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會怎樣?

2020-12-24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童年缺愛的孩子,心是冷的。

作者: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

01

童年缺愛的女孩子長大後不太懂得愛和被愛。

香港著名演員鄧萃雯是個演技了得的演員,但她的情感卻是一生不順。她曾遇到兩個男人,但因她的不懂愛,都錯失了,至今依然沒有找到可以愛的人。

曾經萬梓良給了她最寵愛的愛情。事業上,為了提升她的演技,帶她到處學習,給她搭建很多提升自己發展自己的平臺。生活中,對她極其寵愛,遷就她,盡一切努力滿足她的要求。

但年輕氣盛的她在萬梓良的寵愛下漸漸變得任性,稍有不如意就對男朋友大發脾氣,逐漸不再聽從萬梓良的苦口婆心,也漸漸不滿他對她的約束。最終倆人不歡而散。

在這段關係中,她只是一個接受者,享受萬梓良對她的愛對她的好,卻未能讀懂萬梓良的深情,也錯過了最真實的愛情。

後來她遇到了那個她以為是真愛的江華。

江華是有婦之夫,可她為他委曲求全,飛蛾撲火般全身心付出。後來地下戀情被發現,她被公開責罵,但她為了愛的人,始終不說男方一句不好,也沒有為自己辯解。

倒是那個江華,事情公開後,第一個選擇與妻子站在一起來指責她的不對。

這場「愛情鬧劇」直接影響了她如日中天的事業。

在此前,她是無線當家花旦之一,來到亞視後,一直得到亞視的重視,片約不斷,且都是大片,飾演的都是女主角,紅極一時。

可惜這一切,都因她錯付愛情而毀了。

她以為一時的浪漫和男人口頭的山盟海誓就是愛情,實際她不懂得何為真實的愛。

現在已經52歲的她依然沒有找到她可以愛的人。她心裡也彷徨了吧。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愛?如何才能找到真愛?

從小缺愛的孩子不懂愛。

鄧萃雯曾說過:「自己是一個很缺乏安全感的女人,總是一直在追,總是覺得物質是最可靠的。」

在某節目受訪中她曾說過,年輕時遇到真愛不懂愛,是因為她內心缺乏安全感,對愛情不信任,總是很自卑,不懂經營親密關係。也辨不清真愛與假情,以為一時對她好的也是愛。

她這麼優秀,可她似乎看不到自己的優秀。多麼自卑一個女人。

這是有原因的。原來她父母在很年輕時因意外懷上她而生了她,那時她的母親只有17歲。父母太過年輕了,不懂得養育她,沒法只好扔給奶奶。而父母在她五歲時又離了婚。

她父母的愛情模樣是她最初感知到的愛情,這為她以後的愛情埋下禍根。

母親為了再婚,不允許她叫媽,從此便對她不管不顧,父親也沒有對她付出過愛。而奶奶比較冷漠苛刻,對鄧萃雯也沒有多少溫情。

這是一個極度缺愛的女孩子,缺愛的她不懂得如何付出愛與接收愛。

從小缺愛的女孩內心極度不安全,父母不給她們愛,她們內心極其貧窮,內心沒有愛的她們,自然也不懂如何去愛與被愛。

鄧萃雯

02

童年缺愛的男孩子長大後也許會變成愚孝的媽寶男。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而我要說,女人最怕嫁給媽寶男。

因為媽寶男對媽媽是無原則的孝順,而對妻子或女朋友卻是無盡的苛刻。

媽寶男一般經營不好兩性關係。他們沒自主思考的能力,他們做什麼事都得聽媽媽的,媽媽的話就是聖旨。

讓人憂慮的是,媽寶男不是極個別現象。只要看看《愛情保衛戰》就知道中國的媽寶男有多少了。我翻看了2014到2017年的媽寶男專輯,其實每年都有兩三期涉及到媽寶男的婚戀故事。

