進黨昨日召開中常會,會中邀請臺「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以「當前經濟情勢」進行項目報告。發言人何孟樺會後轉述黨主席蔡英文聽取報告後裁示。

    蔡英文表示,從邱俊榮的報告中,我們清楚了解全球過去一年包括大陸、美國、歐盟、日本等重要區域的經濟情勢,也對臺灣地區去年的經濟成果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國際經濟雖然呈現微幅上揚的發展,但是,面對全球經濟潛在的風險,「請行政團隊密切關注、及早因應」。

    她說,過去一年,臺灣的經濟穩健成長。在這份報告裡,不論是商品出口、工業生產、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失業率、物價也相當平穩。企業獲利增加了,投資信心自然變高了。

    過去,「行政院」提出前瞻基礎建設、5加2產業創新計劃、排除企業投資五障礙等政策,蔡英文表示,這些措施讓臺灣經濟成長的動能穩定前進,使產業逐漸轉型,更能面對國際市場的挑戰。

 

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因應中美貿易戰對臺經濟衝擊 蔡英文提四策略
    民進黨昨日下午舉行中執會,邀請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以「中美貿易戰及對臺灣的影響」進行項目報告。發言人蔡適應會後轉述蔡英文裁示,行政與臺灣安全團隊要隨時掌握中美貿易戰的狀況,做好相關的應變措施。協助產業界面對未來可能產生的衝擊,降低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 臺媒批蔡英文執政團隊盲目自嗨 內外危機皆不見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對此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復興航空倒閉只是兩岸關係惡化的表現之一,臺灣經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困境。而臺灣民間對經濟前景普遍悲觀的情況下,蔡英文的執政團隊卻抱持樂觀態度,盲目自嗨,讓危機更為沉重。  以下是文章摘編:  興航雖然因為連續兩年發生空難,造成嚴重的財務負擔,同時也影響品牌形象,讓其營運難有起色。
  • 臺媒:慎防兩岸關係的潛在風險
    臺媒:慎防兩岸關係的潛在風險 2018年01月18日 09: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中央網絡報》18日發表評論指出,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不僅沒有在中共十九大後平息下來,還因最近美國向臺灣表現出的姿態,以致更加刺激「武統」之聲,反映了兩岸關系所潛在的兇險。
  • 蔡英文應以扁、馬的用人缺失為鑑
    記者於志旭/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蔡英文宣布將由林全擔任臺「行政院長」,這個決定不令人意外。林全在扁政府時代有完整財經歷練,他與蔡英文互動密切,且近年長期為其擘劃政策藍圖。此一布局,也意味在「完全執政」後,民進黨政府上下皆將以蔡英文的意志為意志,施政成敗由臺灣地區領導人兼黨魁的蔡英文一肩扛起。
  • 臺媒社評:蔡英文陷嚴重執政危機卻不自知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4日發表社評說,平心而論,蔡英文確有推動臺灣發展及各項改革的企圖心,卻因個人私心而註定功虧一簣,主要原因就在於其個人的領導能力嚴重不足及狹隘格局,整個行政團隊有如無頭蒼蠅一樣,導致施政效能不彰。
  • 鄭浩:蔡英文兩岸政策醜陋 執政暗藏危機
    另外,民進黨內部各種不同的一些矛盾派系的鬥爭,會在即將掌握大權的時候分一杯羹,可以說蔡英文未來的執政道路是非常坎坷,潛伏著危機。,因為她現在還沒有正式的執政,你也不能說就會一定會出現潛在的執政危機,但是中國有一句話就是醜話放在前面嘛,對吧,更何況現在兩岸關係特別是蔡英文這一部分,實際上做的很少,而且也坦率的說是比較醜陋的,她的兩岸政策是比較醜陋,那麼那這個醜話放在前面,就是說她未來執政的話,會有潛在的執政危機的,你包括最近這段時間,林全就是候任的行政院長他在組閣的時候,其實也都看出她在用人的方面已經是左右為難
  • 臺媒:蔡英文能實現「穩健執政」的願景嗎?
    臺媒:蔡英文能實現「穩健執政」的願景嗎?在如此不能自圓其說的架構下,蔡英文給了人們什麼憧憬?給了大家什麼想像力?  文章說,蔡英文自兼民進黨主席,並使政務官不兼黨職,試圖切割行政團隊與民進黨的關聯,以架空民進黨;但這種想要「繞過民進黨」的作法,卻亦顯現她將陷難以有效「領導」民進黨的困境。蔡英文若不能穩固對民進黨的領導,即無以確立「憲政認同」及兩岸政策,也就不能建立「穩健執政」的願景。
  • 臺教授:經濟靠大陸卻激化對立 蔡英文準備好因應大陸「報復」?
    蔡英文當局「主計長」朱澤民日前稱,「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並將其歸因於蔡當局力推的所謂「投資臺灣」。
  • 譚量吉:若200萬臺商瞬間失業 蔡英文能因應?
    假如200萬臺商瞬間失去工作,民進黨當局有辦法因應嗎?  譚量吉,國民黨籍,雲林縣人,宸茂營造公司董事長,在馬英九時期擔任「政策顧問」,目前擔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雲林同鄉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等職。  談到馬英九與蔡英文執政下的兩岸關係比較,譚量吉表示,根本不用比,因為民進黨當局並沒有用心經營兩岸關係,兩岸互動明顯從熱轉為冷,當然,兩岸本來就不是民進黨的政治主軸,蔡放棄維持兩岸關係是正常且預料中的事,但是,民進黨當局必須有所覺悟,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的「外交」、經濟也恐怕好不起來。
  • 蔡英文"內閣"85%出自扁團隊 綠色執政未上路先遭質疑
