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生育率降低 解決低生育率需系統思維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解決低生育率需要系統思維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員/閆肖鋒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按此前國家衛計委及一些專家預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最低預測為2023萬,實際出生人口比這個數字少了近300萬。

資料圖:新生兒。 鍾欣 攝

  低生育率的結果,是中國勞動力人口的下降。自2012年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逐年下降,2017年更是下降了548萬之多。從2011年到2017年,勞動年齡人口在7年間減少了約4000萬。不改變人口全面下滑的趨勢,勢必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並加重養老難題。面對2017年的生育率陡降,全社會不得不警惕。

  第一,人口「青黃不接」的直接後果,是勞動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勞動人口急劇萎縮導致「劉易斯拐點」提前到來。日本在1990年進入這個拐點,從此開始了長達25年的經濟衰退與疲軟。

  第二,新生人口減少,人口結構得不到優化,老齡化挑戰日益嚴峻,中國未來將面臨養老壓力、社會活力不足等問題。社會活力不足,又進一步抑制生育水平。

  第三,大家注意到,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雙降,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佔比超50%,並超過一孩出生數。也就是說,出生人口的下降,並非因為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而主要是年輕夫婦不願意生育一孩。所以,當前的人口問題,是年輕世代即85後尤其是90後這代人的生育意願低下的問題。

  儘管我們可以提高人口素質,以「素質紅利」取代「人口紅利」,延續經濟增長勢頭,我們還可以利用人工智慧,以機器取代人力,來升級中國製造的模式,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往的中國經濟奇蹟,得益於龐大的年輕人口——正是從1962年到1970年連續8年的高人口出生率與增長率,為中國提供了30年的勞動適齡人口,而年輕世代的創意和想法,更是中國近40年經濟高增長的發動機——這一點或許更為重要。

  當然,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國民的生育意願都會降低,這在全世界都具有普遍性,中國並不特殊。前有歐洲,後有日韓和中國港臺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長期保持在1.5之下。而且,從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來看,當生育率跌到1.5以下之後,幾乎就難以回到保證世代更替率2.1以上了。為保持足夠的勞動適齡人口,唯有引進「外勞」人口,而這又將引發移民問題。

  人口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解決低生育率需要系統思維,需要找到年輕世代的「痛點」,切實解決他們「不願生育」的痛點問題。

  相關調查顯示,民眾不願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託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那麼,政府想要實施鼓勵生育,就需要在直接給予育齡夫婦優惠的經濟措施以及延長產假和陪產假等方面出手。我們不妨參考一下世界各國的相關經驗。

  第一,現金補貼政策。例如,在法國,生第二個孩子可領取665法郎,生第三個孩子可領取1578法郎,以後每增加一個孩子可多領取852法郎。這一點視各地方財力而定。

  第二,稅收減免,或針對多子女家庭實施分等級稅收政策。例如,美國規定,每個孩子每年可減免400美元;西歐國家按家庭子女數設計不同檔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德國等國家還規定子女多的家庭,夫妻一方可免除個稅。

  中國關於家庭撫養費用可抵扣個稅的議案,兩會上曾有多次討論,但始終沒有落實。

  第三,產假是鼓勵生育的好辦法。德國的政策比較典型:1927年時,德國婦女的產假是6周,1992年時,延長到3年。俄羅斯的產假時間更是從初始的12周,延長到了4年半。另外,男性的陪產假和育兒假也相當重要,如瑞典就規定,在孩子滿8歲前,父母有權享有共計480天的育兒假。

  中國針對女性的職場歧視以及法定產假不能得到落實,主要原因是讓企業獨自承擔應由全社會承擔的成本,這當然是不合理的。針對員工生育,政府應該給相關企業減稅減費的扶持政策。

