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擔心遭報復不願出庭 證人保護制度還要等多久

2020-12-19 搜狐網

  本報北京3月8日訊記者席鋒宇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基本證據制度。北京鼎業律師事務所許智慧代表卻在司法實踐中注意到證人出庭率卻比較低。「主要原因就在於證人擔心遭到打擊報復,而現存制度缺乏對證人、舉報人的有效保護。

所以我建議儘快確立證人、舉報人保護制度。」

  許智慧說,在刑事案件中,證人、舉報人對於發現案件、偵破案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民事案件中,證人對於法官查清事實真相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散見於各種法規中的涉及證人和舉報人的保護條款,大都缺乏可操作性,造成目前對證人、舉報人保護缺失的現狀。這就會影響到證人和舉報人的積極性,因此,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十分迫切與必要。制定一部專門的、完善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證人、舉報人保護法成為當務之急。」她建議,應在證人作證之前,舉報人舉報之初,相關部門就應評估風險等級,及時啟動證人、舉報人保護程序,不能等到證人、舉報人受到威脅後才談保護。

相關焦點

  • 細化過程保護打消證人出庭顧慮
    不想出庭、不願出庭、不敢出庭……一直以來,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率普遍較低,是長期困擾我國司法機關辦案的一個難題,也是推進庭審實質化改革亟待破解的問題。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第一審判庭庭長嚴劍飛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證人之所以不願意出庭作證,無外乎兩個原因——出庭的必要經費無法保障、害怕遭到打擊報復。
  • 證人作證怕被報復 河南委員建議警察24小時保護
    害怕遭報復不敢做證人,委員為這個司法界「老大難」問題支了一招  出庭作證,警察當「全天候保鏢」    商報記者 邵振綱  證人不作證和證人不出庭,已成為司法實踐中的「老大難」問題。而證人之所以不願出庭作證,絕大多數是害怕打擊報復。  昨日,省政協委員張景林提出,公安、檢察機關和法院都應高度重視對證人的保護,遇上大案要案,應派警察24小時保護證人。
  • 刑事證人如何願出庭敢出庭
    明確要健全證人保護工作機制,對因作證面臨人身安全等危險的人員依法採取保護措施;建立證人、鑑定人等作證補助專項經費劃撥機制;完善強制證人到庭制度。不斷加大證人出庭保障力度「在案多人少的情況下,以前不少法官對證人出庭的積極性並不高,因為證人出庭讓庭審程序變得複雜,增加了庭審時間,影響審判效率。」
  • 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立法缺陷及完善
    對於實現實體正義,維護程序正義,證人出庭作證制度有著重大價值。由於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證人不願出庭作證以及作偽證的現象十分嚴重,嚴重妨礙了法院對案件事實的查明,也嚴重影響了當事人正當權益的實現,使公正與效率的目標難以達到。筆者擬通過以下三部分,對構建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提出一些見解與構想。
  • 肖勝方:規範證人出庭制度 提高證人出庭率
    原標題:肖勝方代表:修改證人出庭制度,法院拒絕證人出庭需正當理由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勝方處獲悉,他準備領銜提交議案,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於法院拒絕證人出庭的,以需要有正當的理由作為限制,進一步規範證人出庭制度,提高證人出庭率。
  • 我國刑事證人出庭難之原因及對策
    在司法實踐中,證人因作證而受到打擊和報復的現象屢見不鮮,又由於司法機關查處不及時或處理結果偏輕,因此嚴重挫傷證人作證的積極性,也使其他證人更加不敢出庭作證。  4、經濟補償的空缺影響證人出庭作證。證人出庭作證,不僅要遭受精神壓力,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金錢,這就要求要給予證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 證人出庭適用問題之探討
    本文開始以美國總統林肯在庭審中推翻關鍵證人證詞的一段精彩對話凸顯證人出庭作證對庭審的重要影響,立足於我國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率普遍較低的現實狀況,闡明修改證人制度的必要性,從而展開對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前證人出庭制度變化的司法解讀及適用證人出庭制度面臨的新挑戰的論述。    林肯:你發誓說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爾遜:是的。
  • 證人出庭真的有重要嗎?證人不出庭的話會怎麼辦?
    在日本庭審的過程中,不難看出,日本證人證言在偵查階段和庭審階段都能保持較高的統一性,證明力強,被法院採信度很高。但是同為大陸法系的我國,在證人出庭方面的情況,就不容樂觀了,一直是困擾著檢法機關的難題。證人到庭率很低,強制出庭制度形同虛設。在我國刑事案件,很多都無法保證證人出庭,甚至是絕大數庭審都省略了證人出庭這一步驟。
  • 上海一中院證人視頻作證 面部打馬賽克不怕報復
