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醫堂1800%利潤揭秘:成本0.7元假藥賣20元

2020-12-17 紅商網

成本價僅0.7元的產品,終端價格卻為15~20元,妙醫堂如何堂而皇之地拿著「正規身份」在渠道中暢行。

劉永

河南南陽靳崗鄉大連莊103號,是一處鐵門緊閉的農家院。在這個院子裡,熱熔膠在兩個大罐中加熱並保持恆溫,然後通過一根塑料(10575,-95.00,-0.89%)管輸送到運行中的一臺敷料設備上,就這樣,一張張貼劑不斷生產出來。

這些不含任何中藥成分的貼劑被冠以數十種品牌和上百種名稱,號稱能夠治療降糖、瘦身、暈停、痛經、風溼、肩周炎、骨質增生等各種疾病。但是,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所有號稱可以治療各種疾病的「膏藥貼」都出自同一條生產線,使用的是同一種原料——熱熔膠(熱熔膠是一種可塑性的粘合劑,在一定溫度範圍內其物理狀態隨溫度改變而改變,而化學特性不變,其無毒無味,屬環保型化學產品,主要用於塑料、五金件、手機視窗框和前蓋等的粘接)。

這種「膏藥貼」在市場上標價「15元」至「20元」不等,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講,這個價格並不算貴,而且這些「膏藥貼」雖然沒有療效,但也不至於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極少有患者對這種「膏藥貼」的「假冒性質」較真。而以較低的違法成本來獲取利益正是這些「膏藥貼」的生產者持續違法的動力。

本報記者了解到,一盒貼劑從生產到患者購買的整個環節,能產生1800%的利潤,而這些利潤被生產廠家、批發商、區域代理商和銷售終端分享。不合格的產品卻能夠在合法的外衣下進行產銷,妙醫堂的背後,僅是醫藥行業黑幕的冰山一角。

生產:危險的OEM模式

儘管僅憑一條生產線就可生產出各種功效的「膏藥貼」,妙醫堂在參加廠家的藥品招商會時,仍會以「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膏貼類健康產品的現代企業」的面目出現,並告知將提供三種服務:尋求產品代理、經銷;產品加工貼牌生產;半成品等初級產品供應。

妙醫堂藥業成立於2009年,50多歲的法人代表陳榮彥基本深藏不露,公司全靠身擔經理的34歲的張永獨當一面。張永是銷售出身,最開始在南陽市月季開發中心銷售鮮花,後在南陽市天新醫藥和南陽衡淯製藥兩家公司擔任業務經理。

妙醫堂的生意越做越大。2012年3月16日,陳榮彥以每年80元/平方米的價格,租下了南陽市北郊小王莊村民張明均的700平方米倉庫。大連莊從此專注於「膏藥片」的生產,而小王莊不僅僅負責生產,還負責產品的再加工和包裝業務。

一個胡姓員工告訴記者,他經常從大連莊將貨「倒騰」至這個倉庫,進行包裝後通過物流發往全國各地。他還告訴記者,這兩個生產場地的產品原料為同一種產品,都是熱熔膠。熱熔膠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由固態轉變為熔融態,被塗到各種貼片上,冷卻後就成為貼劑,最後直接與患者的皮膚接觸。記者獲得的一張內部考勤表顯示,這裡有一處約20人的生產車間。從現場來看,這裡的產量遠大於大連莊103號的20萬至30萬貼的日產量。

坐擁兩個生產場地,妙醫堂給超過50家企業進行代工。但是,妙醫堂或許不甘心只做代工。2010年10月26日,妙醫堂在香港註冊了京都妙醫堂股份有限公司,開始走自主營銷模式。遭到大量客戶投訴並被央視曝光涉嫌虛假宣傳的「苗老太降糖貼」正是其自營品牌之一。

與妙醫堂生產模式比較類似的安陽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平時也是以代工膏藥為主,兼自主銷售。這個公司的一位郭姓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客戶通常是一次性訂10萬至15萬貼,有一個遼寧的客戶每年訂購500萬貼。

博康代工每貼的代工費是0.5元,平均利潤率為20%~30%。「我加工一個月,10年也賣不完。」郭經理告訴記者,貼劑生產很簡單,機器一開動,貼牌就一張張生產出來。關鍵是在包裝環節(比如說打上生產日期、批號、裝箱)需要人工。

