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在大多數人眼裡,學習數學只要能買個菜就行了,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不止在生活裡,就算在科研上也是如此,他不像其他科目那樣有著具體的表現,太過於理論化讓很多人意識不到數學的重要。
有這樣一個經典笑話,如何一句話激怒數學專業的學生。答案是:數學?不就是研究物理的工具罷了。大家雖然這樣調侃,但數學在科學上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數學,那就沒有一切。哈佛大學教授:我不拿中國一分薪水,只想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強國。
很多人有時候都會拿外國人來開涮,調侃他們數學不好,大家眼裡我們也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大國,但實際上翻看數學上的理論,大多數都是由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我國的數學就是這樣的狀態,偽強。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老家在廣東的梅州,從小在香港長大,在香港回歸那年出生的他像天生就要為祖國做出貢獻一樣。丘成桐從小就展現了對數學的天賦,還拿下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就是這麼一位天才人物,在過去就敏銳的體會到了香港的一樣環境,回到祖國的他湧出來強烈的思鄉情。而在他成為哈佛大學數學教授後,刻意的多招收中國留學生,並清除的察覺到了中國留學生的數學薄弱,因此在國內大學開展了許多競賽提高學生能力。
而在當選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後,40多年來,丘成桐沒拿過國家一分錢,他認為自己在哈佛的錢就已經夠自己一家人生活了,他在中國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中國的數學,為了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真正的興趣,為了讓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