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微模塊數據中心牽手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

2021-01-12 天津頻道

原標題:華為微模塊數據中心牽手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

  津門故裡,海河晴川,沽上雲腦,天軟藝苑。

  多年前,外環西路與津滄高速之間的地區僅僅是天津郊縣的一片荒蕪之地。隨著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依託擴建、擴充的發展需求進行西遷並聚集在一起,在近十年裡,這片過去的荒蕪之地如今已經發展為天津地區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校聚集區,形成了人才聚集的智慧之地。西青大學城秉承了歐美大學城發展的理念,積極促進城鎮中高校之間的交流和信息互動。這其中,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作為西青大學城的智慧大腦,承擔著天津市軟體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承接實體的重任。

  「智慧天軟」是天津市政府和市教委打造的關於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示範校工程。為適應教育信息化2.0和新工科計劃培養創新型複合人才的需要,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強化其信息化基礎建設,通過強化通用教學,加強學生實訓,並推動企業入駐服務和創新創業中心建設等工作。這就對「智慧天軟」在信息化、數位化和可定製性建設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為此,「智慧天軟」融入了大量的雲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對象存儲、雲資料庫、雲安全、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引入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當中。為了創造一流軟體人才培養環境,提供良好軟體產業人才發展支撐,「智慧天軟」在建設過程中,既需要智慧的大腦,也需要堅實的能源基礎。然而,現存傳統數據中心模式在空間、效率、能耗的進一步優化升級上都逐步遭遇了發展瓶頸,建設成本激增。同時伴隨著學院的整體信息化業務逐步進入雲端,大量雲終端開始逐步部署,數據中心正在從內部伺服器調配走向中心資源調配的過渡期。需求與目前的布局存在矛盾。其中在項目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華為就發現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採用傳統的數據中心,其硬體條件與發展願景就存在著大量的不匹配,具體來看包括:

  傳統的數據中心是由不同廠家、多個品牌的子系統攢成的,多廠家、多設備的協議難以兼容,難以實現統一的精細化管理。

  傳統的數據中心不是封閉冷熱通道形式,是與環境氣流相通的,其數據機房本身舊有的分散式的機房架構使得冷熱氣流混合,能耗極高。

  傳統的數據中心房間級空調採用了遠距離送風形式,而先進的設備計算能力提升同時也帶來了比以往更高的功耗,房間級製冷已經無法支持和滿足現有的高密機櫃,形成局部熱點無法消除的問題。

  傳統數據中心的供電系統採用傳統機櫃分列形式,採用傳統的塔式UPS,緊湊集中度低,佔地面積大,無法支持後續的彈性擴容,不利於「智慧天軟」的持續性發展。

  傳統的數據中心是沒有智能管理系統的,運維、巡檢、資產依靠傳統的人工運維模式,效率低且維護困難。

  經過充分的實地調研和頂層設計,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數據中心改造工程採用了華為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該方案著眼於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投資+最低成本運營的原則,秉承「極簡、綠色、智能、安全」的理念,實現供電、製冷、運維智能化管理,在最大效能上發揮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價值。

  「智慧天軟」採用了華為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將各個子部件集成在一個微模塊內,極簡部署、快速交付、統一管理,有效解決了不同子系統之間耦合度低的矛盾。通過密閉冷通道建設模式,風冷行級空調近端製冷,EC風機和直流變頻壓縮機轉速隨負載調整,有效降低數據中心製冷系統能耗,模塊化UPS運行效率高達96%至97%,以綠色節能的方式並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運行成本。同時,該數據中心通過採用人臉識別功能來管理模塊門禁系統,對進入人員的權限實現有效識別與監管,為數據中心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其網絡安全認證更是具備了國內權威機構的首張最高級別安全認證證書。應對新形勢下的安全威脅,華為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可以有效保障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的網絡安全與可信。

  同時,「智慧天軟」採用了華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溫度雲圖、供電與製冷鏈路可視、能效監控、故障告警定位、資產容量管理等多樣化的智能功能。通過在指揮大廳大屏界面上形成的溫度雲圖,管理系統可以對機櫃的上、中、下三個水平面的溫度分布進行分析,提供TOP5溫度點(過熱點、過冷點)分析,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對高功率設備分布的支持。系統在3D視圖平臺下,還同時支持從房間級、模塊級到機櫃級3D/2.5D/2D多角度的可視化管理,方便運維人員隨時查看任何一個子部件的運行狀態、設備布局、告警信息和運行情況。系統還能夠顯示從市電入口到各個機櫃的整個配電鏈路,支持各個溫控組件的製冷鏈路組態呈現,方便運維人員快速進行故障定位和處理。同時,在機櫃內布置設備的U位電子標籤,也方便運維人員及時進行資產查找、統計資產臺帳,而以上數據對機櫃內重要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運維也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的管理。

