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傳說
日月山橫臥在西寧市以西90公裡處,是青海省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分界線。南北朝至唐代時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什麼時候開始稱做「日月山」的呢?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唐太宗為了寬慰她,用黃金製作了一面日月寶鏡,據說可以通過寶鏡看到長安城的景色和家中的親人。和親隊伍行至赤嶺,即將離開唐朝國境時,公主站在山顛,東望是良田幹頃,楊柳成行,炊煙漂渺;西望茫茫草原,牛羊點綴,天高雲淡,引起思鄉之情。她讓人拿出寶鏡觀看,鏡中的長安,街市繁華、宮殿巍峨,親人歷歷在目,不禁愁思萬縷。猛然想到自己聯姻通好的重任,看到和親隊伍中人們投來的企盼的目光,毅然將日月寶鏡拋下山谷。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匯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後人懷念、敬仰公主,把赤嶺叫做日月山。那麼,為什麼文成公主要嫁到吐蕃去呢?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後,與邊疆各民族和睦相處,各族首領紛紛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後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當中。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幹布開明治國,為引進文化、加深友誼、安定邊境,在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後,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得到唐太宗應允。
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養,深得疼愛。公主遠嫁,唐太宗準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為嫁妝,還派樂隊、工匠隨同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護送公主從長安起程,經鹹陽、隴西、臨夏,渡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後,先與嫁給吐谷渾王諾曷缽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壩附近的館驛中,舉行盛大宴會,
唐、吐蕃、吐谷渾三方親朋歡聚一堂。之後,公主一行繼續南行。松贊於布親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築館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經玉樹進入西藏,4月15日抵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隆重歡迎。
文成公主遠赴西藏聯姻,沿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傳說和史跡,千古流傳,至今藏族人民仍然稱公主為「阿姐甲莎」,意思是漢族姐姐。
曬經臺傳說
傳說唐僧當年在此曬經而得名。相傳,當年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有一日來到通天河口。這時,天近傍晚,夜幕降臨,忽聽得前面滔滔作響,聲震四方。上前仔細一看,發現是條大河。但見那河水在夜幕下浩浩蕩蕩,縹緲迷離,不知河有多寬,水有多深。豬八戒順手揀起一塊鵝卵石拋入河中,想探探河水深淺,只聽得咕嘟嘟一聲,只泛起幾絲魚津,就沉下了水底,原來河水很深。孫悟空跳上半空引頸四望,可是,岸上不見一個人,河上沒有一條船,卻見不遠處立有一塊石碑,碑上刻有「通天河」三個篆文大字,下面還有十個小字:「徑通八百裡,亙古少行人」。唐僧見此情景,只得暗暗叫苦落淚。
