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激動炒作馬祖昨發射「炮王」,島內網友:二戰炮這種博物館東西...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稱,解放軍不斷派出軍機、軍艦繞臺演練,位於臺海第一線的金馬外島戰備壓力很重,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在25日舉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習,各型火炮全部進行實彈射擊。報導稱,「當240毫米榴彈炮發射時,巨炮閃出耀眼光芒、響聲震天撼地,令人不禁驚呼:這就是『鎮島之炮』的威力呀!」對此,有島內網友吐槽:「拿二戰炮宣傳」,「是演電影嗎?博物館的東西還拿出來秀?」

  臺媒援引臺「軍聞社」的報導稱,為提升臺軍聯合作戰訓練成效,臺防務部門副參謀總長丘樹華25日視導馬祖防衛指揮部「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軍聞社」稱,此次演練還在南竿、北竿及莒光等3個地區同步實行。

240毫米口徑榴彈炮進行實彈射擊(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報導稱,在演習過程中,防區81迫炮以上口徑火炮,包括20毫米防空快炮、81毫米迫擊炮、120毫米迫擊炮、105毫米榴彈炮、155毫米榴彈炮、155毫米加農炮、8英寸榴彈炮,以及有「炮王」之稱的240毫米榴彈炮,全數進行實彈射擊,驗證聯戰指管機制、火協作業及運用。

  值得一提的是,報導說,24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使用過最具威力的火炮,可將高爆彈發射至23公裡距離的目標。美軍在1950年以後,陸續將240火炮轉贈給臺灣,數量最多時,臺軍曾同時擁有30門240火炮,目前在金門、馬祖兩處外島防衛指揮部仍繼續部署使用,由於口徑巨大、體積龐大,編制需要16位官兵才能操作。