  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高翔指出,華為全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滿足了學校快速交付、按需部署的需要。同時、通過冷熱通道封閉隔離的模式,該解決方案也優化了機房的氣流組織,在大幅提升機房綜合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PUE值,年節約用電200萬度以上。顯著提升了機房運維效率,充分滿足了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構建智慧校園項目的需求。

  攜手「懂行人」,華為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智慧天軟」項目中的應用也有效地提升了基地目前的硬體服務水平,為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帶來了優質、流暢的使用體驗。作為「智慧天軟」的有力踐行者,華為未來還將持續深耕教育行業,攜手更多高校和夥伴,全力探索智慧校園的創新性解決方案,構建數字信息化教育的能源底座,共創「懂行」的價值新空間。

(責編:張靜淇、崔新耀)

相關焦點

  • 華為智能微模塊穩居中國模塊化數據中心市場份額第一
    近日,第三方權威機構賽迪顧問發布《2019-2020年中國微模塊數據中心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智能微模塊穩居中國模塊化數據中心整體市場份額第一。    除了領跑模塊化數據中心市場,華為在數據中心領域還榮膺100餘項各類認證和獎項,如全球首個UPTIME頒發的智能微模塊TIERⅣ-Ready認證,全球首個微模塊產品PUE測試認證,DCD「智能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創新」大獎。
  • 臺達易動系列微模塊數據中心護航首都機場動力能源指揮中心
    臺達易動系列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自推出以來,已廣泛應用於各行業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考慮到機場動力能源指揮中心對安全性的高要求,以及數據量在未來幾年的快速增長,臺達在機房基礎設施的設計上,提供了更具可靠性和擴容性的解決方案。新機房採用了臺達易動系列微模塊,包含:1臺200kVA 的DPH系列模塊化UPS、4臺37 kVA的精密空調及DCIM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等產品,所用單元均是符合業內通用規範的標準化產品。
  • 歡迎報考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體學院
    學院一直致力於培養工程能力強、創新能力高、綜合素養好、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實用型軟體工程創新人才。學院積極探索與國內外名校名企深度互動融合模式,確立了「創意、創新、創業」軟體工程人才培養目標,探究基於「參加一套專業實訓、參與一個競賽項目、經歷一次頂崗實習、體驗一項創業訓練、提交一份滿意作品」的「五個一」軟體工程專業能力素質提升模式,推進軟體工程專業教育與「三創」教育的有機融合,已逐漸形成創新型人才培養良好發展態勢。學院常年聘請外籍教師,部分課程實施全英語授課。
  • 天津市教委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共築產學研用新生態
    天津市政府,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委主任荊洪陽,副主任白海力,副主任徐廣宇,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華為天津總經理許超,華為天津企業業務部總經理江文淼,二十餘所高校及企業等嘉賓出席並見證。    天津市教委與華為展開全面合作    天津市教委與華為本著「政企聯動、優勢互補、支持教育、戰略共贏」的原則,全面開展戰略性合作。
  • 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7年度十大新聞評選
    回首過去的一年,學院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持續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創建國內一流的軟體人才培養基地」的奮鬥目標,在黨建思政、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創新創業、社會服務、後勤保障、校園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 最新2019天津市獨立學院排名!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奪冠!
    據中國校友會網(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 )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獨立學院排行榜中,天津市共有10所獨立學院進入排名!本次2019年的校友會大學排行榜評價對象涵蓋了中國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地區的1300多所本科高校,評價數據來自艾瑞深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高等學校發展指數資料庫(CHDID)」,均是來自國家權威部門、第三方權威機構、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等對外公開的權威數據和客觀數據。
  • 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7年6月英語四級報名時間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資訊>報考指南>正文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7年6月英語四級報名時間 2017-03-23 17: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2020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部分崗位招聘11人公告
    為滿足公司發展和建設的需要,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部分崗位,為確保招聘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將具體要求通知如下:一、公司簡介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由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於2010年出資成立,與學院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創新型管理體制,在新體制下所有管理人員競爭上崗
  • 天津市示範性軟體學院新調整收費標準