    上海一中院全國首創視頻作證 證人出庭面部打馬賽克  證人不再擔心被報復而拒作證  □記者 周柏伊 攝影 陳永良  晚報訊 話筒、攝像頭、液晶屏、「馬賽克」……在這些器材的掩護下,公安機關一名偵查員作為關鍵證人,出現在法庭上
  • 作證受威脅,證人可申請人身保護
    本次修訂,也是為了履行該條約的義務,加大對人權的保護。●不強制親人出庭指證現象:2009年8月3日,北京朝陽法院對歌手滿文軍之妻李俐涉嫌容留他人吸毒案開庭審理。當檢察官宣讀滿文軍提供的證詞時,李俐面無表情。但當法官訊問李俐意見時,她帶著哭腔反駁:「滿文軍說的不是事實!」法庭上,李俐要求媒體不要再用某人妻子稱呼她。
  • 論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構建
    因此許多證人認為自己在庭上作證是「加害」被告人,會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因此擔心事後會遭到被告人親屬的打擊報復。特別是「黑惡勢力」為霸一方,鄉霸、村霸比較嚴重的地方,證人出庭作證會招至不利方當事人的怨恨、報復、打擊,所以不敢出庭作證。
  • 為什麼不讓證人出庭?
    以審判為中心關鍵在庭審實質化,庭審實質化的關鍵在證人出庭。在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同時,應當逐步推進不認罪認罰普通程序案件的證人出庭作證率。證人出庭是庭審實質化最核心的標誌,就是不斷的趨近於直接言詞原則,這也是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可是八年過去了,並沒有實質的變化。
  • 民事訴訟證人不願出庭怎麼辦
    於是我找到目擊者後到法院起訴,並向法院提供了證人的姓名和住址信息。法院送給我的出庭傳票上,註明讓我帶證人出庭作證。請問,我一定要帶證人出庭嗎?如果證人不肯出庭怎麼辦?  答:按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的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 男子目睹老鄉行兇當證人 怕遭報復攜家帶口逃亡
    救濟之缺  作為警方的證人,在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嚴懲後,常常可以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在一個人地兩生的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這只能是在國外影片裡看到的故事情節,就目前來講,我國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也沒有一個專門的證人權利保障制度。」寧波市檢察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檢察官說。
  • 證人被殺血案震驚全國 惡果頻現保護成一紙空文
    審判長解釋道,2009年12月26日,法院向這8名證人中的7人送達了出庭通知書,一名證人因在北京就醫,經電話詢問後,8名證人均表示不願出庭作證。  對此,有律師和專家質疑說,李莊案的7名證人全部失去自由,不出庭作證,證言可疑……  記者調查得知,被告人當庭提出證人出庭接受質證,李莊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結局大致相似,證人出庭的要求總會被法庭以種種理由拒絕。
  • 淺析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設立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這是我國首次在立法中確立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該制度出臺後,社會上有支持的聲音,但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我國為何要設立這一制度,筆者以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重慶規範刑事公訴案作證環節,規定7種情況證人必須出庭
    為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貫徹直接言詞證據原則,實現庭審實質化,規範重慶市刑事公訴案件證人出庭作證,近日,
  • 一證人作證後遭報復四處流亡 證人安全誰來保護?
    誰來保護作證人?  肖敬明協助警方破獲兇殺案,結果卻惹禍上身,這到底是誰的錯?  寧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公安機關希望在判決書中不要出現證人的名字,但法院認為,作為主要證人,其姓名不能用化名或者隱去,否則難以體現司法公正。
  • 證人不出庭,證人證言就作廢
    證人證言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確定的一種證據形式,在司法實踐中經常被採用,用來證明案件事實。往常在庭審中,當事人只需要向法庭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證人不必一定出庭。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但是,一旦對證人證言的「三性」 即關聯性、合法性、真實性不予認可時,由於證人未出庭,就沒有辦法對質提問,證明作用也就變得十分薄弱。
  • 證人出庭申請書(申請證人出庭用)
    2018-04-08 16:43:59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網  證人出庭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