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宣誓制度在嘉「上線」

2020-12-24 中國嘉興

證人宣誓制度在嘉「上線」

發布日期:2020-05-19 09:02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我作為保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如有虛假陳述,願意接受罰款、拘留乃至刑事處罰。特此保證!」5月11日、13日,嘉善縣姚莊人民法庭第三審判庭內,兩起案件的原告申請證人出庭作證。與以往作證形式不同的是,兩名證人都是當庭口頭陳述證人證言,而不是宣讀事先準備好的書面材料;除此之外,兩人都當場籤署了作證保證書,並面對國徽當庭宣誓。

  證人證言作為民事訴訟八種證據類型之一,在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地位。今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訂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新《證據規定》)已經正式施行,其中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詢問前責令當事人籤署保證書並宣讀保證書的內容。保證書應當載明保證據實陳述,絕無隱瞞、歪曲、增減,如有虛假陳述應當接受處罰等內容。當事人應當在保證書上簽名、捺印」;「證人作證前不得旁聽法庭審理,作證時不得以宣讀事先準備的書面材料的方式陳述證言。」

  5月8日,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姚海濤在電腦屏幕上一鍵開啟了「雲間」法庭,審理兩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在線參與訴訟,兩名證人來到法庭,在線作證,根據新《證據規定》規定,證人出庭時不得以宣讀事先準備的書面材料的方式陳述證言,因此兩名證人均以「脫稿」形式陳述證言。這也成為新《證據規定》施行以來,浙江省首例證人當庭宣誓案件。

  所謂證人宣誓制度,是指證人在依法出庭作證時,就其所提供的證言向法庭保證是真實客觀的,絕不作虛假陳述,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的一項制度。新《證據規定》規定證人宣誓制度,旨在通過形式上的嚴肅性、程序上的規範性對證人作證起到約束和警示的作用。同時,新《證據規定》對於證人故意作虛假陳述的法律責任做了進一步明確,證人故意作虛假陳述,可以對個人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也可處以15日以下司法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作證前宣誓和不得以宣讀書面稿方式陳述證言外,新《證據規定》還對證人出庭作證中常見問題予以明確:無正當理由未出庭的證人以書面等方式提供的證言,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證人出庭作證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證人出庭作證費用;證人有困難需要預先支取出庭作證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證人的申請在出庭作證前支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證人的詢問與待證事實無關,或者存在威脅、侮辱證人或不適當引導等情形的,審判人員應當及時制止,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罰等。

  據嘉興市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在法官和所有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面前直接宣讀保證書的方式進一步對證人作偽證形成威懾,加深了證人對如實作證的法律義務認識,激發了證人內心陳述客觀事實的責任感,喚醒了證人內心公平正義的正能量,進一步保障了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可靠性。