    中國臺灣網5月3日訊 臺灣準「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今天(3日)上午再度公布蔡英文執政團隊6位「次長」名單。據中評社報導,包括「國發會副主委」由臺南市副市長曾旭正出任;「科技部政務次長」為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蔡明祺;「農委會副主委」為嘉義縣社會局長翁章梁;「勞動部政務次長」為臺南市議員郭國文。
  • 臺媒:蔡英文應鼓起勇氣向「臺獨」說不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領導風格的混亂,已造成民眾認知的錯亂,讓她變成臺灣有史以來執政周年民調跌最兇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這樣的困境主要還是蔡英文在治理臺灣的「定向」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對於兩岸問題,蔡英文要有勇氣向走不通的「臺獨」路說不,交不出兩岸成績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執政必定失敗,釀成兩岸衝突,更會成為臺灣的罪人。
  • 蔡英文能因應好臺海變局嗎?
    (圖/美國空軍)  美國政府日前決定售予臺灣66架F16V型戰機,這是時隔27年美國再出售戰機給臺灣,事關重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立即表示「中方將做出強烈回應,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臺灣能否再像上次那樣安然過關,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 蔡英文執政3年 島內經濟持續低迷
    粵港澳大灣區與臺灣近在咫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發展思維,其經濟爆發力引發島內輿論關注。   而對比大灣區面向全球的全方位開放,蔡英文當局竟連設置自貿區都認為沒有必要。那麼,在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島內的經濟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臺灣民眾對島內經濟的發展又是否滿意?
  • 美國大選開票風雲變色,臺媒:蔡英文已擬兩套「劇本」因應
    美國大選開票陷入膠著緊繃,「府」「院」高層高度關注,臺媒今日報導指出,據了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上周六(10月31日)的「國安高層會議」中,針對美國大選就已擬好2套版本,若川普連任成功,臺灣將與美國加深雙方關係、盼速籤BTA;若拜登當選,對臺灣正進行的相關政策恐需多注意,因有交接的空窗期問題
  • 臺灣網友神總結馬英九與蔡英文的執政差別
    最近啊蔡英文和馬英九可謂嘴仗打不停,你轟我來我懟你,核心思想就是:要「死」一起「死」!但侃爺私心以為,這事兒確實是馬英九團隊的不對,不管怎麼說,蔡英文上臺執政兩年後,不僅罵馬英九的人越來越少了,近段時間,這「退出江湖」有些時日的「老馬哥」人氣還回溫了!
  • 蔡英文因應中美貿易戰提7項裁示 林濁水送7字
    因應中美貿易衝突,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提7項工作,包括有秩序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或移轉生產基地、加速執行擴大內需計劃、打造新南向產業鏈、成立農業投資公司與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等。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說雖然因應不是簡單事,但「蔡當局終於覺悟」,雖然太慢,還是懂得亡羊補牢。
  • 蔡英文:執政兩年多,臺灣經濟是愈來愈好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經濟好嗎?蔡英文13日到臺南麻豆代天府揭匾並為民進黨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拉抬聲勢,她強調「這兩年多來我們拼經濟,現在經濟是愈來愈好」、「臺灣的經濟是一直穩定的成長!」在野黨批擊民進黨執政,臺灣經濟走下坡,退休軍公教及反年改團體也持續對蔡英文如影隨行發動抗議行動。蔡英文也利用在麻豆代天府致詞的機會強調「年金一定要做」、「臺灣經濟很好」。
  • 朱立倫談蔡英文"執政"3周年:應還給軍人應有的尊敬與尊嚴
    華夏經緯網5月2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臺灣更好」臉書直播,今日與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從兩岸、「外交」、「國防」、經濟、能源及「內政」六大面向,共同點評蔡英文就職三年的表現。
  • 蔡英文應努力搬掉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
    蔡英文在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時表示,這次的縣市選舉,人民並沒有在兩岸政策的議題上做出選擇,或是有重大的改變,「九合一」選舉後,我們維持現狀的政策仍然不變。這次「九合一」選舉,選前被譽為是蔡英文的「期中考」,臺灣人民將給她執政兩年多打分,面對民進黨丟掉包括綠營鐵票區高雄在內的7個縣市的成績,島內許多人說,這已經是蔡英文的「期末考」,蔡英文可能成為島內第一個無法連任的領導人。
  • 「年金改革」抗爭升溫 蔡英文應向社會道歉
    臺灣《中國時報》4月1日發表評論指出,對於「年金改革」,蔡英文不論自認理由多正當,都應該親自向社會表達道歉之意。    評論摘編如下:  隨著反「年金改革」抗爭升溫,民進黨當局捍衛政策心切,言行也出現失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