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多了,孩子就少了,「麻煩」解決了,生育率就上去了

2020-12-04 教育很有料

出生率創2000年以來新低


最近看到一個數據讓我比較震驚。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2019年的新生兒出生率只有10.45‰,這是什麼概念呢?

從2000年以來,2019年的出生率是最低的!

通過折線圖能夠看出,其實從2016年之後,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就開始逐年降低。就2016年的出生率高一些,因為2016年1月1日正式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從那以後,出生率便一路走低,絲毫沒有「抬頭」的跡象。

那麼出生率為什麼會呈現這樣一個趨勢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麻煩多了」。

「麻煩」多了,孩子就少了

作為生孩子的主力軍,20歲至35歲的年輕男女是最適合生育的人群。然而不難發現這個人群中普遍面臨著一些共性問題。

麻煩一:生孩子影響事業發展

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的事業正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此時因為想生孩子,那麼對於他們的事業發展難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如果在一些小單位工作,懷孕就近乎等價於失業。哪怕是在大型企事業單位,即便是能夠保留工作崗位,但是也很難保證你將來回去之後還能從事原來的崗位,這對你的職業發展而言又多了一些坎坷。

而對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而言更是如此,眼看著近幾年就要提拔了,這時候你懷個孕,休個產假試試。

麻煩二:孩子沒人帶

現在很多雙職工家庭,生了孩子之後,當產假結束後,就需要回到公司上班。如果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小孩還好,但是如果沒有老人願意幫忙帶,或者家中老人還沒有退休,那麼這時候有條件的只能請月嫂,但是又不放心。沒條件就真的進退兩難了。

所以索性就不生或者晚點生,免得麻煩。

麻煩三:結婚成本高

要想生孩子,第一步肯定是結婚啊。那麼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想要結婚似乎並不容易。即便是男女雙方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在部分地區似乎都免不了彩禮這個問題。

雖然從明年開始《民法典》規定不允許收彩禮了,但是有時候很多民間風俗並不是法律條文就能限制到位的。比如到時候換個說法,換個名義,反正男方不給這個錢,女方父母就不是那麼容易答應的。

除了彩禮之外,還有一個點,那就是婚房問題。很多地方結婚都要求有婚房,然而目前最尷尬的就是居高不下的房價,讓眾多年輕人「望房興嘆」,直呼買不起。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有統計過結婚率的話,我想這幾年的結婚率應該也不樂觀。

麻煩四:養育成本高

孩子生出來之後得養啊,畢竟是自己生的孩子啊。然而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養一個孩子的成本真的有點高。各種檢查,各種奶粉,各種早教班,輔導班,興趣班,衣食住行等等。

不難發現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比以往增加了不少。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越來越捨得投入,而另一方面是相關的物價水平確實不低。

麻煩五:優質教育資源緊缺

孩子稍微長大一些之後,就得上學了。然而目前公辦學校數量,特別是優質的公辦學校數量十分緊張。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的家長為了學區房焦頭爛額。

如果優質公辦教育資源變多了,孩子們接受優等教育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不用像現在這樣激烈競爭了,那麼我想家長們或許生孩子的意願會增加了一些。

所以通過以上5個「麻煩」來看,當多重因素綜合在一起時,大家想要生孩子還真得三思而後行。畢竟現在年輕人都比較追求生活品質,如果讓他們為了生孩子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我想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會同意。

「麻煩」解決了,生育率就上去了

所以,要想提高生育率,增加大家生孩子的意願,那麼就得針對這些「麻煩」進行解決。我相信每解決一項,生育率就會有所上升。但是解決其中任何一個「麻煩」都需要決心和魄力,也對應著大量的公共投入,至於最終如何抉擇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最後,希望大家的收入增長能趕得上房價、物價的增長速度。

