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師招聘化學備考衝刺: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2)

2020-12-17 中公教師網

 

【化學平衡一】

1.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化學平衡移動的實質是外界因素破壞了原平衡狀態時v正= v逆的條件,使正、逆反應速率不再相等,然後在新的條件下使正、逆反應速率重新相等,從而達到新的化學平衡。也就是說,化學平衡的移動是:平衡狀態→不平衡狀態→新平衡狀態。

(1)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⑴增加反應物的濃度

①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情況:在平衡體系中v(正) = v(逆),達到平衡態Ⅰ。當增加反應物濃度時,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不變,則v(正) > 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當時,達到平衡態Ⅱ。

②圖像表示為

由圖像可知,平衡態Ⅱ的化學反應速率大於平衡態Ⅰ的化學反應速率。

③結論:增加反應物濃度時,平衡向正向移動,且新平衡時的速率大於原來的平衡速率。

⑵減小反應物的濃度

①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情況:在平衡體系中v(正) = v(逆),達到平衡態Ⅰ。當減小反應物的濃度時,正反應速率減慢,逆反應速率不變,則v(正) < 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當時,達到平衡態

②圖像表示為:

由圖像可知,平衡態Ⅱ的化學反應速率小於平衡態Ⅰ的化學反應速率。

③結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逆向移動,且新的平衡時的速率小於原來的平衡速率,

⑶增加生成物的濃度

①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情況:在平衡體系中v(正) = v(逆),達到平衡態Ⅰ。當增加生成物的濃度時,正反應速率不變,逆反應速率加快,則v(正) < 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當時,達到平衡態Ⅱ。

相關焦點

  • 2015教師招聘化學備考衝刺: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3)
    【化學平衡二】由濃度變化引起平衡正向移動時,反應物的轉化率的變化應具體分析:⑴對於有多個反應物的可逆反應,如果增大某一反應物的濃度,則該物質自身的轉化率減小,其他物質的轉化率增大;⑵若按原比例同倍數的增加反應物的量,平衡正向移動,此時反應物的轉化率與反應條件和反應前後氣體物質的化學計量數的變化有關
  • 2015教師招聘化學備考衝刺: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4)
    【等效平衡】1.相同條件下,同一可逆反應體系,不管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達到平衡時,任何相同物質的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或物質的量分數)都相同的化學平衡互稱等效平衡。2.判斷方法:使用極限轉化的方法將各種情況變換成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然後觀察有關物質的數量是否相當。
  • 2015教師招聘化學備考衝刺: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1)_中公教師網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主要因素為內因: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性質是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反應的類型不同,物質的結構不同,都會導致反應速率的不同。外因的影響: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⑴結論: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加物質的濃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 2.2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1)濃度變化只適用於氣體和溶液中的溶質,不適用於固體和純液體。(2)化學反應速率是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反應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且計算時取正值。(3)同一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時,數值可能不同,但意義相同。同一化學反應中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其化學計量數之比。(4)對於可逆反應,反應進行的淨速率是正、逆反應速率之差,當達到平衡時,淨速率為零。
  • 2017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點總結  ⑴ 定義:用來衡量化學反應的快慢,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  ⑵ 表示方法:單位時間內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⑶ 計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濃度變化,Δt:時間)單位:
  • 【備考】高考一輪複習化學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因為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是體系中的化學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所以與其中任何一種化學物質的濃度(或質量)相關的性質在測量反應速率時都可以加以利用。(2)測定方法①直接可觀察的性質,如釋放出氣體的體積和體系的壓強。②依靠科學儀器才能測量的性質,如顏色的深淺、光的吸收、光的發射、導電能力等。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2)惰性氣體對於速率的影響①恆溫恆容時: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但是各分壓不變,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②恆溫恆體時: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 【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點歸納
    2、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1)基本思路化學反應速率是通過實驗測定的。因為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是體系中的化學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所以與其中任何一種化學物質的濃度(或質量)相關的性質在測量反應速率時都可以加以利用。(2)測定方法①直接可觀察的性質,如釋放出氣體的體積和體系的壓強。
  • ...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化學學科之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化學學科之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歸納!
    ①決定因素(內因):反應物的性質(決定因素)②條件因素(外因):反應所處的條件※注意:(1)參加反應的物質為固體和液體,由於壓強的變化對濃度幾乎無影響,可以認為反應速率不變。>①恆溫恆容時: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但是各分壓不變,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②恆溫恆體時: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像分析
    這是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的最後一個小知識點,專題很多是對知識點內容的分析和總結,在考試中也很經常遇到,需要同學們記住的點也很多,同學們可以結合之前的知識點一同記憶,相信很快就可以掌握了![以反應A(g) + B(g)→C(g)中反應物的轉化率αA為例說明]註:☆「定一議一」原則:可通過分析相同溫度下不同壓強時反應物A的轉化率大小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從而確定反應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產物氣體物質間的化學計量數的大小關係
  • 專題08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根據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從圖中找到關鍵數據確定代表各組分的曲線,並計算出平衡常數。根據催化劑對化反應速率的影響和對主反應的選擇性,工業上通常要選擇合適的催化劑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減少副反應的發生。
  • 2019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化學考試大綱
    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溫馨提醒:更多福建教師招聘內容請關注福建教師招聘網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考查,選拔新任教師,特制定本大綱。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訓練題50道
    (1)參加反應的物質為固體和液體,由於壓強的變化對濃度幾乎無影響,可以認為反應速率不變。化學平衡化學平衡狀態: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
  •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考點匯總
    (2)反應速率一般是指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非即時速率,不能為負數。2化學反應速率的規律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2.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關係(1)改變溫度,對吸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總是超過對放熱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升高溫度時,吸熱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放熱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故升溫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當降低溫度時,吸熱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放熱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故降溫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
  •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以下歸納出高中化學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大家好好看。  1、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通過給出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或物質的量濃度)和容器體積及反應時間計算反應速率,或者通過給出的圖像,通過圖像分析進行反應速率的計算。
  • 2018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中學化學
    安徽教師招考網:2017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中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大綱暫未發布,安徽華圖教師網為考生提供2017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公告解讀暨備考指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2020安徽特崗教師招聘筆試-化學備考
    2020安徽特崗教師招聘筆試-化學備考 綜合來說,考試難度不大,但對於考生來講,複習範圍較廣泛,需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在理解理論的基礎上,多做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相應拓展。
  • 2017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化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符合招聘條件的考生參加的全省統一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結果將作為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的依據。招聘考試從教師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二、考試目標與要求1.考試目標全面考查中學化學教師所需的化學科學素養、化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現代教育理論的理解與應用、教學設計能力等。
  • 只需兩點,準確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
    a mol A,同時生成3a mol B⑧A、B、C的分子數之比為1︰3︰2A.②⑧       B.①⑥       C.②④       D.③⑧解析:②中生成A和B均為逆反應的表現,所以②不能作為化學平衡的標誌;平衡時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變,但不一定等於化學式前的係數之比,所以⑧不能作為化學平衡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