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時期的朝歌和周朝的西岐在如今的什麼地方?

2020-12-18 大咖說史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按照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歷史,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出現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不過在世界範圍內,因為我國在考古領域上缺少足夠的證據,對夏朝存在的真實性進行證明,所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學者普遍認為,中華文明是從商朝開始出現的。

不過因為商朝距今的歷史也太過久遠,導致這個朝代流傳下來的相關記載也是非常稀少,相比較在此之後的周朝,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段難以琢磨的歷史。

相比於夏商兩個朝代,現代所發現的對於周朝的記載就非常全面了,而且也正是從周朝開始,中國古代的思想和政治格局不斷發生著改變。

周文王姬昌,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尤其是看過《封神榜》的朋友們,肯定記得姬昌被迫吃下兒子的肉,卻吐出一隻兔子的情景。除此之外,一說起周朝,大家對西岐和朝歌兩個名字也非常熟悉,那麼這兩個地方在現在又該如何稱呼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西岐和朝歌

姬昌的父親原本是商朝的西伯侯,父親死後,姬昌便繼承了父親的位置成為新的西伯侯,而他的封地就是西岐,按照歷史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確定,西周時所說的西岐應該是現在的陝西省岐山縣。

這裡是周朝的起點,從姬昌的父親開始,便一直對西岐不斷進行治理,直到姬昌接任西伯侯之後,西岐已然成為整個商朝中最為富饒的地方。也因為西伯侯的國家被稱為周國,而西岐是周國的都城,所以西岐也被稱為岐周。說到這裡有些對歷史不太了解的朋友們就納悶了,西伯侯不是比商朝的王地位要低一些嗎?怎麼他的領地叫做國呢?

圖片:西伯侯姬昌劇照

其實商朝並非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大一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而在商朝的時候,實際上是一個強大的商國控制著其他比較弱小的小國家。

不過這種體系下,商王對其他附屬國的控制是非常差的,眾多附屬國雖然以商國為主,但實際擁有各自的政權結構,甚至一些附屬國還和商國常年打仗。

就以姬昌為例,因姬昌的父親被商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所以在姬昌繼位三年後,便對商國發動了戰爭,只不過沒打贏。

圖片:發動戰爭劇照

也正是這種政治結構,使得姬昌可以不斷發展自己的國家,壯大自己的實力,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大力推動周國的經濟發展,不對商人收取來往的關稅;開展農業生產,劃分田地讓農民只需要繳納一些稅便可以有地可種;仁政愛民,取消了丈夫犯罪妻子連坐的規定。

也正是隨著姬昌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使得周國得到了穩定而有效的發展,國家的各方面實力都在不斷上升。

說起西岐就不得不說一個神話故事,在姬昌還未戰勝商國時,便一直居住在周國的都城西岐,西岐附近有一座山,時常有鳳凰在山上休息,所以這座山也被稱為鳳凰山。

也正是因為鳳凰在此居住,時而會鳴叫幾聲,鳳凰山附近的城鎮因為能夠聽到鳳凰的聲音,被稱為「鳳鳴鎮」。

使得姬昌建立周朝後,周朝的器物上經常能夠看到鳳凰的紋路,周朝更將鳳凰視為充滿福瑞的生物。

圖片:鳳凰劇照

相比較西岐,雖然朝歌的記載非常多,但卻令考古學家非常頭痛。西岐作為周朝的發源地,周朝對西岐的保護和治理是非常完善的,而且在整個西周四百年的時間中,西岐一直是西周最為重要的一個城池。

現代考古學家確定西岐的位置並不困難,然而與之相比較下,朝歌真正的位置就難以琢磨了。因為在武丁繼位之後,商國四處討伐各個國家,吞併了一些實力較差的國家,以至於商朝的領土不斷擴張。

到了商朝中後期,又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進行了開發,再加上武王伐紂時人們的遷移和對朝歌的損害,導致很難確定朝歌的真實位置。

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很多人認為朝歌應該是淇縣城,也就是衛國的都城,不過隨著專家們的不斷探究下,最終否定了這種猜想。

在《史記》中記載:「封康叔為衛軍,居河、淇間故商墟。」也就是說,商朝都城朝歌的遺址應該處於黃河和淇河之間。而在《濬縣志》中也有著類似記載,基本上可以確定原本的朝歌是在黃河和淇河之間,濬縣西南方向。

再加上《竹書紀年》和《史記》中也曾提到,商紂王將商朝所有腹水都放在鹿臺的錢庫和鉅橋的糧庫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朝歌遺址

根據這些記載,考古學家對附近進行了考察,發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的建築、錢幣和生活物品,以及一些商朝時的兵器。甚至在附近的田地裡,發現了一些古代建築所用到的瓦礫。