相關焦點

  • 不少父母忽視的現象:養孩子越怕麻煩,麻煩就越多
    為了&34;孩子完成作業,這些父母大多都是直接到網上找了一些圖片資料,就當做孩子自己已經切身實地的觀察過了。養孩子越怕麻煩,麻煩就越多有教育領域專家就曾經分享過,孩子學習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特別是在早期教育階段,孩子大多數學習都來自於生活的體驗感。
  • 請珍惜麻煩你的人,也感謝被我麻煩過的你
    餘生,請珍惜在你身邊麻煩你的人。1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他已長大成人遠離你了。古語說養兒防老,早已丟失了原本的意義,在當今,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也是漸漸遠離父母的過程。父母總嫌棄孩子麻煩,但是,孩子不麻煩了,會是什麼樣:當孩子學會吃飯時,當孩子會做家務時,當孩子學會獨立時,代表著你見他的次數會越來越少。如果孩子依賴你,不要嫌棄他麻煩,有一天他長大了,不會再麻煩你了,也意味著要遠離你了。2當朋友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經有隔閡了。
  • 開放三胎,可能麻煩大於收益
    開放生育、鼓勵生育、接收移民,這些增加勞動力數量的辦法都只能暫時有用,而其造成的外部性,在未來勢必更大麻煩。而且窮盡現有人類智慧,也找不到:既能解決「民族國家」人口銳減問題,同時又保住「民族國家」的手段。這才是「人口」問題的關鍵點。
  • 孩子,別怕麻煩
    麻煩,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就像做個遞等式,一步一步做就行,別著急。我有個學生,學習武術很不錯,有一天讓他帶兩個同學,把前面最簡單的幾個招式教給他們。他到也認真教了,可一會兒就跑來和我講:「老章,我不想教了」「為啥?」他說是因為別人太笨了,教了好幾遍都沒教會。我到沒有直接去批評這孩子,趁平常有空和他好好聊了聊。 我問他:「你覺得那些同學笨嗎?」
  • 如何解決麻煩的分析推理
    不過分析推理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題目,有點像有迷宮,可能有很多條路徑但是走出迷宮的只有那一種,又有點像捋一堆交錯縱橫的線團,看起來一團糟但只要找到了突破口也是可以輕鬆解決的。有很多同學再做分析推理題的時候認為題不是很難,只是很麻煩而已,如果給自己10分鐘乃至半個小時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可以解決的。
  • 2017年全國生育率降低 解決低生育率需系統思維
    解決低生育率需要系統思維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員/閆肖鋒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按此前國家衛計委及一些專家預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最低預測為2023萬,實際出生人口比這個數字少了近300萬。資料圖:新生兒。
  • 職場破冰,從「麻煩」開始
    很多父母會教育孩子「不要去麻煩別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決」,「要有自力更生的堅毅品質」。於是,在這樣觀念的影響下,我們都成了不善於開口求助的人。公司新來的小姑娘,性格有點內向,交代的工作喜歡自己悶頭做完,和其他同事打交道時也常流露出怯怯的模樣。
  • 生育率的降低不僅僅是二孩放開能解決的,還需要國家的配套政策
    近日,有關我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的新聞在網上引發網友熱議。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生育率回升了一些。可是,還是抵擋不住跌勢。等人們冷靜下來以後,要不要二胎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懷孕期間的檢查費、生孩子的費用、病了去醫院看病的問題、上幼兒園的問題,還需要很大的精力,現在的年輕人大多處於事業的發展期,懷孕以後是否會受到單位的不公待遇。
  • 多溝通,誤會與麻煩自然就少了
    儘管「兩會」已閉幕多日,但關於兩會新風、網絡問政的話題依然在論壇上發酵。  會場觀感  一切從簡,網友贊「兩會」新風  網友「蟈蟈↑」說,旁聽今年「兩會」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切從簡,沒有鮮花,沒有紅地毯,沒有警車開道,沒有封閉會場,多了些實際的東西,少了些虛無。  「從來沒想到開會也這麼累。」
  • 不要嫌別人麻煩你或者麻煩別人,越敢麻煩你的人其實越值得深交
    他們其實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希望別人看到的是自己獨立解決所有事情的能力,但是別人看不到的是:也許為了一個問題,他們輾轉各大搜索網站查詢事情的結果,也許只是一個小問題,他們可能花費了幾個或者更多的時間,以及這期間慌亂焦急的內心,只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開口去問別人會顯得自己很沒用。