如2015年的一期那個媽寶男。婚前,他對女朋友極盡溫柔體貼。

但當女子嫁到他家後,他態度陡變,指責她浪費、敗家,把她當成他家的免費保姆,甚至還因覺得妻子對母親態度不好而扇她耳光。

這個男人是典型的媽寶男,「病入膏肓」那種。他一切以媽媽的意願為主,唯母命是從,所有處事以母親作為標尺。

在母親與媳婦有衝突時,他第一個選擇站在母親一方,而犧牲媳婦。

2014年有一期,那個媽寶男子因為愚孝,事無巨細都聽媽的,媽說的無論對錯都是對的,以致婆媳矛盾升級,最後逼得妻子心灰意冷,要跟他離婚,他這才來尋求節目組的幫助。

還有因為母親不喜歡,放棄了深愛的女朋友的;指責女友穿著太暴露,因為媽媽不喜歡的;拍拖事無巨細都向媽媽匯報,聽媽媽安排的;吃軟飯,不肯長大的……

媽寶男的人生宗旨是媽媽,他們永遠撇不開媽媽,心理永遠是小孩,自然無法像個男人一樣去承擔,去經營愛情與婚姻。

媽寶男的養成其實與童年缺愛有關。

大家很容易會認為,媽寶男之所以這麼黏媽媽,是因為媽媽對兒子很好。

心理專家武志紅卻說,媽寶男形成是因為在嬰幼兒時嚴重缺少母愛,而對母愛的渴求是所有人的頭號渴求,所以媽寶男會一直執著於母愛。

他們通過對媽媽言聽計從而得到媽媽的關注,於是形成對媽媽的極度服從。

但長大後的他們一方對媽媽言聽計從,另一方面,因長期的聽從又形成對母親的不滿,但他們又不能對母親表現不滿,所以只能壓抑這種不滿。

當他們進入戀愛婚姻後,在媽媽與妻子或女朋友有衝突時,他們都選擇維護媽媽,聽從媽媽,從而把對媽媽的不滿轉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並且與她們保持很隔離很疏遠的關係,表現冷漠。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媽男寶婚前對女朋友溫柔體貼,婚後卻苛刻冷漠的原因。

從小缺愛的人,心是冰冷,堅硬的。

03

童年缺愛的人大部分與父母的關係疏離。

兒子今年小學三年級,他們班有個家長微信群,值日老師每天都會在群裡公布學生在校一天的各種違規情況。

有一個小孩的名字永遠在違規的名單裡,如打某個同學,又如自習課上吵鬧,擾亂課堂紀律等。

於是,我便好奇起來,是什麼讓這位小孩屢管無效的?每次違規都有這孩子的份,難道他的父母不教育的麼?

後來側面了解到,他是全日制寄宿生,一到星期五住校,周末才接回家。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時沒時間管教孩子,所以才讓孩子全託。

這位小男孩喜歡「犯規」,一方面是父母管教少造成的。

而我認為另一方面更深層的原因是,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父母的關注重視。要不怎會每次都有他?要不又怎會無論老師怎麼約束,他都屢犯不改呢?

無理取鬧,背後其實是缺愛的表現。這位小朋友心中無規則無紀律的自私表現是缺愛少安全感的外化。

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會害怕,會不自信,會缺少安全感,甚至會造成性格的冷漠無情。

朋友萍是一中學教導主任,最近她被一個學生弄得苦惱不堪。

學校用了所有教育手段,都改變不了他,父母也沒有任何辦法。每次家訪,都是母親接待,父親從不出席,而母親每次的教育方式就是罵。

而罵從來沒用,這位學生就像穿了鎧甲一樣,自主把母親的「罵」隔離,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似乎這位歇斯底裡的恨鐵不成鋼的母親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就像一個冰冷無情的機器人。

他心中無規則也無情。無規則無情的背後依然是從小缺愛。

他父母生了二寶後,因生意問題,無暇帶兩個,便把他丟給爺爺奶奶。爺爺去世了,到他讀小學五年級後才把他接回來。他幼年童年,兩個最需要父愛母愛的時期,父母均沒有參與。

心理專家說,從小缺愛的人,長時間被冷落的孩子,不但對外界的反應冷漠遲鈍,甚至不能忍受看見別人擁有愛,以至不能忍受其他的生物的快樂。長大後的他們就會變得冷漠無情。

這樣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他們也就不懂愛,不會付出愛。

只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長大後才有能力做個幸福的人。

被父母的愛照耀過和溫暖過的心靈,如同被消毒過或接種過一樣,擁有巨大的抵抗仇恨和瘟疫的能力。

它會使心靈長出愛的花草,那麼孩子一生就擁有一個花園。

作者簡介: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發表過《取消生育限制對女人來說是一場災難》等近40篇優質好文,熱愛寫作,有持久寫作的能力,一個孩子的媽媽,一個高中語文老師,有著敏感而又細膩的心,喜歡寫生活感受。常常在生活中發現美與醜,卻堅信美好長存人間。本文首發爸媽精讀

