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電銷紛紛轉行?上半年電話營銷規模保費同比大降超30%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王曉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8月14日消息,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21家人身險公司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69.22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30.35%。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網際網路人身險規模保費實現平穩增長。據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59家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39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36家公司規模保費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保持平穩增長。

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總銷售人力同比下降12.85%

根據《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壽險電銷人員招聘工作受到較大影響。截止6月30日,壽險電銷行業總銷售人力為61436人,較年初下降了8.2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2.85%。其中2月份新增銷售人力和脫落人力均為上半年最少,分別為2135人和7338人;5月份脫落率為上半年最高,達23.18%,當月脫落人數為13554人;6月份新增銷售人力最多,為13756人。

上半年,共有21家人身險公司經營壽險電銷業務,其中中資公司12家,外資公司9家,與去年同期一致,經營主體保持穩定。

上半年,壽險電銷市場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經營者的規模保費市場份額分別為67.65%、76.59%和92.49%,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市場集中化程度仍較高。排名第一的平安人壽實現規模保費34.2億元,市場份額高達49.42%,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8個百分點。其次是招商信諾人壽,兩者合計佔60%的市場份額。

上半年,19家公司通過自建機構開展業務,共實現規模保費45.07億元,佔壽險電銷總規模保費的65.12%。18家公司通過合作機構開展業務,實現規模保費24.15億元,佔壽險電銷總規模保費的34.88%。

各類險種佔比在上半年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年金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33.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06%,佔比為48.47%,仍為主力險種;人壽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3.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4.13%,佔比為19.5%,成為第二大險種;健康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3.0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9.95%,佔比為18.87%;意外險實現規模保費為9.1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7.93%,佔比為13.16%。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網際網路健康險實現規模保費185億元,同比增60%

據《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產品結構持續調整,各類險種佔比也出現一定的變化。其中,人壽保險實現規模保費891.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佔比為63.9%,仍為主力險種;年金保險實現規模保費283.2億元,同比增長58.6%,佔比為20.3%,成為第二大險種;健康險實現規模保費185.1億元,同比增長60.1%,佔比為13.3%意外險實現規模保費34.5億元,同比增長13.5%,佔比為2.5%。

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公司的規模保費市場份額分別為48.6%、65.9%和84.6%,與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大市場份額略有上升,前五、前十大市場份額均出現下降,但市場集中度仍然較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前十位公司的排名和市場份額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中郵人壽取代國華人壽躍居首位,太平人壽和人保壽險取代弘康人壽和合眾人壽進入前十。

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的業務模式仍然以與第三方平臺(渠道)合作為主,保險公司自營平臺(官網)為輔。其中,通過第三方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235.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0.8%,佔比為 88.6%;通過自營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5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9%,佔比為11.4%,自營平臺已保持連續5年平穩增長。

