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師因事業不順,攜髮妻入大山避世11年,而今為兒再次出山

2020-12-22 騰訊網

陶淵明,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他認為自己從小就沒有能夠適應俗世的氣韻,天性是熱愛自然的,後來不小心誤入了塵世。因此陶淵明感到很不自在,他懷念身處田園的自由,於是他放棄了所有的牽掛,歸隱田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自陶淵明之後,許多能人志士或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失望和厭惡;或對山林田園的生活心生嚮往,因而紛紛選擇了歸隱 ,

比如北大才子王青松,他就曾因為考學受挫,事業不順,於是攜妻子在山中避世11年,花掉350萬積蓄。

可是,他們後來如何呢?

王青松,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父母世代務農,在那個時代不出意外的話王青松也會成為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但是終究出了「意外」——王青松小的時候就擁有非常強大的記憶力,看字幾乎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他甚至因此被河南信陽的國家機要部門聘用,端起了「鐵飯碗」。

1977年10月21日,我國宣布恢復高考後,

王青松不想辜負了上天賜予他的記憶力,

所以選擇放下自己的「鐵飯碗」去參考高考。

王青松於1979年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國政系,

1983年本科畢業後又考入了法律系攻讀碩士研究生,

1985年,我國突然開始了「養生」熱潮。由於王青松從小習武,也愛鑽研黃老之術,便開始招收學生,在北大校園內教授起養生,借著這次機會迅速積累了百萬財富。

王青松的此次投機不僅僅為他帶來了名聲和財富,還帶來了他以後的妻子——張梅。

當時,北大法律系看到王青松的養生教學越來越大,

便讓他在外面開設了一個養生班,通過收取學費來為系裡增加收入,而張梅便是當時去看熱鬧的學員之一。

然而,幾年之後「養生」熱潮過去了,

王青松的養生班幾乎已經招不到學生。

此時他便將心思又放回學業,

準備考取北大哲學系的博士生,可儘管王青松的單科和總分成績都是第一名,卻並乜有沒有被錄取。考哲學系的博士生失敗以後,

王青松退而求其次報考了自己本專業的博士生考試,卻依然沒有成功。

王青松似乎從上天的寵兒變成了棄兒,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他,現在卻四處碰壁。這令他感覺心灰意冷,

再加上此時妻子張梅懷孕了,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無汙染的環境,夫妻兩人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遁入深山隱居。

2000年,王青松夫婦雙雙辭去了自己的工作,

回到了張梅的老家,定居在她父親曾經的老房子裡。可是村裡的生活依然讓夫妻倆感到嘈雜,為了尋找更寧靜的隱居地,他們繼續向大山深處進發。

後來他們租下了2500畝荒山,正式開始了隱居生活。

王青松和妻子在這片山溝中開墾土地,自己種上了糧食,所有的食物都是由自己生產,農作物和牲畜構成了一個純天然的生態鏈,生活簡單又自然。

為了避免別人無法理解他們的隱居生活,王青松夫妻對外宣稱自己去國外了。

隱居十幾年後,因為兩個原因,王青松和張梅不得不中止他們的隱居生活再次出山。一方面是因為兩人的孩子一天天長大了

,雖然兩位高學歷的父母將孩子教育得很好,但孩子不可能永遠不跟社會接觸,他自己的路還需要他自己選擇;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年進山的時候,夫妻倆大約花費了350萬元,

加上11年中的支出,手頭的錢財所剩無幾,經濟拮据。

結束了隱居生活之後,王青鬆通過從前的好友了解到了網絡的神奇,親身感受之後,他和妻子決定通過網際網路銷售自產的無毒無害農產品,以此獲得經濟收入維持生活。

不過,王青松一家只是暫時地回歸社會,用王青松的話說:這次回歸也是為了以後還能繼續過「桃花源」生活。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說道:「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王青松一家人11年的隱居生活仿佛置身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完全隔絕了塵世的煩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聽起來似乎十分美好。但如果真的十分美好的話,他們夫婦為何又要出山呢?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是具有社會性的,不可能真正地避世。