  對此,有島內網友嘲諷,「拿二戰炮宣傳」「是演電影嗎?博物館的東西還拿出來秀?」「只有聲音大了點而已,沒那麼神話好嗎?」

  還有網友表示,「我笑了,真的是醉了,還活在上個世紀。」「別再丟人現眼自嗨了。」

  也有網友稱,「這是要做大內宣的,反正那些1450、817之類的井蛙看到這麼大支的火炮,就以為天下無敵了嘛!」

  9月1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18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任國強說,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針對連日來解放軍的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東部戰區發布視頻:倘若有一天,戰爭打響,我們將背負起祖國的重任和人民的希望,義無反顧,奔向戰場。守護好祖國的一寸一土,一花一草,絕不讓祖國和人民失望,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QF17磅炮但在實戰中,17磅炮也在技術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至少在二戰後期已經有多款足以和它抗衡的火炮;作為對手的德軍,除了黑豹中型坦克安裝的「釣魚竿」似的70倍徑75毫米炮,KwKKwK 43型88毫米炮英國在二戰中獲得了KwK 43的實物,相信技術資料也得到了不少,以本國穿甲彈技術的優勢,結合德國火炮生產、加工上的技術優勢,新一代的QF 20磅坦克炮就在二戰後走向成熟
  • 「炮王」你想到了誰,他才是娛樂圈「第一代炮王」,網友:這操作
    說到炮王,現在娛樂圈正在流傳著一系列「炮王」,如「加拿大炮王」,「中國第一炮王」,「上海炮王」,「廣東炮王」,等。這些都是最近娛樂圈正發生的一些熱門事件,可是誰又知道娛樂圈真正的「炮王」是誰呢?網友們聲稱:原來娛樂用如此混亂,大佬級任務也有這樣的黑歷史。雖然此前就有多家媒體爆料說曾志偉日常有點「小放縱」,「小騷擾」,但網友們普遍認為這是炒作,畢竟曾志偉成名已久,更是娛樂圈的「大哥」「前輩」,也有網友認為這是「曾式幽默」是他的「小玩笑」無傷大雅。但是到了後來在節目中的「公開鹹豬手」確實是無話可說了,也許是為了節目的效應,也許是他的「真性情」。
  • 臺軍在馬祖演練榴炮射擊,綠媒:射程「遠達福建沿海」
    近日,在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的馬祖,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8吋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報導稱,8吋榴炮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據報導,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稱,馬祖北竿地區的短坡山營區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北高守備大隊混炮連的據點之一。
  • 傳說中的「義大利炮」,竟然是法國造?
    這種火炮以輕便的重量和極高的射速而聞名。 由於每次發射後,巨大的後坐力都會將炮身向後推動一段距離,炮兵必須先將火炮推回原位才能繼續發射。而配備了反後坐裝置後,火炮的後坐力將會被機械結構抵消,避免了因為後坐力造成的移位,從而大大加快了火炮的射速。
  • 如果一名狙擊手瞄準坦克的炮口開一槍,結果會怎樣?
    拯救大兵瑞恩中有這個場景,一個受傷的士兵用手槍,瞄準正在向他接近的堂客,一槍兩槍三槍,轟隆一聲,坦克爆炸,這次他的手槍打中了即將發射炮彈的坦克炮管炮口。這種情況,應該發生的機率比較小,因為坦克是在不停的移動。炮口也在不停的轉動,況且在戰場上,各種幹擾因素比較大。
  • 二戰德軍攻城炮盤點,口徑80釐米的古斯塔夫巨炮堪稱要塞殺器!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繼續「德國火炮篇」,二戰時期德國火炮多達數十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主題為攻城炮。圖為K3 攻城炮(240毫米口徑),重5.4噸,最大射程37公裡。K3 攻城炮服役於1939年,德國人在入侵波蘭和法國的時候都有使用。
  • 臺軍再次演習,8英寸榴炮「嚇退」解放軍?
    因為演習的武器是距離可達到16.8公裡的8吋榴炮,所以其被親綠媒體渲染成「對解放軍有嚇止壓製作用」的利器。8英寸榴炮「嚇退」解放軍?「反擊利器」保存實力據悉,馬祖島是距離大陸最近的島嶼,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而正是因為距離較近,才成為臺灣地區陸兵最佳的幻想地。
  • 二戰義大利M37式75毫米野戰炮,意軍少有的可靠反坦克炮
    M37式75毫米野戰炮火炮在1937年定型,擁有一根34倍口徑的炮管,炮口處安裝有胡椒瓶式的炮口制退器,火炮許多零部件可以與舊式火炮通用。火炮俯仰角度-10°~45°,水平射界共50°,可以發射榴彈、穿甲彈和破甲彈,最大炮口初速度為624米每秒,最大射程12.5千米。因為初速度太慢,普通穿甲彈只對輕型裝甲目標有效,因此在對付T-34這類坦克時更多的使用破甲彈。
  • 二戰義大利M35迫擊炮,可以當步兵炮使用,用空包彈發射
    M35輕型迫擊炮造型獨特的M35迫擊炮M35迫擊炮和常規迫擊炮有很大不同,它更像是迫擊炮和步兵炮的結合體,具備平射功能,發射方式也改為擊髮式,區別於傳統的撞擊式發射。這種設計的好處是火炮裝填不必像常規迫擊炮一樣,利用重力完成擊發,炮管可以小角度甚至水平位置裝彈並完成開火,射手可以用它當成步兵炮平射打擊,也能以85°的最大角度發射。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理論上這種作戰方式沒有任何的問題,甚至還遠超了其他國家對坦克的利用率,在二戰結束之後,也有人使用過這種坦克戰術。而德國人因為一戰的失敗,坦克的研發也受到諸多的限制,所以劍走偏鋒,並意外的獲得了更理想的效果。 邱吉爾重型坦克的誕生 二戰初期,邱吉爾坦克還沒有誕生,英軍的步兵坦克主要就是瑪蒂爾達和瓦倫丁。
  • 最強炮王,黃忠為首,不過他的炮還不夠強,比炮圖四沒服過誰