再說,當時通天河有一千年老龜,得知唐僧一行要去西天取經,它想託唐僧到西天佛祖那裡幫它打聽一下自己的壽命還有多長,便主動遊過來,馱唐僧師徒過河。過河時,唐僧滿口答應,可是到了西天后,卻把此事忘得一乾二淨。等他取經回來路過通天河時,方才想起老龜託他打聽「歸著」之事。那老龜自唐僧走後,朝等暮盼,一等就是十多年。如今見唐僧師徒取經回來不勝喜歡,便高高興興迎上來馱唐僧過河。老龜馱著唐僧一行走出不遠,便問唐僧,託他打聽「歸著」之事可曾打聽。唐僧只好搪塞一番。老龜知道唐僧不曾打聽,一氣之下,搖身一晃,將他師徒幾個連人帶馬統統掀下河去。悟空、八戒、沙僧趕忙一邊救唐僧,一邊撈經卷,可惜那經卷有些早被水衝走,有些被水淋溼。唐僧只得將淋溼的經卷放在岸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面晾曬。誰知那經卷上的字卻印在了石頭上。至今字跡猶存,清晰可辨。後來,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曬經臺」。當地藏族牧民還在曬經臺周圍,掛起經幡,壘起桑臺,經常在此敬佛祭河。這膾炙人口的動人傳說,不僅廣泛流傳於當地群眾之中,後來還被偉大的文學家吳承恩寫進我國古代名著《西遊記》中。
駱駝泉傳說
民間傳說,撒拉族的祖先原是居住在中亞撒馬爾罕的一個小部落,為首的頭人是兄弟倆,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眾中威望很高。後來,因國王忌恨而被迫離開家園,四處流浪。他倆帶著同族的18人,牽了一峰白駱駝,馱著故鄉的水土向東尋找新的樂士。一路上,他們經天山,過嘉峪關,繞河西走廊,渡黃河,輾轉來到積石山下。不料,黑夜中走失了白駱駝。第二天,他們在街子東面的沙子坡發現一眼清泉和走失的白駱駝(已化為白石臥在泉邊),於是便在這裡居住下來,並將這個清泉起名為駱駝泉。
輪子秋傳說
相傳土族先民為了尋求生活的出路,先後用青龍和野牛犁地,都失敗了。最後用黃牛耕地,「犁了南灘犁北灘,灑下金子般的青稞種子」。秋天,製作木車,運送收割的莊稼。當最後一車麥捆運上場時,車子翻了,只見兩個淨肚娃娃(光著身子的小孩)在朝天的那扇車輪上飛舞,口唱豐收的家曲《楊格嘍》。
從此,每年冬季碾完場後,人們在平整寬闊的麥場或者寬敞的地場上,把卸掉車棚的大板車車軸連車輪堅立起來,穩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車輪上平綁一架長木梯,梯子兩端牢固地系上皮繩或麻繩挽成的繩圈。兩人相向推動木梯,使之旋轉,然後乘著慣性分別坐或站在繩圈內,快地轉動起來,並表演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驚險動作,令人喝彩。
九天玄女誕生地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鳳凰山上降生了一隻鳳凰神鳥,這隻神鳥經過千年修煉,成為一個美麗而且善良、神通廣大的仙女並升上九天,被稱為"九天玄女"。西王母請她做了天兵大元帥和特使,成為天上人間第一女戰神、吉祥天女。很早以前的扎麻隆鳳凰山是西王聖母、九天玄女、黃帝經常光臨、居住、遊玩的理想之地。1958年和1998年,在此出土了九天玄女古寶瓶、崑崙神石記事碑等珍貴文物。在崑崙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同玄龍大帝生炎帝,九天玄女和玄龍大帝生黃帝,因此炎帝和黃帝是同父異母,所以稱華夏兒女既是龍的傳人,也是鳳的後代。
二郎洞傳說
二郎洞傳說,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鬧得玉皇大帝不得安寧,玉帝便派二郎神前去捉拿孫悟空。結果,兩人從天庭打到崑崙山,又從崑崙山戰到西海鹽池,仍不分勝負。這時,二郎神精疲力竭,漸漸有些抵不過孫悟空。於是提劍將西海邊的關角山削去一座山頭,化為石洞,藏在裡面。孫悟空按下雲頭,四處尋找,不見二郎神的蹤影,卻發現山那邊有一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一邊,覺得有些蹊蹺,便走上前去,提腳朝石頭踢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石頭被踢了個大洞。二郎神一看情況不妙,趕緊又拔腿而逃。後來,人們將此洞稱為「二郎洞」。
二郎劍傳說
