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可馨事件:小孩一說真話,大人就崩潰了

2020-08-27 給媽媽的心理學

​作者:八段錦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自己過好了,孩子才能教育好,父母想了解如何調整情緒和親子關係,關注我就對啦~

小孩一說真話,大人就慌了。

看看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的《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改成了什麼樣:



結尾: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老師說這段不「傳遞正能量」,要求重寫,然後她就跳樓了。

繆可馨是個預言家,這句話,不就是整件事的真相嗎?

如果她再長大點,就能看懂「大人們」強大背後不堪一擊的虛偽,一笑了之,可惜她只有11歲。

她唯一的錯誤就是,活得太短,「見識」太少,什麼都當真。

01 不說真話的代價

有個同學看到家長群點讚那段說太假了,會無恥到蔑視生命去溜須拍馬嗎?

怎麼就不會呢?

以前有,現在有,將來還會有。

兩千年前,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只有一個目的,找出那個說真話的人,幹掉

為什麼說真話就要被幹掉?

因為敢在權勢和壓力面前說真話的人,只會遵從自己的心,這樣的人很難被控制。


別有用心者尋找下家的第一個辦法,就是試試你聽話的極限,他說shi是香的,你要能特別開心地吃下去,那你就是他要找的人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去人格化」

到了這個境界,就已經不是「人」了。

北大女生包麗遭遇了一段「愛情」,她經常被男友稱做「狗」,她給他的微信備註是「主人」。

剛接觸他的時候,她還有正常的三觀,知道女孩的幸福不取決於是不是處女;


但是在男友的持續施壓之下,她為了證明「愛」,對自己「錯誤」的懲罰不斷升級,自扇嘴巴、拍裸照、割腕……最後,她真的自殺了。

這個原本聰明漂亮的北大女生臨死前說,我就是個垃圾

假話說多了,連自己都會信的。

不說真話就能保命?


不,如果你選擇待在一個不讓你說真話的人身邊,這之後要面對的才更可怕。

而不讓人說真話的代價,也很巨大。

以難民身份從越南來到加拿大的哈恩和比奇夫婦,雖然生活艱難,但好在有個令他們倍感驕傲的女兒。

詹妮弗不僅被知名大學提前錄取,還獲得了獎學金。不過父母不知道的是,這都是女兒精心編織的謊言。

高中時詹妮弗的成績大多是B,可是父母對她的期待太高,而且平時對她十分嚴厲,她不敢讓他們知道。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編造全A成績單。

因為無法從高中畢業,大學也不能接收詹妮弗,但她每天坐公車從家裡出發,假裝去大學聽課。

到了畢業季,詹妮弗告訴父母不能參加畢業典禮,他們這才起了疑心,女兒不得已只好說了實話。

而接下去他們的做法,成為壓倒女兒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對女兒實施了比之前更嚴格的管理,不能用電話、電腦,也不能和男朋友約會。

男朋友提出分手,詹妮弗徹底絕望了,想出了一個惡毒的計劃。她和男友一起僱人假裝搶劫殺死父母,還在兇殺現場假裝什麼都和自己無關一樣打110報警。


母親被殺死,父親被重創。這個案子當時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大家都在反思,為什麼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功,最後卻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參見「」)

02 不想聽真話的父母

詹妮弗雖然成績不算頂尖,但她還是挺多才多藝的,鋼琴、武術、遊泳……都玩得來,而且她擅長和人相處,很受同學歡迎。

但是父母對這些都視而不見,只管要求女兒讀書。詹妮佛每天晚上都要十點後才能睡覺,學習時間排得滿滿的。

詹妮弗的自信和快樂都是假的,太壓抑時她會劃自己的手臂。她的胳膊上留下了多條傷痕,但是父母根本沒注意到。

撒謊騙父母肯定不對,可她想要說的真話,父母有興趣聽嗎?

詹妮弗是個極端的特例,但是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對父母撒謊,不是因為道德感低下,而是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對父母說真話遠遠不如謊話更容易被接受

與其被指責、嘮叨和強迫,不如說點好聽的讓父母閉嘴吧。

八段錦不是想說,小孩撒謊都是父母的錯,但是父母營造了什麼樣的氛圍,很能影響孩子願不願講真話。

林奕含在她的小說中寫到對父母的試探,

思琪用一種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

「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

思琪不說話了。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當你的孩子想要對你暴露那些內心的「負能量」時,你能接得住嗎?

