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我不拿中國一分薪水,只想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強國

2020-12-09 明觀環宇

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在大多數人眼裡,學習數學只要能買個菜就行了,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不止在生活裡,就算在科研上也是如此,他不像其他科目那樣有著具體的表現,太過於理論化讓很多人意識不到數學的重要。

有這樣一個經典笑話,如何一句話激怒數學專業的學生。答案是:數學?不就是研究物理的工具罷了。大家雖然這樣調侃,但數學在科學上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數學,那就沒有一切。哈佛大學教授:我不拿中國一分薪水,只想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強國。

很多人有時候都會拿外國人來開涮,調侃他們數學不好,大家眼裡我們也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大國,但實際上翻看數學上的理論,大多數都是由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我國的數學就是這樣的狀態,偽強。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老家在廣東的梅州,從小在香港長大,在香港回歸那年出生的他像天生就要為祖國做出貢獻一樣。丘成桐從小就展現了對數學的天賦,還拿下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就是這麼一位天才人物,在過去就敏銳的體會到了香港的一樣環境,回到祖國的他湧出來強烈的思鄉情。而在他成為哈佛大學數學教授後,刻意的多招收中國留學生,並清除的察覺到了中國留學生的數學薄弱,因此在國內大學開展了許多競賽提高學生能力。

而在當選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後,40多年來,丘成桐沒拿過國家一分錢,他認為自己在哈佛的錢就已經夠自己一家人生活了,他在中國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中國的數學,為了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真正的興趣,為了讓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大國。