    首頁 >> 新聞 >> 天津 天津市示範性軟體學院新調整收費標準 中國網濱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時間: 2009-09-18 14:13:31
  • 蘭州大學超算平臺,驗證「懂行人」的教育實力
    本次蘭州大學建設的高性能計算平臺在原有機房上進行小規模的改造,高性能計算機房採用華為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將供配電、製冷、監控、機櫃、通道和布線系統有效融合,同時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塊引入AI技術,通過iPower、iCooling和iManager
  • 東南大學牽手華為,探索數位化背景下的育人之道
    而幫助東南大學構建這套龐大系統的正是華為及其合作夥伴。2017年,東南大學攜手華為開設了ICT學院創新人才中心及對應的技術課程2019年,東南大學網信中心建立網絡與信息技術創新實踐平臺,聯合網絡空間學院、吳健雄學院等相關二級學院,結合校企合作,以實踐為核心的創新平臺,以校園信息化業務部門為橋梁,建立多元導師協同,多元學科交叉,多元模式並舉,面向創新的教學新模式,實現教學實踐創新轉化的完整通路。
  • 大數據學院|軟體技術(與華為ICT學院校企合作專科)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軟體技術、數據挖掘與大數據分析的基礎理論,掌握利用軟體進行大數據編程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技術和方法,具有解決軟體開發和數據分析中實際問題的基礎能力,能在政府、企事業等單位從事大數據分析與處理、軟體開發與應用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 天津教師招聘: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3年度事業編制招聘5名人員方案
    天津教師招聘: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3年度事業編制招聘5名人員方案 來源: 時間:2013-01-30 15:09:51 點擊: 天津市大學軟體學院2013年度事業編制公開招聘工作實施方案
  • GDI排行榜:全國獨立學院246所,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位列第20位
    5月17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即GDI智庫)對462所公辦普通本科高校、246所獨立學院、193所民辦院校(不含獨立學院)等910所高校進行評價,發布了多個應用大學排行榜,其中GDI應用大學(獨立學院)TOP100榜(2020)中,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排第20位,較去年上升26位。
  • 福建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與華為籤訂合作協議
    CTI論壇(ctiforum)3月16日消息(記者 李文杰):近日,華為與福建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通服」)在深圳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正式確立合作夥伴關係。華為與福通服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致力於提供簡單、高效、可靠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 厲害,華為牽手浙江高校,沒選浙江大學,卻選擇一普通本科院校
    作為網際網路大廠,華為與很多所高校展開深入合作,近日,華為牽手浙江高校,竟然不選浙江大學,卻選擇了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而且還是一所工業大學,引起不少的關注。近日,華為與浙江高校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選擇合作的高校是浙江工業大學,雙方將聯合培養人才。這次合作,華為沒有選擇浙江大學,不少網友發問:華為傻了?
  • 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沒選上海交通大學,卻選擇這所大學
    上海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擁有多所985大學,是大學生們嚮往的大城市。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卻沒選上海交通大學,而是選擇同濟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本次華為聯手同濟大學是非常好的選擇,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與上海市共建重點大學,是國家985、211重點大學,是全國知名高校,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上海高校中僅次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也是世界一流建設大學。
  • 華為牽手上海高校,沒選上海交大,直接選擇這兩所985大學
    好馬配好鞍,校企合作也不例外,不久前,華為的一波操作,讓人拍案叫好!雖然沒選擇上海交通大學,但是,華為開始與國內一流大學合作了!華為牽手上海高校,直接選擇與兩所985大學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一所是復旦大學,一所是華東師範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
  • 復旦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韓偉力: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 助力打造上海全球科創中心
    當前上海所建設的全球科創中心,重點聚焦在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個方向。這三個方向的創新推動,亟需新型平臺軟體特別是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以及人工智慧開發框架等的全方面支持。新型平臺軟體已成為產業信息資源和產業應用之間事實上的「作業系統」,左右著甚至決定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速度。
  • 學院專業 | 軟體學院(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學院擁有軟體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軟體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山東大學自主增設「人工智慧」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建設了人機互動與虛擬實境、軟體與數據工程、可視媒體智能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慧等五大學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