  低生育率的危害無需多言。儘早解決年輕世代惜生、不生的痛點,現在還來得及。

  《中國新聞周刊》2018年第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相關焦點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未來低生育率危機比日本嚴重
    然而,政策調整後,韓國的生育率並沒有回升,2004年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到1.2。極低的生育率引起了韓國朝野的極大憂慮,不得不於2005年通過並實施了「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基本法」,成立由總統親自擔任主席的「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委員會」,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2010年,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宣布撥款3.7萬億韓元(約合37億美元)以提高生育率。
  • 梁建章批翟振武:中國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確鑿無疑
    筆者今年曾協助起草一份全國人大建議,解決一人多戶乃至學籍與戶籍錯配的問題;很多人當年讓孩子在外地上戶以規避計劃生育處罰,等戶籍脫鉤計劃生育後又在本地上戶,導致一人多戶。翟振武稱,他根據2017年小學在校人數算出2007-2010年生育率為1.69。但自1997年中央分擔部分教育經費後,在校學生數長期有虛報傾向。在2013年採納電子學籍後,各年級在校學生數就普遍縮水10%以上。
  • 我們已經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了嗎?
    然而,當輿論熱議「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意味著什麼」之時,卻鮮有人意識到,我們有可能已經一隻腳邁進了「低生育率陷阱」。 一、「低生育率陷阱」是什麼?  在解釋「低生育率陷阱」之前,有必要先來簡單科普一下啥叫總和生育率。
  • 我國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低生育率是社會進步進程中的必經階段
    報導稱,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雖然是否已經跌入「低生育陷阱」還沒有定論,但生育率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已被廣泛認可。
  • 低生育率是樓市的「灰犀牛」?馬光遠:或刺破房地產泡沫
    對此,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近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終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率陷阱。在馬光遠看來,目前我國多數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明顯過剩,住房空置率較高,如果未來生育率持續走低,房地產泡沫大概率將破滅。 研究表明,我國每個家庭平均需要生育至少2.2個小孩,才能保持人口不衰減。那麼,如今我國生育率現狀究竟如何?數據顯示,我國近5年來實際生育率約不足1.4,遠低於國際水準,這意味著我國已經進入低生育國家行列。
  • 生育率低?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有用嗎?
    有網友認為,放開三胎並不能提高生育率,生育率低的現實原因很多;也有網友認為,將小幅度提高,但放開三胎對刺激生育的紅利有限。 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並不能歸咎於政策,而是更為現實和複雜的多方面因素。
  • 數據核真 | 中國生育率到底有多低?
    數據核真 | 中國生育率到底有多低?1.6左右,那麼從2027年開始,人口總量就會開始減少。總和生育率(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作為決定人口走勢的核心數據,也一再被提及。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生育率的真實水平一直存在爭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出不同機構和學者的測算數據,帶你從頭理解中國生育率數據到底是多少。
  • 每月給30萬韓元 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重獎生孩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聞】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每月給30萬韓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重獎生孩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聞】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
  • 生育補貼挽救得了中國的低生育率嗎?
    韓聯社報導稱,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每月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重獎生孩子,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該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
  • 低生育率堪憂 女性為什麼不願生娃?
    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雖然是否已經跌入「低生育陷阱」還沒有定論,但生育率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已被廣泛認可。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的生育意願?
  • 我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像日本、韓國,早已掉入「低生育陷阱」。2019年,日本總和生育率僅為1.36,韓國僅為0.92;而且這一趨勢在兩個國家已經存在20-30年之久,無論如何提振,人口生育都難以回到正常水平。那麼,我國現在是什麼情況呢?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從歷史和國際社會經驗看,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 聽聽丨亞洲國家生育率為什麼越來越低了
    今天的聽聽,我們來聊一聊:亞洲國家生育率為什麼越來越低了。關於生孩子、養孩子壓力大的話題一直都非常火爆,有的人認為現在養孩子成本太大,教育貴得離譜。有的人認為有了孩子之後生活更家幸福了,你是怎麼看的呢?但是說到生孩子,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數字指標:生育率。
  • 東北生育率為什麼會成全球最低?人口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從出生率(出生人口佔總人口比重)來看,黑龍江的出生率全國最低,僅為5.73‰,只有全國平均值的一半。遼寧和吉林也跟著墊底,分別為6.45‰、6.05‰。 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要高於2.1,才能保證人口數量整體不下滑。日本2019年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36,總人口數量已連續10年下滑。
  • 不敢生、不想生 臺灣怎樣應對「超低生育率」?
    不敢生、不想生 臺灣怎樣應對「超低生育率」?,臺灣成為超低生育率之地,去年生育率為全球第二低。維持世代更替平衡的生育率約為2.2,而近5年,臺灣生育率都在0.895~1.165之間。為此,臺灣這些年,沒少為「生孩子」的事著急,出臺各種措施鼓勵生育。無奈生育率還是連年降低,總是徘徊在全球倒數的水平上。「人口紅利」在臺灣已經逐步耗盡,2016年開始,臺灣老年人口將超幼年人口。  生育率低殃及臺灣高校招生。
  • 媒體稱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破警戒線,生三胎高考加50分可解決?
    這些加分的方式很多人都是看在眼裡,用在行動上的,但是帶來的影響必然是對高考公平的相對削弱,這些年這個話題也一直被討論。但如果用在多生孩子多加分上,也可能降低人們生育欲望,在教育軍事競賽模式之下,加分也是在增加教育成本,人們還會細入盤算少生和多生哪個划算。
  • 北京總和生育率比韓國還低? 專家:北京、上海和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
    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495和1.47,已經跌破1.5的警戒線,更遠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但是相比世界上國家,我國的總和生育率還不是最低的。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2,世界最低;而日本2019年總和生育率為1.36,接近「低生育陷阱」。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確鑿無疑 五大原因致生育意願低迷
    然而,政策調整後,韓國的生育率並沒有回升,2004年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到1.2。極低的生育率引起了韓國朝野的極大憂慮,不得不於2005年通過並實施了「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基本法」,成立由總統親自擔任主席的「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委員會」,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2010年,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宣布撥款3.7萬億韓元(約合37億美元)以提高生育率。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什麼樣的生育率,才是正常?
    1989年,日本生育率創下1.57新低時,被日本稱為「1.57危機」。1995年,日本的生育率首次低於1.5,並在2005年跌到1.26。這種情況的出現,已經是日本急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了。之後,日本推出了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給予各種好的生育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