相關焦點

  • 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有什麼特徵?教你如何克服
    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有什麼特徵?人都是感性動物,能根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語言,行為方式等做出反應行為,所以不論小時候缺失什麼,長大後都會有相應方面的表現。小時候缺愛(主要是父母愛的缺失),如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沒能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需求,成長等諸多方面,造成孩子在成年後的一些表現不是特別的健康。我們來看看一位網友的自述:@倆寶好媽「我現在人到中年,每次想到自己的母親,不是滿滿愛意,卻是深深的恨。我的母愛,不但小時候缺,長大了也缺,現在也缺。
  • 小時候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離不開2種結局
    小時候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離不開2種結局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都會有不自覺的挖鼻孔的現象,但是這種行為在公眾面前未免顯得有些不太雅觀。
  • 在缺愛的家庭裡會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父母如果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甜蜜的生存環境,孩子也會變得樂觀積極,在愛裡長大和在缺愛的家庭裡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待人處事上會有很大區別。首先缺愛的孩子多半都沒有歸屬感,不知道哪裡是自己的家,並且活得會小心翼翼,對待感情會比較冷漠,比如看到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受傷時
  • 孩子在缺愛邊緣掙扎,你卻一無所知…
    在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是:「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01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是怎樣的?一個人一旦缺愛,就會去尋求心理上的滿足,瘋狂愛人與被愛,他們會從內心深處不停地去索取愛,彌補自己的遺憾。但不管他們得到了多少愛,他們還是感覺不到安全感。因為就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自己,那誰還會真的愛自己呢?
  • 那些從小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成年人與他人的相處模式,往往就是其小時候與父母關係的複製和延續。在一個缺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也會存在種種困難。當他們長大之後,或是對愛極度渴求,形成討好型人格,或是對愛持懷疑態度,不信任他人,或是對愛有強烈的焦慮,即渴望愛又害怕失去愛。
  • 長期缺愛的孩子會怎樣?
    微信公眾號:東升育兒,做孩子身後最有智慧的父母。因此孩子根本不會願意被父母丟在一邊不管不顧,如果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愛,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改變。有些人會認為多親近和照顧會讓孩子有很多依賴,我們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不能抱孩子,抱習慣了以後就要一直抱著,無論是我們想要輕鬆一點照顧孩子還是教會寶寶學會獨立,都是都需要採取一些比較冷漠的方法與孩子相處。比如:睡覺,獨自讓孩子待在房間學會自己睡覺。
  • 《童年不缺愛》:從小缺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很難「富」起來
    馬伊琍曾說: 「孩童時,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會讓你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她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媽媽,她會很懂得自尊自重,也會懂得愛自己。」深以為然。
  • 童年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心酸?你真的無法想像
    ,長大後會怎麼樣?在父愛缺失的童年裡,她被孤立過、被欺負過、長大之後,她敏感又脆弱。 在原本該好好談戀愛的年紀,她害怕親密,不想花精力去維持一段關係,她說,擔心自己沒能力維持幸福的能力。因為,那些幸福的瞬間怎樣被放大和延伸,這個辦法,她沒學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 童年缺愛的女孩,到底有多心酸
    ,長大後會怎麼樣?在父愛缺失的童年裡,她被孤立過、被欺負過、長大之後,她敏感又脆弱。 在原本該好好談戀愛的年紀,她害怕親密,不想花精力去維持一段關係,她說,擔心自己沒能力維持幸福的能力。因為,那些幸福的瞬間怎樣被放大和延伸,這個辦法,她沒學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 家長:缺愛、家庭、孩子
    一個缺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通常是不懂愛、不會表達愛、不理解愛的,簡而言之對於「愛」的能力匱乏。在有愛的家庭中,會培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而這種安全感會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與此相反,缺愛的孩子會出現以下性格特質:1.敏感:能夠細膩的感知到他人的情緒,會過度討好他人,以求得到認可。2.多疑:對傷害耿耿於懷,容易抱怨指責別人,往往別人的一句話會過度解讀。3.不自信:做什麼事之前都先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完美,認為自己不配獲得他人的愛。4.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不信任。