於是在2000年九月一十五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確定了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臺遺址。而在鹿臺遺址西北方向的不遠處,有一個叫做唐莊的地方,這就是原來朝歌的王宮,也就是商紂王的後宮所在地。不過商紂王的前宮因為戰亂等原因,導致已經無法確定具體位置了。

在考古學家的不斷考察下,現在依舊存在的古代紂王宮遺址總面積達二十四平方公裡,東西有四公裡寬,南北長達六公裡,整個紂王宮的周長二十公裡,即便現在經過了幾千年的歲月和戰亂的侵蝕,依舊非常壯觀。

圖片來源於網絡:鹿臺遺址

當時武王伐紂,將紂王殺死之後一舉滅掉了商朝,至此長達六百多年的商朝歷史被終結,不過當時的戰爭並沒有波及到朝歌。之所以後來朝歌變成了這樣,是因為在武王殺了紂王之後,便封了紂王的兒子武庚作為諸侯,以此來保證商國的傳承。

但武庚後來又和周朝進行了戰爭,周朝的軍隊再次攻下朝歌,導致朝歌被付之一炬,百姓流離失所,朝歌也從此成為了一片廢墟。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距今3600年的商朝都城朝歌和周朝都城西岐分別在什麼地方?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位國王,在武丁登上王位後,四處徵戰討伐其他國家,吞併弱小的國家,商朝的領土開始不斷擴張。到了商朝中後期時間,又開發了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後來商朝的兩位王,武王和紂王又打的死去活來。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百姓不斷遷移,最後朝歌的位置便很難確定到底是在哪裡。
  • 商朝的都城是朝歌,周朝的都城在西岐,這兩個地方都在如今的何處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和歷史、事實與傳說交織並存的名著,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周朝和商朝,這段歷史距今非常久遠,大多數人對它都不甚了解。其中,有一個問題仍舊困擾著許多人,商朝的都城是朝歌,周朝的都城是西岐,那麼朝歌和西岐究竟坐落在現如今中國領土的哪個地方?
  • 現在的什麼地方是《封神榜》中的西岐和朝歌?
    這裡面的兩個地名,我想肯定有不少讀者朋友們都有過好奇,就是西周的首都西岐和商朝的首都朝歌,這兩個地方在西周建立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在歷史中很少再出現了,那麼西岐和朝歌分別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 古代的西岐和朝歌是當今的什麼地方?
    比如在商周時期,就有兩個非常出名的地方,一個名叫朝歌,另外一個叫做西岐。這兩個地方分別是商朝與周朝的核心統治區,也是當時天下的核心,不過後來,這兩個地方就在地圖上消失,也沒有以這兩個名字命名的地方了。那麼在當時的西岐和朝歌,是現代的什麼地方呢? 首先來看西岐,這裡是周部落的發源地,正是從這裡開始起步,周人創立了自己的王朝,西岐位於岐山腳下,因此才有這個名字。
  • 封神演義中的朝歌與西岐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好玩嗎?
    西岐與朝歌,這兩個地方我們從封神演義中熟知,這兩個地方都孕育出非常發達的文明,它們的位置很有意思,一個在西部,一個是在中原腹地,這兩個地方都是中華文明的發明地,位於黃河流域,古代的文明若想要發展,是離不開水源的,長江流域,尼羅河流域都孕育出古代文明出來。
  • 周朝皇帝姓姬,那夏朝和商朝皇帝姓什麼?
    ▼▼▼   以秦朝為分界線,秦朝以前的王朝,被稱之為先秦,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我們如今能夠確認的,就是夏商周三朝,而再之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則是不能稱之為王朝;而這三個王朝中,周朝相對來說更為世人所知一點;周朝皇帝的姓氏,在如今看來也是一個非常冷門的姓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也就是說,周皇室是姬姓
  • 千年疑團:周朝建立後,討伐東夷的商朝主力軍哪去了?
    紂王帝辛自焚鹿臺,殷都朝歌被破賊寇肆虐,周朝堂而皇之的建立成為天下共主,討伐東夷的商人主力軍哪去了? 所以周人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先伐犬戎和密須,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再攻黎國和邘過接連獲勝,最後一戰攻取崇國。商朝西部儘是周人天下。這些都是姬昌被釋放後幹的事。 姬昌死後,姬發勵精圖治,繼續隱忍不發,利用眾多小國的不滿憤恨,將其擴大至整個商朝內外。帝辛看著姬發如此作為,以為他們不會作亂,便放心派出主力軍隊前往東部平叛。