鄭州李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妙醫堂的老客戶,負責人李長傑告訴記者,他們曾讓妙醫堂生產藥公公品牌的「寶寶咳喘貼」系列貼劑。包裝盒上打著鄭州李濟堂生物科技出品,生產地址則是妙醫堂兩個生產地之一的——南陽市大連莊103號。李長傑對記者表示,雖然公司與妙醫堂有合作,但自己從未去過妙醫堂的生產場地。

在「寶寶咳喘貼」的外包裝上顯示,這種貼劑的用途為:「用於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及風寒等引起的咳嗽、喘息、氣急、呼吸不暢。」但是其成分卻並未有藥物成分,主要是由醫用膠帶、駐極體膜、防沾紙組成。

2013年央視「3·15」晚會對妙醫堂藥業曝光後,南陽市藥監局局長張樹華稱:「妙醫堂生產的標註一類醫療器械的貼劑並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

流通:合法賺取暴利

在國家藥監局備案的「國產醫療器械」目錄中查到的名為「靜電理療貼」的146種產品,有140個在河南生產,其中70%在河南南陽生產。南陽目前生產貼敷類的企業有10多家。除「靜電理療貼」之外,還有冠以各種品牌名稱、型號規格和各類包裝的跌打止痛貼、舒絡消痛貼等名稱的貼劑,散布在全國各地的醫院、衛生室、醫藥超市,並被患者誤以為「膏藥」而購買。

但膏藥和貼劑的區別在於,膏藥之所以產生療效,關鍵在於其中含有藥物成分,而醫療器械只是工具型的、物理形態的貼劑,沒有任何藥物的成分。兩者的包裝通常無法讓消費者辨別。

實際上這類產品屬於一類醫療器械產品,而非國藥準字產品。南陽市藥監局也承認醫藥公司在對貼劑的宣傳中,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誇大。

鄭州仟益方保健品有限公司給妙醫堂的代工價格是每盒2元至3元,加價1.5元後批發給下面的銷售渠道。而李長傑從妙醫堂的拿貨價是每盒1.2元,內裝4貼,而成本價0.7元每盒。每盒加價0.2元批發給區域代理商。最終在櫃檯的銷售價格至少在15元~20元,利潤率高達18倍左右。

李長傑說,這個價格還包括通過妙醫堂支付給第三方公司印製包裝盒、說明書、檢驗報告甚至防偽標籤的成本。李長傑估計:「生產廠家肯定要保持20%~30%的利潤,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幹。」

而安陽博康的代工價格似乎要高些。郭經理告訴記者,以常用的9釐米×12釐米的規格為例,生產一盒3貼裝的「靜電理療貼」的成本是2.3元,其中包括產品說明書、檢測報告以及防偽標籤的費用。

湖北恩威製藥也是妙醫堂的老客戶,他從妙醫堂拿到貨後給區域代理商的價格為每盒3.9元,每季度再返利6.6個點,年終則會根據銷售額再返利8至10個點。恩威製藥的建議零售價是每盒15元起。

南陽和協大藥房張老闆告訴記者:「有人上門以每盒3至4元的價格推銷,聲稱可以放在藥店代賣,賣不出去還可以退貨。」在南陽張仲景大藥房,標註一類醫療器械的貼劑每盒售價在15至18元,擺放在最容易被看到的位置,而標註著國藥準字號的膏藥則放在下排。

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膏藥因為有中藥成分,且生產門檻比較高,其成本大約是一類器械貼劑的兩倍。對於藥店銷售人員來說,推銷後者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空間。

3月19日,南陽市七裡園衛生室的醫生拿出一盒「靜電理療貼」遞給患者:「貼貼試試,效果很好,一盒裡是兩貼,總共才20塊錢。」

監管:靠企業自律

妙醫堂生產的各類貼劑均歸屬於醫療器械範疇。而醫療器械只是工具型的、物理形態的。將醫療器械產品註冊為降糖貼等名稱的產品,本身極易誤導消費者。事實上大多數患者都是被誤導為膏藥而購買這些貼劑的。其實,將貼劑作為醫療器械管理本身也不合適。

根據國家規定,醫療器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通過常規管理足以保證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醫療器械」;第二類是「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醫療器械」;第三類是「用於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國家規定,含藥膏藥屬於三類醫療器械,不含藥但含藥石同源成分的屬於二類醫療器械。這意味著含藥膏藥的生產工藝複雜,且準入門檻高。而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牌照,可由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發放產品生產註冊證書。這正是包括妙醫堂在內的廠家爭相進入不含藥物成分的一類醫療器械掘金的原因,也是監管部門最容易忽略的一點。