相關焦點

  • 不拿中國薪水 卻立志要幫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他是誰?
    他有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之稱,  33歲就獲得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  此後,幾乎拿遍了數學界所有的大獎。  他是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 他是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卻為中國數學做太多!
    但他卻不為名聲所累,擔任國內4家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卻40年不拿中國薪水,一心只想幫中國做好數學。這位香港長大,美國成名,擔任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等的國際知名數學家,始終懷揣一顆中國心。
  • 40年不拿中國薪水實現數學強國夢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在世界上,當我們談論哈佛大學時,談論中國的清華大學是一個概念。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哈佛有多好。然而,根據美國學術界的說法,有一個人的價值超過了哈佛數學系的一半。我們很難想像他會有多好。
  • 哈佛大學教授憂心中國教育:北大博士水平不如香港學士
    哈佛大學華裔教授丘成桐憂心中國的教育:大學生現在的水平越來越差,不僅教養在下降,連學習能力都在下降。最好的中國大學畢業生,被錄取到哈佛讀研卻連基本的學習能力和基礎都成問題,會連正常的考試都對付不了,因為不懂真正的數學思維。北大自豪的「傑出博士生」寫的畢業論文,連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生論文都趕不上,卻被北大的教授們吹為神童,鼓勵他申請到哈佛大學當教授。
  • 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新中國70年)人物誌: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題: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作者 馬秀秀 單璐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描述數學的重要性。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後隨父定居香港,大學期間赴美深造。因在數學領域科研成果卓著,他22歲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6歲便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 【光明日報】中國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強國
    但數學家們卻不這麼想。在8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他們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數學家取得了不少優秀成果,但中國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水平與世界水平相比還有差距。那麼,數學有什麼用?怎樣才成為數學強國?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數學家給出了建議。  數學有什麼用  「數學有什麼用?」
  • 數學有什麼用? 中國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強國?
    但數學家們卻不這麼想。在8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他們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數學家取得了不少優秀成果,但中國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水平與世界水平相比還有差距。那麼,數學有什麼用?怎樣才成為數學強國?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數學家給出了建議。數學有什麼用「數學有什麼用?」
  • 丘成桐先生在中國的第八份義工
    丘先生自1979年以來,在中國發展的所有事業,都是不拿一分錢工資的。所以這些整建制的事業,我姑且均稱之為丘先生的「義工」服務。成立儀式上,丘先生豪情滿懷地說:「現在是中華民族興起的最好時刻,我本人也願意全部時間投入到中國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發展。」這位以發現真理為使命的數學家,他這樣說是有底氣的。
  • 中國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強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但數學家們卻不這麼想。在8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他們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數學家取得了不少優秀成果,但中國數學基礎理論研究水平與世界水平相比還有差距。那麼,數學有什麼用?怎樣才成為數學強國?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數學家給出了建議。
  • 200萬元起,上網課也一分不減,哈佛等美國的大學是在搶錢啊
    疫情導致的大學關閉,宿舍、餐廳、體育活動取消,收入減少15%-30%。而開支卻沒有減少,薪水還得發,基礎設施照常維護,而且,還要增加防疫支出。 二,減學費並不能讓窮人家孩子受益。美國大學對貧困學生的獎學金及學費覆蓋很廣。拿哈佛來說,年收入65000美元的家庭,學費全免;年收入65000-150000美元的家庭,只需要付少部分學費。學校還有五花八門各類獎學金。
  • 國家巨資培養的物理天才,卻在哈佛畢業後加入美籍,成為哈佛教授
    而且這是他第一次以中國神童的身份出現了在中國各大媒體平臺上。他在中科大的五年裡,依然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尤其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更是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這些留學申請的文書剛一發出,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多所頂級大學都紛紛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整個美國的名校都為得到這個神童爭的天翻地覆。經過再三權衡,尹希看中了哈佛物理系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質量,就決定去那攻讀他的物理學博士。很快他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但是這個時候,哈佛卻頭大了。
  • 這位蕉嶺籍哈佛教授厲害了:「他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丘成桐原籍梅州蕉嶺縣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我小時候家裡很窮,雖然父親是大學教師,但薪水很低,家裡入不敷出。我至今非常感激父母,他們總是希望我們有一個崇高的志願,而不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而讀書。」丘成桐說。數學新星冉冉升起在培正上學時的丘成桐,多言多動,老師曾要記他小過。
  • 中國能不能成為世界第一創新強國
    中國現在還不是創新強國,只要去找,總能找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去匹配現狀。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結論:中國還不是創新強國,是因為我們的工業化還沒有完成,中國能成為創新強國,是因為我們的工業化在快速完成的道路上。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他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介紹,哈佛的教授數量比國內大學要少很多,數學系也就是十七八個正式教授。但是數學系每年都要開會一到兩次,研究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教授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就會根據學生情況劃分不同水平,選擇最好的學生去重點培養,當本科生畢業的時候,一般就會有2到3個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可以登載在第一流的雜誌上。
  • 著名數學家楊樂院士:中國將成為數學強國
    ②在數學研究上,真正考驗功底的世界數學界的三大頂級獎項——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和阿貝爾獎,中國本土沒有一個人獲得過。楊樂認為,這是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數學強國的重要指標之一。1978年和他們一道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的任正非,後來之所以能夠將華為壯大,也與重視數學等基礎研究及應用不無關係。華為的研究布局中,分別在法國和俄羅斯設立了數學研究中心。任正非承認,「這30年,其實我們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他甚至向媒體說,自己退休後,想找個好大學,學習數學。
  • 數據科學家只需要會編程嗎?哈佛大學教授揭露真相
    你想距離成為數據科學家更近一步嗎?或許,你離夢想只差一個哈佛大學現任教授指導的科研項目——項目導師盧克·米拉特裡克斯Luke Miratrix哈佛大學教育學與統計學助理教授,博導哈佛大學孟德爾頌最佳指導獎獲得者沃倫·米勒獎最佳論文獎獲得者帶領開發R,
  • 誰將成為下個世界工廠?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將取代中國
    美國石英財經網1月9日文章,原題:如果中國不再想當世界工廠,誰將取而代之?中國向世界製造強國的轉變令人矚目。當初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還是全球製造舞臺上的一個小角色,此後幾年就成為世界低成本工廠,為全球製造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玩具、服裝等。
  • 張偉平2008年的採訪:中國是數學大國但不是強國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與示性類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後榮獲2000年第三世界數學獎、教育部2000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教育部長江學者成就獎一等獎,2001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並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
    剛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的尹希未滿32歲(出生於1983年12月),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87級少年班,34歲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他創造了科大人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的最年輕記錄,也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之一。
  • 數學大師丘成桐:如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他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介紹,哈佛的教授數量比國內大學要少很多,數學系也就是十七八個正式教授。但是數學系每年都要開會一到兩次,研究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教授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就會根據學生情況劃分不同水平,選擇最好的學生去重點培養,當本科生畢業的時候,一般就會有2到3個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可以登載在第一流的雜誌上。「論文水平比北京大學的教授還好。」丘成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