相關焦點

  • 證人宣誓制度首次在四平中院實施 證人籤署保證書並當庭宣誓
    證人宣誓制度首次在四平中院實施 證人籤署保證書並當庭宣誓 2020-06-23 0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版的證人宣誓制度來了,證人當庭「宣誓」保證證詞屬實
    施蕾 攝「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如有虛假陳述,願意接受罰款、拘留乃至刑事處罰。」5月6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證人在籤署保證書後,當庭「宣誓」保證證詞屬實。證人證言作為民事訴訟八種證據類型之一,在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地位。
  • 「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證人當庭宣誓上線...
    「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證人當庭宣誓上線啦~ 2020-05-28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構建
    一、證人出庭作證的現狀及重要性;二、證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與原因:(一)主觀因素的制約;(二)客觀條件的限制;(三)立法不足是阻礙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實施的根本原因;(四)法官陳舊的訴訟觀念是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實施的一大障礙;三、解決證人出庭作證問題的對策:(一)提高證人的法律意識,明確證人作證的義務和拒證的法律責任;(二)證人確實有困難不能出庭作證情況下的作證方式;(三)立法上的完善;(四) 法官應轉變執法觀念
  • 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立法缺陷及完善
    二、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  認真考察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和《證據規定》對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規定,就會明顯發現,我國的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存在若干立法缺陷,主要有:  (一)證人主體適格條件限制多  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證人「是指案件的訴訟參加人以外的,知道案件情況並能正確表達意志而被人民法院傳喚到庭作證的單位和個人
  • 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證人出庭宣誓
    為查明案情,依據原告申請,黃杰(化名)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這是最高人民法院新修訂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來,新都法院首次進行證人宣誓。 「我作為本案的證人,保證向法庭如實提供證言。如有意作偽證或者作虛假陳述,願意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庭上,證人黃杰當庭宣讀誓言,並在出庭作證前籤署了保證書。
  • 肖勝方:規範證人出庭制度 提高證人出庭率
    原標題:肖勝方代表:修改證人出庭制度,法院拒絕證人出庭需正當理由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勝方處獲悉,他準備領銜提交議案,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於法院拒絕證人出庭的,以需要有正當的理由作為限制,進一步規範證人出庭制度,提高證人出庭率。
  • 民事訴訟證人制度若干問題研究
    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對證人出庭作證以及證人證言的採信作出了較《民事訴訟法》具體的規定。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對證人制度作了更為具體的規定。③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證人制度是《民事訴訟法》上的一項重要制度。
  • 淺析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設立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這是我國首次在立法中確立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該制度出臺後,社會上有支持的聲音,但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我國為何要設立這一制度,筆者以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證人擔心遭報復不願出庭 證人保護制度還要等多久
    本報北京3月8日訊記者席鋒宇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基本證據制度。北京鼎業律師事務所許智慧代表卻在司法實踐中注意到證人出庭率卻比較低。「主要原因就在於證人擔心遭到打擊報復,而現存制度缺乏對證人、舉報人的有效保護。所以我建議儘快確立證人、舉報人保護制度。」
  • 我國憲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和規範
    據統計,在193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明確對憲法宣誓制度做出相關規定的有177個,未規定該制度的國家有16個。[1]關於憲法宣誓的主體、內容和程序,各國做法不盡相同,一般都在有關人員開始履行職務之前或就職時舉行宣誓。
  • 民事訴訟中非自然人證人資格質疑
    一般說來,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被假定為具有作證能力,具有證人能力就具有證人資格。但由於種種客觀因素的存在,目前世界各國證據法對證人資格或多或少有所限制。  歷史上,古老的普通法傳統對證人資格限制很多,如證人必須有宗教信仰,證人不得與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有利害關係,當事人一方的配偶或者被定罪的人都不享有作證資格等等。
  • 我國憲法宣誓制度入憲的重要意義
    憲法宣誓則是一種莊嚴的法定儀式,是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法律中關於宣誓制度的規定,此前主要見之於香港、澳門基本法中,兩部基本法分別對特別行政區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委員)、立法會議員、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檢察官)等在就職時的宣誓作出了明確規定。
  • 鎮遠縣法院:依法適用證人具結制度 保障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可靠性
    「我作為本案的證人,保證據實陳述,絕無隱瞞、歪曲、增減事實,如做虛假陳述,自願接受處罰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5月7日下午,鎮遠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理的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證人王某在法庭上宣讀保證書。
  • 構建刑事訴訟證人、鑑定人出庭作證保障機制的思考
    雖然新刑訴法構築了一套合理的證人、鑑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對強制出庭作證、證人保護、作證補償、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作證、視頻作證等作了專門規定,但這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原則性強而操作性差,使得有關證人、鑑定人出庭作證的規定宣誓意義有餘而可操作性不強,通過修法改善證人、鑑定人出庭狀況的初衷收效甚微。
  • 刑事訴訟中專家證人制度的適用與完善
    首先,對專家證人的資格標準進行了初步明確。專家證人不得同時以鑑定人身份參與辦案,這是因為專家證人在庭上是要協助控辯雙方對鑑定人的鑑定意見進行質證的,其是對鑑定人知識的一種補充,明顯有別於鑑定人。通過禁止性條款對專家證人的準入門檻進行了限定,明確被撤銷鑑定人資格、違背有關職業道德、不具備相關民事行為能力、不符合迴避情形的有關主體,不得作為專家證人參與辦案。
  • 憲法宣誓制度明年1月1日起實行 宣誓誓詞為70字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郭金超 馬海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7月1日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這標誌著中國以立法形式正式規定實行憲法宣誓制度。關於憲法宣誓制度的適用範圍,決定指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 反「黑社會」法亮相:能否建立「汙點證人」制度?
    中國刑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莫洪憲認為,應根據我國實際和借鑑域外經驗,規定涉案財產調查和處置程序,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職權查清財產情況後及時審查、及時處置、及時監督;同時規定獨立的合法財產返還程序,對有證據證明確屬被害人合法財產、有證據證明確與有組織犯罪活動無關的財產及時返還,共同形成法治化的涉黑涉惡財產處置制度。
  • 反「黑社會」法亮相:能否建立「汙點證人」制度?
    中國刑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莫洪憲認為,應根據我國實際和借鑑域外經驗,規定涉案財產調查和處置程序,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職權查清財產情況後及時審查、及時處置、及時監督;同時規定獨立的合法財產返還程序,對有證據證明確屬被害人合法財產、有證據證明確與有組織犯罪活動無關的財產及時返還,共同形成法治化的涉黑涉惡財產處置制度。
  • 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效忠制度,包含效忠國家的含義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張曉明介紹,公職人員宣誓效忠制度是國際通例,香港國安法第6條規定的公職人員宣誓效忠制度是參照基本法第104條關於公職人員宣誓效忠的規定。無論是香港國安法第6條規定的宣誓效忠制度,還是基本法第104條規定的宣誓效忠的內容,這裡面提到的「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都毫無疑包含了效忠國家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