相關焦點

  • 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20餘載,卻為兒子重入塵世…
    原標題:北大學霸男神攜妻隱居深山20餘載,卻要為兒子重入塵世…離人群越近,虛浮之氣越盛。離山川越近,越心曠神怡。遁世者這裡距離北京幾百公裡。沒電視、沒網絡···除了王青松一家,連人煙也沒有。唐師曾 攝然而,二十幾年前的他們,是人人稱羨的高校教師。
  • 北大高材生王青松,兩次考博失敗,一氣之下攜妻歸隱深山11年
    而當年的北大學霸王青松卻真的做到了隱居山林11年,不跟外界有過多的接觸。對於他當年的為什麼會隱居,很多人都說是因為兩次考博落榜,自己沒有辦法接受,所以才一氣之下帶著自己的妻子一起隱居山林。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的生活是否跟當年想像的一樣呢?而他們又是否後悔過自己的決定呢?
  • 北大碩士王青松:攜妻子到深山隱居10年花光350萬,現在如何
    王青松79年畢業於北大國政系本科、83年畢業於北大法律系碩士。畢業後因表現優異留校任教,數年後,放棄一切職務,與妻子二人歸隱山林十餘年。青年才俊,志得意滿,一見鍾情,事業愛情雙豐收王青松是河南洛陽新安縣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進入了信陽地方單位任職。後來全國恢復高考,他報考了北大國政系,憑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如願考上心儀大學。
  • 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
    導語:北大學霸攜妻隱居深山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如何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非常的快,難免會有很多的壓力。日復一日的工作,一直重複著單調的生活。但是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必要的,不這樣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畢竟,要用到錢的地方很多。但是,也有人從來都不走尋常路。
  • 常德市石門一中2020年清華、北大錄取11人,僅次於四大名校
    根據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平行一志願投檔分數線。北大、清華錄取分數線如下: 文科:北京大學663,清華大學674。 理科:北京大學688,清華大學685。 石門一中在2020高考中再次取得驕人成績:總成績680分以上人數、北大清華錄取人數雙雙居常德市第一名,共有11人被北大、清華錄取,其中北京大學7人,清華大學4人
  • SG Wannabe前隊長蔡東河自殺身亡 疑因事業不順
    SG Wannabe前隊長蔡東河自殺身亡 疑因事業不順 蔡東河的前女友李寶藍    電影網訊(編譯/常瑋)SG wannabe組合原隊長蔡東河於27日上午11點30分被發現死於自己家中,系上吊身亡。
  • 民國時期北大校長,拋棄髮妻和孩子,另娶兄弟的遺孀
    說到北大校長最先進入我們腦海的就是蔡元培先生。其實在北大歷史上有很多任校長,他們大多都是非常優秀的文人學者。只是蔡元培先生的名聲最大,史料記載更多因而被很多人記住。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北大校長叫做蔣夢麟。蔣夢麟是北大任期最長的校長。
  • 名將王耀武的兩段婚姻:髮妻並沒有跟副官私奔,第二任妻子是教師
    王耀武因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王耀武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他與開國大將粟裕曾多次在戰場上交手。王耀武對粟大將十分地欽佩,曾專門研究他,積累了一大摞的研究資料。而粟大將對王耀武的軍事指揮才能也十分欣賞,曾說:「王耀武是蔣軍中指揮較有才幹者。」
  • 豪門:「她回來了,我們離婚吧」,髮妻藏起孕檢單,攜子瀟灑離開
    今天推薦豪門:「她回來了,我們離婚吧」,髮妻藏起孕檢單,攜子瀟灑離開《媽咪小心,億萬爹地有點壞》作者:暴脾氣的萌小兔內容簡介:「她回來了,我們離婚吧」,髮妻藏起孕檢單,攜子瀟灑離開。五年後,再一次意外,讓他們重遇。
  • 北大教師攜妻遁入深山10餘年,只因兩次考博受挫?後來怎樣了
    進入北京大學後來真的如此,王青松接到了來自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的通知書,他進入北大這所著名高校學習。在人才濟濟的北大裡,王青松依舊突出,因為年齡比較大,他的著裝每天都是一絲不苟,讓人看起來就很敬畏。幾年後,他順利拿到了碩士畢業證,王青松很喜歡在校園中的感覺,所以決定留校任教,就這樣他成為了北京大學的一位教師。教書時,王青松十分負責,同學們也很喜歡上他的課,王青松傾囊相授,同時還想讓同學們學習更多的知識。
  • 一家三代10位「教書匠」61年助上萬學生「出山」