    ,畢竟男人對於槍炮都有著特殊的感覺,那麼你知道王者峽谷中誰才是真正的炮王嗎?今天小賢就來說說,最強炮王黃忠為首,不他的炮還不夠強,比炮圖四沒服過誰。黃忠第一肯定就是黃忠啦,作為大家最熟悉的用炮的英雄,黃忠的實力肯定是不錯的啦,在遊戲中黃忠可是號稱後期最強守家王,這個稱號的由來就是因為黃忠的炮,正常形態的下的黃忠的炮傷害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強,只能算是一般,黃忠只有將炮臺駕起來,才能真正的發揮出他巨炮的威力,這種狀態下的黃忠射程覆蓋的區域都可以算是禁區,來一個死一個,不過黃忠卻算不上之最強的炮
  • 二戰日本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計劃用於本土決戰的反裝甲武器
    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都缺乏可靠的自行式反坦克武器,儘管日本一直在努力的設計新型號武器,但前線的反饋總是讓日軍不安,盟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仍然是難以應付的目標,在二戰中後期,日本開始研製多種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武器,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就是其中一款
  • 瑞典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澳軍稱它「查理斯腸子痛」,服役70年
    提起古斯塔夫,軍迷們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二戰中德軍大殺器「古斯塔夫」巨炮,不過世界上不止一款武器以「古斯塔夫」為名,二戰後瑞典設計製造的84毫米無後坐力炮也擁有這個名字,全稱應該叫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
  • 不務正業卻打的法國坦克屁滾尿流 隆帥手下一代傳奇防空炮
    88炮,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不陌生,一般能有這種簡稱的武器,名氣都不小。所謂的88炮就是指德國二戰期間裝備的88毫米FLAK高射炮,儘管它的確是一門優秀的高射炮,但是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其實是它在反坦克方面的表現,二戰期時期的盟軍坦克都難以抵禦它的打擊,盟軍的裝甲部隊在它面前可以說是吃夠了苦頭。
  • 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明星武器,義大利炮名列第八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是當時的世界第六大強國。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很差,但義大利的武器裝備還是不錯的,有些裝備不僅裝備國內而且遠銷海外,連日本都是義大利武器的買家。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武器。
  • 怎樣區分加農炮、榴彈炮和加榴炮?有什麼特點?
    很多小夥伴哪怕對軍事不感興趣,對各種武器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也一定聽過一種炮,那就是源於電視劇《亮劍》裡面李雲龍團長的一句臺詞:「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其實電視劇裡的義大利炮原型,是義大利仿製法國施奈德M1897型75毫米火炮,這個火炮還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那就是世界上第一門現代化加農炮。其實火炮的種類很多,光是我們知道的名字就有加農炮、榴彈炮和加榴炮,但是大家知道這三種炮都有什麼樣的特點嗎?怎樣區分這三種火炮呢?加農炮是一種反坦克炮,它的炮管比較長,發射仰角比較小,適用於對裝甲目標和垂直目標進行遠距離打擊的炮彈。
  • 炸飛坦克的RPG:到底是火箭筒,還是無後坐力炮,傻傻的分不清
    RPG火箭筒被譽為20世紀世界最著名的反坦克武器,上能大飛機,下能打坦克,很多人認為RPG火箭筒是二戰後的步兵反坦克主力。在二戰以後,與火箭筒同時揚威戰場的還有無後坐力炮,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無論是外形上還是在發射模式上,看起來都是非常相似的,但實際上兩者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兩者的發射原理存在很大的不同點。火箭彈是依靠火箭彈彈體本身配備的火箭發動機提供飛行動力的,它是主動飛出火箭發射筒。
  • 退休模型大師復原北京宣武古炮(圖)
    最近,他製作的古代發射弩還進入了《德勝門軍事城防文化展》中。   ■一張老照片復原一門中國古炮  「因為歷史原因,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中國古炮雖然數量眾多,但基本上僅存炮筒而已。它們在博物館中有時也被安放在石砌基座或簡易木架上,但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完整形象。」張鴻銓說,「在電影裡看到中國古炮,架在石塊上,只能調整射角高低而不能轉動方向,我就一直心存疑惑,覺得中國古炮應該不會這麼不實用。」   這種疑惑在他看到一張拍攝於上世紀20年代的老照片後得到了解答。
  • 二戰邱吉爾NA75坦克,安裝回收M4謝爾曼的主炮,效果還不錯
    作為二戰時期英國的主力坦克型號,邱吉爾步兵坦克自1941年服役以來一直堅持到二戰結束,其各系列坦克總產量達5600多輛,儘管其中約有120輛不是原廠生產,而是在前線接受改裝,即邱吉爾MkIVNA75。邱吉爾步兵坦克在二戰北非戰場上的表現對士兵來說並不好,雖然有良好的裝甲保護,但是它的火力太弱,裝在機身上的75毫米榴彈炮不夠靈活,主炮塔上的2磅炮的威力太弱,即使後來升級為6磅炮,至少對於一輛重型坦克來說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