  • 八百年江山 周朝是如何取代商朝的?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周朝從崛起到興盛,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周朝的崛起,絕非僅僅的「武王伐紂」那麼簡單。周朝各代統治者,圖謀了600年,最終將商朝推翻。
  • 朝歌究竟是不是商朝末期的首都?兩個理由告訴你真相
    河南省淇縣古稱沫邑,商代末期改稱朝歌,商代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帝王都把朝歌作為首都,一共經歷了82年(另一種說法是61年)。到了西周時期,朝歌又成為了衛國的都城,存在了403年。朝歌,見證了兩朝五百多年的興衰,歷史意義不亞於後來的任何一個古都。
  • 商朝都城朝歌是旅遊勝地,這裡的成語苑,有句成語讓人回味
    《封神演義》講述了武王伐紂的精彩故事,紂王所在的都城就是朝歌,正因如此,朝歌也在文學作品中成為了「暴君」居住的場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朝歌不僅真實存在,而且還是一處旅遊勝地。此處有一個著名的「成語苑」,小編說一下,裡面的石頭刻寫著成語,而最後一句成語卻令人心驚。
  • 那麼商朝和周朝沒有統一中國嗎?
    ①當時的奴隸社會時期,商朝的商紂王也沒有集中權力,各個諸候國的領土有自己的蕃國各自管各自國,各諸候國的領導都是自己國的君主,不需要向商朝交稅收。②各諸侯國之爭常有的是利益紛爭,時常的爭戰紛起,兵戈相向動真槍實彈的互相殘害,論經濟和軍隊各諸侯國都擁有,雖然商朝的商紂王在此地勢強大當盟國之主。
  • 商都在安陽,為何紂王卻在朝歌抗周?考古發現商朝滅亡真相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親率300戰車,數萬甲士向商朝的腹地朝歌發起了軍事進攻。得益於此前周文王在晉南、豫北戰場對親商的黎國、崇國的佔領,伐紂聯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抵牧野,在這裡,聯軍才首次遭遇商朝軍隊的阻擊。
  • 小縣城竟是商朝古都朝歌,盤點那些該壞的城市名!
    有一個地方叫做地方,在中國這種的城市名字是非常的普遍的,通常很多城市的名字都是比如說山東的泰安就是因為五嶽獨尊的泰山而來,到現在如果你坐火車去泰安的話就會聽到,泰山站到了!不過在中國還有很多改名字改殘了的城市,讓人不禁大跌眼鏡。
  • 《封神演義》西岐進攻朝歌,紂王讓妲己在摘星樓請仙。
    《封神演義》西岐進攻朝歌,紂王讓妲己在摘星樓請仙。由羅晉,王麗坤,鄧倫,于和偉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封神演義》正在熱播。劇中太子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在第一集出場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他的心尚,劇中費仲受到大王的命令,就算妲己願意入朝歌,也要把冀州城給屠殺了,當時太子就試圖阻止,可是卻沒有任何的作用。這樣說來,太子也算是就過妲己的命。在妲己入宮的時候,太子對妲己也是深表同情,只可惜他人微言輕,也救不了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被這座王宮給鎖住。
  • 司馬遷筆下的吳國,竟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吳國到底有何來歷?
    從爵位上看,虞國、虢國雖然都是公爵國家,但沒見史書記載這兩國與周王室有什麼特殊往來,因此應該是周初的政治作秀,或因輩分問題而得到最高爵位。我們熟知的齊國、魯國、晉國、燕國、衛國等都屬於侯爵諸侯,在這些諸侯國中,魯國、燕國、晉國、衛國與周王室關係非同一般。
  • 殷商故都朝歌古城
    朝歌原叫沬鄉,又改為沬邑,是古地名,在今河南淇縣。是商朝晚期都城、春秋時期衛國首都,兩朝古都。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後改沬邑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後仍襲朝歌為都。雖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質屬於行都(或輔都),商朝首都還是安陽殷墟。
  • 商王廩辛推行的制度,取得進展,武乙繼位後又把商朝推向火坑
    歷經三朝,一百多年的興盛以後,商朝來到了君主廩辛領導的時代。廩辛統治的時候,把制度分為了內服和外服,簡單來說內服就是在宮廷裡當官的人,外服就是外圍的一些城池和一些臣服於商朝的部落番邦等。此舉更加明確了官員的制度和責任。
  • 朝歌遺址挖出5座明清墓葬,上面趴著一隻烏龜,墓室底部卻有小洞
    朝歌遺址挖出5座明清墓葬,上面趴著一隻烏龜,墓室底部卻有小洞在《封神演義》,朝歌的酒池肉林讓人們印象深刻,印象中朝歌的商紂王和妲己荒淫無度,後來終於使得商代走向滅亡,歷史基本上也是如此。商代後來被周朝取代,後來周文王的第九子被封在這裡,建立了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