  • 缺愛的家庭造就怎樣的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我想這就是對於缺愛孩子最好的回答,想被關注卻害怕被說矯情,想被認同卻又害怕失落,想被愛卻在心裡告訴自己我好像不配。作者說直到前幾年,坐公交司機到站沒停都不敢喊一聲「師傅,停一下」,一直以為是自己嫌麻煩。後來才明白,我是怕麻煩別人。
  • 這三種孩子嚴重缺愛
    一直以來,她都是那個被拋棄的孩子,從出生就開始了。於是,伊能靜因為被拋棄,她的童年沒有得到太多的愛,甚至還有被虐待。而缺愛的她,一直在尋找,把丈夫當成父親的替代品,結果第一段婚姻也失敗了。她總是不忘強調自己有多幸福,過分執著於得到他人的喜愛。孩子在童年缺失了愛,讓他們一生都在渴望被愛,又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總想證明自己。
  • 你的孩子缺愛了嗎?這三種孩子缺愛最嚴重,尤其是第一種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孩子的第一個教育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父母,不論孩子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們天生對父母會有所渴求,他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需要父母的愛。
  • 《童年不缺愛》: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很難「富」起來
    馬伊琍曾說: 「孩童時,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會讓你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她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媽媽,她會很懂得自尊自重,也會懂得愛自己。」深以為然。從小就有安全感的馬伊琍,活出了所有女人羨慕的樣子,面對婚姻,她從來都保持優雅的姿態。
  • 那些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了會怎樣呢
    我跟大姐說,這孩子小時候愛咬手,把東西往嘴裡送吧。她說,別提了,那就是見啥咬啥吃啥,我見一次打一次。結果呢,大了開始咬指甲。我說這就對了,你這沒讓人家合理的度過口欲期,長大以後就會用各種方式來滿足小時候所缺失的。
  • 你能為孩子提供怎樣的成長環境?缺愛的孩子雖成熟但不懂愛
    「請再給孩子多一些愛,讓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從容地去面對這個世界。」父母如果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甜蜜的生存環境,孩子也會變得樂觀積極,在愛裡長大和在缺愛的家庭裡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待人處事上會有很大區別。首先缺愛的孩子多半都沒有歸屬感,不知道哪裡是自己的家,並且活得會小心翼翼,對待感情會比較冷漠,比如看到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受傷時
  • 為見媽媽喝洗潔精:缺愛的孩子,為媽媽真能「捨生忘死」!
    傅首爾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像現在很多留守兒童一樣,一年很難見到媽媽一面。記憶裡沒有感受過溫情,不知道經常被父母抱在懷裡,時不時親一口是什麼樣的感覺。小時候為了能見到媽媽,有一次她跑到廚房,竟然喝了很多洗潔精水,她以為生病了,媽媽就會回來,這樣就能見到媽媽。可是,小小年紀,哪裡知道洗潔精的厲害,會有生命的危險。
  • 當十二星座「缺愛」時,會有怎樣的表現?摩羯座:在壓抑中變態!
    越長大,我們想要的就越多,越長大,我們就會覺得自己越孤單,開始對「愛」變得貪婪起來。可是愛這玩意兒,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是缺的! 那麼,當十二星座「缺愛」時,會有怎樣的表現? 白羊座:主動出擊去找愛!白羊就是這麼直接,想要就去找,哪怕不是那麼合意,先用著再說!
  •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沾沾自喜以為孩子是高情商...
    「缺愛、討好,」當作「情商高」,那是因為我們混淆了察言觀色與同理心的區別和界限。,長大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因為他們總是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肯定為生活主導,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內心壓抑痛苦。所以,千萬別再把孩子因為「缺愛」的表現當作「情商高」了,真的會耽誤了孩子。長期缺愛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 陳喬恩坦言40歲未婚的秘密:從小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
    01 缺愛的孩子,長大對愛情也缺乏安全感在人生選擇題的芳華階段,陳喬恩被問及:「如果你出生在重男輕女的樊勝美式家庭,能接受嗎?」她微微一笑,坦然說:「我就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啊。」然而從小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明明喜歡對方,卻不知要怎樣表達。在對愛情的第一需求中,陳喬恩想要的是陪伴,希望可以遇到一個讓自己卸下鎧甲,展露出柔軟一面的那個人。