都希望小孩說真話,可他們一旦說了真話,成人反倒怕了。


因為觸碰到了連成人自己都不敢面對的東西。

03 什麼是真正的正能量

前段時間鍾美美的視頻火了,他演得實在太像了,但很快就被約談要求多發「正能量」。


整改過的視頻,卻沒了當初那種直擊心靈的力量。

究竟什麼才是負能量,是說出事實的那個人,還是做了那些事的人?

自媒體作者蘿嚴肅在評論鍾美美事件的文章《「小戲精」轉型了》中,舉了一個老師報案的例子。

江陰一位女老師發現小學六年級女學生董某某在校外抽菸,女老師沒有罵她,而是去找她耐心溝通。

聊過以後才發現,原來女生被校外閒散人員以談戀愛為名性侵了,而且還不僅僅是她一個人。

真正的正能量,不是清除揭露負能量的人,而是找到負能量的根源,改變它。

如果真想對孩子傳遞正能量,就不要否定真實的存在,讓他不要因為真實而感到絕望吧。


04 千金難買一個「真」字

最近看到跳樓的新聞太多了,年齡越來越小,心裡堵得慌。今天寫這篇文章,八段錦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呢?

作為社會動物,我們的自我都是在和別人碰撞中發展出來的,特別是小孩子,成人是他們最重要的「評價者」或者說,「養成者」。


一味要求小孩子去對抗強大的環境,是不負責任的。

真誠的社會教出真誠的孩子,不真誠的社會教出不真誠的孩子。

如果希望孩子能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而不是扭曲著長大、然後花很多錢去治療心理疾病,更不是早早放棄生命或者成為別人生命的終結者,那就不要鼓勵他們說假話、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

好多年前,有個老師在下午臨放學的時候對大家說,今天的課都講完了,如果你覺得都會了,就可以回家;如果沒有,就留下來自習。

成年人都能秒懂老師的真實意思,教室裡所有其他高一的同學們也都聽懂了,默默地留在座位上。

只有一個不怕死的收拾好書包,騰地一下站起來走出教室。

那個傻孩子,就是我。

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就是討厭上學,放學了為什麼還不能回家?既然老師說可以走,那我就走唄。

我很慶幸我的老師不像繆可馨那位老師,他雖然不大樂意(誰能樂意呢),但後來並沒有因此報復。

現在想來真是好險,如果遇到的是一個心胸狹窄的老師,我之後的人生會不會被徹底改寫,我還有說真話的勇氣嗎?

不過我相信大多數老師都不會那樣,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遇到能接納你真實的評價者。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播出以後,大家發現,以往選秀節目會被罵的行為,不統一行動、懟評委和工作人員、開會睡覺……,在姐姐們這都成了對真性情的讚美。


反而是評委杜華被罵上了熱搜。

杜華硬撐著給張雨綺一個待定的「x」,等張雨綺一下去,她驚魂未定地對黃曉明說,她的氣場太猛了,吼不住;

她對唱功厲害的丁當說,「你唱得太好了」,所以不行

???

公平其實都是掌握在制定規則的人手裡,你根本不知道他表面說的那一套,到底是為背地裡的什麼目的服務的,繆可馨​,這一點你說的太對了;

你也不知道,其實他的能量並不比被他評判的人強,吼不住的時候他就會打壓。


很懷疑節目組就是為了把這一點明明白白演給大家看,才故意找來杜華,然後再用姐姐們當場教育杜華,「這回你可碰到硬骨頭了,世界不是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的」。

丁當毫不客氣地發微博懟杜華,



「杜華老師,我今天看到節目播出才知道,當天給我分數低的原因,接著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解讀您的話,說您的意思是只有半吊子啥也幹不好才能成團,如果這真是您的成團標準,我尊重您的決定。那麼還是趕緊把妹妹我淘汰了吧」。