「沒什麼大不了的,找到我就退款,找不到我就算了。」南陽市藥監局局長張樹華嘗試解讀妙醫堂的心態。

妙醫堂獲得南陽市24種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許可。其中在2010年3月17日,一次性獲得了將近20個產品的生產許可證。

以生產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的資質來生產宣稱可以治療各種疾病的貼劑,並非南陽妙醫堂個例。目前市場上的「膏藥」大多是醫療器械一類的。

然而,以南陽妙醫堂為例,一條生產線生產出上百種包括治療肛腸、美體、腹瀉、降糖等不同功效的產品,如何保證療效?

南陽市藥監局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相關人士對記者承認其後置式監管存在問題。

在央視「3·15」晚會前一個月內,南陽市藥監局接到兩起對妙醫堂的舉報,稱使用妙醫堂產品引起身體不適。醫療器械科科長李憶忠對其中一起投訴的處理是,將妙醫堂負責人招至藥監局,囑其全額退款。李憶忠處理依據是廣告稱「7天內沒有療效的話全額退款」。

而《河南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日常監督管理規定》:因產品質量引起顧客投訴,應調查企業是否按照規定履行了質量控制的義務,並對相關產品抽樣檢測。

藥監部門對流通和銷售環節的檢查內容主要為程式上的:是否持有從正規批發資格的醫藥公司進貨單據,是否有國家批文,是否有生產許可證等。這等於人為將包括妙醫堂在內的、在國家藥監局備案的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歸為「免檢產品」。

據記者了解,關於妙醫堂的產品在接觸皮膚時是否有靜電理療的成分和療效,至少在南陽地區從未有人對此檢測過。法律也未明文規定必須要檢測或進行臨床試驗。張樹華承認其對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的監管不到位,他說:「一類產品的檢測比較粗放,主要靠企業自律。」來源: 中國經營報