傳說二郎神跑到西海邊,累得口乾舌燥,想找口水喝,做點飯。於是變作一老牧民,架起三塊石頭準備生火做飯。當時,西海很小,水很鹹。二郎神看到海東邊有一個大泉,便跑去取水。孫悟空知道這個泉徑通東海,因此,在上面加了個石板,誰也不能動。二郎神顧不得這些,揭開石板就去舀水。這時孫悟空趕了上來,二人又打了起來,結果,誰也顧不上蓋石板。那泉水一個勁地往外溢,不一會兒,西海瑤池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孫悟空一看大事不好,趕忙抓起附近的一座小山,扔進海裡,這才壓住泉水。二郎神見孫悟空神通如此廣大,抽出二郎劍,想砍掉小山,孫悟空急了,朝著二郎神的手臂就是一棍,將二郎神的寶劍打落在地。二郎神見機不妙,便棄劍而逃,孫悟空緊追不捨。後來,二郎劍便永遠留在了西海邊。
瞿壇寺花兒會傳說
傳說瞿曇寺在清朝初年香火鼎盛,那時該寺是禁唱「花兒」的。有一年,一股土匪包圍了瞿曇寺,連續圍困數天,想讓寺內僧俗水斷糧絕後不攻自破,情況越來越危急。這時,有一位老漢率領大家唱起了「花兒」,歌聲像風一樣傳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傳越遠。香客、腳戶還有方圓幾十裡的人都被驚動了,都用「花兒」應和,紛紛奔向瞿曇寺,歌聲從四方湧來,響成一片,土匪賊兵越聽越慌張,在遍野傳來的「花兒」聲中,逃得飛快。第二天是六月十五廟會,寺院住持說:沒想到這山歌退了賊兵!從這以後,瞿曇寺每年都有「花兒會」。
情人湖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塞北的大草原風調雨順,五畜興旺。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有一對青梅竹馬、相親相愛的戀人,小夥子叫託素,姑娘叫可魯克,隨著歲月的流失,年齡的增長,他們也到了成家的年齡,按照部落的習俗,要向王爺乞求準婚。一天他們雙雙來到王爺府,乞求王爺恩準他們成親。王爺看見如花似玉的可魯克姑娘,垂淹三尺,心生詭計,他假惺惺地問到:你們相愛嗎?託素和可魯克姑娘齊聲回答:「我們非常相愛。」王爺又問:「拿什麼來說明你們是相愛的呢?託素,如果你真的愛她的話,你就到柴達木背回來一袋青鹽,你能夠做到嗎?」託素知道這是王爺在為難他,可是為了和自己心愛的可魯克姑娘成親,他只好答應了王爺的條件。
第二天,託素為了和自己心愛的可魯克姑娘結為伉儷,準備好行囊,向著柴達木盆地出發了。他歷經千辛萬苦,翻過了九十九座大山,越過了九十九條河流,穿越了九十九片沙漠,來到了著名的柴達木,在這片浩瀚的鹽池裡背了一袋鹽,由於心情焦急,託素直線返回。柴達木的自然環境變化無常,草原會細雨綿綿,大漠烈日洶洶,託素幾天幾夜吃不上一口飯,喝不上一口水,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掙扎著,邁著艱難的腳步向前行進著,可是再好的身體也無法抵擋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終於倒在了一片大漠中。家中的可魯克姑娘度日如年,焦急地等待著託素的歸來,可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一直沒有得到託素的消息。這天飛來一隻潔白的天鵝,告訴可魯克姑娘:託素在柴達木的一片戈壁大漠中倒下了。可魯克姑娘的心碎了,她在白天鵝的引導下去尋找自己心愛的人,可魯克姑娘翻山越嶺,穿越大漠,一路上流盡了所有的眼淚,終於在柴達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發現了託素的身影,可是,此時的可魯克姑娘已經筋疲力盡,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點力氣向前爬著,終於用最後一口氣伸手握住了託素的手,她知道他們上了王爺的當,生不能成為夫妻,死也要和他在一起,她幸福地合上了雙眼。
後來,在可魯克姑娘長眠的地方生出了清澈碧綠、小巧玲瓏的外洩淡水湖。託素安息的地方生出了一面湖面遼闊、浪淘洶湧的鹹水湖,傳說是因為託素背的鹽和淚水溶化而成。可魯克湖的水通過她的出水口流入託素湖,這就是可魯克姑娘的纖纖小手拉著託素的手,成為永恆的記憶,在人世間永遠地流傳著。你聽,可魯克湖和託素湖的音韻在腦際盤旋不化,一切那麼自然,又那麼真切。此刻,一份最美的依戀,一腔最真的情懷,一抹最濃的思念,一塊最軟的心境……湖的深情呼喚,都是蘊涵著甜蜜的愛情的千古絕唱。
來源/陽光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