繆可馨啊,你看,只要活得夠長、夠認真,你總能等到只有自己才能評價自己的那一天。

不敢說真話也害怕聽真話的大人們,請救救孩子,也救救自己吧。

· End ·

相關焦點

  • 正能量事件後續:繆可馨父母輸了,袁老師贏了
    繆可馨事件,最新報導出來了。還有關於「傳遞正能量」這五個字,袁老師也解釋說,我只是想讓繆可馨對她作文裡的那句話寫出幾個正能量的例子而已,並不是說繆可馨那句話就是負能量:經過袁老師這麼一解釋,我能說袁老師說的有問題嗎?不能。
  • 培養國人講真話,就先從倡導小學生寫作文講真話開始吧
    小學生繆可馨毫無疑問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只不過大部分的孩子,他們沒有說,不代表他們不知道。繆可馨小朋友說了,也只是說了她所知道、她所看到的東西。最可悲的是,我們這些大人、成人,特別是老師。其實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知道繆可馨小朋友的作文寫的是真話,是好作文,但是只是與我們所習慣了的、麻木了的、熟悉了的成人世界的「教育經驗」與「社會認知」不合拍、不同步而已。
  • 談小學生繆可馨後續事件
    從6月4日就發生的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到現在雖然已經得出結論。可是,當看到後面的一些消息之後,小編心中的怨憤更大了。在學校裡頭,誰敢說老師的壞話呀!?如今,又在群裡頭發生這種事情。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小女孩繆可馨墜樓身亡事件,已經讓這個老師的權威得到了鞏固,甚至讓家長也產生了威脅感。正因為有這樣的原因——一個班級中的老師,她在無形中,就已經成為了那些未成年孩子裡頭的絕對權威。這種權威不單在小孩子面前可以展示。家長在老師面前,也卑躬屈膝。
  • 繆可馨父母輸了,袁老師贏了
    還有關於「傳遞正能量」這五個字,袁老師也解釋說,我只是想讓繆可馨對她作文裡的那句話寫出幾個正能量的例子而已,並不是說繆可馨那句話就是負能量:經過袁老師這麼一解釋,我能說袁老師說的有問題嗎?不能。2、調查繆可馨事件走訪的45名班級學生,他們會說真話嗎?據澎湃新聞報導稱,針對袁老師是否動手打了繆某某一事,聯合調查組共走訪45名班級學生、3名校方老師,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在這個點上,袁老師又贏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繆可馨事件思考
    江蘇常州金壇河濱小學5年級女生繆可馨墜樓事件,引起社會普遍關注,不同的平臺、作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件事情進行解讀,也讓人對這件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認識。繆可馨事件,它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繆可馨及家人的事情了,它還牽涉到我們整個社會,我們所有的人,因此,對於繆可馨事件的正確認知,對於這個社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現在,以及對於將來,都肯定是有好處的。
  • 戴建業教授談修養:小孩可以說真話,大人說「假話」是修養
    為了能彰顯出來對他們一家三口到來的重視,女主人費盡心思地做了一桌子的飯菜。戴老師吃完飯後,心裡默默地嘀咕女主人一句:熱情有餘,水平不夠。為什麼這樣說呢?女主人是一個特別熱情的人,喜歡把飯桌上的每個人都照顧到,尤其對他們,她更是熱情高漲。於是,飯桌上出現了一個熱鬧的場面。
  • 繆可馨事件處理結果出爐,沒有師德的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6月4日,江蘇常州金壇區河濱小學一小學生繆可馨作文課後跳樓墜亡。7月8日,人民日報發通報稱給袁某某降低崗位等處分。說她只是有些感冒於是拿紙巾擦鼻子,袁老師以為她上課在做小動作,就過去扇了她一巴掌。然而一個因五年級小女孩自殺事件引起的一地雞毛,卻沒有結束。通報結果公布後,有網友支持,但是大部分網友都不買帳,甚至有網友說這和自罰三杯有什麼區別。
  • 從繆可馨事件,反思我們的教育
    繆可馨的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三打白骨精》讀後感及老師評語這一觀點從五年級的孩子嘴裡說出來,應該說是有思想有獨立思考的表現,但是卻被任課老師當堂批評為太負能量,結果下課以後,繆同學衝出教室爬向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
  • 繆可馨跳樓事件疑點多,真相在哪裡?
    繆可馨上完語文課後跳樓,家長能提供的主要材料就是繆可馨的讀後感及其語文老師的評語。目前網友爭論主要集中在語文老師給繆可馨的作文評語是否存在問題,是否就是導致她跳樓的直接原因。而官方調查重點是孩子跳樓前是否被老師打罵侮辱,並不關心作文評語這件事。我覺得官方調查思路是對的,但調查能否深入,結論是否可靠能服眾是關鍵。我個人覺得繆可馨的死疑點多,應該好好查明真相,對誰都公平。
  • 從繆可馨事件說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繆可馨事件,雖然過去了許多天,但是依然引起了人們持續的思考。許多人關注繆可馨的焦點,是不是受到語文老師的脅迫?她的離開到底老師要不要負責任?儘管官方的解讀和聲明已經明確,但是與此相關的爭論卻一直在持續。關於此事件的內部原因或者是是非非,我們每個人並不了解很多,但是關注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教育在中小學是一個比較缺乏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 在繆可馨事件中,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