妙醫堂24個產品註冊號被註銷 老闆未現身

央視曝光河南南陽妙醫堂虛假醫藥廣告

搜索更多: 妙醫堂

相關焦點

  • 藥店壯陽藥八成是假藥 數百元偉哥成本僅幾毛錢
    經過調查,一粒壯陽藥,成本只幾分錢,幾經倒轉,身價飆升數十甚至數百元。它們多披著「食字號」的外衣,標為食品,裡面卻添加了西藥化學成分。  調查 性保健品多含非法添加物  從事該行業近20年的張華說,性保健產品裡都摻有「偉哥粉」,這是行業的潛規則。  「偉哥粉」是正宗偉哥的化學成分。目前,市場上正宗偉哥有三種,分別是萬艾可、希愛力、艾力達。目前醫院認定的具有西藥成分的速效壯陽藥只有這3種。
  • 成本8釐的減肥藥賣15元 湖州警方破獲特大網絡銷售假藥案
    浙江在線07月20日訊「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人人都夢想擁有馬甲線和八塊腹肌,於是,減肥藥的春天來了。  網上減肥藥鋪天蓋地,有些賣的還是天價,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假藥銷售鏈  大BOSS駱某………………成本8釐/粒  廣州漢風美公司……………拿貨價0.15-0.3元/粒  網店U.S.A本土代購………拿貨價0.35-0.6元/粒  李某…………………………拿貨價1.7元/粒  網店主劉某…………………拿貨價5元/粒
  • 大排檔利潤驚人:3角錢韭菜賣10元 利潤達19倍
    韭菜利潤:是成本的19倍  韭菜可以說是大排檔中最常見的蔬菜種類之一,據遼寧省農委信息中心監測,近日韭菜的批發價格為1.25元/斤。而大排檔店主介紹,一斤韭菜一般能分出4-5盤,平均兩三角錢一盤。即使算上人工烤制、炭火費用、烤制需要的食用油及調料費用,也就是0.5元/盤。平時銷售10元/盤,利潤為成本價格的19倍。
  • 5元成本抗癌假冒針劑賣8500元 利潤率超販毒
    5元成本假冒針劑賣8500元 一套空藥盒回收價高達700元抗癌假藥利潤率超過販毒自來水加包裝,成本5元的假冒針劑,貼上「用於治療乳腺癌」的標籤後,身價搖身變成8500元;作為醫療垃圾處理的空藥盒,卻以最高700元一套的價格被回收。
  • 特侖蘇成本1元賣5.2元引爭議 專家:利潤30%
    有媒體報導,市場中金典、特侖蘇等高端奶每盒原料奶成本僅1元錢,而售價高達6元,人們已進入高價奶時代。對此種說法,乳業專家並不認同,認為高端奶利潤不到30%。同時,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連市原料奶收購價格較半年前下降20%以上,養殖戶利潤不過5%。高端奶基本成本為三四元近日有媒體報導,一盒蒙牛特侖蘇原料成本僅1元左右,而售價則高達6元,並認為我國已進入高價奶時代。
  • 17萬瓶假藥現原形:成本不到1元,有...
    把廉價的中藥泡酒包裝一下,成本不到一元,搖身一變就成了所謂的「祖傳藥水」。近日,內蒙古警方搗毀了一處製售假藥的窩點,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兩名,查獲假藥17萬瓶,涉案金額達300多萬元。「祖傳藥水」藏貓膩 一經鑑定是假藥家住額爾古納市的陳先生去年和朋友出差期間,朋友腰椎間盤突出症犯了,腰疼難忍。當地一位工作人員送給了他們一瓶藥水,朋友用後,疼痛得到了一定緩解。
  • 酒店月餅利潤曝光:一盒月餅成本50元標價288元
    她說,在這個環節上,飯店淨賺20%的利潤,員工則能賺20到30個點的利潤。「現在我推銷出去了近500盒,每盒大概能拿到40元的差價,差不多能賺兩萬元左右吧。」她說,銷售得好的員工,在月餅券促銷期賺三五萬也是挺常見的。  江寧經濟開發區一家食品生產企業的許經理告訴記者,月餅的生產材料成本的確不高。
  • 揭秘學習機市場:出廠價1800零售要賣3000
    C  利潤揭秘  學習機利潤每臺至少200元 點讀機稍低  記者以進貨商身份走訪了數碼廣場、@世界、百腦匯等地,從多位批發商處了解了步步高等產品的批發售價。有批發商向記者透露了利潤的秘密:一般來說,一臺平板學習機產品的利潤在200元~700元左右,而點讀機的利潤在100元~300元之間。  以某品牌學習機為例,其四個型號產品的批發價分別為1550元、1950元、2480元、2900元,而其市場建議零售價分別為1998元、2298元、2798元以及3498元。
  • 6男子冒充少林武僧售假藥 2毛錢膏藥賣130元
    ,因犯銷售假藥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各處罰金3000元。事實上,所謂「少林寺秘方」膏藥成本僅需2毛錢,「氣功治病」只是將手指甲剪尖後給人造成刺痛的錯覺,所謂「武僧」的身份是原本在家務農的普通農民。被告人之一李某良是一名河南普通農民,曾做過煤礦工人,後因身體不好幹不了農活,就打起「販賣假藥」賺錢的主意,並聯繫工友連某勝、連某軍、陳某敏、連某輝,再由其侄子李某峰開車一起賣假藥膏。
  • 售價80元治胃病特效藥成本僅2元!一假藥團夥獲利2千萬
    假藥利潤高達幾十倍。假冒偽劣藥品涉及哮喘、胃病、筋骨勞損等多種病症。巴南警方近日聯合安徽警方搗毀一個假藥銷售鏈條,查獲了一批與治療哮喘、胃病、筋骨勞損等病症相關的假冒偽劣藥品,此類偽劣藥品製造成本僅2元不到,卻被吹噓成「特效藥」進行販賣。
  • 口罩0.6元進價賣1元,湖北一藥房被罰4萬,網友稱沒利潤誰賣