《報告》還指出,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身保險行業帶來不小的衝擊,相比傳統線下渠道營銷受限的情況,網際網路人身保險發揮出其線上渠道的獨特優勢,較好滿足了消費者「非面對面」的保險服務需求,疫情倒逼傳統壽險渠道線上化轉型,掀起線上運營服務能力競爭,推動「網際網路+醫療+保險」模式的迅速發展,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向健康保障型產品轉型提供了土壤。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壽險電銷保費降17.8% 市場萎縮或成雞肋
    時代周報記者:蘇長春一度被視為壽險營銷主力之一的電話銷售正在走下坡路。3月2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保險業協會)披露2019年度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下稱報告)。總體來看,2019年壽險電銷市場規模保費首次出現下滑,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75.5億元,較2018年同比下滑17.8%。 規模保費收入不理想的背後,是壽險電銷市場經營主體的逐年減少。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
    保險業協會根據21家人身險公司提供的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話營銷(以下簡稱電銷)業務經營數據,從經營主體、規模保費、產品類型及銷售人力等方面分析了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 上半年,共有21家人身險公司經營壽險電銷業務,其中中資公司12家,外資公司9家,與去年同期一致,經營主體保持穩定。累計實現規模保費69.22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30.35%。
  • 保險業協會披露上半年壽險數據 網際網路、電銷誰主沉浮?
    網際網路人身險市場位次變化明顯 《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59家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39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36家公司規模保費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保持平穩增長。
  • 保險電銷逐漸式微 新規將推動業務渠道轉型
    2002年,友邦保險打開了國內壽險營銷的大門,招商信諾人壽、中美大都會等外資險企沿襲股東經驗設立電銷渠道,隨後,中資壽險企業也紛紛入場,電銷逐漸發展為諸多壽險公司多元化行銷的主力渠道。電銷並不是壽險專利,車險領域也於2007年引入電銷,僅三年之後就有近40家財險公司獲得電銷牌照。
  • 揭秘保險電銷:一天撥數百通電話 只為把保險賣出去
    ­  一家保險公司一下子被查出96份侵害投保人利益的保單,昨天,泰康人壽的違法違規事件讓不少讀者吃了一驚。而這一違法違規事件,則暴露出電銷人員專業程度普遍不高、流動性大,一些保險公司單純追求業績提升的隱患。今天,本報繼續為您揭開保險電銷背後的內幕。
  • 亂象不斷引監管治理保險電銷渠道或加速萎縮
    無須面對面接觸即可實現銷售的保險電銷渠道,近來發展並不順利,渠道整體呈規模保費下滑、經營主體持續減少的趨勢。近日,工信部發布《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或電話。
  • 保險行業協會:2019年僅22家人身險公司開展電銷業務 佔比不到3成
    來源:金融界網站3月2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的公司逐年減少,2019年有3家公司逐步退出壽險電銷市場,1家公司加入,截止2019年12月31日,僅有22人身險公司開展壽險電銷業務
  • 電話錄音具有法律效力 保監會為"電銷保險"正名
    針對近年來引起廣泛爭議的電銷保險,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就其有關法律效力問題首次做出明確解釋,該負責人說:「根據《電子籤名法》規定,電話錄音可以作為合同訂立的一種形式,但必須是客戶真實意思表示。」由此,監管機構在電話錄音的法律效力方面,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電銷保險」終於被正名。
  • 2019年壽險電銷市場規模保費首次下滑:3家險企退出 國華人壽下滑71%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3月27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19年度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22家開展壽險電銷業務的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75.5億元,較2018年同比下滑17.8%。這也是壽險電銷市場規模保費首次出現下滑。從經營主體來看,自2014年以來,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的公司逐年減少。2019年有3家公司逐步退出壽險電銷市場,1家公司加入。
  • 上半年財險網銷同比負增長20% 6月份車險網電銷16個月首現正增長
    上半年財險網銷同比負增長20%  6月份車險網電銷16個月首現正增長本報記者 冷翠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正式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財產險網電銷市場基本情況報告」顯示,上半年,網銷和電銷財險業務總體仍呈負增長態勢,其中,非車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車險業務負增長態勢放緩。
  • 上半年國壽平安保費差距擴大至1500億 人身險下半年靠什麼撐
    來源:慧保天下近日,銀保監會在答記者問中首度提及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4%——縱觀2012年至今每年前6月的保險業原保險保費增速,這並不是最壞的數據。近期,上市險企紛紛發布前6月數據,從其中上市壽險公司的數據來看,表現相當分化,國壽、新華兩家實現了兩位數的正增長,其中新華更高達30%以上;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等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平安人壽下滑最快,超過6%。
  • ...擬嚴禁商業電話擾民,波及平安等電銷巨頭|慧保周報(2020年第36周)
    據保險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產壽險電銷保費收入合計約170億元,平安產、壽在各自領域電銷收入均排首位。上半年,共計72家財產保險公司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網際網路財產保險累計保費收入共371.12億元,同比負增長2.73%保費規模位居前三位的為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和人保財險,合計保費收入為148.43億元,CR3為39.99%。眾安在線位居第一位,佔18.22%。相比2019年同期,泰康在線網際網路財險業務增長最快,同比增長達202.65%,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同期下降較為明顯,均為負增長。
  • 永誠保險2020年上半年淨利9807.21萬增長10.27% 保費規模排名第16位
    挖貝網 9月7日,永誠保險(834223)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0,584,826.59元,同比增長11.63%;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072,097.84元,同比增長10.27%。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中國信保前7月支持出口和海外投資3500億美元,同比增長8%  乘聯會:前7月累計生產51萬輛新能源車,同比降30%  中汽協:前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同比降25%  上半年全國保險深度5.95%,黑龍江穩居第一  超千萬人次支付寶上看保險直播  泰康保險董事長陳東升:長壽時代裡最核心的產業是醫藥工業、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險
  • 電話營銷霸主成長曆程解密 電話車險之平安樣本
    全國平均每銷售10份電話車險。至少有6份來自平安電銷中心一正式問世僅三年,平安已經牢牢佔據了六成以上的電話車險市場份額。成為電銷市場當仁不讓的霸主。  作為國內首家推出電話車險專屬產品併集中化運作的保險公司。  從首拿牌照摸著石頭過河的懵懂和艱辛、到地空結合的創新。並在3年裡率先實現電銷盈利。
  • 2020年首季網銷及電銷財險保費收入243.24億 下滑6.24%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獨家丨一季度網銷及電銷財險保費下滑6.24%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上海證券報記者今日獨家獲悉,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網際網路和電話銷售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43.24億元
  • 工信部出手整治侵擾電話!保險電銷渠道或將遇阻?
    一位大型險企信息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保險電話銷售分為銷售和服務電話,這個渠道本身技術門檻很低,對於客戶觸達很通暢。雖然我們目前電銷渠道也在縮規模,但其實只要運營成本能夠承受團隊成本,電銷仍是保險銷售較好的渠道。而對於此次《徵求意見稿》對於保險電銷渠道的影響,其指出目前正在風險評估中。
  • 分紅險遇嚴監管 弘康人壽上半年保費收入驟降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分紅險遇嚴監管 弘康人壽上半年保費收入驟降 淨利同比下降近九成記者 吳敏 隨著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披露,弘康人壽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近日,弘康人壽披露的2020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二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5.6億元,淨利潤1188.5萬元。
  • 財聯社保險早會|永誠保險|鼎誠人壽|新三板掛牌|保險|蔡皖伶|董事長
    政策方向工信部出手整治侵擾電話!保險電銷渠道或將遇阻?深圳推出個人醫保帳戶可購買的專屬醫療險獨家|緊鑼密鼓!90後也願意在保險上花錢:有4成90後每年花費超過1000元來買保險,其中超過5000元以上的90後接近15%。更有意思的是,他們有超前的養老意識,接近三成的90後已經為自己購買了養老險,開始為30年後的養老計劃打基礎。2、保險業協會:上半年網際網路財險保費收入371.12億元同比下滑2.73%。
  • 保險業上半年淨利潤超2000億元,同比下滑9%;周小川稱明天系、安邦...
    保險業上半年淨利潤超2000億元,同比下滑8.8% 『慧保天下』獲悉,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整體實現淨利潤超2000億元,同比負增長8.8%。其中,人身險公司淨利潤近1250億元,同比銳減超21%;受益於賠付支出增長放緩、承保利潤大漲等因素,財產險公司實現淨利潤近380億元,同比微降5.80%。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收益大漲成為上半年盈利的關鍵因素。上半年,行業投資收益超4400億元,同比大漲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