  • 《麻煩家族》:黃磊在自找麻煩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黃磊執導的《麻煩家族》。《麻煩家族》這部電影上演後並沒有得到太過的好評,反倒是得到了一大堆批評。比如「故事平淡,不值得搬上大屏幕」,「看過了原作,才知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是的,《麻煩家族》這部電影翻拍自日本大師級導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但我們都清楚的是翻拍一個作品,簡直就是在自找麻煩,特別是在翻拍一些好作品上面更加明顯。黃磊的此次翻拍借了好作品的光芒,那便要承受觀眾的挑剔,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 衛生間裝修新方法,洗手臺臺面多做50cm,輕鬆解決生活中大麻煩!
    但是就在最近一種,新的裝修方法逐漸走紅網絡,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小改動就足夠讓家裡多出一個獨立的梳妝檯。直接解決了生活中很大的麻煩。其實這樣的一種設計就是在衛生間安裝洗手臺臺面的時候,直接將臺面多做出50cm,或者將整個區域做滿洗手臺的臺面,這樣除了手盆之外,另外的區域就可以作為單獨的梳妝檯。
  • 歡迎找麻煩
    見聞者添福慧 隨緣轉發增功德如果您尚未訂閱請點擊本文標題下方藍色小字「般若草堂」,然後選擇「關注」 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長大成人遠離你了!當父母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當愛人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去麻煩別人了!
  •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這倒不是我危言聳聽,只以為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只有兩種性格,而其延伸的後果都於孩子的未來無益,一起來看一下吧。這種人格的孩子,就是所謂的「聖母型人格」,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歡迎別人麻煩我,但我會儘量不麻煩別人。
  • 新生兒必辦的5個證件,少一個都很麻煩
    新生兒必辦的5個證件,少一個都很麻煩 好不容易卸了貨,媽媽們都以為可以鬆了一口氣,但其實這才是開始,麻煩的事情還多著呢~就比如寶寶出生後,有很多證件需要辦好,如果爸爸媽媽們因為忙碌而疏忽,那麼孩子將來看病、入學、出行等都將面臨各種問題,尤其是下面這5個證件,漏了一個都超級麻煩
  • 生活的別名叫「麻煩」
    比如對「麻煩」一詞,她是這樣說的:麻煩的本意就是繁瑣的事兒來打擾。瞧,多言簡意賅,透徹明了。老師還說:年輕的時候真想趕快把手邊麻煩的事處理完,從此天下太平。現在才知道活著就是麻煩,起碼是在一連串麻煩中度日。的確如此,想想每天的生活,可不就是在迎接和處理一個個麻煩中度過。
  • 做人,越害怕麻煩,麻煩越會找上你
    因為一出門就要打扮,選衣服,太麻煩了。當他們和朋友不得不出去後,看到外面的世界,比家裡的手機電視有意思多了,就想著平時自己也要多出來走走。可是,下一次依然怕麻煩。但人越是麻煩,越是接觸不到新東西,他的世界也就越封閉。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什麼樣的生育率,才是正常?
    1989年,日本生育率創下1.57新低時,被日本稱為「1.57危機」。1995年,日本的生育率首次低於1.5,並在2005年跌到1.26。這種情況的出現,已經是日本急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了。之後,日本推出了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給予各種好的生育待遇。
  • 日本人到底有多客氣,自己能解決的事從來不麻煩別人
    我幫你辦事,你幫他辦事,他幫我辦事,無形之中形成一個鏈條,每個人都在幫助別人,同時也在麻煩著別人。這種相處交往模式是一種互相增進感情的方式,代表著中國人民淳樸熱情喜歡交朋友的社會文化,但這種交往模式因為互相幫忙變得非常的複雜,這也是一大弊端。
  • 越怕麻煩的人,麻煩越大,看懂3個心理定律,幫你不再「怕麻煩」
    往樓下扔東西的事件屢有發生,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不顧後果的下意識行動,非要出現害人害己的後果方肯停下來反省自己呢?怎麼讓自己不再那麼怕麻煩呢?有3個著名的心理定律,幫你識別並擺脫「怕麻煩」心理。一,踢貓效應,再不要賠了情緒成本踢貓效應來自一個故事: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