    但是,這樣的消息一出來之後,網上很多地方的網友就炸鍋了,紛紛表示:如果沒有利潤,誰還會賣口罩的質疑聲。 四川成都一位網友留言稱:人家一個口罩進價0.6元,你讓人家賣7毛8毛錢合算嗎?賣一塊錢這麼便宜還罰款,火車上普通商店定價4元錢的雞腿,怎麼賣到20元一個?
  • 南京破獲假性藥案:一粒假"偉哥"賣20元 成本一兩毛
    藥店、性保健品店經營者以能壯陽、德國生產、香港製造、祖傳藏藥為「噱頭」引誘周邊居民購買小作坊生產出來的無批文假藥、假性藥,有一些更是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藥物。一粒成本僅一兩毛的假性藥,通過包裝,就能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 蘋果貼膜成本8毛價格10元 手機配件利潤驚人
    「賣一臺蘋果水貨iPhone 4S只賺100元~150元,而賣一張薄薄的蘋果貼膜則可以賺到80元左右,蘋果的保護外殼利潤更高,一個成本50元的外殼,可以賣到500元,現在賣手機還不如賣配件的利潤高。」在深圳華強北做了10多年手機生意的黃強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 眼鏡20元成本,200元賣你是人情,400元賣你是行情!
    在配鏡行業有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鏡片出廠價7元,鏡架出廠價10元以現在流行的TR材料鏡架為例,一副眼鏡生產材料包括原材料、託葉、螺絲等,算下來生產成本在5元左右,出廠價在10元左右,
  • 成本18元的偽劣眼貼賣到186元
    姚雯/漫畫  一盒成本不到20元錢的偽劣眼貼,竟然賣到186元,這樣的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近日,重慶市江北區檢察院檢察官向記者講述了這款眼貼製售的「三級跳」:外包生產、狠壓成本、暴利營銷。  經江北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近日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分別判處被告單位重慶舒極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罰金50萬元,被告人劉斌、尹振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不等的刑罰,各並處3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罰金。  明知廠家有問題,仍委託生產  2014年,劉斌與尹振發起成立了重慶舒極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眼鏡銷售。當時,用於緩解視疲勞的眼貼逐漸成為市場新寵。
  • 大媽把甘蔗做成「傘」,4元成本就賣20元,光是利潤就賺了5倍
    那天小優在市場上就看到有個大媽在賣甘蔗,這個時候有甘蔗小優也是覺得很好奇的。我們都知道這甘蔗分為兩種,一種是竹甘蔗,一種是黑皮甘蔗。那天小優在市場上看到的就是竹甘蔗了,竹甘蔗的皮比較硬,吃起來也比較麻煩。於是小優就看到有個大媽在街邊賣削皮好的甘蔗,而且還把這甘蔗做成了「傘」一樣的食物。想必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是怎樣的甘蔗了。
  • 寧波破獲特大製售假藥案:假「偉哥」每粒成本4毛售價數十元
    非法購得藥品「西地那非」,和玉米澱粉攪拌後裝入膠囊,包裝成藥物「偉哥」;成本每粒0.4元,以1元批發給下家,再層層加價流向實體藥店和性保健品店,以每粒20~50元隱蔽銷售給消費者——11月29日,寧波海曙區公安分局通報一起特大製售假藥案。
  • 大媽賣「另類甘蔗」引爭議,20元一份,成本很便宜,利潤卻十分高
    大媽賣「另類甘蔗」引爭議,10元一份,成本很便宜,利潤卻十分高。如今的小吃雖然種類很多,可是有很多傳統小吃都是快失傳了,尤其是在城裡根本就看不到,更別說吃上一口了……但是在農村裡有時候還能看見一兩種很久沒有見到的小吃。
  • 農村效益最好的養殖項目,一隻賣1800元,只養20隻就比打工強了
    導語:在農村養羊效益不錯,一隻山羊能賣1800元以上,養20隻就比打工強了。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目前依然存在著養殖業的傳統,在農村養羊是一個不錯的致富項目。比如,今天路過一個農村集市,看到有養殖戶在賣羊,一隻成年奶山羊,個頭並不大,卻要價1800元,好點的成年山羊能賣2千多元,可見羊價的上漲力度很大了。以目前農村常見的山羊來說吧,養殖的前景大家就可想而知了,在農村養殖奶山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山羊的生產繁殖率高、適應性強、又易於管理等。
  • 黑心美容賺錢秘笈:成本幾元的產品敢賣上千元
    「洩密書」洩漏了哪些機密     李女士拿著的洩密書上寫著這樣的機密: 美容產品定價揭秘—— 單瓶,廠家包裝1.5元加膏體1.5元/50克共3元成本,賣給省代理6~9元,省代理賣給美容院12~18元;套裝,廠家包裝8元加膏體10元共18元成本,賣給省代理40~60元,省代理賣給美容院80~150元。美容院自定價×××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