    「老聶家」合影,受訪者供圖今年已經82歲高齡的聶明賢自1959年從黔西縣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直到1999年退休。站在三尺講臺上,他不僅將一批批山裡娃送出大山,還將「教書育人」的信念傳承至今。
  • 11年讓1600名女孩走出大山,拿命拼!央視點讚「扒皮」校長張桂梅
    她卻一臉嚴肅地答道:不滿意,我想讓這些孩子能上北大,上清華。這是大山裡的另一所高考工廠嗎?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一位浙大畢業生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張桂梅的關係,福利院女孩通過高考從大山走出,考入名校浙大。多年之後,當張桂梅再次見到女孩時,女孩已為人婦,育有一女。張桂梅看著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故意問這位學生:你咋不生個男孩?
  • 北大教師夫婦隱居深山17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1985年,全國颳起了一陣「養生熱」,而從小習武愛讀《老莊》的王青松抓住了機會,開始在北大教授養生,成為了國內最早的一批養生大師,王青松隨後也成了北大養生協會的「明星」,一時間風光無限。而在開設養生班的過程中,王青松與同為北大教師的張梅相知相戀,不久就正式結婚了。但生活總是不盡人意,這對出身於北大的夫婦也不例外。1990年,王青松在妻子張梅的鼓勵下報考了哲學系湯一介先生的博士生,但單科和總分都考了個第一名的王青松卻沒被學校錄取,第二年他又轉考法律系,卻依然如此。
  • 老聶,一家三代10位「教書匠」61年助上萬學生「出山」
    站在三尺講臺上,他不僅將一批批山裡娃送出大山,還將「教書育人」的信念傳承至今。  為了解決當時教師緊缺的情況,聶明賢的妻子夏正芬也做起了代課老師,夫妻兩人在幾間茅草房組成的教室裡,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
  • 愛讓夢想飛越大山,人民日報再次點讚雲南這位如燈師者
    愛讓夢想飛越大山人民日報再次點讚雲南這位如燈師者「走出這裡,就忘了女高和我吧」10多年來,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裡的家訪路,走進1000多名學生的家。有些地方,包車司機都不願意去,張桂梅雖然因小腦萎縮導致行動失衡,卻跋山涉水堅持家訪。她握住學生家長黝黑皸裂的手,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在她看來,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連接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群眾的橋梁。
  • 北大前校長蔣夢麟:拋棄髮妻,另娶兄弟遺孀,74歲又娶拜金女
    事實上,在民國初期,蔣夢麟先後主持北大校政十七年,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最久的校長,他對北大作出的貢獻僅次於蔡元培。蔣夢麟是蔡元培的學生,也是蔡元培的接班人,他致力於「整飭紀律,發展群治,以補本校之不足」,將北大從一個學生運動頻繁的地方變成了學術中心。有人評價他「學問不如蔡元培,但辦事卻比蔡元培高明」。
  • 1935年"團長殺妻案":本是神仙眷侶,張靈甫為何槍殺結髮妻
    1937年,中國的上空籠罩了一層灰黑色的煙霧。某監獄,冰冷的鐵門被打開,警衛員對牢中的犯人說:「你無罪釋放了,接下來,就要繼續為國民黨辦事」。犯人聽到後,身體微微前傾,抬手敬禮,沉重的說道:「張某聽命」。
  • 蘇軾才高八鬥,在髮妻死後,為何會娶一個村姑填房?
    巧的是,她們都姓王,其中髮妻叫王弗,繼室叫王閏之,侍妾王朝雲。蘇軾一生困苦,命運多舛,好在三位夫人都是都紅顏知己,先後陪伴著蘇軾走完了他這坎坷的一生。三個女人對於蘇軾來說,各自有著不同的意義。其中髮妻王弗,應該是蘇軾一生最美好的回憶。話說當初蘇軾年少,父親蘇洵將其送到中巖書院讀書。
  • 大寨村小康路丨接力12載,大山通天路
    由於有大山的阻隔,村民們被困在深山裡,進出、上學、就醫、謀生都非常困難。大寨村共有366戶163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5戶846人,屬於深度貧困村。 位於大山深處的冗呂組是大寨村最偏遠的村民小組,冗呂組組長付金林告訴小南,那個路只有50多釐米寬,有些地方還很險,以前我們趕個集,肩扛背馱要爬兩三個小時,大家一直都想打通出山的道路。 2007年10月,付金林和村民們一起商量後,就帶領不甘貧困的冗呂村民們一起集資,用最原始的工具像愚公移山一樣開始啃山築路。
  • 「黔貨出山之貴禮」禮盒首款產品「一炮而紅」
    時間:2020/11/18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萬友)由貴州惠群貴禮團隊精心打造的首款產品——「黔貨出山之貴禮」禮盒,自9月16日在「小米有品」和「一碼貴州」兩大電商平臺上線以來,以其極具貴州元素的包裝設計和代表性的產品組合俘獲各地遊客和消費者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