    不過,對於這一結果,家屬並不認可,隨即爆料稱,當時繆可馨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她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這一事件,經過媒體的報導、自媒體的討論,在網絡上激起了很大的情緒。顯然,一句簡單的「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並不能完全釋疑,也不能由此斷定,當時的課堂和繆可馨的跳樓完全沒有關係。
  • 從繆可馨事件想說,我們對待權威的態度,藏著孩子人格的硬度
    繆可馨墜樓事件,最近在家長圈議論火熱。我想與另外一起事件,放在一起談一談。鍾美美視頻下架事件,這是一名初中生,在快手上以烏拉旮旯·鍾美美為名,發布一系列模仿老師的短視頻。然後,5月29日,他發布的視頻在快手平臺下架,原因是當地教育局、學校與其約談,希望多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 繆可馨事件誰之過?家長、老師還是學校?
    對於這種極端事件,一定有其深層的原因。我們來簡單地回顧一下媒體報導的事件始末:作文課上,老師認為繆可馨的作文不是很好,寫了一句「傳播正能量」的批語,意思就是作文的負能量多,告訴孩子要寫正能量的東西。孩子在那一刻可能備受打擊,於是就跳樓了。表面看不應該呀!只是作文被批評了一句,怎麼就想不開跳樓呢!
  • 繆可馨墜樓事件:正能量不背鍋
    ,新浪新聞說法如下:繆可馨,江蘇常州小學五年級的小姑娘,在本月4日選擇從教學樓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據可馨家屬講,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繆可馨自殺後,班上其他家長還在家長群裡發起投票為老師點讚,不少家長點讚老師。 事後,當地通報稱未發現袁老師在課堂中存在辱罵和毆打行為。大家在痛心繆可馨的同時,對老師和班上其他學生家長也痛加指責。調查結果沒正式出來,到底有沒有毆打辱罵的行為也不清楚。
  • 繆可馨事件引發的思考
    繆可馨事件引發的教育問題仍在持續。作為一個長期和孩子打交道的人,內心確實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事情發生在六月四號,繆可馨的一篇作文,被老師批評缺乏正能量。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孩子突然衝出教室,翻越護欄跳樓身亡。
  • 繆可馨事件,我的思考
    繆可馨有她的想法,她感受到人世間的險惡,並用文字記錄下來。有人質疑孩子抄襲,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能有此認識,已頗為不易,所謂抄襲需要老師正所引導。看到有文章指出在孩子跳樓後的那個晚上,繆可馨的父母被移除出班級群,而在群裡,涉事老師得到了家長們的理解與支持,可能其他家長覺得繆可馨身上發生的事情只是個例,而自己的孩子還要在涉事老師這完成學業,給予老師支持理所應當。
  • 繆可馨走了,指責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大人,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文|百合媽媽這幾天一直在持續關注繆可馨事件,說實話在網上看到這個事件的第一時間,就覺得心情特別沉重,有特別多的話想說,但是一直按捺著自己的情緒,期待時間能夠讓我們更客觀地看到真相,可以聽到一個確切的結論或是聲音,讓我們清楚地明白她選擇放棄生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老師辦輔導班、體罰、收紅包,繆可馨事件,是老師的錯嗎?
    繆可馨事件到底是哪出錯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件是非常痛心的,10歲的新鮮的生命就此離開人世,直擊我們的內心。我們先來看看俞敏洪老師對此事件的看法。繆可馨事件是怎麼回事?我們從俞敏洪老師的視頻裡也可以看出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次事件要從一堂作文課說起,老師布置的任務是《三打白骨精》讀後感,最後繆繆的作文被橫豎打岔,老師在最後的評語是傳遞正能量。那麼為什麼小可馨墜樓了呢?小可馨的父母認為因為老師舉辦的補課班,自己家的孩子並沒有參加,老師留有怨恨,有一定的影響。
  • 人民網評:期待繆可馨事件拿出一份完整調查
    一個叫繆可馨的小女孩縱身一躍,永遠地走了。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對事件的討論、調查的籲求,伴著網上的各種聯想揣測,沒有停歇。最新消息是,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教育局6月18日發布通報,正式對墜樓女生繆某某的班主任、金壇河濱小學教師袁某某展開調查。如花年紀,生命猝逝,眾人扼腕悲慟。繆可馨的離開,留下太多的遺憾和疑問。
  • 人民網評:期待繆可馨事件拿出一份完整調查
    一個叫繆可馨的小女孩縱身一躍,永遠地走了。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對事件的討論、調查的籲求,伴著網上的各種聯想揣測,沒有停歇。最新消息是,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教育局6月18日發布通報,正式對墜樓女生繆某某的班主任、金壇河濱小學教師袁某某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